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穿越水滸成為王倫之我能刷取聲望、八零香江大佬的炮灰嬌妻、喜歡炮灰攻二是什么癖好[快穿]、下鄉meimei高考回城[七零]、傻白甜美人重生后殺瘋了、我想上的男人都把我上了、權欲教父之春鎖闈亂宮墻柳、網紅在大雜院
聽到這兒,馮少平眼里透出幾分滿意的光,在被窩里換了個舒服的姿勢,閉上眼又睡了過去。 一覺起來便是日上三竿,伸個懶腰,感覺山里清新的空氣,讓她連日來壓抑的心情也跟著松快了許多,語調輕松的問幫她逃出府的丫鬟: “讓你給殿下送的信,送到了嗎?” 丫鬟面上一如既往的冷,這次沒有太子的吩咐,她還是沒忍住說了一句: “殿下身份高貴,日理萬機,那種小事日后就別特意麻煩殿下了吧!” 馮少平也不在意丫鬟冷冰冰的態度,隨手摘下一片抵在她額頭的葉子,意味深長道: “他會感謝我的?!?/br> 而另一頭,趁著大清早第一波進了城的顧長念,果真悄悄棄了顧府馬車,帶著貼身丫鬟在城中小心跟人打聽最近顧府發生的事。 雖然眾人說法略有出入,但總體跟馮少平說的相差無幾,都在傳她兄長如何jianyin擄掠,無惡不作。 顧長念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人用心這般歹毒,將她那個溫和可親的大哥,謠傳成百姓口中那個可怕的大魔頭。偏還能讓百姓深信不疑,這得背后下多少苦工,才能讓大哥有口難辯? 此時,昨日傍晚發生在馮家的事兒還只在一些高門大戶之間傳遞,坊間百姓并不知情。因而顧長念一路打聽下來,竟無一人站出來替她兄長說一句好。 眾口一詞之下,顧長念不得不承認馮少平說的是真的。 即便此前她懷疑過此事里有馮家的手筆,這會兒也得承認馮家沒有這份能量。 “所以,一切真的是太子在背后搞鬼?” 顧長念自來是個膽大的姑娘,想到甚么便去做,她打算找太子當面問個清楚,討個說法。 爹爹往常也夸過太子的功課好,明事理,聽得進去勸,難道這是國之儲君該干的事嗎?他這么做怎么對得起保山伯府,對得起大哥? 顧長念一個小姑娘,只知道太子平日時常出入太學,她想和太子當面對質,太學便是她唯一的機會。 正好,她往日也常去太學給爹爹送飯,與守門之人相熟,對方見了她沒多問便放她進來了。 她表面上溜溜達達,暗地里小心翼翼觀察,一路往太子進學的學舍而去。 而被她惦記的太子正在學舍里,頗有幾分如坐針氈之感,在座同窗皆是家中有人在朝為官的,外間百姓不曉得昨日發生了甚么,在坐諸人卻是十分清楚的。 他們不好當著他的面兒多說,甚至面上也是一如既往的恭敬,至于心里究竟如何做想,怕是只有他們自己明白。 太子心里終究有幾分尷尬。 若不是馮少平今早命人送來的那封信,他此時本該在東宮反省,順道兒避一避風頭,哪里會冒著被父皇再次責難的風險,出現在這里。 太子暗中握緊藏在袖中的拳頭,心緒有些煩亂。 他是不是太聽馮少平的話了? 馮少平為人偏執,卻能預知未來,目前而言,她的存在對他利大于弊,他已經因為對方的提示,在朝堂上得了父皇好幾次夸獎。 可相應的,被父皇劈頭蓋臉一頓罵,毫不留情面,也是有生以來第一次。 那個女人的心太野,得盡快想法子控制住,否則她會越來越無法無天,就像這次一樣,無緣無故讓他今早一定來太學讀書,卻連個理由都沒有,他還得乖乖來,生怕錯過什么大事。 這對太子而言是非常危險的信號。 太子想,或許,該給對方劃出個道兒來,讓對方知道他的底線在哪里,往后別冷不丁再給他來這么一下。 受不住,真的受不住。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人娶回家,成了他東宮的女主人,對方的利益和他的利益就是一致的,也不必擔憂對方隨時投靠其他皇子,成為他的絆腳石。 學堂里其他人也看出了太子的心不在焉,課后沒敢多說,恭恭敬敬送太子出去,現場沒人言語,卻眼神亂飛,準確的表達了他們的不解: 太子今兒這一出是鬧哪樣? 原本殿下來太學讀書也是近兩年才有的,意在讓太子有個正當理由出宮,了解民間疾苦,順帶組建他的東宮班底,為此,皇帝給他精心挑選的同窗,有品學兼優的寒門士子,也有朝中重臣家的子弟。 因此他來太學,讀書是頂頂不重要的事,說他不愿意落下功課,誰都沒法兒理解呀。 別說這幾個學生不解,就是他們回家將事情一說,他們家中的在朝為官的長輩也十分迷茫。 總的來說太子并不是昏庸無能之輩,被滿朝的人jingzi熏陶長大,最起碼的審時度勢該懂的呀,這時候跑出宮,陛下可不會覺得太子是尊師重道,而是覺得太子不將父皇放在眼里了。 實在不智。 太子當然知道他此舉不智,但沒辦法,誰讓馮少平之前給的太多了,每次預測都很準,從無失手,這回他便不敢大意,只能硬著頭皮上了,回頭還得想好怎么和父皇解釋。 心里琢磨著事,沒注意四周景致,以至于被早早等在他回去的必經之路上的顧長念給堵了個正著。 太子此前是沒見過顧長念的,顧長念卻跟在爹爹身邊,遠遠地瞧過幾次太子。 當然兩人此時都沒有多余心思想其他的,在太子喊出“有刺客,救駕”之前,顧長念先發制人,自報家門,說明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