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女主的小丫鬟、那個可愛室友背地里居然!、和前男友穿到七零、撿到小夫君、暗火纏頸、眉飛色舞(ABO NP文)、狗尾巴、[歷史同人] 瑪麗蘇和三國和金手指、[綜漫] 黑粉潛入立海大網球部后、[綜漫] 偵探也會打網球
第241章 本少保真是一個天才 宋應升無奈的搖搖頭,以前就聽說這個李大人是個大jian臣,以為只是一個謠言。 現在相處來看,傳言不虛,大明銀行那么多錢拿點錢出來買糧又怎么啦,非要搞些歪門邪道讓人不恥。 還好李大人沒有剝削百姓,不然就算他是自己的恩主,提拔了自己,我宋應升也要和他翻臉。 李適這時瞟了一眼二人的臉色,就知道他們二人在心里腹誹自己,只好說道, “大家都是自己人,本官也給你們說句實話,大明銀行其實根本沒有五千萬兩,本官估計現在大明銀行的存銀應該就只有兩千多萬兩?!?/br> 唐永安當即說道, “現在大明銀行存銀只剩兩千二百萬兩,而且還在被不斷擠兌中?!?/br> 宋應升和熊汝霖一臉無語,什么叫只剩兩千二百萬兩,這也是一個天文數字好吧,拿點錢出來買糧綽綽有余。 只見李適說道, “我們大明銀行一共印刷了五千萬兩的紙幣,但是你們也看到啦,紙幣迅速貶值,這一切的根本原因還是大明銀行的存銀不夠?!?/br> “要是再拿些銀兩出來購糧,大明銀行的的存銀將會迅速減少,要是遇到大規模的擠兌,大明銀行一旦沒有銀兩,那么紙幣將變成我朝寶鈔一樣,一文不值?!?/br> “所以就要保證大明銀行的存銀不能少?!?/br> 宋應升還是忍不住問道, “那李大人你為什么一直推崇紙幣,其實兩千萬兩的現銀也是能干很多事情的?!?/br> 李適說道, “紙幣輕巧靈便,可以加大在市場上的流通速度,方便商業貿易的結算?!?/br> “紙幣還能極大的阻止官員們的貪腐問題,想必諸位也知道官員們在銀兩火耗上打得小算盤?!?/br> “據說有的地方本來只需要征收一兩的稅收,但是官員加上火耗卻征收了二兩。關鍵這錢又沒有進到朝廷的口袋啊,全部進了他們的私人腰包?!?/br> “但是紙幣不存在火耗的問題,可以減輕百姓的負擔?!?/br> “還有就是紙幣能印出比實際更多的錢,本官不是給你們說過,原本大明銀行接近三千多萬兩的存銀,這紙幣印出來就五千萬兩,這錢多了才能干更多的事情啊?!?/br> 宋應升開始有點動容,但還是說道, “可是這紙幣印多了就會貶值啊,我朝的寶鈔就算前車之鑒?!?/br> 只見李適說道, “所有就要想辦法讓它不貶值?!?/br> “我朝的寶鈔就是沒有白銀儲備,只管印制,所有就會迅速貶值。我們大明銀行的紙幣有白銀儲備,所有不用太擔心這個問題?!?/br> 宋應升還在一知半解,一旁的熊汝霖突然說道, “李大人,下官好像明白了這個道理,您的意思就是印制紙幣需要有白銀儲備作為擔保,就不會出現貶值的情況?!?/br> “可是大明銀行已經有白銀儲備,但是為什么還會出現貶值的情況?!?/br> 說起這個李適就生氣,肯定就是這些官員玩得太嗨,把錢迅速投放到市場上,造成短期內市場上出現錢多貨少的情況,紙幣能不貶值? 再加上京師出現斷糧的風聲,要知道古代糧食的重要性,是一切的根本。一旦出現斷糧的風聲肯定會造成混亂,加大紙幣貶值的速度。 當然李適肯定不會認為是自己批款太容易的原因,我李適從來都是找別人的問題,自己肯定是英明神武的。 “唉,這就是短期內市場上錢太多的原因,造成市面上出現一個錢多貨少的真空時期,不過慢慢的就好了?!?/br> “但是我們首先得保證大明銀行不會出問題,現在市面上的紙幣可是高達三千萬兩,而大明銀行的存銀卻只有兩千萬兩?!?/br> “你們想一下,要是本官再拿出大量的白銀去購買糧食,萬一大明銀行再被擠兌,那大明銀行沒有了銀子沒有了儲備沒有了擔保,那不就徹底崩潰了嗎?” “大明銀行要是崩潰,哪里有錢給前線的將士發餉銀,給百官發俸祿,所以大明銀行不能出問題?!?/br> 李適一口氣說完,突然感覺連自己都把自己給說服了,原本就是不想被jian商劣紳敲竹杠,沒有想到一番大道理說出來,這事還必須得這么干。 李適只能感嘆本少保真是一個天才啊。 宋應升和熊汝霖二人一臉茫然,好像聽懂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沒有聽懂。 反正李大人的意思就是使用這種歪門邪道是關乎大明社稷的,是關乎天下百姓的,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只有唐永安一臉崇拜的看著李適,李大人的歪理就是多。雖然我唐某人也聽不懂,但是耐不住李大人把黑的說成是白的啊。 盡管一臉迷糊,宋應升還是問道, “那李大人這紙幣貶值的問題應該怎么處理啊?!?/br> 李適淡淡一笑,想起前世學的一知半解的金融知識,還有結合當下實際情況,便說道, “說起來也簡單,一是保證糧食的供應,二是保證大明銀行白銀兌換業務的持續開展,三嘛就是調集大量的物資填補京師的市場?!?/br> 這幾句話還能聽得懂,宋應升又說道, “第一和第二目前能解決,那第三怎么解決?!?/br> 李適又說道, “商人看到京師物資缺乏,肯定會運來大量的貨物。但是目前看來紙幣貶值,肯定會打消商人的積極性,我們首先要提振紙幣的價值?!?/br> “現在維持紙幣價值的是京師的商稅,還有織造局的布匹,還有朝廷的政令,我們只需要加強這些措施,紙幣的價值很快就會回暖?!?/br> “本官計劃把商稅擴展到直隸遼東山西山東地區,然后明年的稅收也將采用紙幣支付?!?/br> “然后便是擴建織造局的規模,再開個二期三期,增加產量,那么織造局的布匹就會成為紙幣的錨定物,大大增加紙幣的價值?!?/br> “最后便是把朝廷的政令,不準私下使用銀兩,改用紙幣給嚴厲的執行下去?!?/br> 李適剛說完,宋應升就說道, “李大人,這百姓的稅賦基本采用實物繳納,要是采用紙幣支付,不是成了張太岳的一條鞭法嗎?” 第242章 貿然作對實屬下策 一條鞭法就是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征總為一條,合并征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 這樣大大簡化了稅制,方便征收稅款。同時使地方官員難于作弊,進而增加財政收入。 張居正死后,萬歷帝就把他的家抄了,張居正生前推行的大部分改革都被廢除。 其實一條鞭法看起來很不錯,但是為什么得到大部分人的抵制,那就是采用銀兩繳納。 底層百姓為了交賦稅,就要把自己的農產品給變賣再來繳稅。這個變賣過程中,商人趁機壓低價格,使得農產品價格迅速走低,百姓損失慘重。 不像以往采用實物繳納,就避免了這個問題。 李適當然知道一條鞭法的好處和弊端,這不李適就要準備改革稅制,就可以避免這個弊端問題。 “宋大人的話,本官知道,本官已經有合適的辦法解決此等問題。再苦再累那也不能苦百姓,這個道理本官還是懂的?!?/br> 宋應升見李適如此說,便不再言語。 畢竟李大人沒有干過殘害百姓的事,李大人好像就喜歡在這些達官顯貴們的身上刮油,這刮了一次又一次,這不都把撫寧侯等人給刮反了嗎。 這時唐永安又說道, “李大人這織造局開二期三期,紡織機和工人都不成問題,但是這原材料棉花就有點不足了?!?/br> “我們織造局目前就面臨著缺原材料的問題,目前的棉花價格已經漲了一大截,太康伯等人都在叫卑職漲布匹的價格。卑職說問問李大人的意見先?!?/br> 李適頓時又頭痛起來,這麻煩真是一個接一個, “這布匹的價格不能漲,本官當初的目的就是要把布匹的價格給降下來,降低百姓的生活成本,讓百姓得到實惠。就算織造局虧錢也得給本官生產下去?!?/br> 宋應升和熊汝霖頓時身體一震,李大人居然如此心懷百姓,真是一個有原則的“jian臣”啊。 李適只想說織造局又沒有本官的分紅,本官哪里管他掙不掙錢。反正虧得也是嘉定伯等人,織造局把他的作用實現了就行。 李適突然想起現代的毛衣,這東西好像是用羊毛做的,但是古代這東西因為膻味太重而沒有被大規模利用起來。 “你們說采用羊毛來紡織,能不能行?!?/br> 唐永安頓時脫口而出, “羊毛的膻味太重,人穿在身上受不了,也只有北方的蒙古蠻子,建奴才穿羊皮衣服?!?/br> 李適嘴角一笑, “既然是膻味太重,那把這膻味給消除掉不就行啦?!?/br> 宋應升頓時眼睛一亮,當即說道, “李大人,下官的兄弟宋應星現在正在編纂一本書名為《天工開物》,下官好像看到了有消除這膻味的辦法?!?/br> 李適頓時大喜,本來自己前世看視頻就大概知道羊毛除膻味的脫脂技術,但是也是一知半解。 這要是宋應星提供一點技術,自己在提點一下,那這消除羊毛的膻味不就是手到擒來。 ”好,那就讓宋大人的弟弟到時候和唐局長碰一下頭,先試驗一下,到時本官親自過來查看?!?/br> 說著玩李適把目光放到唐永安身上, “盡快把二期三期給開起來,這織造局放在戶部的名下,就讓宋應星負責吧,你唐永安輔助順便提供支持?!?/br> 唐永安點點頭, “那這二期三期的規模應該如何規劃?!?/br> 李適一番思索,這要是把羊毛給利用起來肯定能行銷海內外,于是便說道, “按照一期的規模來吧,工人還是找京營士兵的家眷,如果不夠就在市面上招募?!?/br> 唐永安當即欲言又止,這羊毛除味還不知道行不行,還有羊毛不同于棉花,紡織技術也不同,就貿然開工,會不會翻車。 但是又想到李大人英明神武,好像任何事情都能搞的很好,唐永安只得閉上了嘴巴。 最后李適又對宋應星說道, “宋大人,你以后就主管農業,農業是一國之根本,重中之重。我大明這幾年旱災洪澇不斷,本官擔心明年還是會有大規模的旱災?!?/br> “你要組織好人員趁現在冬閑,在直隸遼東山東山西地區離水源遠的地方,多開挖一些水井,我們戶部給錢便是?!?/br> “明年的春天也要組織百姓興修水利,甚至鼓勵百姓種植新式作物,還有你們新式作物育種的問題不能停下,要多培育幾次,選出最好的糧種,到時候我們好推行到全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