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張禎批示同意,八大渠便熱火朝天地開工了。 隨著她走近,農夫們忙躬身施禮。 倒也不如何拘束,因為這幾個月以來,經常見到長公主。 曾發也有墨家人的特性,沉默寡言,向張禎和呂布施完禮,又繼續盯著農夫們施工。 張禎想象著這條水渠修完后會灌溉多少田地,發自內心地嘆道,“真好!” 第313章 浩瀚星空之下,蒼茫大地之上 張禎的各項措施,不僅讓關中地區忙于種田,荊州、兗州、徐州、青州、冀州、幽州、遼東等地也是如此。 內戰也基本停了。 不是大家忽然愛好和平,而是想種田存糧開疆拓土。 “打兄弟可恥、打外敵揚威,先種田再向外”這一理念,是張禎用了很長時間,潛移默化灌輸給他們的。 目前看來,效果還不錯。 誰敢破壞種田大計,都會受到英雄豪杰們的沉重打擊。 特別是曹cao,心心念念要去經略西北,恨不能治下全員種田,好給他足夠的糧食。 兗州境內俘獲的山賊盜匪、義軍流民,全部抓去開墾荒地。 還跟張禎談好,所墾荒地也像遼東那般,免六年稅賦。 其他諸侯聞知,也紛紛效仿。 對于這種狀況,張禎只有高興的,還大加贊賞。 但也嚴正告誡諸侯們,不可盤剝太過,更不可擅自征收稅賦,遠征是朝廷決議,軍費、糧草將由朝廷統一調撥,大家只需做好份內事。 如有違背,休怪大將軍方天畫戟不講情面。 也別想著隱瞞民情,各縣課農司,會定時稟報本縣農戶生存狀況。 張禎以為自己考慮得已經夠周全了,然而有些事情她還是沒料到。 例如,曹cao為了多些勞力,竟然過界去徐州抓流民。 流民也愿意被抓,只要能活著,到哪兒都無所謂。 陶謙當然很惱怒,但想到兩家的恩怨,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只要曹cao不提為父報仇,抓些流民他能忍。 兩個多月后,張禎才從課農司的信件中知道此事,感覺很無語。 曹老板,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別急呀。 呂布冷嘲熱諷,“呵呵,這就是你那大好人曹叔!” 張禎:“......倒也不算大問題?!?/br> 她也不打算處置。 主要是涉事的三方都不出聲,都默認了,那還處置個啥?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呂布酸溜溜地道,“你就護著他罷!” 他是左看右看,都看不出老曹哪里值得她另眼相待。 打仗一般般,外貌一般般,就會寫些莫名其妙的詩文。 可惜自己不會,現學也來不及。 張禎懶得理會他。 反正只要她看重誰,呂鳳仙都會跳出來挑刺。 劉備和曹cao歷史上相愛相殺,這時也有些齟齬。 為什么呢? 為了爭水。 據說兩人沒見面,各派幕僚吵了幾架,不分勝負。 兩邊的武將想動兵,被兩人各自按住,轉頭告到張禎這兒。 于是張禎派出了水利專家曾發和他的師弟李英,去給劉備曹cao興修水渠、架設水車、打水井等等。 朝中諸公雖看不到各地忙于種田種地的情形,也能從公文中感知一二。 王允不禁嘆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靖國長公主重視農桑,全天下都跟著重視。 但這是大好事,天大的好事! 他只愿年年都如此。 張禎感受到的,則是一種枯草逢甘霖,野蠻生長的力量。 庶民如野草,堅韌、不屈,哪怕即將枯萎,只要一遇雨水,又能爆發蓬勃熱烈的生命力。 種田,可以說是盛安二年最重要、最關鍵的事情! 如同一陣狂風,由關中開始,席卷整個漢室。 浩瀚星空之下,蒼茫大地之上,從庶民到統治階層,都鼓足了勁要好好種田,五谷豐登。 仿佛不豐收就對不起自己,對不起先人,也對不起朝廷。 也像是要把過去十幾年的虧損種回來。 沒有挨過餓的人,可能很難理解這種狂熱的激情。 某些地方甚至到了瘋魔的程度。 唯有一地不同,益州。 劉焉和張魯還在打著呢。 —— 兩軍交戰,按理說應該血rou橫飛,尸橫遍野。 然而此處戰場上沒有,雖然也在打,但更多的是語言輸出。 “瓜娃子,老子一刀砍死你!” “寶批龍,我x你先人板板!” “給老子爬,你個石頭喀拉鉆出來的龜兒子!” “有膽子上前一步,老子給你開開葷!” “站著,莫躲!吃老子一腳!” ......詞匯之豐富、使用之精彩,簡直能編一本罵人大全。 但督軍的副將們不干了,在后方抄著刀大吼,“都給老子精神些!這是在打仗,不是在玩耍!” “哪個龜兒再畏戰,老子先送他見祖宗!” “上啊,都給老子上!” “趕緊打,打完回家吃飯!” 被催得急了,士卒們一窩蜂往前擁。 戰況也比之前激烈得多。 方五娃跑出幾步,選中一個敵人,咬咬牙,狠狠一槍刺出! 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