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女主的小丫鬟、那個可愛室友背地里居然!、和前男友穿到七零、撿到小夫君、暗火纏頸、眉飛色舞(ABO NP文)、狗尾巴、[歷史同人] 瑪麗蘇和三國和金手指、[綜漫] 黑粉潛入立海大網球部后、[綜漫] 偵探也會打網球
這明軍有錢有糧就有人給你賣命。 黃得功的手下那日子也苦啊,朝廷已經斷了快兩年的軍餉,全靠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黃得功還是有點底線的,所以手下的弟兄們過得苦啊,飯都吃不飽。 江北的幾鎮中只有左良玉的部下日子過得滋潤,那真是沒有任何的底線,走到哪搶到哪,根本不看任何人的臉色行事。 有了錢糧,又有京營的彈壓,殺了幾個不老實的兵痞,史可法才指揮得動麾下的士兵。 見京營的士兵一個個莽干,又有史可法親自帶頭挑水,麾下的士兵這才加入抗旱的工作來。 不要看史可法是一個文官,硬是挑著一擔水走了一個來回,腳底磨起了血泡也不管不顧,直到血跡染紅了鞋子才被士兵發現。 參將閻應元趕緊制止了史可法,史可法才停下了腳步,不過卻是大大鼓舞了麾下的士卒,原來這個史督師真的是個好官啊。 過了幾日山東總兵白騰蛟的麾下騎兵在其他地方抗旱完畢也來到藤縣,背著水袋的戰馬的加入,澆灌的水資源大大提高。 北直隸的順德府也是此次旱災的重災區,朝廷向順德府派遣了大量的軍隊幫忙抗旱,黃河北岸的范景文部,甚至遠在河南的孫傳庭部都有派人前來救援。 果然只要朝廷肯干事,眾志成城,人定勝天就在眼前。 順德府的內丘縣是順德府的重災區,全縣河流全部斷流,甚至井水都出現了枯竭的情況,全縣百姓吃水都成了問題。 還好內丘縣三十里外有個大澤,水資源豐富,才不至于將人給渴死,但是取水的路途太過于遙遠,單靠擔水莊稼只有干死的份。 八月底,從大同右衛殺虎口入關的騎兵引起了沿途百姓的注意,這隊騎兵數量高達一萬,一人三馬,打著大明的旗幟,直奔內丘縣而來。 通州生產的水袋也通過馬車及時送到內丘縣。 這隊關外來的騎兵一到內丘縣便開始用戰馬托運水袋,往內丘縣運水。不僅解決了百姓的吃水問題,還讓百姓的莊稼得到了澆灌,不至于徹底給干死。 內丘縣的百姓對這隊官軍感激不盡,但是看這些官軍的著裝有點奇怪,而且和他們還不能正常的交流。 后來打聽才知道,這是京營的騎兵,士兵全是蒙古人。 百姓頓時大驚,這蒙古騎兵在大明百姓的眼里名聲之差,只在建奴之下。那都是野蠻,殘暴的代名詞。 但是今天看到的蒙古騎兵一個個俯首貼耳,恭順服從樣子,百姓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原來歸化的土默特部被大清的多爾袞給討伐后,雖然最后少部分人投降了多爾袞。但是錦州戰事起了后,多爾袞只得匆匆退走。 剛好在云川筑城的明軍當即發現了這個空隙,招募了一些投靠的蒙古人,當即占領了歸化。 于是土默特這個部落徹底消失了,取而代之是活動在這一帶的明軍。 經過朝廷的批準,京營總兵劉光齊在歸化地區筑城,又招募了兩萬蒙古騎兵。 此時歸化附近還是游蕩著十多萬蒙古人,土默特的貴族頭領們要么被多爾袞給殺了,要么被后來占領歸化的明軍給殺了。 存活下來的貴族頭領們早就投靠了大明。 面對大明的招兵,蒙古人直接傻眼,包吃包住,每月還有二兩的餉銀,戰功有賞,戰死還有撫恤。 蒙古人再次懵逼,要知道他們以前的待遇是自己是奴隸,平時給貴族頭領們放牧,戰時給貴族頭領們打仗。 沒有餉銀一說,最多靠這劫掠發一筆小財,大財肯定是被貴族頭領們拿走的。 更不用說什么撫恤,蒙古人表示根本就沒有聽說過這個東西。 本來就群龍無首,蒙古人早就惴惴不安,沒有了這些貴族頭領們的鞭笞,蒙古人表示還不習慣。 面對明人的指揮,蒙古人表示終于找到了組織,找到了家鄉的味道,找到了熟悉的感覺。 就是面對明國人的這個招兵條件,蒙古人表示太過于匪夷所思了,你就給我們一口吃的我們就給你賣命。 你這條件太豐厚了,我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事實。 劉光齊幾鞭子下去,這些蒙古人一下子就老實了,再強行逼迫他們加入明軍。 在加入明軍后,多方打聽,還有那包吃包住的現場待遇,讓蒙古人相信這不是天方夜譚,這是事實。 從今天起,請不要叫我蒙古人,我是明國人,還是明國京營的士兵。 眼見旱情得到了控制,李適才松了一口氣。 這天你李適召集了幾個心腹,商談大事。 也就是吏部尚書倪元璐,兵部尚書張國維,大明銀行唐永安,順天府尹粱以章,通政使劉宣,戶部右侍郎熊汝霖,戶部郎中高爾儼等。 只見李適說道, “這次旱情來勢洶洶,不過只要官府肯干事,一切都不是問題,要相信人定勝天?!?/br> “現在秋收的問題不大了,我們朝廷也該搞點大動作了,原本定于六月的京察因為北伐建奴沒有舉行,本官暫定九月中旬舉行?!?/br> “這次京察的范圍要擴大,不僅是京師,還有北直隸,山東,山西,文武官員都要考察一番?!?/br> “這次的主要目的是要把一些尸位素餐的官員給拉下馬,然后換一批能干的人頂上去?!?/br> “今年的科舉錄取了這么多的進士,現在也已經觀政了半年,是時候把他們放到各衙門和地方去任事了?!?/br> 李適的一眾心腹頓時倒吸一口涼氣,這次京察的規??芍^是我大明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 不過大家頓時喜上眉梢,這把大量的官員拉下馬,就空出了很多的位置,本官的親戚學生什么的不是就有了機會。 李適一看幾人的表情,便知道他們的想法,當即說道, “這次不僅要把這些不干事的官員下掉,還要懲治一批巨貪,肅清朝廷的風氣?!?/br> “而且這次的官員補錄,要做到提拔有才能的人,你們不要把那些庸庸碌碌之輩給塞進來?!?/br> 聽到要懲治一批巨貪,其他人還好,順天府尹粱以章,通政使劉宣二人卻是臉色大變。 以至于李適最后一句說的是什么根本就沒有聽清楚。 第388章 大明第一巨貪 下來后,梁以章和劉宣單獨走到一起。這二人以前是好友,互相的情況也差不多了解。 他們倆是在最早都還是七品御史的時候投靠的李適,主要充當李適的傳聲筒,工具人。 這短短一年的時間,隨著李適的不斷的升官,二人現在也都混成朝廷的大佬。更兼是李適的心腹,在朝堂上可謂是風光無兩。 這時通政使劉宣說道, “梁兄,這次李相不會拿我們自家人開刀吧?” 粱以章搖搖頭又點點頭,這可把劉宣急壞了, “梁兄你這到底是什么意思,李相究竟是要還是不要?” 粱以章苦著臉, “李相一般不會拿我們自家人開刀的,但是要是真的貪多了,搞不好會被拿出來祭旗?!?/br> 劉宣再次臉色大變,哭喪著臉說道, “唉,早知道能有今天的成就,當初就不該大肆貪污受賄。當初投靠李相的時候,想著李相朝不保夕,我先搞點錢?!?/br> “即使最后李相倒臺,我也被治罪,但是至少還有錢回家養老啊。所有當初面對同僚的巴結送禮我是一點都不手軟?!?/br> “這錢收習慣了,后來隨著李相的崛起,我也跟著水漲船高,巴結送禮的人更多,我也是來者不拒?!?/br> “現在家里堆著高高的錢,多得我根本不知道該怎么用,心里那是時刻在擔心害怕?!?/br> “你看我現在生活節儉,行事低調,根本就不像是朝廷的三品大員?!?/br> “以前當御史的時候,每月的俸祿根本不夠開銷,還記得每月有幾天沒有錢還得蹭其他人的吃喝?!?/br> “這真是窮怕了,但是現在錢太多了我是一分錢都不敢動啊?!?/br> 粱以章很是認同的點點頭, “誰說不是,當初被李相提拔為五城兵馬司的指揮,在京師內收稅。那些商人也不找我辦事,就說敬仰我的人品要和我交朋友,然后給我送禮?!?/br> “我想著也沒有違背李相的政令,又想到家里窮困,還有一家人要養活,便收了商人的紅包?!?/br> “誰知道這一收那就一發不可收拾,我雖然一直堅持自己的底線,那就是在李相規定的范圍內行事?!?/br> “但是耐不住商人打著交朋友來給我送錢啊,而且大多人都還不找我辦事,只是說讓我照顧一下他們的生意?!?/br> “特別是今年海運和關外的生意興起后,我這順天府尹收錢那是收到手軟。把我嚇得好幾次找李相讓他給我換一個位置,但是李相沒有答應啊?!?/br> 兩人頓時面面相覷,感嘆錢多了也是一種麻煩。 只見劉宣無奈的說道, “我收的賄賂金額要是被扒出來,估計能成大明第一案,還得上明史遺臭萬年?!?/br> 粱以章卻是很不屑的說道, “劉兄,就你那點金額也能成為大明第一案?” 劉宣頓時目瞪口呆, “我給你說我的金額可不少,現在就像是燙手山芋,你知道我家里現在有多少錢嗎?” 粱以章很是淡定的說道, “一萬兩?” 劉宣擺擺手, “你也太小看我了,不怕告訴你現在我家至少有十萬兩,其中還有好多都是銀子,我都不敢拿到大明銀行去換紙幣?!?/br> 說著劉宣看向粱以章,見粱以章居然沒有被這巨大的金額給嚇著。 劉宣當即倒吸一口涼氣,這粱以章是收了多少錢?二十萬兩?還是三十萬兩? 只見粱以章說道, “劉兄,這次你可以放心了,李相肯定不會懲治你,就你這點金額根本掛不上號?!?/br> 劉宣再次倒吸一口涼氣,十萬兩!你知道這是多么大的一筆金額。在明律中只要是貪腐錢財六十兩就會被砍頭,自己這是全家被砍完都不夠上刑的。 更何況大明有史以來,懲治過最大的貪腐案,涉事金額也才一萬多兩,自己的金額已經高出了天際好吧。 劉宣只得弱弱的問道, “梁兄,你是搞了多少錢啊這是?” 粱以章嘆了一口氣,然后輕飄飄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