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他感覺自己很快就要失寵。 張禎溫柔地道,“說什么呢?那是你小叔父!往后呀,多一個疼你的人?!?/br> 孫權:“......那小姨還疼侄兒么?” 這種小叔父,不要也罷。 剛才他也不想叫的,是鬼迷了心竅。 張禎慈愛地道,“疼!” 你若做錯事,小姨也揍你很疼! 呂布也寬慰道,“孔明是孔明,你是你,叔父對你的疼愛,不因孔明而改變!” 他喜歡孔明,也喜歡孫權。 希望這兩個小郎君都能出類拔萃,以后成為神悅的幫手。 第382章 大漢宸王 盛安三年的正旦大朝,如期而至。 與前幾年相比,更為隆重,也更為熱鬧。 一派盛世皇朝的景象。 大朝會上,劉協下了兩道詔書。 第一道,晉封皇伯劉虞為恭王。 理由是其一生忠于朝廷,縱使驚濤激蕩,也未改其志。 辭藻駢四儷六,典麗堂皇。 但明眼人都知道,劉虞封王是因自愿讓出幽州牧,并提倡集權于靖國長公主張禎,這是皇帝對他的獎賞。 或者說,是張禎對他的獎賞。 他們也沒完全猜錯。 封劉虞為王,的確是張禎的建議。 只不過劉協也很贊成,并非被迫。 在這個世上,他信任的人不多,劉虞就是其中之一。 當年袁紹、韓馥等人以他是董卓所立,并非正統為由,試圖擁立劉虞為帝,劉虞嚴詞拒絕,厲聲呵斥袁韓二人派去的使者。 甚至想要奔赴匈奴,以打消袁紹和韓馥的妄念。 他那時若是順水推舟,今日誰坐龍廷還未可知。 單憑這一點,劉協也愿封他為王。 劉表和劉焉心里都酸溜溜的。 不就是獻州么? 他們也獻了,也是皇伯,在京里也安分守己,小皇帝卻不封他們,偏心!張神悅也偏心! 是,她最先找上的是劉虞,可那是她的問題! 如果她先找的是他們,他們說不定也會立時支持她! ......只要她給出足夠的好處。 劉虞謝恩完,眾臣恭賀,大殿上滿是嘈雜之聲。 袁紹趁機笑道,“景升公,君朗公,封王怎沒兩位呢?” 劉表、劉焉怒目而視。 但凡是擠兌兩劉,兩袁都極有默契,袁術也靠過去,笑嘻嘻地道,“莫非是不喜歡?” 袁紹假作可惜,“不喜歡,也能留著傳家呀,畢竟是王位!” 袁術:“兩位回去,跟兒子怎么交待呢?” 劉表忽一笑,“我跟兒子怎么交待,不勞綠茶兄cao心。倒是綠茶兄,玉璽完璧歸趙,又要怎么跟兒子交待?” 莽撞失玉璽,這是袁術最大最深的苦痛。 每每想起,都痛徹心扉,悔恨交加。 也是他最沒有防護力的罩門,一戳就破。 當下瞪著劉表,氣得說不出話。 劉表感覺很痛快,又看向袁紹,“白蓮兄,這次公孫瓚也來了,你們沒敘敘舊?對了,令郎怎沒一起來?聽說他在公孫瓚麾下立了好大的功勞,白蓮兄一定很欣慰罷?” 來啊,誰還不是滿身的破綻! 袁紹捂住胸口,用力喘了兩口氣,突然笑道,“景升公,禰衡、楊修坐在東南角,離咱們不遠,要不,你避著些?今日正旦,要氣出個好歹,叫咱們怎么過這個年!” 這回輪到劉表黑了臉。 張神悅是閻王,那兩個是小鬼,更難纏! 袁術也緩過勁來,“我等不才,還沒被人哭過活喪呢,哈哈!” 劉焉老氣橫秋地道,“我等也沒失過玉璽?!?/br> 袁術:......這事兒過不去了是么? 他不行,袁紹上,關心地道,“君朗公莫要多言,省著些力氣,晚上好去尋盧夫人?!?/br> 半截身子入棺材的老翁翁,還戀著女色,這都不叫色中餓鬼,叫色中餓魔。 關鍵是人家盧夫人壓根不搭理他,見他就跑。 再想到他的益州基業是被盧夫人之子攪黃的,就更好笑了。 很同情他的兒女們,怎么有臉在外行走呢。 劉焉很淡定,“情發自然,愛系本真,縱一時不能如愿,也心有所寄?!?/br> 這下不僅袁紹、袁術,就連本是同盟的劉表都有些無法直視他。 一把年紀還情啊愛啊的,他們都替他臉紅! 心中就三個字,老不修! 劉表決定撇開這個豬隊友,重回主題,施施然道,“我姓劉,雖一時未能晉封王爵,總有機會。兩位卻連想都不能想,高祖有訓,異姓不王!” 袁紹、袁術相視一眼,一點兒也不惱。 “我們也從未有此野望!倒是景升公,姓劉而不能王的滋味,不好受罷?” 袁紹憐憫地道。 袁術:“只能看著同宗得王爵,哈哈,景升公莫要絕望,如你所言,總有機會!你若不成,還有下一代!” 劉表:...... 你袁公路有什么可得意的? 只有一個兒子,我有三個! 正要開啟下一輪唇槍舌戰,就聽禮儀官叫肅靜。 接下來,劉協親自宣讀了第二道詔書。 這詔書是他自己寫的,并未假手于人。 換言之,在他宣讀之前,詔書的內容只有他一個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