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穿越水滸成為王倫之我能刷取聲望、八零香江大佬的炮灰嬌妻、喜歡炮灰攻二是什么癖好[快穿]、下鄉meimei高考回城[七零]、傻白甜美人重生后殺瘋了、我想上的男人都把我上了、權欲教父之春鎖闈亂宮墻柳、網紅在大雜院
這般想的話,秋東可有話說了: “都怪您當初給我選的媳婦兒不好!” “我叫你胡說八道!” 顧鐵柱當下眼睛瞪得像銅鈴,巴掌都高高揚起了,又在孫女虎視眈眈的注視下,悻悻的收回,不甘心的罵罵咧咧: “回頭你有種再說一次,老子不收拾你!” 秋東掙扎著站起身,喘了口氣兒,嘗試著走兩步,還行,有點暈,能忍受,便擺手,聲音帶點兒虛弱: “難道您想讓他瘸著條腿跟您上戰場?你要是覺得沒問題,那我這當爹的也不阻攔?!?/br> 見老頭兒還想再說,搶先道: “您想收拾我且有的等呢,孩子們交給您了,您這就安排人手送我回大都,陛下那里該是等急了?!?/br> 老爺子沉默片刻,去賬外跟人嘀咕了一陣,進來時神情已然嚴肅: “你且記住,陛下是君王,可也是你伯父,太后是國母,那也是你嫡親的祖母,國事之外,還有家事,為父知你在周朝這些年如履薄冰,對這些關系淡漠的很,但他們是為父確確實實的親人,也是你不可割舍的親人,這個道理你明白吧?” 其實面對他這個功臣,顧太后和孝恭帝還真能因為他的疏遠或親近,而將他怎樣嗎?這不可能。 所以老頭兒是提醒他,要從心里有歸屬感,將魏國皇室當成他的家人。 他和老頭兒不一樣,老頭兒幼時長在父母膝下,生在魏國國土上,后來主動請纓,前去周朝做內應,內應生涯結束,又回魏國繼續上戰場為國效力,他的目標明確,心思清明。 而秋東是徹徹底底生在周朝,他的母親是周朝人,他的朋友同僚,他所接觸的一切都是周朝那套,甚至他的妻子,子女,都是周朝人。 秋東知道自己的魏國人,懂事起也一直在為魏國效力,可他心里究竟對素未謀面的魏國家人有幾分感情,是連顧鐵柱這個親爹都說不清的事。 所以他鄭重其事的將這件事提出來,他知道兒子能明白他的意思。 秋東當然明白他爹這話的意思,覺得這老頭兒別看長的五大三粗,心眼兒比篩子都多,一般人真要被他粗狂的外貌給騙的毛都不剩。 不耐煩擺手: “快去吧,沒聽見擊鼓了嗎?您這主將遲到不合適,記得帶念念一起過去長長見識,您說的我會注意?!?/br> 話里話外意思就是你直接帶我閨女過去,讓她像正兒八經的副將一樣參與你們的戰前部署,那我保證,你不想看到的畫面,一定不會發生。 “出息,還學會威脅你老子了?” 顧鐵柱罵罵咧咧一句,扭頭真帶孫女往帥帳去了,在旁人沒注意的時候,嘴角差點兒咧到耳根子。 行,知道談條件威脅他這個老子,說明他是真的有恃無恐,有恃無恐好啊,心里是真把這兒當家才能有恃無恐。 秋東心大,撇下兒子閨女,大咧咧跟他老爹安排的人手連夜趕往大都。 馬車寬敞舒適,身上是暖和的蠶絲被,身下是厚實的棉褥子,邊兒上還有個專門安排的大夫一路跟隨,福伯每隔一個時辰便進來瞧瞧他的傷勢,低聲和大夫交代兩句又出去。 到了魏國地界兒,又是他親爹安排的一切,真沒什么需要秋東cao心的,他便萬事撒開手不管,純當出來養傷了。 除了吃就是睡,一天大多數時間都是在睡夢中度過的。 若是這地方他都能出事,也只有一個可能,他爹在魏國這邊又生了其他兒子。 不得不說,這父子兩在某種時候,腦回路都是驚人的相似。 有些東西不承認遺傳的強大都不行。 此時魏國大都,皇宮內,快六十歲的孝恭帝收到他弟讓人快馬加鞭送來的消息,激動不已,揚聲吩咐: “快,備轎攆,去怡園!” 怡園是顧太后頤養天年的地方,老太后今年都七十有二了,精神頭短了許多,是這座宮廷里獨一無二的大老虎,一般沒人敢去打攪她老人家的清凈。 但今兒不同,顧太后正拿小勺子給養的綠頭鸚鵡刮果泥吃呢,就聽皇帝聲音老遠的傳來: “母后,母后!您猜猜是誰要回來了?” 顧太后刮果泥的手一頓,心頭有了預感,被丫鬟匆忙扶著起身,就見皇帝急匆匆小跑進來,喘著粗氣大聲道: “母親,是小東,小東要帶著您那兩重孫回來啦!” 顧太后眼淚瞬間就下來了,她自個兒沒察覺,上前兩步: “果真?人到哪兒了?路上可還順利?可有受傷?讓人去接了沒?吃的用的都給備上,叫人多預備一些周朝那邊的吃食,免得他們不習慣。 對,我早就叫明姑備好了,待會兒你一并叫人送過去,免得孩子們不自在又顧著咱們長輩的面子不好說出口?!?/br> 皇帝這才一拍腦門兒,察覺他沒把說清楚,扶了老母親在榻上坐下,細細跟她講: “嗨呀,您那小孫子可真不得了,將周朝京城攪合的那叫一個亂,一路帶了二十多個暗衛就殺到邊境去了,有膽有謀,真不愧是我老高家的種! 以往常嶺總說他那兒子學了一肚子文人毛病,丁點兒不夠勇武,孩兒瞧著都是渾說,有這膽量,有這能耐,誰還敢說一句不勇武? 前兒常嶺親自繞過丘城將人給接回來的,小東受了點傷,人已經在回大都的路上了,至于安安和念念,被常嶺留在邊境上了,說是要歷練歷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