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她話里的未盡之意,大家都能聽懂。 張郃也不例外,大聲道,“殿下領冀州、荊州、徐州,也該領益州!臣愿為使,勸說劉焉順應時勢!” 他說得真誠,但張禎在益州早有布置,并不需要。 因而笑道,“此事容后再議!” 環視堂中諸將一圈,又道:“不過,張將軍拳拳報效之心,本宮豈能無視?西南經略使,非你莫屬!” 張郃喜道,“多謝長公主殿下!” 哪怕讓他等上幾年,也心甘情愿。 這下子,武將們更是坐不住了,絞盡腦汁思考還有哪些空缺。 張禎也擔心大家一窩蜂的來求職,再說目的已達成了,便舉起酒杯,敬堂中眾人。 “何時出發,能走多遠,都看諸位英豪!我祝大家早日達成心愿!來,滿飲此杯!” 眾人一起回道,“多謝殿下!” —— 宴席散時,已是半夜。 張禎回臥室的路上,都感覺頭腦昏昏沉沉。 跟這些人精相處,她可不敢放松警惕,大腦隨時都在運轉。 像打了場仗一樣累。 在軟榻上歇了會兒,嫌大衣裳累贅,自己動手扯開最外面的狐裘,忽然聽到花妮大聲咳嗽。 下意識睜開眼睛,猛然看到呂布就在身旁,嚇了一跳。 “......大將軍,你為何在此?” 呂布無辜地道,“你困得都要睡著了,拉著我不放?!?/br> 為了證明自己說的是真話,還扯了扯黑色大氅。 張禎:...... 她倒想說自己沒有,可呂布的大氅,有一小部分被她壓于身下。 抵賴不得。 只怪古代貴族的衣服太過繁瑣,又是冬天,大家都穿得多,層層疊疊,混在一起都不知道。 起身扯出,硬著頭皮道,“有勞大將軍送我回來,早些歇息?!?/br> 雖然她和呂布做過更為親密的事,但那時沒有別人。 現在周羽、花妮都在,還有兩個小丫環。 巨尷尬。 呂布輕笑道,“嗯,神悅也好生歇息!” 她這慵懶嬌柔的神態,看得他心都要化了。 不知要怎樣去疼愛。 有心親一親,又有四個不懂眼色的杵在旁邊。 只得往外走。 剛走出門,就有武婢來報,孫策、周瑜求見。 ......這么晚了,他們去而復返所為何事? 呂布狐疑,張禎也是不解,一起去花廳見他們。 看到兩人聯袂而來,孫策和周瑜也不奇怪。 早有預料的事兒。 “驚擾叔父和小姨,是我們思慮不周,還望見諒!” 孫策先道歉。 呂布扶張禎坐下,笑道,“無妨,有事盡管說?!?/br> 張禎微微皺眉。 孫策這話,似乎哪里不太對。 可到底哪里不對呢? 一時想不出。 孫策與周瑜相視一眼,問道,“聽說你們三日后啟程回長安?” 呂布頷首,“沒錯?!?/br> 孫策:“何不多等幾日,帶上袁術?” 呂布:...... 大侄兒,你這彎轉得太大了些,我還以為你要送禮呢。 張禎精神一振,“怎么帶?” 總不能是綁過來拖在馬后吧? 孫大侄兒仿佛話中有話。 呂布也追問道,“怎么帶?說清楚!” 孫策也想說清楚,可這事兒太過復雜,不知從何說起,語言沒組織好,只能看向周瑜。 周瑜表示明白,微微點頭,簡明扼要地道,“傳國玉璽在袁術那兒?!?/br> “......什么?!” 呂布大驚。 傳國玉璽丟失已久,因擔心失了朝廷威儀,諸公對此諱莫如深,提都不敢提。 張禎則是恍然大悟。 這事兒,她知道。 ——袁術一心想稱帝,就是因為得到了傳國玉璽。 只是穿越后事情千頭萬緒,她一時沒想起這茬。 周瑜說了重點,孫策補充過程。 “那年,我父進軍洛陽,從甄官井里得玉璽。本應交還陛下,卻因董卓驕橫,未能及時進京。后我父不幸身故,袁術逼迫我母交出玉璽!此事本應早早告知叔父和小姨,卻因忙于報仇沒顧上,兩位勿怪!” 呂布感慨道,“謝你還來不及,怎會責怪!” 原來玉璽曾為孫堅所得。 不愧是打敗過他的英雄。 張禎也道,“伯符說出此事,便是大功一件?!?/br> 想要交還玉璽什么的,都是孫策的托辭。 孫堅得到玉璽之后,也動了心,因而暗自藏匿。 ——不是誰都能經受住“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的誘惑。 袁術會知道此事,是因為孫堅戰死,他的許多部屬投了袁術,其中有人想立功,偷偷告密。 孫策之前不說,大約是對他們還有戒心。 也可能是想要悄悄奪回玉璽。 直到今天晚上,被她任命為東南經略使,吃下了她畫的大餅,才徹底轉變態度。 但不管過程有多曲折,這確實是大功勞。 本來她還想著對淮南徐徐圖之,現在有了玉璽之事,就不用那么麻煩了。 哎,真是計劃不如變化快吶。 不過這是好的變化,她很高興。 勉勵孫策、周瑜一番,讓他們回去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