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女主的小丫鬟、那個可愛室友背地里居然!、和前男友穿到七零、撿到小夫君、暗火纏頸、眉飛色舞(ABO NP文)、狗尾巴、[歷史同人] 瑪麗蘇和三國和金手指、[綜漫] 黑粉潛入立海大網球部后、[綜漫] 偵探也會打網球
“一百多萬兩!” 劉宣表示這涼氣根本吸不動了,尼瑪這才是大明第一的巨貪。原本以為自己已經貪出了天際,貪出了水平,現在才發現自己連他的零頭都跟不上。 同時劉宣松了一口氣,有粱以章這個大明巨貪抵在前面,自己肯定是安全的。 劉宣好奇的問道, “順天府尹這位置錢真這么好掙?” 粱以章一臉的苦水,無奈的說道, “這天南地北的商人來京師做生意,都要來拜我的碼頭,要是他們沒有給我送錢,他們自己就感覺做生意不自在?!?/br> “有段時間我感覺再這么下去肯定要出大事,便禁止商人送錢。沒有想到商人們直接不敢來京師做生意了,都是在城外晃一圈就走了?!?/br> “當月京師里面的商稅就少了兩成,要知道京師的商稅每月都是在上漲的。李相找到我,問我是怎么回事?” “我下去打聽才知道,商人說沒有給我送錢,感覺京師是危險的,不敢在京師經商?!?/br> “我能怎么辦,只能繼續收錢,這京師的商稅才繼續上漲起來?!?/br> 劉宣再次目瞪口呆,下面的官員巴結自己,是因為自己是李相的心腹,還是三品的朝廷大員,更多的時候是讓自己照顧一下幫忙升一下官。 但是看看粱以章這個混蛋,人家都是上趕著送錢,還不帶任何要求,不送錢還不敢在你手底下經商,太尼瑪氣人了。 劉宣只好說道, “這下我們該怎么辦啊,這事遲早瞞不住的。要不我們去找李相坦白,讓李相從輕處理?” 粱以章擺擺手,無奈的說道, “晚了,這么大的金額,李相估計也保不住我,能瞞一天是一天吧?!?/br> “不過劉兄你的金額還不大,你還是快點把首尾弄干凈,估計問題不大,以后莫要胡亂收錢便是?!?/br> 劉宣再次目瞪口呆,這叫金額不大?不過對于你粱以章的確是不大。 當然粱以章也有自己的苦衷,他不光是貪污受賄金額巨大這么簡單,還干了很多違法亂紀的事情,他都已經不奢望李適的原諒了。 第389章 京師門戶通州 通州是大明運河的最北端,又在京師的附近,地理位置十分關鍵,當然這是商業貿易的位置。 海上貿易也能通過在天津換船走水路到通州,再加上還有鐵路的興起,通州成了最大的中轉站。 特別是運河疏通了以后 ,南方的商船搭載著各種貨物來到通州附近交易,所以通州地區出現了昌盛繁榮。 雖然現在有南方的南京小朝廷的對立,但是對于南方的商人來說。在江南的時候,我們是南京朝廷的人,但是這一過江我們就是大明朝廷的人。 畢竟我們都是堅持一個大明的方針,掙錢嘛圓滑一點問題不大。 現在到北方經商,要通過兩個稅關,一是位于徐州地區的兩江督師設立的稅關,第二個便是位于天津的稅關,其他地方是不收稅的。 這情況比以往好多了,以前除了漕運夾帶,一般私人商船要是沒有一點關系根本不敢上京師經商,沿路的各種關卡直接讓你破產數次。 海運發展到現在基本快要一年的時間,北方對商人寬容善待的政策被傳到天下,這也是南方商人現在敢駕駛一艘船走運河北上做生意的原因。 這天李適和戶部右侍郎熊汝霖,大明銀行行長唐永安,還有順天府尹粱以章來通州考察。 此時的通州城外全是密密麻麻的小工坊,通州縣令張克佳正在給一行人介紹通州的現狀。 這張克佳原本是七品御史,當初在朝堂上舉報好友太常寺卿陳應運的狠角色。 原本蹉跎歲月的張克佳當即得到了李適的重用,調到通州擔任縣令,這御史和縣令也算是平調,但是通州縣令這個位置可不平凡。 一是在天子腳下,二是這個位置可謂是大明最富裕的縣,三便是這個位置很容易干出成績。 即使是拿一個知府的位置來換,張克佳也不會愿意。 只見張克佳低頭哈腰的給李適一行人介紹道, “李相,自從京師限工坊令后,絕大部分的工坊搬遷到了通州,再加上通州地區交通便利,是北方運河的終點?!?/br> “現在通州到京師的鐵路更是修建了五條,大大加大了貨物運輸的便利,所有很多工坊便在通州落戶?!?/br> “我們通州縣衙秉承著李相的政令,支持任何的工坊的開設,現在擁有各式工坊五千五百二十七座,而且每天都還有新的工坊開設?!?/br> “其中還有外來的人開設工坊,紅毛鬼(荷蘭)開設了一間鐵作坊,其出產的鐵器質量頗高?!?/br> “琉球的商人也在我通州開了一間小型的紡織作坊,現在還有朝鮮的商人正在和我們縣衙進行協商?!?/br> 李適滿意的點點頭, “不錯,我們是天朝上國,對于外來的蠻夷,只要不違法亂紀,也得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br> “但是一旦他們違反我大明律,對他們也不要講任何的情面,要彰顯我天朝上國的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的精神?!?/br> “這紅毛鬼的鐵作坊出產的鐵器質量不錯,肯定能掙大錢,你們通州縣衙也應該投點錢進去和他們合股?!?/br> “畢竟他們遠道而來人生地不熟,我們官府入股也算是變相保護他們,順便學習一下紅毛鬼的煉鐵的不同之處?!?/br> 通州知府張克佳趕忙說道, “李相放心,下官肯定把紅毛鬼煉鐵的技術學到手?!?/br> 李適滿意點點頭,這個人還不錯,能體會到本官的深意。 李適又轉頭問向戶部右侍郎熊汝霖, “現在通州地區一個月的商稅能收多少錢?” 大明以前的稅收是地方衙門代收,這就不可避免的被地方衙門上下其手?,F在大明的稅收是由戶部的衙門直接收取。 為了保證稅收的順利進行,還搞出了一個稅警總團的暴力機構,專門對付偷稅漏稅甚至是抗稅的人。 熊汝霖當即說道, “上月光是通州地區商稅便有兩萬三千余兩,且每月都在呈現上漲的趨勢?!?/br> 李適再次滿意的點點頭,現在大明北方每月的各種商稅已經高達近五十萬兩,一年下來也得有六百萬兩。 要是統一了全國那商稅不得幾千萬兩,想想都恐怖如斯。 隨后在通州知府張克佳帶領下一眾人去參觀了一下各種工坊,簡直是一言難盡。 大多都是幾人十幾人的小作坊,工作環境惡劣,甚至還出現童工等情況,這也是開始階段不可避免的情況。 不過這工坊生產的東西那也是五花八門,什么都有。就前些日子,抗旱用的水桶水車,還有水袋都是通州地區這些小作坊生產的。 很多作坊都沒有固定生產的東西,全靠訂單生產,現在通州地區流傳著一句話,只要給錢啥東西都能給你生產出來。 所以前段時間的抗旱用的工具,基本是屬于通州地區全部工坊合力生產出來的,而且朝廷要求的時間緊,那也是通宵達旦加班加點給生產出來的。 京師以前的災民后來全部被遷移走了,其中很多人都被安置在京師附近的朝廷農田,種植高產作物,也有些人就自謀出路。 宋妮兒一家便沒有去種田,反而一家人在通州地區生活了起來。哥哥宋純今年十四歲了現在是一名建筑工,通州地區工地眾多,也不差活計。 由于宋純跟著大師傅學了點手藝,現在也算出師了,能在工地上掙八十文一天。 而宋妮兒和母親宋劉氏在通州城外賣碎布外加幫人加工成衣,生意還不錯。這通州擁有大量的工人,有時還面臨通宵達旦的活計。 哪里有時間自己去買布制衣,于是這成衣慢慢開始流行了起來。 宋妮兒一家人也存了一些錢,河南肯定是不回去了,準備在京郊買一塊地修點房子,徹底安定下來。 參觀了通州的作坊后,李適當即對通州的發展做出了指示,加大了對通州的扶持力度。 比如稅收減免政策,貸款政策,還有便是規劃出一個工業園,將通州打造成大明最大的工業基地。 大明的資本主義萌芽將在通州落地生根,大明的崛起將從通州出發。 第390章 京察來襲 最近九月中旬的京察讓百官瑟瑟發抖,原本六月的京察沒有舉行,讓百官松了一口氣,沒有想到現在居然還要補上。 百官趕緊拿出李適的詩集,瘋狂的熟記起來,據說要是連李適的詩集都不能倒背如流,直接被刷掉。 這次京察的主要目的是將一些尸位素餐的官員給拉下馬,不怕你貪,就怕你不干事,當然大貪官也是要懲治的。 從九月十五開始,吏部尚書倪元璐主持開展京察,迅速鎖定了一批不作為的官員。 然后挨個叫來談話,果然問的第一件事是對李大人詩集的理解程度,要是不精通那就直接刷掉,理由是政治態度有問題。 京師的百官頓時嘩然,原來傳聞是真的,太尼瑪離譜了。 地方官員知道這次京察要從京師走到地方,于是趕緊將李適詩集給背的滾瓜爛熟,于是不可避免的就出現了官員們欣欣向學的一幕。 而且這次京察來得很猛,一旦被鎖定的官員群體,九成都會被刷掉。 當即京師鬧得人心惶惶,百官人人自危。 不過京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對于一些官員來說這漫長的過程就很難受。 于是便想著要搞點事,最好能讓人轉移目標。 這天李適進宮面見崇禎皇帝,前段時間南方監國的出現,讓崇禎皇帝振作了一番,但是很快又沉淪了下去,只是不斷催促李適對南方用兵。 果然李適一到,崇禎便放下手中的話本,迫不及待的說道, “李卿,對南京用兵的事情籌備得如何了,一定要盡快將這群逆賊給除掉。居然敢把慧王推出來和朕作對,實在是膽大包天?!?/br> 李適當即說道, “兩江督師史可法已經在徐州厲兵秣馬,要不是前段時間山東旱災的牽扯,史可法早就向南方進軍了?!?/br> 一聽到史可法的大名,崇禎頓時皺著眉頭, “史可法真有能力領軍?朕看一個運河他疏通了一年才疏通,如此無能之輩領兵南伐是不是太過于兒戲?” 李適只好解釋道, “陛下休要擔心,史可法此人能力頗強,實在是去年的洪澇太大,運河堵塞太過于嚴重,才導致用了快一年的時間才將運河疏通?!?/br> “史可法擔任督師以來,迅速整頓人馬,誓師南下。山東旱災的時候還帶領兩萬士卒前往山東救災。史可法親自帶隊擔水,腳都磨破了也不管不顧?!?/br> “直到最后血染紅了鞋子,才被士兵發現制止,此舉極大的激勵了士氣,官兵盡皆用命救災?!?/br> 崇禎這才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