第470章
他沒有成為一代明君的奢望,就少了許多顧慮。 而他也不是純粹的傀儡皇帝,便有了一定的自由。 所以,某種程度上能夠隨心所欲。 ——怕什么,搞砸了也有人收拾,出不了大亂子。 “盛安三年正旦,皇帝制曰,朕聞積善之德,久而益彰,激濁揚清,始終如一!今仁熙靖國長公主張禎,系出名門,留侯后裔!明睿英決,人品貴重,挽狂瀾于既倒,扶漢室于危難!鎮壓八方亂象,澤被涂炭生民,碧血丹心,大功于朝!著賜劉姓,冊為宸王,總攝國政,參機軍務!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劉協抑揚頓挫地讀完,等著張禎謝恩,等著張禎的擁躉贊他英明。 也等著公卿們跳出來反對,請他收回成命。 但也沒事兒,無論他們的理由是女子不能封王,還是異姓不能封王,呂奉先都會讓他們閉嘴的。 然而他什么都沒等到。 大殿一片寂靜,落針可聞。 從上到下,所有人都陷入沉默。 這可怕的沉默震耳欲聾。 而公卿們的目光,極度的驚訝中帶著難言的驚悚和恐慌。 ......這反應,不大對勁。 劉協拿著詔書的雙手微微顫抖,難道,他做錯了事?! 他其實沒想太復雜,只是想讓皇姐壓呂奉先一頭。 長公主貌似壓不過冠軍侯,那就封王! 殊不知,大部分朝臣想的是,小皇帝要禪位! 宸,代指帝王住所,再加上“總攝國政,參機軍務”,這完全是禪位的前兆! 今日不禪,來日也要禪。 如此重大的陰謀,張禎、呂布應該進行了很久,而自己竟然毫不知情,可見是被排除在外,視為敵對! 那么下一步,張禎、呂布是否就要清除異己了? 大殿外面,是否已經埋伏了刀斧手? ......還能活著回家么? 呂布也愣了半晌,他以為自己是駙馬命,原來竟是王妃? 也行! 清了清喉嚨,沉穩地道,“末將有一事不明,想請教陛下!” 劉協聲音干澀,“請講!” 呂奉先要向他發難了。 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 呂布控制不住地喜氣洋洋,“皇子封王,稱殿下,及長稱王爺,神悅女子封王,該如何稱呼?” 王爺不太合適,王娘更不對。 劉協:“......王上?!?/br> 你他娘的關心的是這種雞毛蒜皮的事情? 呂布撫掌,“陛下英明!” 轉頭對身旁的張禎施禮,“末將呂奉先,見過大漢宸王!” 張禎撫額。 這才是真正的將她架在火上烤呢。 小劉協,你這是在干什么呀? 這不沒事找事么! 如果不是這幾年專門研究過劉協的心態,她會以為他是故意的。 故意在這樣的場合,揭露她的野心,警示天下,逼群臣表態,下一步,就該是諸侯聯軍討伐呂布張禎了。 ——雖然她并沒有大家所以為的那種野心。 呂布還在那傻樂,呵呵,歷史上他死得真不冤。 第383章 此事必將載入史冊,記為正旦盟誓 寂靜的大殿中,回蕩著呂布和劉協的對話。 蔡邕如被驚醒,匆忙起身,走到中間行大禮,沉聲道,“請陛下收回成命!” 沒想到,陛下小小年紀,竟也精通帝王心術。 ......他早說了要好好培育皇帝,神悅偏不信! 下一個是王允,“請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他,唉,一言難盡! 大冷的天,他硬是嚇出一頭汗。 然后是劉備、孫策、劉虞、朱儁,以及大將軍府一眾,“請陛下收回成命!” 呂布也起身,惱怒道,“陛下金口玉言,豈有收回之理!” 他想當大漢宸王的男人! 擋路者死! 陳宮、賈詡看著他,就像看一個智障。 小皇帝要害神悅啊,你看不出來?! 這詔書不收回去,神悅必為千夫所指。 ——沒有人會相信,這是小皇帝自作主張,肯定以為是神悅逼迫。 哪怕相信是小皇帝自己寫的詔書,也會懷疑神悅平日欺他太甚,才使他心生懼意,主動封王。 張禎卻知道,這詔書就算收回去,大臣們本就不多的信任也回不來了。 嘆口氣,走上前施禮道,“謝陛下隆恩!” 說完要接詔書。 劉協捏著不放,顫聲道,“皇姐,我是不是搞砸了?” 看到讓他收回成命的都是素日親近張禎的,他也有些了悟。 張禎安慰道,“沒事兒?!?/br> 有沒有這一出,該猜疑她的都會猜疑。 那她也正好借此秀一場,穩一穩大家的心。 一手捧著詔書,一手指天立誓,“恭請天地神靈、大漢歷代皇帝為我作證,張禎永不篡漢!若違此誓,天地不容,眾生共棄,死無葬身之地!” 這一刻,她很慶幸司馬懿的洛水之誓還未發生,誓言在大家眼中還有約束力。 誰都沒料到她會發這么毒的誓,全場震驚。 劉協失聲痛哭,“皇姐,嗚嗚嗚,皇姐,我不是試探你,也不是逼迫你!封你為王,出自本心!嗚嗚嗚,何至于此,何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