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荀諶:“奉孝怎會令人失望?過謙了!” 頓了頓又嘆道,“這女郎君,心胸謀略皆異于常人,千百年難出一個,好生厲害!” 郭嘉也輕嘆,“真乃漢室之幸!” 想讓一群各有打算的人齊心協力同做一件事情,要么給他們一個共同的敵人,要么給他們一個共同的目標。 張神悅給了。 東北經略使、西北經略使、東南經略使,三個方向,三條路線,將為大漢開辟新的疆域。 也將大家的格局,帶上一個更高的層次。 與其在內打生打死,不如出外拼搏。 但這還不是最主要的。 ——因為,能否經略成功是個未知數,他們能走多遠,也還不知道。就算成功,也是很多年之后的事了,一時難以看到成效。 最主要的是,這么一cao作,大漢境內就穩了。 不安分的諸侯豪杰,目光都會被引到域外。 例如公孫瓚,例如曹cao。 孫策目前看來很安分,但或許也有野心,被張神悅早早發現。 安分的那些,正好放放心心地種田。 種田有成,百姓有食,官場再清明一些,大漢就不會亂。 而這,才是她真正的目的! 倘若她為的真是揚威域外,他還得說她好高騖遠、好大喜功,境內都未平,還想開疆拓土? 這不笑話么! 但她不是,她只是將境內的爭斗和殺機,轉移到了外面。 揚威域外、開疆拓土,如同吊在驢群前面的胡蘆菔,驢群能咬到固然好,咬不到,也能讓他們一直干活不停歇。 更妙的是,為了早日出發,他們還會主動幫忙鎮壓搗亂的犟驢。 并且整個過程中,都不存在欺騙或謊言,張神悅只是給出了選擇。 要不要選,是他們自己的事兒。 多年后若是后悔,也怪不得張神悅。 “奉孝先生!” 曹cao端著酒杯過來,笑瞇瞇地道,“能認識先生,是我此次北征最大的收獲,來,敬你一杯!” 人與人之間,大概存在些宿世緣分。 他看到馬超,就覺得一陣心煩。 看到郭嘉,則是心情愉悅,一見如故。 郭嘉起身回敬,“識得曹使君,也是我的榮幸!” 曹孟德也是英雄人物,若無張神悅,挽救漢室的興許就是他。 但有了張神悅,便只能向外擴展。 曹cao心一熱,直接道,“如何經略西北,還請先生教我!” 郭嘉沉默片刻,微笑道,“此時不便,明日我們詳談?!?/br> 這意思是愿意投效? 曹cao大喜,“好,好!哈哈!” 他就知道,經略西北這種大事兒,沒有人能拒絕。 等等! 郭奉孝愿意,那陳宮和關羽呢? 說不定也愿意,他得去試試! 反正試一試又沒什么損失! 拉著郭嘉的手說了好些真心話,約好明日相見,轉身去找陳宮。 荀諶:“......奉孝,你真決定跟他,不跟張神悅?” 郭嘉一笑,“一回事兒!” 經略西北就算是個障眼法,那也是真的,得當成真事去做。 想要成功,單靠某個諸侯顯然不行,得靠朝廷。 這是朝廷的意志而非諸侯的意志。 所以投入曹cao麾下,或者跟張神悅去長安,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報效朝廷。 但于他個人而言,經略西北更能施展抱負。 張神悅身邊已經有很多賢士,不缺他一個,他縱然跟去,作用也不大,還不如去更需要他的地方。 他相信,張神悅也會贊同他的選擇。 就如她任命荀彧為冀州知州、田豐為冀州刺史、沮授為徐州刺史、劉備為荊州知州、蔣琬為荊州刺史、諸葛瑾為江夏太守等等。 她總能給每個人合適的位置。 而不是像袁紹一樣,聚攏了一堆賢才,卻不會用。 欲學周公禮賢下士,實際上只學了表面,未得精髓。 最終事敗,也在他預料之中。 但不管怎樣,現在他也成了要咬胡蘆菔的驢。 想到此處,郭嘉也覺得好笑,又與荀諶喝了一杯。 罷罷罷,大勢如此,當驢就當驢。 袁紹、劉表之輩,想當驢而不能,往后只能是被圈養的豚。 第290章 傳國玉璽 郭嘉、曹cao、荀諶聊得歡,別人也沒閑著。 竊竊私語,各抒己見,都在議論域外天地。 “長公主殿下!” 張郃借著酒意,起身施禮,“臣斗膽,欲向殿下謀一官兒!” 張禎笑道,“哦,何官?” 這也是員虎將呀,老曹的五子良將之一。 歷史上,于街亭之戰中大破馬謖,逼得諸葛亮退回漢中的就是他。 他最先跟隨的是袁紹,官渡之戰后投降曹cao。 如今被她截了胡。 張郃一指輿圖,鏗鏘有力地道,“西南經略使!” 有東北、有西北、有東南,怎么能沒有西南呢? 長公主殿下許是忘了,那他來提醒。 此言一出,不少武將扼腕,自己怎就沒想到?! 現在卻晚了,方位都齊了! 往后只能跟著喝湯,沒大rou! 張禎心說你還挺會查漏補缺,嘆道,“張將軍自薦,本宮喜出望外,理應成全。但西南有益州,州牧劉焉也是漢室宗親,素得人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