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女主的小丫鬟、那個可愛室友背地里居然!、和前男友穿到七零、撿到小夫君、暗火纏頸、眉飛色舞(ABO NP文)、狗尾巴、[歷史同人] 瑪麗蘇和三國和金手指、[綜漫] 黑粉潛入立海大網球部后、[綜漫] 偵探也會打網球
“小將軍今日。。。今日,真是雪中送炭啊,老身感激不盡?!?/br> 白百河一臉的笑意, “這都是朝廷的心意,李相的安排,關下官何事,下官不過是負責押運。秦老將軍應該感謝的是朝廷,感謝的是李相?!?/br> 秦良玉一拍腦袋,高興的說道, “老身這是高興壞了,忘乎所以?!?/br> 說著秦良玉拉著馬萬年兩兄弟向著大明京師所在地方行跪拜禮,三跪九拜,動作一絲不茍。 五十萬匹布,也就十五萬兩,對于京師生產過剩的布匹來說也算是清倉處理。 但是這對于石柱來說,不僅可以讓土人活命,還能讓秦良玉一家人為大明盡忠的決心得到肯定。 讓他們得到心靈上的慰藉,讓他們覺得為大明效力是值得的,這也算是遲來的回饋。 白百河這時候問道, “老將軍你們這是要往哪里而去?” 秦良玉頓時苦笑著說道, “石柱缺糧,又遇到洪澇,便帶著還能動彈的土人前往武昌為孫督師效命,以求活命?!?/br> “沒有想到剛出石柱十余里便遇到小將軍,真是天之大幸啊?!?/br> 白百河說道, “沒有想到石柱面臨如此的苦難,下官軍中還有些糧草,愿支援秦老將軍糧五千石?!?/br> 秦良玉趕緊擺手, “不可,不可,朝廷已經有如此豐厚的賞賜,我們可以用布匹換糧?!?/br> 白百河卻說道, “老將軍不用拒絕,李相對秦老將軍很是敬佩,專門寫信給孫督師,讓其對秦老將軍多加照顧?!?/br> “還有便是為表彰秦老將軍的戰功,朝廷已經下旨將秦老將軍的爵位世襲罔替,以全秦老將軍對大明的奉獻?!?/br> 這可把秦良玉感動得流淚滿面,沒有想到朝廷還如此重視自己這么一個老東西,只是可惜自己太老再也不能為國殺敵了。 秦良玉的孫子馬萬年一臉的興奮,世襲罔替,這不得落在自己的頭上? 而另外的一個孫子馬萬春卻是一臉的羨慕,老大這是徹底發達了,只是可惜自己不是長子,這和自己沒有任何關系。 當即秦良玉邀請白百河到石柱做客,正好幫其運送物資,白百河便答應了下來。 路上秦良玉不由問道, “老身觀小將軍模樣有些熟悉,是否是故人之后?!?/br> 白百河當即說道, “在下的父親山東總兵白騰蛟,老將軍可否認識?” 秦良玉哈哈大笑, “原來是白騰蛟啊,崇禎三年老身入京勤王。那時白騰蛟還是一個游擊,但是作戰勇猛,曾經和老身一起殺建奴,老身對其記憶猶深?!?/br> 白百河也跟著大笑, “原來老將軍還和下官的父親一起作戰,真是造化了,那小侄這次可要在老將軍的石柱叨擾了?!?/br> 一行人又回到了石柱,本來已經絕望透頂的留守人,再次迎來了重生。 秦良玉當即派人分發糧食,每人二十斤,然后將布匹入庫。 摸著質量上乘的布匹,秦良玉再次留下激動的淚水,馬萬年也是激動的說道, “這布匹的質量也太好了吧,其中還有羊毛布,真是聞所未聞。這布怎么也得賣個六錢一匹吧,我的乖乖這不得三十萬兩?我們發財啦!” 馬萬春摸著布雖然臉色也是跟著笑,不過心里卻是苦澀無比,以前大家都窮還沒有這些異樣的心理??墒沁@老大又是財貨又是爵位,真是讓人羨慕嫉妒恨啊。 又想到祖母秦良玉好像也更加偏愛老大,馬萬春的心里也更加苦澀了。 秦良玉這時微微一笑, “朝廷對我們太好了,有了這些布,我們石柱未來數十年都不會在受苦。不過這些年我們石柱的土人跟著我們一起殺敵報國?!?/br> “也該重賞一下他們了,每人賞賜十匹吧,也讓他們感受一下朝廷的恩賜?!?/br> “還有便是朝廷對我們馬家也算是恩榮并濟,現在朝廷南北皆有大戰,我們也該繼續為朝廷效力?!?/br> “孫兒你再征集兩千青壯,好好武裝一番,前往武昌為朝廷效力?!?/br> 馬萬年當即爽快的答應了下來,這給土人賞賜的布剩下的可都是自己的,幾輩子都用不完。朝廷如此厚待,那就更得為朝廷效力。 秦良玉這時瞟了一眼馬萬春,見其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突然十分心痛。 其實秦良玉更加喜歡這個小孫子,只是馬萬年身為長子,自己不得不多照顧一番罷了。 想到這里秦良玉又說道, “萬年,你前往武昌為朝廷效力。老身就動身前往京師,一是去先帝的陵寢上參拜,二是覲見新皇還有感謝李相對我們的支持?!?/br> 說道這里秦良玉有看向馬萬春, “萬春和老身一起去,老身到時候豁出老臉,也要為你討個一官半職?!?/br> 第456章 崇禎十七年的上半年 崇禎十七年,整個北方可謂是風調雨順,一片的祥和。 李適通過銀兩兌換紙幣賺取了近三千萬兩的利益,又印了三千萬兩的紙幣。 隨著紙幣通用范圍的不斷擴大,現在紙幣已經流通到長江以北,四川,陜甘,朝鮮等地區。 紙幣的價值也更加硬挺了,李適印的錢也敢慢慢往外面用了。 年后,北方興起了鐵路熱,到處都在談論鐵路到處都在修建鐵路,導致鐵的價格不斷攀升。 鐵的價格不斷的高漲,導致很多商人涌進了冶鐵的這個賽道,大明的煤鐵發展頓時進入了高速時期。 在朝鮮的朝鮮總督府為了滿足國內巨大的鐵需求,發動了大量的朝鮮人從事冶鐵工作。朝鮮的貴族見有利可圖,紛紛下海加入大煉鐵活動。 各地方將鐵礦制成鐵坯,然后運到漢城融成塊狀,最后運輸到大明。 大批朝鮮人從事冶鐵工作導致朝鮮人耕地的人少了,糧食少了,糧價大漲的情況。 還好大明的粗糧可不少,紛紛運到朝鮮賺取差價,填補在鐵貿易上的虧損。 崇禎十七年后,大明與朝鮮的聯系日益密集了起來,大批商人前往朝鮮做生意。物美價廉的布匹當即沖擊了朝鮮的原始紡織業。 大量朝鮮家庭紡織工坊破產,只得加入其他的生產行業,慢慢的朝鮮就成了大明的原料生產地和市場。 朝鮮向大明供應了大量的鐵坯,藥材,大米,咸魚等,而大明的布匹,玻璃,香料,生絲,糧食等也暢行朝鮮。 但是只是短短的幾個月時間,朝鮮百姓的生活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吃不上飯是常事。 現在在大明和朝鮮貴族的雙重剝削下,居然能吃飽飯,朝鮮百姓只能喜極而泣,心中感激大明王師。 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生產力提高了,機會多了,能吃飽肚子的機會也多了。 在大明原本萎縮的北方草原市場也再次興盛了起來,因為建奴沒有功夫來襲擾了。 崇禎十七年四月以后,大明的朝廷就在不斷的向錦州前線運輸物資,山海關到錦州的鐵路也在日夜的加班加點的修建。 建奴很緊張,知道大明這是要在夏季主動進攻,哪里還有心思去襲擾草原,現在正惶惶不得終日。 甚至多次派兵前往錦州,不過都被錦州的紅夷大炮和吳三桂的鐵騎給打退了回來,建奴此時可不敢孤注一擲的進攻錦州。 只是等著大明主動進攻,到時候誘敵深入,再給明軍雷霆一擊。 崇禎十七年的上半年大明北方的商業再次騰飛,一改崇禎十六年后半年的頹勢。 大量的鐵路修建,造就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百姓有錢,消費才能起來,消費一起來,做啥都掙錢,商業不得起飛。 這經濟說復雜也復雜,說簡單也簡單。 咱李大人懂得不多,但是就知道一點,得讓底層的百姓有錢才是一切的根源,所謂說民富國強才是真理。 朝廷的任務就是不斷的制造就業崗位,不斷的讓百姓有錢。 眼見夏收即將來臨,糧食也不怎么缺了,咱李大人就要準備干大事了。 這建奴一共打了三次,是時候打第四次了,這一次咱這是主動進攻建奴的腹地。 六月的時候,李適就開始調集大軍。 光是京師一帶就征集了二十萬的精銳,朝鮮也答應出兵五萬,北洋水師鄭芝豹部,王朝馬漢部,加上臨時征集運糧干雜活的民兵,總兵力高達五十萬。 從五月開始京師到山海關的鐵路就沒有停過,一車車全部是運輸士兵,運輸物資的車輛。 參與這一段鐵路修建的京師士紳和商人表示鐵路真是太掙錢了,現在就在家躺著掙錢。 而河間府的士紳現在就有點難受,京師到河間府城的鐵路已經建好,也開始通行車輛,但是每天幾百兩的收入和當時京師鐵路一萬多兩的收益是不是差距有點大。 要知道京師到河間府城的鐵路現在已經投資了兩百萬兩,就這每天幾百兩何時能收回成本? 林之番和侯禮謝還在不斷的安慰河間府的士紳,這鐵路才剛修好,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再說這剛開業就有收入還是很不錯的啊。 不是還有河間府到滄州段還沒有完工,到時候通到滄州,京師的煤炭就能運到滄州,那不得沒日沒夜的運輸。 我們河間府的鐵路到時候來個運輸物資,人,煤炭一道三用,不像京師一道一用,那不得鐵路上全是馬車,那不得躺在家里數錢。 再說王德發那個狗東西可沒有停工,我們還是要擼起袖子加油干,畢竟兩百萬兩都進去了,再搞個一百萬兩又算啥。 京師地區大規模開展軍事活動,不僅沒有對京師的商業造成破壞,反而更加活躍了經濟。為了提供朝廷所需的軍事物資,通州的作坊可謂是通宵達旦的干活。 有需求才有訂單嘛。 但是戰爭這個東西肯定是對經濟有破壞的,當然這種不在本土打的戰爭,破壞的是朝廷的收支結構。要是朝廷深陷其中,導致財政赤字日趨嚴重,那就麻煩了。 還好李大人現在不缺錢,六千萬兩,就這種五十萬規模的仗可要打幾場好吧,不僅不破壞經濟的生態,還能促進經濟的發展。 六月中旬,李適讓內閣大學士吳甡坐鎮天津,總督后勤。 京師由內閣首輔黃景昉,吏部尚書倪元璐,兵部尚書張國維三人共同輔政。 黃景昉表示老夫這個內閣首輔終于可以出來活動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