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我家就是弘安生產隊的,你們啊,不用擔心,公社就是挑最好的生產隊安排你們過去的。那邊還有幾個前年來的知青,到時候不懂的,你們再去問他們?!?/br> “我們弘安生產隊是很歡迎知青們來的,像前幾年來的五位知青,個個都在我們生產隊擔任重要崗位,有當老師的,有當技術員的。哦,還有兩個,表現太優秀了,一個被推薦去了工農兵大學,一個被推薦去了市里的廠礦單位當工人......” “真的???”吳向東驚訝到拔高了聲音,他怎么聽著覺得不太像是真的呢? 陳同志不滿他的質疑,“公社外面的公示欄還貼著公告呢,上面寫著今年被推薦上工農兵大學和去廠礦單位當工人的名單,那個是蓋了公章的,總不至于是假的貼出來讓大家看吧?!?/br> 吳向東不好意思地撓撓頭,“我就是太驚訝了?!?/br> “你們好好表現,說不定下一次就輪到你們了?!?/br> 但是辦公室里另一位一直不吭聲的老同志卻道:“想拿到推薦名額也不容易哦,得把本事亮出來?!?/br> 說完還撇了撇嘴,他可不信這幾個年輕仔能做出什么成績來。前幾年來的知青,和現在來的知青那能一樣?弘安公社原來的那批知青可是讀過大學的,有的還懂技術。小陳就是逮著那幾個有出息的說,半點沒提其他一些沒技術沒文憑的知青現在基本都嫁人或者娶妻生子,已經算是當地人了。 但總得給這些人一點希望,讓他們看到曙光,不然做起事情來都沒奔頭。老同志看破不說破,端著破了個口的搪瓷杯出門去。 宋雨晴他們沒繼續在辦公室待,而是去了公社的食堂,那里地方寬敞些,還不耽誤別人辦公。到了午飯的點,他們就拿出早上買的包子吃,宋雨晴一口氣吃了三個包子。 旁邊的大姐看了他們好幾眼。準確來說,是看他們手里的包子,心想著這城里來的就是不一樣,吃的都比他們好。 正好是在公社,李思悅說想去買點生活用品,周斯平和吳向東都表示自己暫時不缺東西,宋雨晴不想動,但不好讓李思悅一個人出去,于是就把東西放食堂讓兩位男同志看管,自己和李思悅出去。 在供銷社買牙粉和香皂時,售貨員大姐笑瞇瞇地問她們是哪里來的,都沒聊幾句就問她們現在有對象沒有,還說自家的哪個親戚多好多好,嚇得宋雨晴和李思悅買了東西趕緊走。 李思悅嘆氣,“我就是不想聽家里安排早早嫁人才報名下鄉的,沒想到來了這也要被人關心結婚的問題?!?/br> 宋雨晴同情地拍拍她肩膀,心想這可真是同是天涯淪落人啊。 李思悅買好生活用品正要回去,宋雨晴想到另一個問題,“我們到了生產隊,是不是要自己做飯啊,做飯的東西得自己備齊吧?” “不是自己做飯,就是和村民家搭伙做飯,要是可以的話,當然是自己做飯好了?!崩钏紣偟溃骸暗F在住的地方什么情況還不知道,改天再看要添置什么吧。對了,你會做飯嗎?” “還可以,能吃?!?/br> “我做飯也還可以,咱們到時候可以合伙?!?/br> 買了東西回到公社食堂,四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四人中只有周斯平有手表,所以大家隔一段時間就問他幾點了,一直等啊等啊,等到了四點半,陳同志跑來跟他們說:“弘安生產大隊的拖拉機到了,你們快拿行李出去?!?/br> “張慶國同志,這四位是剛來的知青同志,以后就和你們都住在知青點了?!?/br> 張慶國下車走過來,朝他們笑了笑,露出來的皮膚黝黑,更顯得他白牙特別亮眼,高高壯壯的,看著像座小山,車斗后面一半都堆放著東西,那些是生產隊買的物資??粘鰜硪话氲牡胤?,張慶國一手一袋行李,幾下就幫他們把行李都給拎了上去,等他們都坐上去了,才轉去駕駛位,和陳同志招呼道:“陳同志有空?;卮箨犕姘??!?/br> 這熟絡的語氣,誰能分得出他是外來的知青還是本地人啊。 拖拉機發動的聲音太大,他們和張慶國說話都得靠吼的,偏偏張慶國這個人特別能聊,最后只有吳向東能和他正常對話,其他三人都拉不開嗓子喊了。 離開了公社,越靠近弘安生產隊,海腥味越濃郁。一陣風吹過來,仿佛一盤盤還能動的海鮮就在鼻子跟前。也可能是因為她還沒聞習慣。 結束了和張慶國的大嗓門你對話后,吳向東捏了捏喉嚨清清嗓音,和他們道:“張大哥說,生產隊的人平時都不往這邊公社來,他們去隔壁的光明公社更近,但像領取物資就得去到紅旗公社去。弘安生產隊旁邊不遠有個部隊基地,所以弘安生產隊的管理比較嚴格,但相對來說也更安全?!?/br> “知青點現在還有四位老知青,他們都來了四五年了。有一位知青結了婚,現在帶著愛人孩子住在知青點。另外還有兩男一女,還都是大學生。知青點的宿舍不多,只有四間屋,本來是可以男女各兩間的,所以可能是四位男同志擠一間,也可能是你們三個女同志擠一間?!?/br> 此時,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想著要是有四間房就好了,不用那么擁擠。 坐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拖拉機,終于看到了煙火氣。 錯落有致的石頭房,竹子圍起來的籬笆墻,還有隨處可見的果樹。 車子直接停在大隊的庫房門前的空地上,倉管員敲了敲煙桿,起身摸出鑰匙開庫房的門,等宋雨晴他們四個陸續跳下車了,才發現來了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