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嬌嬌嫁到,殘王站起來寵 第795節
陳元蓁見他周身的冷冽已有所收斂,恭敬行了一禮:“君上,勞煩您再跟我移步幾步?!?/br> 她領著帝臺隱,朝著青隱小筑的后院走去。 那里也是與之前一致的竹林,但大雪之中,搭建了無數暖房。 里面,竟然綻放著大片大片的百合。 陳元蓁佇立在花前,對帝臺隱道: “百合清清淡淡,與世無爭,是明妃娘娘最喜歡之花卉。 因她亦生性善良,亦從小將您按照君子培養。 她希望您君子如蘭,擁有世間最干凈純粹的品性?!?/br> “若是她在九泉之下有靈,得知您對帝長淵復雜的感覺,她會因此責怪您嗎?” 帝臺隱眸色變得愈發深遠。 母妃自然不會怪罪他。 曾經不論遇到什么事,母親總教他要吾日三省吾身,多從自己身上尋找問題,看看是否有不妥之處,再去尋別人的錯。 若別人有錯,亦不可得理不饒人,君子立于世,愛人以德,唯德足以懷遠。 若母親知他心境,只怕全是理解,甚至是欣慰。 可是…… 母親這般寧靜致遠,從未有過,卻落得那般下場。 厚德真的可以長遠? 這青隱小筑,亦是當年母妃允許他在宮外修建。 母妃將他教成沒有心機城府之人,害了她自己! 陳元蓁卻看出他心中所想,又道: “君上,誰說厚德一定就是錯誤的呢? 因您仁慈寬厚,當初的驚鴻神督選擇幫您,而不是幫長淵殿下;后來的戰帝愿意將皇位禪讓于你;如今的丞相、大將軍、傅家等人,全愿忠誠輔佐于你。 人生雖有諸多不遂,但天命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厚德君子之人?!?/br> 她用自己最大的勇氣,對帝臺隱進諫: “臣妾認為君上完全無需避諱往事,甚至因從容待之。 無論是青隱小筑,還是對長淵殿下的懷念,皆是君上美好品德最佳證據。 君上若是哪日又想不開了,就來這兒種種花,體驗精心呵護花卉、觀一株花的生老病死?!?/br> 旁邊的小柜子里,已經裝了滿滿的花種子。 陳元蓁還從身上拿出一枚玉佩遞過去:“若是自責之時,君上亦觀此玉佩,緩解心緒?!?/br> 那玉佩,她親手雕刻。 帝臺隱垂眸看了眼。 冰清玉透的玉佩,一面雕刻百合,象征著母親的心性。一面又雕刻蘭花,象征著君子如蘭。 母親望他君子如蘭,品行高潔。 陳元蓁說,所有被他所鄙夷的愚蠢,其實全見證著他之品德。 帝臺隱周身氣質清貴又深遠,此時宛若一片幽深的竹林。 “你且退下?!?/br> 他的嗓音里,已沒有之前的凜然。 陳元蓁垂眸,將玉佩放在小柜子上后,便輕聲退出了花房。 她沒有走,一直等在青隱小筑不遠處的竹林里,靜靜陪著,等著。 這一等,便是足足兩日。 小桃提醒她:“皇后,你上次疾病未愈,還是先回去休息吧,若是君上出來了,奴婢一定……” “不必?!标愒璧哪抗庖恢蹦曋嚯[小筑的方向。 不看到他出來,她不放心。 曾經那個青苔公子,對世間一切抱著最熱忱、純粹之心。 后來,他處處克制,甚至為君為政,皆是被迫。 恐怕他時常在想,做太多善事,是愚蠢可笑吧? 可若是他能走出來,再處理起那些政事,如同從前一般,抱著單純的為國為民之心呢…… 嫁入宮中一年,她一次也未曾見過帝臺隱笑過。 她想再看到當年那個溫潤如玉的公子。 帝臺隱在里面待了兩日。 她就在大雪里撐著傘,足足站了兩日。 那身體、手腳,早已凍得宛若冰塊。 終于…… 兩日后的夜里。 “吱嘎”一聲,那暖房的門總算開了。 一襲金色龍袍、尊貴異常的身影,從青隱小筑深處走了出來…… 第678章 知曉真相 男人由遠及近,周身那股壓沉之氣褪去,顯得愈加尊貴、潔白。 明明是金色的龍袍,卻偏偏可以看到他如清玉的面容間是極致的矜貴絕倫,自然而然流露出玉石之華。 陳元蓁看到他的那一幕,心底一直籠罩著的擔憂頓時散去。 她知道,她成功了。 而帝臺隱出來時,看到她還立在那兒,長眉微微皺起: “你一直在此處?” 陳元蓁垂眸答:“朝中堆積了諸多事宜,臣妾恰巧過來尋君上?!?/br> 帝臺隱一如既往未曾懷疑,單手負于身后,微微頷首: “前日是朕失禮?;屎笥泻涡脑?,可告知于朕?!?/br> 陳元蓁紅唇緩緩勾起,行禮道: “臣妾惟愿君上萬事順遂,國泰民安?!?/br> 她總是這樣,世家培養出來的女子,大局,端莊,典雅。 帝臺隱未曾勉強她,將這份感激記在心中。 他邁步欲走,想起一事,又駐足問她: “此青隱小筑,是皇后親手而建?” 陳元蓁立即說出早已找好的借口:“元蓁是cao心了不少。 但是是此前攝政王妃來信,要臣妾這般開導,臣妾也帶了不少人在cao辦?!?/br> 不然若讓帝臺隱知道,是她花了一年時間一直在此殫精竭力,以他的性格,定然會對她心生愧疚。 她不想要他的愧疚。 而且他若是知道她愛他,他卻不碰他,恐怕他更會因此而自責,或者逼迫他自己做不想做之事。 陳元蓁早前就想過這些,而攝政王妃和攝政王還在云游天下,回來不知何年何月,此事不會輕易揭穿。 帝臺隱想到云驚凰,微微斂眸,離開。 他開始回到御書房處理政事。 以前覺得宮中是困禁他的牢籠,如今雖然有惋惜,但他的君子之心,更加容納天地。 為民、為國,本就應當是一個君子所為。 而陳元蓁亦在后宮繼續cao持一切事務,日子如常。 帝臺隱待她很好,有任何進貢之物,皆會讓人送至鳳朝宮。 陳元蓁想,若是一直這樣生活著,也挺好。 只是…… 一年多了,她未有身孕。 前朝的太師馮鶴開始勸帝臺隱納妃。 因為皇家子嗣尤其重要,要自小就開始培養,將來帝臺隱一旦有任何不測,江山才不會動搖,亦是后繼有人。 皇后一直未有所出,這關乎著江山社稷。 群臣勸誡,帝臺隱倒是按下選妃多次。 而傅家人雖然只娶一人,但也安排傅承祁為陳元蓁多次把脈,調理其身體。 整個宮中,開始籠罩在nongnong的催生之中。 前朝后朝,皆是流言蜚語。 鳳朝宮。 夜里。 陳元蓁坐在一水亭子間作畫,不遠處忽然傳來婢女們的議論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