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郭嘉這信并不長,只說了自己受荀彧舉薦,欲入朝效力,還說對她極為仰慕,因此冒昧來信,以表敬意,待相見之日,再向她請教。 ——其實,郭嘉會寫這封信,主要是因為同僚們都有信給張禎,他若不寫,似乎不太合群。 而且他有種奇怪的感覺,張禎人雖未至,卻仿佛無處不在。 武將念著她,謀士念著她,普通士卒也常提起會種田的火炕娘娘。 真是讓他想不好奇都難。 張禎將他的信反復看了幾遍,壓力山大。 郭奉孝想向她請教?! 這,忽然又有了當初第一次見賈詡之前的感覺。 十分擔心道行不夠,智商不足,被一眼看穿。 但回望這一路的跌跌撞撞,就有了些信心。 不知不覺中,她也做了很多事呢! 每一件,都是她的底氣。 第248章 鮮卑王庭已破 通過眾人的信件,張禎拼湊出了前線的情形。 仿佛看見鐵馬金戈,旌旗蔽日。 對于被掠去的漢人百姓,以及烏桓百姓的安置方法,她覺得極好。 她若在場,估計也會建議如此cao作。 可她沒想到大軍會去鮮卑,因為歷史上沒有這一出。 不過,去震懾一下也好。 鮮卑人很特別,天生顏值奇高,男的英俊帥氣,女的花容月貌,個個都是修長白皙,因而又被稱為白虜。 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鮮卑人應該是慕容沖姐弟,一雌復一雄,雙飛入紫宮,迷得前秦皇帝苻堅暈頭轉向。 還有獨孤信,長女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四女是唐高祖李淵的母親,七女是隋文帝楊堅的皇后,三朝都是外戚。 史上絕無僅有。 然而顏值并不等于正義。 五胡亂華,其中一支就是鮮卑,與漢人仇深似海。 之所以沒有烏桓,是因為白狼山之戰后,這個族群就散了,分別被漢人和鮮卑人同化。 這一世的鮮卑人會不會也被打散呢? 信件發出時,還沒有結果,因而張禎不知道。 但想想呂布的陣容,想想那些急著立功的虎狼之將,張禎都替鮮卑人捏把汗。 是當場滅族還是茍延殘喘,就看鮮卑首領能不能審時度勢了。 此時的鮮卑首領好像叫軻比能,志在統一鮮卑,善于學習中原文化,后被曹丕封為附義王,十多年后,被幽州刺史派刺客殺死。 這會兒,他應該正在發抖。 另一個也在抖的人,大約是公孫度。 呂布信上說,從鮮卑王庭回來,就要去襄平,即后世的遼陽,那是遼東郡的治所。 這也是他們之前商量好的事情。 張禎將信件整理好,逐一回復。 呂布的留到最后,主要寫了三件事。 其一,建議駐守柳城的五萬大軍屯田,戰時為兵,閑時為民。 這也不是她的首創,文帝時期,漢朝就開始實施邊疆屯田。 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之后,也在西域屯田。 其二,建議表曹性為屯田校尉,成廉、魏續為破虜校尉,由曹性節制他們。 以曹性為主,只因他是呂布的死忠粉。 其三,建議表公孫瓚為東北經略使。 這是她想了好久,才想出的職位。 希望公孫瓚能以遼東為橋頭堡,一路向北。 信的末尾,她躊躇片刻,加上五個字。 我心如君心。 —— 大破烏桓,乃是朝廷上百年未遇的對外大捷,震驚朝野。 就連遠在益州的劉焉和張魯都知道了,仗打得沒滋沒味。 朝廷諸公歡欣鼓舞,然而再一細想,就有些恐懼。 但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還是上門道賀。 本就熱鬧的大將軍府,頓時門庭若市。 所有人都覺得,等呂布班師回朝,將有另一番新局面。 小皇帝劉協想得最深,由狂喜而至惶恐。 他的命運,似乎又到了一個關鍵節點。 進一步,穩坐龍庭,退一步,萬丈深淵。 可無論是進是退,都不由他自己把握,他無能為力。 這樣的感覺,足以逼瘋一個人。 幸好張禎來了。 她謝絕所有客人的到訪,入宮開解劉協。 “陛下,記得我說過的話么?” 劉協沉默了一會兒,道,“記得?!?/br> 她說要匡扶漢室,她還說只要有她一日,他就必然是大漢皇帝。 他都記得。 但是,說出來的話,就真能算數么? 就連皇帝,都不是真正的金口玉言啊。 張禎:“陛下,我沒有變!” 劉協眼眶濕潤,哽咽道,“我信你,皇姐,我信你!” 除了相信她,他也沒有別的法子。 找別人制衡呂布? 算了罷,光是想想就覺得這是個蠢招。 何況,跟別的諸侯相比,他還是更愿意相信呂布和張禎。 與劉協相識這么久,張禎對他還是有感情的,好言勸慰,連連保證,直到他心情好轉才告辭回家。 —— 又過數日,長空再一次撲騰著翅膀落到張禎手臂上。 鮮卑王庭已破。 首領軻比能困獸猶斗,被關羽陣前斬殺。 這只是鮮卑的一支,另有數支,分布在別的地方,有空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