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烈火噬心 (BL NPH)、慢熱、咒術師不需要輔助、病嬌向乙女合集、[綜漫] 變成一個呱蛙子
真要是這樣,那耽誤的時間可就長了。 畢竟這些母豬會什么時間分娩誰也不清楚,很可能在接下來的十天半個月都陸陸續續會有母豬生產也不一定,但葉青總不能連續十多天不休息,就這么24小時都處于待機狀態吧?真要是這么長時間待崗,哪怕她是個異能者那也吃不消啊。 所以思前想后,她覺得還不如先下手為強,直接人工干預,對這些懷孕母豬進行催產。 當然,所謂的催產,用的肯定不是像后世用催產藥之類的常規手段,而是用她的飛針加上異能刺激,這種方式對母豬而言肯定是溫和甚至還有所裨益的,若不是葉青前陣子進山在野蜂谷那邊吸收到了不少靈氣,她還舍不得浪費她好不容易攢下來的木系異能呢。 于是,葉青去跟趙玉良商量了一下,準備在接下來的五天時間內,根據母豬體內的胎盤成熟度,對這些母豬分批進行催產。 八十頭母豬,分五天接生,一天就有十三四頭母豬分娩,即便是所有母豬都像剛剛接生的那頭母豬這般順利,在一個小時內就順利生產完了,要給十三四頭母豬同時進行分娩接生,對葉青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工作量。 但考慮到葉青自己在靠山屯衛生站還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所以她也不想把時間拖得太長,只能采取針灸這樣的方式來速戰速決。 好在趙玉良如今已經對葉青心服口服,知道在牲畜養殖這一塊兒,葉青才是真正的權威,所以葉青的提議他完全沒有異議,只要葉青覺得這個計劃沒問題,對母豬和豬崽都不會造成任何傷害,那他絕對舉雙手表示贊同,甚至巴不得母豬分娩的時間能越快越好。 第155章 按照葉青的計劃, 養豬場這邊先將葉青提前篩選出來的十五頭母豬從豬圈里面分離出來,趕到專門騰空的產房,產房里面堆滿了干凈的稻草, 屋里通風流暢燈光明亮溫度適宜, 并且還提前做好了消殺工作。 緊接著,葉青又叫人給母豬產前做了最后的加餐工作, 盡可能地給提升母豬的體力,確保在生產過程中不至于因乏力而出現難產等問題。 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后, 葉青就開始給母豬們下催產針了。 飛針扎過去,其實也就是三五分鐘的功夫就撤了,但葉青在飛針上附著了異能,所以這些母豬發生反應的時間很快, 在葉青撤針不到半個小時,就陸陸續續躁動起來,緊接著就是產道開啟, 羊水破裂, 均出現了分娩跡象。 好在有了前面接生的那頭母豬的經驗, 加上葉青從旁指導, 孟嘉顧衛南幾個慢慢也能上手了, 其實母豬的接生并不復雜,只要順著母豬的生產節奏來, 膽大心細快準狠,基本上就不會出什么問題。 十五頭母豬雖然是同時生產,但因為母豬體質以及年齡都各不相同, 所以分娩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 有的一個小時左右就已經下崽完了,有的四五個多小時了宮口才開完, 還在磨磨蹭蹭不肯趴下來好好生娃,總之,各種啼笑皆非的狀況肯定都是有的,但好在都還在葉青的掌控之中,沒出現什么大亂子。 最后一頭母豬接生工作結束,已經是到了傍晚時分。 但值得慶幸的是,所有母豬的生產都十分順利,而且接生下來的幼崽,個個生龍活虎,沒有一頭出現剛出生就夭折的情況。 一共接生了十六頭母豬,多的母豬生產數達到了24只,少的都有17只,最后算下來,這一天豬圈內一共新增加了三百三十多位新成員,直把圍觀的眾人都驚呆了。 前面豬舍里面葉青幾個忙碌著搞接生的時候,所有人都下意識地屏住呼吸保持著靜默,生怕驚擾了這些母豬的生產,等到葉青終于開口,宣布接生結束了,圍觀的眾人才不由得松了一口氣。 眼見那些粉紅色的小豬在母豬身側擠擠攘攘地,不斷拱著母豬的肚子找奶喝,所有人都目不轉睛地盯著舍不得挪開眼。 聽手底下的人匯報最終的生產數據,趙玉良總覺得難以置信,忍不住躡手躡腳地跳進了豬圈里頭,自己親自上手去數那些小豬崽子,想要再確認一遍。 可這些小豬崽子又不是定在原地不動的,滾來滾去堆疊著擠成一團不說,時不時還會藏進兄弟姐妹的身下躲上一躲,所以數了半天,趙玉良自己都數暈了,根本不知道自己數到哪兒了。 不過,這么多小豬仔在豬圈里面哼哼唧唧,哪怕是用rou眼目測,也能看得出來數目有多龐大,一群人盯著這壯觀的場面瞧了又瞧,個個興奮得無以復加。 趙玉良眼眶都漲紅了,下意識地就要往褲兜里摸香煙,但才摸到煙,他猛地一下想起葉青對母豬產房的各項嚴苛要求,又不由得把抓香煙的手給縮了回來。 不怪趙玉良情緒這么激動,實在是農場養豬也這么多年了,以前豬圈這邊每年也會有母豬懷孕生產,但往年母豬的產仔數量,能有個七八只就算不錯了。 加上養豬場這邊對母豬的懷孕生產都不如葉青照料的這么精細,所以最后這些分娩下來的生豬幼崽,通常都會出現折損,最后能養成的生豬,頂多也就能有個六七成的比例。 但現在,葉青手底下科學培育分娩出來的豬崽,一胎均產達到了二十頭往上也就罷了,還達到了驚人的零夭折,這個數據就跟天方夜譚差不多,要不是他們這些人在現場親眼所見,說出去誰敢信? 別說是趙玉良了,那些被委派下來進行數據記錄的研究員們,哪個不震驚錯愕的?哪怕他們之前記錄的那些數據,早就已經顯示出來,葉青養的這批母豬揣崽數非同一般,但誰能想得到懷了這么多豬崽的母豬,竟然能個個平安生產,一點岔子都沒出? 這下圍觀的這些研究員們都坐不住了。 他們迫不及待要將這個情況匯報上去,看看縣里面甚至省里面對這件事是個什么看法,又會不會做出其他的反應。 見葉青這邊今天的接生工作已經結束了,趙玉良趕緊招呼了小朱領著葉青幾個去洗漱,然后讓人帶著她們去食堂開小灶,并且再三叮囑小朱,一定要讓大師傅拿出最高水準來炒幾個菜好好犒勞一下葉青幾個。 吩咐完這些后,趙玉良就心急火燎地往辦公室跑,他得趕緊聯系軍區上面,把農場這邊第一批母豬分娩的情況匯報上去。 累了一天的葉青,可管不著趙玉良和那些研究員們接下來要干什么,把所有生產完的母豬安頓好了之后,她只想趕緊吃一頓飽飯,然后回家里炕上好好歇一歇。 好在農場食堂的伙食還算不錯,大師傅專門給她們開了小灶,葷素搭配弄了六七道菜,油水十足且師傅手藝也很不錯,葉青幾個這一頓飯吃得很是心滿意足。 因為葉青這邊已經提前把一批胎盤成熟亟待生產的母豬都提前篩選出來并進行了施針催產,剩下的那些不出意外的話肯定不會在一天內出現分娩跡象,所以她也就不用繼續在農場守著了,可以回靠山屯好好睡一個安心覺。 這邊司機剛護送葉青幾個回了靠山屯,伍永兵和老支書一聽到消息就趕緊來打聽情況了。 這不是什么秘密,也沒啥好瞞著的,葉青本來就是要對她的科學養殖進行推廣,所以農場那邊的母豬生產數量遲早也是要傳出去的,所以現在伍永兵和老支書一問,她就一五一十地將農場那邊今天接生的十六頭母豬的分娩情況都說了。 一聽說這些母豬的幼崽均產數量竟然達到了二十頭往上,兩個靠山屯老領導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嘴都快能塞下一顆雞蛋了。 “那咱們屯那幾頭母豬,是不是,是不是……” 伍永兵激動地拉著葉青追問,但后面的話他愣是沒能問出口,主要是他覺得這個事兒太魔幻了,怎么可能呢? 葉青笑著點頭:“是,算上從供應站搶回來的那三頭母豬,咱們生產大隊今年自產的生豬數量,估計能達到八十只,再按照我之前定的科學養殖方案進行喂養,等到年底的時候這批生豬個個都能養成超過兩百斤的大肥豬,到時候即便是給收購站收走一批,咱們生產大隊也不愁rou吃了!” 伍永兵和老支書對視了一眼,都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震驚和瘋狂,老支書抽旱煙的手都不自覺地哆嗦起來。 “成,明天我就去召集全屯開大會,讓各家都開始行動起來,組織老弱婦孺進山割豬草去,等天氣暖和起來了,鴨子河里的螺螄蚌殼能摸多少算多少,一定會把這些豬崽的營養跟上來!” 這些事兒葉青就不管了,反正她把該說的都說了,伍永兵這邊對靠山屯如今試點的養豬場也格外重視,往年都是安排趙四婆子那樣年紀的老太太在負責養豬,但今年開始他改變想法了,意識到縣里領導對科學養殖極為看重后,他就知道這會是靠山屯的一個機會,所以不光迅速擴建了養豬場,連帶著養豬場的負責人都挑選了屯子里手腳麻利做事認真負責的年輕人,而且給的工分也很高,一天給六個工分。 農忙時節各家的青壯年勞動力下地能掙的工分最少都有八個,有些厲害的男同志甚至能直接拿十分的滿工分,但這是在農忙時節地里活兒比較多的時候,一年也就春耕秋收的幾個月能這么掙,其他農閑時節,各家的工分掙得就沒那么多了,除非應公社的要求,跟大部隊去挖水渠墾荒田。 而屯子里的養豬場,卻是一年到頭都處于忙碌季,一直要等到年底生豬出欄才算完,在這個期間,每天都能掙到六個工分,這么算的話,一整年喂豬下來,掙到的工分可一點都不比下地賣力干活少。 而且養豬的工作還清閑,不用在外頭盯著日頭暴曬還不用面朝黑土背朝天的,忙碌上一天甚至累得腰都直不起來。 除了一年到頭沒得歇息,時間上相對不那么自由之外,其他的完全沒得挑,更何況給屯子里養豬還能跟著那位葉知青學習技術,從母豬的配種生產到生豬的喂養技巧,養豬過程中的疾病防疫等等,這些都是實打實的經驗積累,學到手了將來絕對受益無窮。 所以年初的時候,伍永兵才對外透露出一點消息,就有不少人家動起了心思,不少二十出頭的小年輕都被自家爹媽慫恿著上伍永兵家或者其他生產隊干部家自薦去了。 就連知青院那邊都有知青開始對養豬產生興趣,這些城里知青來插隊的時間也不短了,雖然相比起剛下鄉時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情況已經有所改善了,但真正愛上種田,并且適應了屯子里的農戶們下地干活的高強度快節奏生活的基本沒有。 這些人在農忙時節跟著大部隊一塊兒下地,能保持每天掙到五六個積分的,在知青隊伍里面就已經算是表現相當不錯的了,大部分人還是出于磨洋工打醬油的狀態,能少干點就少干點,磨磨蹭蹭一天可能還比不上本地人一個早上干的活多。 所以不少人靠掙的那點工分根本就不夠吃,在拿著靠山屯生產隊年底分的那點少得可憐的糧食過活之余,還得時不時地往家里討要一部分補貼,不然就要活活餓死在鄉下了。 因此,一聽說現在有個能每天掙六個工分還不用下地的工作,這些知青們能不踴躍么?畢竟養豬雖然環境臭烘烘了一點,但勝在工作輕松還不用風吹日曬雨淋啊,這絕對算是他們下鄉以來遇到的神仙崗位了,機會就擺在眼前,誰不搶誰才是傻子。 總之,為了能順利入選成為屯子里的豬圈飼養員,這幫人也是各出奇招,什么辦法都用上了,伍永兵為此也是煩不勝煩,但出了趙四婆子用罌粟粉禍害牲畜的事兒之后,伍永兵在挑選飼養員這塊兒還是特別嚴苛的,來報名的人太多了,他干脆直接把報名的這些人都給集中起來進行考察,筆試還有現場擱豬草煮豬食打掃豬圈一個不落,誰干活最麻利細致干凈利落就選誰,最終一共有三個人當選,屯子里兩人,知青院有一人。 葉青對選誰來養豬并不干涉,反正只要別背后偷jian?;?,按照她的要求來做事就行,供應站那邊提供的生豬加上馬上就會分娩的八十頭小豬崽子,靠山屯試點的這個小型養豬場,很快就會成為紅旗公社重點關注的對象,她只能把喂養過程中的重點難點提前告知給伍永兵,負責掌控大局,但怎么安排底下的人做事,那是伍永兵的事兒。 見葉青面露疲態,意識到葉青在隔壁部隊農場已經忙活了一天了,他們的到來很明顯打攪到了葉青歇息,伍永兵和老支書趕緊識趣地走人。 緊繃著弦一熬就是一整天,生怕接生過程中出問題,就是鐵打的身體都得撐不住啊,所以等伍永兵兩人一走,葉青幾個立馬倒頭就睡,沾上枕頭沒兩分鐘就開始發出了輕微的鼾聲。 一覺睡到天亮,隔天一大早農場的車又準時來到了院子外等候。 這回有了經驗,而且暫時還沒有母豬忽然臨盆,所以大家伙兒有條不紊的,倒是不像昨天那樣心急火燎手忙腳亂了。 去了養豬場,果然如葉青所預料的一樣,沒分娩的那些母豬吃得好睡得香,個個都精神頭足得很。 不過因為這些母豬的懷孕周期都已經進入最后階段,基本上都已經達到了生產條件,葉青也就沒繼續拖延時間了,還是按照昨天的流程,喂飽這些母豬后就開始飛針催產,盡可能地將這些母豬的生產都集中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內完成。 在此之前,葉青還去查看了一下昨天生產完的那十幾頭母豬和幼崽,經過養豬場的工作人員的悉心照料,這些母豬產后的情況都很正常,一個個躺在松軟干燥的稻草堆里面給自己的崽子喂奶,小豬崽們也是十分的溫馨又愜意,看得出來對這個干凈溫暖的新環境很是滿意。 檢查完母豬和幼崽后,葉青就要開始重復昨天的催產流程,結果她這邊才要掏出銀針呢,那邊趙玉良就帶著一撥人進來了。 葉青回過頭一看,頓時就愣住了。 幾個穿著中山裝和軍裝的老同志走在最前頭,還有幾個挎著公文包的干部在旁邊作陪,別的人葉青可能不認識,但有個微微彎著腰畢恭畢敬陪笑的干部葉青卻是認識的,畢竟當初縣里頭的領導班子上靠山屯考察的時候,這位縣農業局的局長也在,葉青還借此機會從對方手里頭訛了不少資源。 但眼下,這位局長卻只配給前頭的那些老同志當跟班,可見這次來的這批人都是什么樣的身份來頭了。 葉青心下不由得一凜,瞬間意識到這些人很可能是省里頭甚至是軍部上面派下來的大領導。 她下意識就朝著趙玉良那邊看去。 趙玉良表情也很是緊張和激動,看到她看過來,立馬朝著她微微點了點頭予以肯定。 可能是怕葉青幾個知道了這些領導們的來頭后情緒會受到影響,不利于接下來的工作開展,所以這些領導們進來后只在豬圈里四下閑逛,到處觀察打量,卻沒有開口做任何介紹以及指點工作。 但孟嘉幾人也不傻子,一看到這些人的著裝,還有趙玉良那恭敬的態度,用腳指頭想想也知道這幫人是什么身份了,所以這幾個徒弟表情頓時僵住,腦子瞬間一片空白,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葉青反而是這些人里面最淡定的,看到幾個徒弟緊張得手都在抖,忍不住挨個給這幾個姑娘們印堂xue先來了一針提神醒腦: “現在清醒了嗎?這點小場面就被嚇成這樣,有點出息成嗎?慌什么?按照我昨天教你們的步驟來就是,該怎么分工你們自己看著辦,注意事項不用我再強調第二遍了吧?” 這一針伴隨著一縷輕微的異能躥入各自的身體,幾個姑娘們頓時渾身一個機靈,再被葉青那個凌厲的眼神一掃,瞬間找回了各自的神經和理智,一個個顧不上再去細想豬圈外的那些圍觀者都是誰了,趕緊收斂心神投入找準各自的位置,投入到接下來緊張的接生工作當中來。 還是昨天的那個流程,大家一回生二回熟,配合比昨天要更加默契,在葉青扎針后沒多久,母豬們相繼發動,這回不用葉青上手了,幾個姑娘有條不紊地協助生產的母豬,把冒頭的小乳豬們從母豬體內拖拽了出來。 等到幼崽們被清理干凈,在草堆里閉著眼睛出于本能地往母豬身下湊尋找母乳的時候,那些老領導們個個眼睛锃亮,一邊數著小豬崽的數量一邊手就跟著抖心也跟著顫,哪怕昨天已經聽到底下的人匯報過情況了,今天親眼見到這個接生場面,這幫領導們依然難掩內心的震撼。 趙玉良整個脊背都挺得筆直,昨晚上他興奮得一整夜沒睡著,但今天一早依然精神抖擻,絲毫看不見半分疲憊困頓,隨著越來越多的小豬崽子出世,他心里那種預感就越發強烈。 他感覺到,旅長的職位正在不遠的前方沖著他招手了。 這回葉青一共給十八只母豬做了催產,但因為生產過程挺順利的,所以最后結束的時間,反而比昨天還提前了倆小時。 等所有的產后清理工作結束之后,趙玉良才給葉青引薦了這次緊急下來視察的這些大領導們,果然如葉青所猜測的那樣,這次下來的這批老同志,全都是高級別的領導,穿中山裝的都是省字打頭,農業廳的,計劃廳的,還有省委的,穿軍裝的則隸屬于青山農場的上一級,師部的幾位師長副師長都親自下來監督了。 看完了葉青接生出來的小豬崽,確認底下的工作匯報并未有任何夸大事實和弄虛作假的情況后,這些老領導們也都跟著亢奮起來,拉著葉青和幾個小徒弟夸了又夸,同時對趙玉良的工作也予以了高度肯定,讓趙玉良這邊繼續保持正常的工作進度,有任何問題和困難都只管給上面匯報,能幫忙解決的,上頭都會盡可能地調整人力物力來進行協調。 然后這些領導們也沒在農場過多逗留,很快就急匆匆地走了。 但就在這些領導們回到省里和師部的當天,一個個電話就打去了軍區總司令部以及薊城的國院農業部,消息迅速直達天聽,然后當天晚上,葉青才回到靠山屯沒多久,就接到了杭廷芳的電話。 電話一接通,杭廷芳就迫不及待地詢問起她在部隊農場搞生豬科學養殖的進展情況。 得到葉青的肯定答復后,杭廷芳這才笑著告訴她,就在剛剛,薊城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報還有婦女報都接到了農業部和宣傳委聯合下發的紅頭文件,要求電視臺以及三家報社馬上組建臨時小組緊急出發,在兩天之內趕赴蛟譚縣,對青山農場的母豬催產工作進行詳盡的拍攝和報道。 “估計接下來電視臺還會對你做相關的主題專訪,你做好心理準備吧,這次可不只是薊城日報一家報紙的頭版頭條了,你很可能要上電視新聞了!” 不止如此,杭廷芳這邊還收到了她爹打聽來的小道消息,之前她提交的關于《薊城婦女報》日刊增量的申請資料,宣傳委那邊已經有人留意并關注到了,估計用不了多久,她們報社周刊變日刊,發行數一萬三后面加個零的夢想很可能就會變為現實,這讓杭廷芳如何不激動歡喜? 杭廷芳再一次清晰地認識到,葉青就是她命中的大貴人,只要她不作妖緊緊抱住這條大粗腿,未來她的《婦女報》必將在媒體報刊這條路上越走越遠,而她在新聞界的地位也絕對會永垂不朽屹立不倒。 第156章 雖然知道馬上會有媒體團下來拍攝采訪, 葉青卻并未刻意改變她的節奏,接下來的兩天,依然是根據之前的計劃按部就班地對剩下的母豬進行催生。 接連四天時間的催產接生都很順利, 不管是母豬還是豬崽都很給力, 整個接生過程中并未出現任何不可控的情況,每天接生出來的豬崽數量均在一胎二十只上下浮動, 而且豬崽的情況都很正常。 只有一頭母豬,因為剛成年沒多久, 第一次開懷就揣上了二十五頭豬崽,頭一回分娩沒有經驗,導致豬崽擠壓在產道內堵塞了出口,好長時間了也沒能順利產下孩子。 最后葉青不得不親自上手, 又是扎針又是側切的,終于是把產道打開,讓豬崽們順利產了下來, 最后一只實在是憋悶的時間太長, 胎糞吸入導致窒息的情況, 但在經過葉青及時的急救處理后, 這只豬崽也順利救回了一條命, 很快就恢復到了活蹦亂跳的狀態,并迅速擠入一堆兄弟姐妹中間搶奶喝, 那力氣比之其他正常生產出來的豬崽也一點不弱。 這幾天下來,原先圍觀的眾人也從一開始的激動震撼到后面近趨于麻木了,每天看著葉青和幾個女徒弟在豬圈里接生出豬崽, 流程大家都無比熟悉了, 到后面記錄員統計某只母豬一窩又產了十幾二十幾只崽子的時候,大家都不再大驚小怪了, 仿佛母豬一胎均產二十才是正常的,如果忽然出現一只母豬只生下來幾只崽子,或者在生產過程中難產出現了夭折的現象,那大家才要覺得稀奇呢。 趙玉良如今已經不再圍著豬圈團團轉了,反而是背著手悠閑地逛著,好像跟逛自己親手打下來的江山似的,整個人松弛又愜意,尤其是在看到那些已經生產完畢,被一堆小乳豬環繞的母豬的時候,他就咧開嘴笑得見牙不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