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他們潑出來的水,就得讓他們自己舔回去。 那人肯定地點頭,“有!” 張禎一笑,又看向說蔡琰若上朝,君臣淪為笑柄的那幾位,“女子上朝,諸公覺得有損自己顏面,這也無可厚非?!?/br> 幾人不敢大意,等著她的轉折。 果然,轉折很快來了。 “但諸公還有多少顏面呢?” 張禎笑吟吟地道,“董卓威逼陛下遷都時,你們不敢站出來;董卓肆虐長安,你們不敢站出來;各地諸侯不尊朝廷,你們也不敢站出來。如今有一女子想入朝效力,你們倒是站出來了,一個個好似鐵骨錚錚的忠臣義士!哈哈,這才是大笑話呀!” 呂布也跟著笑。 似乎完全忘記了自己曾是董卓的義子,還曾為虎作倀。 王允、士孫瑞等人則是暗自慶幸,幸好他們沒站出來反對,張神悅罵的不是他們。 張禎又看向小皇帝,“陛下,你說這好不好笑?” 劉協扯了扯嘴角,還是笑不出來。 張禎也沒放過說“漢室無男兒,讓守寡婦人為官”那一群。 笑道,“我曾聽聞一句話,深以為然。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諸位,為君盡忠,正當時也!何不投筆從戎,平定關東亂相?如此方為好男兒!” 那群人面色青紅交加,一言不發。 張禎鼓勵道,“諸位好男兒何日啟程?我定然相送十里!諸位大功告成之日,便是我與蔡琰回家之時!好男兒能保護我等弱女子,我等弱女子又何必忝居朝上?在家養尊處優多好!” 呂布應景地嘆道,“我等男兒無用,方累得你們也辛苦!” 張禎認真地道,“大將軍已經很努力了!無用的不是你,是那些于朝于君無功,只會盯著別人是男是女的閑人!” 眾閑人:......別說了,求你! 劉協也聽不下去,“蔡琰入朝,朕準了!” 所有人都下意識松了口氣。 再不準,還不知她會說出什么更難聽的。 張禎卻又道,“且慢!” 劉協感覺頭有點疼,“還有何事?” 見好就收罷jiejie! 張禎笑道,“臣舉薦蔡琰,并非因為她是臣的親眷,而是因其才學。她若就此入朝,只怕有人不服,不如與諸位侍中比試幾場?!?/br> 侍中們:......不是,這跟我們有什么關系?我們可沒說過半個不字!怎么忽然就要比試?這是無妄之災??! 但他們怎么想的不重要。 因為劉協和大臣們也都想看看,這蔡琰有什么本事。 當堂定好了比試的內容和時間。 第一場,比的是書法。 蔡琰幼承庭訓,寒暑不斷,早得父親的真傳,吸取了飛白體的精要,再糅合自己的風格,寫出來的字體飄逸端凝,神韻悠長。 眾人就算有心挑刺,也不能不承認她的書法勝過原先六位侍中。 而且是遠勝。 事實上,朝中諸公也不敢說自己寫得比她好,她似乎已入化境,假以時日,未嘗不能成一派宗師。 第二場,比的是行文。 侍中需要時常為小皇帝草擬詔書,因此行文必須上佳。 蔡琰洋洋灑灑寫了一篇,遣詞用句、引經據典,也比那六位侍中的更好更合適。 第三場,比的是講史。 雖然侍中不需要教導小皇帝,但也必須博學,通曉史書是必須的。 蔡琰講了一段“無駭帥師入極”,深入淺出,言語詼諧,劉協聽得如癡如醉。 別說六位侍中,就是蔡琰她爹蔡太傅,也不能講得這般有趣。 三場比完,劉協立時下詔,征辟蔡琰為侍中。 而蔡琰之名,也傳遍長安。 引得諸多閨中女郎、望族貴婦欽佩羨慕。 蔡邕也漸漸習慣了與女兒同時入宮,同時上朝。 同僚們的復雜目光,他就全當成羨慕罷。 有女如此,他很驕傲呢。 父女同朝為官,比父子同朝為官厲害多了。 當然,最厲害的還是神悅。 那日他已準備好關鍵時刻為女兒說話,誰料根本用不著,神悅一個人就把眾臣罵得灰頭土臉。 第143章 大將軍,宜出兵 忙完蔡琰入朝這件事情,張禎得了幾日清閑。 這天正在家補眠,呂布派人來請,說有要事。 遂換好道袍,帶上兩名武婢去大將軍府。 之前出出進進都是一大群人,陣仗很大,引人注意,她便讓周羽、花妮給大家排班。 若無特殊狀況,一次只需兩人輪值,其余時間自行安排。 周羽、花妮都道她體貼,閑時也并不歇著,而是借大將軍府校場勤學苦練。 到了中堂,張禎就見呂布和陳宮、賈詡、高順、張遼等人都是一臉凝重。 不由問道,“發生了何事?” 呂布親自打開桌案上擺著的三個木匣,“這是陶謙派人送來的?!?/br> 張禎近前一看,“......稻谷!” 她沒看錯,這是稻谷! 每個匣子里有兩株,一共六株,根部都裹著土壤,是活的。 雖然還沒開花掛穗,可那葉那莖,分明就是稻谷秧苗! 又與她往日所見的稻谷有少許差異,所以這是,野生種? 陶謙響應了朝廷的詔令? 這一喜非同小可,張禎小心翼翼地扶著木匣笑道,“陶謙可真是個好人!大好人!朝廷一定要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