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她若不來,歷史不會變。 但她來了。 “大師,我想給你講個故事?!?/br> 張禎淡淡道。 于吉無可無不可,“好呀?!?/br> 張禎:“有一個國度,曾經輝煌非凡,很長時間內,都是那片土地上最為強盛的存在。但到了后來某個朝代,為一家一姓之尊榮,刻意閉關鎖國,愚弄民智。如此過了兩百多年,國力衰落!” “而在這兩百多年間,以前遠不如這一國度的諸多番邦飛速發展,越來越強。覬覦這一國度豐饒的物產,遠渡重洋,用強大的武器轟開國門,任意劫掠!” “其中有一邪惡番邦,曾是這一國度的學生,此時也撕下謙恭有禮的外表,露出兇殘禽獸的本性,視這一國為所有物,欲圖滅其國統、亡其種族!” “與那些番邦相比,這國度實在太孱弱?!?/br> 為讓大家更理解,張禎打了個比方,“就如同,武帝時期的漢室,與西南邊陲的偏遠部落。武器更是天差地別,番邦用上了旱地雷,那國度還只有小木棍?!?/br> “當時,文人士子們十分絕望,甚至還有人開始修史,說本國度的歷史,將最后一次由本國度人來修?!?/br> “很多諸侯也做好了亡國的準備?;蛲督?,或逃亡,或裂土?!?/br> 眾人聽得入神。 漢室,似乎也是如此啊。 張禎:“大師以為,那一國度的天意如何?是否也是氣數將盡?” 于吉遲疑道,“很像?!?/br> “然而并沒有!” 張禎笑得暢快,“那一國度沒有亡!不但沒亡,還越來越興盛!國運昌隆,盛世榮光!” 陳宮急切道,“何以能致此?” 賈詡也專注聽著。 這個答案很重要! 張禎沉聲道,“因為人。義勇赤誠之士不愿做亡國奴,為此舍生取義,無懼無畏,終于讓那一國度重現生機!一寸山河一寸血,無數青山埋忠骨!” 熱淚滾滾而下。 那是她的國她的家,可她回不去了。 縱然千年之后與家人重逢,也只是黃土一抔。 但她又從未遠離。 青山依舊,日月無改。 呂布默默幫她擦淚,心跳得越來越快。 這樣的神悅,更讓他,讓他...... 那情緒太復雜,太洶涌,他不會描述。 而她所說的山河寸血,青山忠骨,又讓他心中升起悲壯豪邁之情。 他也可以! 是的,他也可以! “大師,天意從來高難問。主管人間的,該是人意!這人意,也將是天意!” 張禎依然閉目。 也就沒看到,眾人看她的眼神近乎敬畏。 這一刻,她仿佛寶相莊嚴,身上如同多了一層光。 于吉喃喃道,“人意將是天意?” 張禎:“沒錯,天意不是人意,但人意就是天意!我說漢室未絕,呂奉先說漢室未絕,陳宮、賈詡、周羽、花妮、馬超,還有天下眾多志士,都說漢室未絕,那么,漢室就不會絕!” “說得好!” 陳宮撫掌。 對啊,他信什么天意,老天爺可沒空管人間。 賈詡對于吉一拱手,冷聲道,“這位大師,好走不送!” 這才是妖道呢,他都差點被蠱惑了。 要依著他,殺了最好,但神悅待此人謹慎,大約殺不得。 于吉默然片刻,轉身離開。 罷了罷了,管這些閑事做甚,他們愛干啥干啥。 天意什么的,其實他也只是略有感應,未必真準。 第213章 奉先棟梁巨擎,神悅國之重器 于吉沒說謊,三日后,張禎的眩暈感果真消失了,不再天旋地轉。 但是,大腦仿佛記住了那種感覺,偶爾給她來一下。 尤其是晚上,她若熄滅燭火后還睜著眼睛,天地就又開始轉了,只能迅速閉上。 呂布認為于吉有妖術,怕他又來,很是緊張,在張禎馬車周圍安排了很多驍勇將士。 他也時常到馬車里守著。 若是平日,陳宮早跟他講君子之道了,這會兒也知道于吉不是尋常人,贊成他近身守護。 ——反正馬車夠大,周羽、花妮也在,又不是獨處。 張禎倒覺得他們多慮了。 一來,那日于吉既然退去,就說明并不想搗亂,特意跑來找她,可能只是因為好奇。 二來,三國中出現的這些神人,例如于吉、左慈、李意等,都只是曇花一現,并不干涉凡間興亡,你不殺他,他也不害你。 你若殺他,后患無窮。 例如孫策,演義傳說里,他之所以橫死,就是因為殺了于吉,受到了于吉魂魄的詛咒。 之前她不信,現在么,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因而身體稍好,便立即給孫策寫了封信。 除了日常問候,就是囑咐他若有一日遇見個名叫于吉的瑯琊宮道士,千萬不能傷害他,更不能要他的命。 孫策想殺于吉,則是因為于吉通藥理,還能以符水救人,在江東一帶極有名望,他擔憂于吉會成為張角之流,索性殺之。 站在朝廷的角度,也不能說他的擔憂完全沒有道理。 但是,殺張角或于吉都是治標不治本,想讓百姓不造反,就得讓他們能活下去。 否則,沒了張角、于吉,也會有李角、王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