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弘安生產大隊的大隊長大步走來,哈哈笑道:“歡迎幾位同志來支援我們弘安生產隊?!?/br> 第015章 知青點 大隊長叫了兩個人過來和張慶國一起把車上的物資給搬到倉庫去,然后就帶著宋雨晴四人往知青點走,邊走還邊介紹這邊的情況,說的和他們從張慶國那里了解到的基本一樣。 “你們就先到知青點住著,過段時間,你們想去和生產隊的隊員搭伙吃飯也可以。撥過來的安置費,除了給你們買今年的糧食,還有就是給買農具,剩下還有五十塊錢,我和會計說了,明天把錢支給你們,看你們自己怎么支配?!?/br> “哦對了,明天你們不用上工,先收拾收拾,也想想缺點什么早些買了。今年知青分配過來的時間早了點,春季稻在上個月收割了,過兩天就該種植秋季稻了,你們明天好好休息,后天再給你們分配到生產小隊去,大后天就跟著上工......” 往年都是到七月份才分配知青過來,剛好是一陣農忙結束,就等著九月份秋稻種植才忙起來,中間一個多月的時間足夠讓知青慢慢適應。剛來的知青沒幾個能干力氣活的,到時候不生病暈倒就算是幫隊了,大隊長沒對他們這幾個人抱多大希望。 知青點離生產隊的庫房很近,一個大曬場,旁邊一排屋子,分別是糧倉、農藥肥料庫房、農具房等。挨著曬場不遠,又是一排四間木屋,上面掛了牌子,這是弘安生產隊小學。小學往后走大概一百米,就是知青點了,四間石頭正屋,也是用竹子把屋子和一塊空地給圈起來,正屋左右兩邊各兩間茅草屋,此時靠著正屋的左右兩間茅草屋屋頂都冒出了白煙。 “知青點呢,四間大屋,還有右邊第二間還空著。等晚上人齊了,你們自己商量怎么安排?!贝箨犻L特意點了點最右邊的屋子,似是有些煩悶。 “那里住的,是知青呂青松和吳阿珠,他們結婚了正攢錢建房,現在先住知青點這過渡?!?/br> 知青辦的陳同志提過,弘安生產隊的隊員不是姓陳就是姓吳,想來吳阿珠就是本地人了。外來的男知青和本地姑娘結了婚,還分到了外面住,大概率是家里不同意他倆結婚。 要建個房子哪是容易事啊,要錢要人工,兩個年輕夫婦可得慢慢攢著。那間屋子還不定要住到什么時候。 “楚老師,衛老師在家嗎?” “在,大隊長怎么有空......”左邊的茅草屋里走出來個扎根麻花辮、穿著白色中袖和黑色褲子的姑娘,收拾得干干凈凈的。隨后,左邊第二間屋里又走出來個男同志,頗有讀書人的文化氣質,也是和那位女同志一樣,收拾得干凈得體。 右邊茅草屋探出來個腦袋,吳阿珠笑吟吟地和大家匆匆打了個招呼,就又忙著去看她鍋里的菜了。但她走進去之后,一個小腦袋探了出來,慢慢地挪啊挪,一個三歲大的小孩趴在門邊看熱鬧。 “是新來的知青同志到了啊。你們好,我叫楚小云,他叫衛長順。先把行李拿進屋吧?!?/br> 但是就一間空屋子,他們四個有些決定不下來。 衛長順:“你們先把東西放著,等慶國回來了再商量?!?/br> 又是一陣介紹,把人送到,大隊長又叮囑了一番就回家去了。 楚小云看了看手表的時間,就道:“張慶國差不多也該回來了,你們先坐一會兒,我這做飯很快。早知道你們今天到,我做飯就多下了米,你們剛來也沒米沒鍋,今天就先和我們一起吃?!?/br> 四人對視一眼,就應了下來,宋雨晴和李思悅連忙表示去幫忙做飯,而吳向東和周斯平就不知道做什么好,衛長順就道:“那你們和我一起挑水去?!奔依飫偤萌齻€水桶,剛好一人拿一只。 “隊里的人都好相處,只要不惹事,日子不難過。咱們生產隊的干部都是認真做事的,不亂搞幺蛾子,有困難解決不了的,隊里能幫的都會幫?!?/br> 楚小云說了不少隊里的好話,李思悅也跟著歡快起來,拍拍胸脯道:“我沒來的時候還擔心呢,這下就好了?!?/br> 宋雨晴笑笑沒吱聲,轉而問起了楚小云三人平時怎么分工做飯的。 “我們都是每個月把口糧拿出來,湊一起合伙吃飯。分工來的,他們兩個不會做飯,所以做飯的事情就我來,挑水和自留地的活就他們兩個承包了?!?/br> 說起這些時,楚小云一副習以為常的樣子。 也是,他們都是66年就來的,怎么也是五年的朋友了,情誼自然不差。關鍵是,他們三個都是有工作的人,兩個當老師,一個會技術開拖拉機。聽陳同志的語氣,弘安生產隊的隊員是很喜歡這幾個知青的,再看看這三個人的面貌穿著,想必他們在這邊的日子挺順心的。 相對之下,結了婚的呂知青好像就沒那么好過了,張慶國和大隊長都沒提到他們的工作,那應該就是跟著隊員下地干活了。 想到這兒,宋雨晴心中一動,就問道:“隊里的知青都在這了嗎?” 她也是剛想到這個問題,這幾年下鄉的知青不少,弘安生產隊既然是紅旗公社的現金生產隊,應該不止接收了這幾個知青,只不過是大家提起時,就只提到了這些人。 “哪能啊,要都住在這可住不下?!背≡菩πΦ溃骸拔覀內齻€還有另外三個已經回城的,是66年來的,呂青松是67年來的,后面68、69年總共來了十五個知青,不過當時這里住不下那么多人,大隊長就把人安排到隊員家里搭伙了,今年隊里的知青總共回城了五個,這邊的知青點才空下來,剛好你們就來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