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紅,從正確使用黑料開始 第69節
李寒香并不知道,她近乎殘忍地剝開了秦尤的過去,讓秦尤回想起了她籍籍無名的,看不到出路的十年。 這十年,其實秦尤并不覺得多痛苦,她是那種喜歡挑戰的人,任務難度越高,她斗志便越強烈,這十年的挑戰,只能讓她越挫越勇。 其實比起籍籍無名的那些年,不如說她劍走偏鋒紅了后,心頭才涌起了強烈的迷茫與不甘,因為那和她想象中的“紅”不一樣。 明明已經過五關斬六將,走到了這個圈子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走不到的地方,但環顧四周,卻發現現實和理想的差距那么大。 好在她有了第二次機會,她終于走入了自己想要的聚光燈的光芒中。 所以她的迷茫與不甘,其實都與沉浮掙扎的那些年無關,她其實沒怎么想起過那些不停跑龍套,甚至連龍套都有可能跑不上的日子。 直到李寒香提起,于是那些早就被她層層封住的記憶重新呼嘯而來。 第一遍看劇本時,秦尤只覺得劇本優秀,然后她看了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第無數遍,李寒香筆下女主的經歷一一將她的記憶喚起,她是怎么跑遍片場連個試鏡都沒撈上的,她是怎么在試鏡時被完全無視的,她是怎么對講話牛頭不對馬嘴的選角導演笑著說出“你說得對”的…… 那些早就褪色的回憶,被重新上了色,放進放映機,孜孜不倦地播放了起來。 有人說作家不該寫自己,確實,剖析自己的內心與經歷絕對可以讓這部作品真摯動人,但這無異于生啖自己的rou,還是嚼了八百遍后再喂給讀者。 或許演員也不該演和自己經歷太像的人,對,這么演效果絕對出彩,要真實感有真實感,要靈氣有靈氣。 只除了對演員自己不好。 人腦有自動保護機制,再痛苦的回憶,只要不反復被觸發或是反芻,時間久了總會被淡忘。 譬如秦尤,她從不回頭看,所以她從不痛苦。 但這份劇本幫她回憶,幫她反芻了。 所以,正常情況下應該是演員看了份感人的劇本,第一遍十分感動,看得涕淚交加,但多看多看,尤其是背上幾十遍之后,也就麻了。 但在秦尤這兒,情況卻完全相反,她起初讀這份劇本時,客觀冷靜,甚至可以分心分析劇本的優勢具體在哪,但讀了一遍又一遍……讀了幾十遍之后,她卻反而忍不住攥緊了手,那些沉悶窒息,就像是潮水,退潮了那么多年,然后終于翻涌上來。 不過,秦尤覺得這是好事。大多數情況下,演員讀劇本讀了太多遍后會“麻”,其實也就意味著真正上戲的時候,就缺了點第一遍讀到戲時的直觀感覺——那種最原始的,最直接的,沒有經受過任何理智分析的情緒。 如果是經驗豐富的演員可能還好,在接下來分析怎么把這種情緒表演出來的階段,他們要么會一直朝著這個情緒的方向前進,中途沒有任何偏移,或者哪怕中間偏了點,也可以通過回憶最初的感受盡快校正過來。經驗較淺的演員,就特別容易演著演著,自己覺得還挺好,演得很詳細很層次分明,但最后一看——哎呀,這怎么和我最初讀到劇本時想象中的表演不太一樣呢? 這其實就是加入了太多理智分析的壞處,大多數人或許沒有演戲的經歷,那就舉個寫文章的例子,在寫作中有個非常常見的情況,就是經過反復思慮反復修改出來的結果,結果寫作者事后仔細一想,這和我一開始想寫的東西不一樣啊…… 因為起初的想法只是一股沖動,它或許缺乏邏輯,甚至缺乏情節人物什么都缺,但唯一不缺的就是那股純粹的情緒,而情緒才是真正打動自己也打動人的,在把這股沖動慢慢變成文字的時候,寫作者就會開始理智分析,但如果他們沒有校正的本能,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最初想表達的東西,就很容易被邏輯帶著跑,這時候他們考慮的,就不再是自己想表達什么,而是怎么表達更“合理”,而且由于這個過程是漸進的,表達的內容在慢慢慢慢變化,每一個階段的變化感覺起來都很合理都很靠譜,直到最后站在終點回頭看,寫作者才能發現自己究竟偏離了多少路線。 演員也是如此,在想著怎么把這股情緒用表情和肢體語言表達出來的時候,很容易就會陷入單純的理智分析中,這里改改那里改改,結果最后一看,這怎么和我想的不一樣呢…… 秦尤在最最初開始表演的時候,其實就有這個毛病,因為她本身就是依賴邏輯遠勝于感受的人,不過她改過來很快,從新手到匠氣到看似渾然天成的“靈氣”,只花了她兩年時間,那之后別人都覺得她是靠入戲而不是靠分析表演的,但其實她一直沒變過,她始終都是更依賴邏輯分析遠勝于與角色共情,只是看的人對這種匠氣太重的流派有偏見,所以下意識地覺得純靠邏輯是達不成這樣渾然天成的效果的,于是自顧自將她扔去了“入戲”那一邊。 雖然這沒什么不好,但秦尤其實也沒有別的選擇,因為新鮮感本就不可能長期保持,除非已經把劇本忘完了的情況下再重看一遍,但那樣的話臺詞估計也全忘完了……這不成了不敬業的反面典型了嗎?不被導演罵死才怪。 但《算是個愛情故事》很特別,至少對秦尤很特別,她不再是越讀越麻木,反倒是越讀情緒越鮮明,這也是個神奇的體驗了,或許,這也能讓她的表演再多出一分打動人心的力量。 “秦尤,你來啦!” 就在秦尤低頭看劇本的時候,一道熟悉的女聲從她側邊幾米處響了起來。 是李寒香。 秦尤于是立刻站起身,雙手束于身前,頗有幾分乖巧的感覺。 “李老師,你怎么來了?” 秦尤會這么問,是因為通常來說,劇本編劇是不跟組的,尤其是李寒香這種已經混出了頭,少見的可以以編劇名字做招牌的名編劇。 跟組的編劇一般在劇組里地位極低,是被導演或演員呼來喝去按他們的意思修修補補的編劇。 如果早知道李寒香也在片場,秦尤肯定不會直接坐下來讀劇本,而是先去和她打個招呼。 李寒香一擺手,自嘲道:“哎,叫什么老師,我算什么老師呢!” 然后她神秘一笑:“我來偷師呀,雖然當編劇是很清閑啦,但哪有當導演那種大權在握呼風喚雨的感覺爽,我也想在劇組里當一回土皇帝呢,這次的導演是彭飛飛,雖然很多人嫌他拍攝風格太淡了,但是我挺喜歡的,嗯,我就懟著他學了,拍三個月,我總能學個一招半式的!” 秦尤笑了起來:“那我就期待李老師你的導演作品了,如果到時候有合適的角色,一定找我呀?!?/br> 李寒香:“我肯定會找你的呀!但那會兒你還看不看得上我這種沒經驗的導演可不好說了!” 秦尤:“李老師只要喊我,就算是龍套我也愿意跑的?!?/br> 李寒香揮了下手以示不信,不過臉上的笑容表示秦尤這句話她還是很受用的。 秦尤倒是真心的,她現在戲路比較窄,不是說角色都太相近,而是接的戲的風格質感都太接近了,基本都是帶點冷色調的爽片,就連李寒香這種文藝掛編劇,情節平得比華北平原還平的編劇,給她量身定制的劇本都跌宕起伏了起來,長此以往,她給人的印象就會和“爽片”掛鉤,雖然爽片受歡迎,但不可否認,由于大多數爽片缺乏深度,觀眾會下意識地對爽片存在一定偏見,秦尤如果被打下了這種商業風的烙印……就很難擺脫了。 李寒香這種溫吞的文藝片風格,其實可以大幅度提高她在觀眾眼里的“逼格”,等她再紅一點,確實就需要考慮逼格問題了,最好是觀眾能既喜歡看她的戲,但同時又認為她是個嚴肅演員,所以李寒香要是愿意讓她演她從前那種風格的戲,秦尤是絕對不會拒絕的。 李寒香或許會覺得更紅的秦尤就不會想演她這種賣座程度有限的劇本了,但其實不如說,秦尤越紅,她才越需要這種風格的劇本。 “哎呀,導演來了……”李寒香伸手虛虛地攬住秦尤后背,另一只手指出了導演彭飛飛的方向,“走,我帶你去認識一下?!?/br> 也不知道是秦尤在李寒香面前一貫表現得像是個乖巧的年輕后輩,還是李寒香就是有這種照顧人的習慣,她帶著秦尤走向導演的時候,頗有種長輩帶后輩見人的感覺。 彭飛飛年紀其實不大,三十多歲,長得也不難看,但已經悲傷地禿頂了,于是文藝青年的氣質大打折扣。 “彭導,來了啊,這是秦尤。秦尤,這是彭飛飛導演,喊彭導好?!?/br> “彭導好?!?/br> 彭飛飛潦草地沖她點了點頭:“好,好……李編,你跟我來一下?!?/br> 說完后,他就拉著李寒香去角落說話了,全程和秦尤沒有任何視線接觸。 秦尤挑了挑眉,她怎么感覺……這位彭導對她有點不滿? 不過也可能是她敏感了,或許又是個傅非曲那樣的社恐分子呢…… 角落中,彭飛飛掏出手帕擦了擦他地中海樣式的頭頂,然后開口說道:“李編啊,你確定就定他們倆了嗎?” “我昨天和林卉的經紀人又談了談,她說林卉還挺想演這個角色的,要價也不高,然后男主角那邊吧……唉,雖然但凡還算紅的演員,或是還算有前途的新人,都不樂意接這個角色,但我們可以繼續海選嘛,雖然這一型的男演員挺難找的,但我們也不急著拍不是?李編,趁機器還沒開起來……只要你一句話,我就立刻宣布停工,重新去找演員!甚至都不用你一句話,你不用特別明確地說他倆不行,只要你有一絲絲猶豫,不是非他倆不可,我就立刻去做這個惡人,不用你出面!你看怎么樣?” 彭飛飛一臉期待地看向李寒香,可惜,李寒香叫他失望了。 “哎,彭導,我都說了多少次了,這本子就是照著秦尤寫的,換她,你咋不干脆把劇本也換了呢?” 彭飛飛臉上的期待立刻化作了苦悶,甚至還有一點無語——他娘滴!這女主角到底哪兒像秦尤了!是李寒香瘋了還是他瞎了! “而且秦尤的演技你擔心什么呀,這男孩子演技也不差,演個二世祖綽綽有余了,我都不知道你在擔心什么!” 擔心什么?!彭飛飛恨不得要跳起來了! 當然是擔心這兩人的形象和角色對不上呀! 他難道看不出來他們演技好嗎? 李寒香是業內少見的有挑選演員權力的編劇,而且她比他大牌多了,所以選角權全在李寒香手上,他知道女主角是秦尤的時候就先震驚了一把——什么鬼?!秦尤這種出道即紅的演員,來演一個掙扎了好多年沒起色的女演員,觀眾怎么代入???! 她要是十幾年后來演這個角色也就算了,很多人可能都忘了她是怎么紅起來的了,但她現在正當紅…… 男主角定了齊斂的時候,他又震驚了一把——什么鬼?!齊斂也是最近存在感很強的演員,但他的個人特質太明顯了,就是那種陽光大男孩,《游戲玩家》這部電影面向的是年輕人,但又出現了年輕人很不喜歡的一個情節——男主角面對害了他的人不僅選擇了原諒,還幫了對方,換個人演這主角早就被罵得媽都不認了,但齊斂的氣質實在太契合這個角色,莫名讓人覺得嗯,他就該這么以德報怨!于是這個情節被淺淺地吐槽了一下又淺淺地過去了,并未釀成差評,這么個在觀眾心中“陽光大男孩”的演員,來演一個頹廢不學無術的二世祖,觀眾怎么代入???! 彭飛飛是那種相信演員的形象契合度遠比演員演技要重要得多的導演,或者說,大多數導演都是這樣吧。 是的,演技絕佳的演員甚至可以出演和他們本人完全不搭邊的角色,但為什么非要這么折磨觀眾呢?為什么非要做這樣事倍功半的事呢? 如果彭飛飛需要為一個古代大家閨秀型的角色選角,那么他肯定會選長相氣質都偏古典,自帶拒人于千里之外感覺的女演員,而不是特意去走不必要的彎路,選個長相可親討喜的女演員硬讓她演。 而李寒香的選角,在彭飛飛看來,就是自找麻煩,自討苦吃,非要給拍攝增加難度! 瞧瞧秦尤那張臉,那個人,她整個人都寫滿了志得意滿! 再瞧瞧齊斂那張臉,那個人,他整個人都寫滿了陽光向上! 所以,彭飛飛在知道選角情況后,簡直花了大功夫閱覽這兩人的所有作品,試圖找出他們的演技不足以應對這兩個角色的證據,可惜這倆人演技確實不錯…… 這可讓彭飛飛難受極了,他是真心喜歡這個劇本,他也有自己的雄心壯志,他無所謂這電影賣不賣座,但他希望這部電影能成為影史經典,他希望幾十年后,導演系的學生在學習時,都不得不來分析他的作品,這雄心壯志可能有點太雄心了一點,所以他壓根不敢往外講……但他是真心希望這部電影的每一環,每一個細節都能臻致完美。 他心目中的女主角是李卉,李卉簡直太適合這個角色了,和女主角一樣的打拼多年后才紅了起來,和女主角一樣的清高固執,她要是來演顏青這個角色,都不用她發揮百分百的演技,觀眾都早入戲了。 李寒香卻偏偏固執,一定要秦尤。 她還非說這角色就是照著秦尤寫的,彭飛飛真是要爆粗口了,顏青這角色,除了那種淡淡的高冷感,怎么看怎么和秦尤是半點不沾邊??! 彭飛飛遠遠地看向片場中逐漸拆分的各項設備,內心涌起一股極其強烈的憂傷,他想象中完美的電影啊……就這么遠去了。 “a……” 這聲a,多少帶了點淡淡的憂傷與有氣無力,活像是彭飛飛對自己逝去的美好想象的哀悼。 然后他抬起頭,看向監視器中打開門走入布景的秦尤。 這片布景是一個看著就很廉價的試鏡片場,負責選角的男人坐在一張臟兮兮又亂糟糟的桌子后頭,這個男人不僅不修邊幅,而且還不是討人喜歡的那種不修邊幅,和落拓沒有一絲關系,就是純粹的邋遢而已,他的polo衫上還有幾塊污漬,手里夾著根燃了一半的煙,臉上是純粹的不耐煩。 這整個布景,和這名演員,其實都被刻意地往臟亂差方向處理了,而這種處理,為的就是和走入布景內的秦尤,或者說顏青,形成鮮明的對比。 推開門的秦尤一身干凈端莊,又不失靚麗的服飾,明顯是很重視這場試鏡。 這就是彭飛飛給觀眾準備的第一個沖擊,女主角對待這場試鏡越認真,越美麗,而負責她的試鏡的人(甚至只是一個小嘍啰)越隨意,越邋遢,就越能展現出他們之間的力量不平衡,女主角經歷的可不僅僅是失敗的十年,更是把尊嚴干干凈凈整理好放在地上讓人踩的十年。 秦尤走入布景內,她的肢體語言顯得有些局促,她的眼球快速地左右動了一下,然后走到那張臟兮兮的桌子前,淺淺抿出一個無比美麗但讓人看著莫名覺得為她尷尬的笑容:“13號,顏青?!?/br> 邋遢男人撩起眼皮子瞅了她一眼,伸出左手一根手指示意她等會兒,右手接起電話。 “嗯……嗯,我早跟你說了,那龜兒子不能信,你早干啥去了?被騙了吧?你就說我有沒有跟你說吧,???” 秦尤尷尬地站在原地,她下意識地收頜挺胸,這個動作本該讓她看起來更有底氣更自信一些,但她在收頜挺胸的同時下意識地移開了視線,她雙眼看向了左下側,于是這整套動作看起來便多了一份虛張聲勢的不安感。 雪上加霜的是,她深吸了一口氣,卻忘了這房間里滿是二手煙的味道。 雖然一口氣吸進去,她的表情就表明,她意識到了這一點并且后悔了,但她不能咳出來,她來這里就是為了爭取這個角色,好吧……不是爭取這個角色,而是爭取通過這個角色的海選,她現在最不想做的事就是給負責海選的人留下糟糕的印象,哪怕這個負責人看起來就讓人討厭到了極致。 于是她強行將這口氣咽了下去,臉上甚至有些泛紅與冒汗。 “……去什么黃山???總共就這么兩天休息時間你他娘的還要去爬山,你嫌自己身子骨太好了是不是?你自己拿腦子想想你幾歲了?我幾歲了?咱倆加起來幾歲了?加了這么多天班還去爬這么高山,你他丫的怎么不去上吊呢?找死也快一點……” 秦尤的努力維持姿態在那邋遢男人逐漸跑題的電話中顯得更加可笑了。 但如果要顏青選的話,她寧愿這人專注于跑題,而不是注意到她沒忍住的那半聲咳嗽。 “咳……” 邋遢男人聽覺倒還沒退化,立刻撩起眼皮子又瞧了顏青一眼,然后繼續垂下眼。 “行,不聊了,我要去干活了,嘖,這些未來明星們可不好伺候著呢?!?/br> 顏青抿了下嘴,但并未對這夾槍帶棒的一句做出任何別的反應。 “13號是吧?” 邋遢男人低頭看了看顏青之前放他桌上的簡歷:“行,你演這段吧?!?/br> 他從手邊的一疊紙中抽出一張,推到了桌子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