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女主的小丫鬟、那個可愛室友背地里居然!、和前男友穿到七零、撿到小夫君、暗火纏頸、眉飛色舞(ABO NP文)、狗尾巴、[歷史同人] 瑪麗蘇和三國和金手指、[綜漫] 黑粉潛入立海大網球部后、[綜漫] 偵探也會打網球
原來償還借的錢糧批了六百萬兩,給京師百姓補貼受損批了五百萬兩。 然后各衙門申請了大概一千萬兩,這錢肯定用不完,但是放在衙門里面心里踏實啊。就算李大人不準貪污,但是誰不是窮怕啦,留點錢在衙門的賬戶上哪里不好。 李適頭幾日在朝廷上公開宣稱大明銀行有銀五千萬兩,不僅百官聽進去了,京師的百姓也聽信進去了,更是不斷的向外擴散。 離京師較近的衛所,本來面對朝廷的勤王令,狗都不理。踏馬的欠餉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還想讓老子效命,沒門! 這不一聽說朝廷有錢五千萬兩,這些衛所的軍官馬上組織起衛所里面所剩不多兵丁,然后再雇傭一點附近的老弱病殘,地痞流氓,興匆匆的往京師而來。 口號那是喊得震天響,勤王護駕,剿滅建奴。 像在山東山西的藩王也是望風而動,這朝廷都這么有錢了是不是把拖欠的俸祿給清了,然后順便再要點賞賜,這一點都不過分吧。 在京師的各衙門開始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本來需要十萬兩,但是我大明的官風肯定不允許只報十萬兩。 張口閉口就是三倍打底,五倍還行,往高了報,沒有想到居然還真的批下來了。 于是各個衙門第一件事先把自己的衙門給大修一下,當然這都是向李大人靠齊,據說戶部的衙門大修預算高達五十萬兩。 這大修衙門可是個大工程,百官秉承著不要最好只要最貴的態度紛紛出方案出預算,主打一個咱不差錢。 就算李適的幾個老鄉尚書不斷的壓制也擋不住手下官員們的熱情,百官積極而動,連崇禎皇帝看到了都要動容,朕的大明中興在即。 兜售材料,想要承包工程都是門技術活,沒有一點孝敬你能拿到?于是商人們紛紛上門孝敬,百官頓時賺得盆滿缽滿。 這雖然不準貪污,但是百官來錢的手段可不少,當然頂風作案大肆貪污的人肯定也不會少。 這幾日京師暗流涌動,特別是煙花之地的生意是原地起飛,通宵達旦,絡繹不絕,看上去京師好一副盛世的景象。 然后就是大量的熱錢進入了市場,而大明還處于自給自足的小農社會,立馬就出現錢多貨少的情況,通貨膨脹立馬顯現,紙幣的價值頓時一落千丈。 要不是稅收需要紙幣,大明織造局的布匹需要紙幣,還有朝廷硬性規定需要紙幣,這大明銀行現在已經信用坍塌,紙幣也變成擦屁股都嫌硬的廢紙。 這時戶部右侍郎宋應升也是慌里慌張的小跑過道, “李大人大事不好啦,京師又要斷糧了?!?/br> 李適頓時麻了,這才當政幾天,上一秒百姓官員都在大呼大明中興在即,這還沒有高興幾天,這大明特么感覺又要完蛋了。 李適不由嘆息,還是打仗有意思啊,就那種一個沖鋒就勝利的仗,本少保就喜歡打。 看來這朝堂也沒有意思,本少保勤民聽政,宵衣旰食,雖然只當政五天就連續開了五次朝會。 連崇禎皇帝都直呼內行,朕一個月也才開個十次朝會,李卿真是一個能臣啊。 難道本少保又轉回戰場?這朝堂真是太難啦! 第240章 這唐永安可真是一個人才 李適拋開這些無用的想法,只得無奈的說道, “上次不是才往市面上投放了兩百萬石的糧食嗎?而且現在每天都有南方的商船運糧而來,怎么可能又出現斷糧?!?/br> 宋應升給李適解釋道, “李大人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市面上的紙幣橫行,將京師的物資掃蕩一空?!?/br> “百姓看到物資缺乏便統統開始瘋狂囤糧,糧店又不允許漲價,就這一兩日便被搶購一空?!?/br> “現在市面上根本買不到糧食,很多沒有買到糧食的百姓頓時大亂,京師部分地區謠言四起,風聲鶴唳?!?/br> “朝廷的太倉存糧也只剩二十萬石,又要接濟四方而來的勤王大軍,根本不敢亂動?!?/br> “而南方的商船每日不過幾艘,杯水車薪啊?!?/br> 李適頓時大驚,這糧食是一切的根本,要是缺糧,本少保的紙幣馬上就得崩盤。 可是這糧食真不好搞啊,難道再次找達官顯貴們借一點,但是他們肯定也不多了。 找百姓?他們才多少糧。再說如此行徑敗壞本少保英明神武的名聲。 而海上運糧現在還在開始階段,動靜還不大,還真是杯水車薪。 本少保實在太難啦,原本以為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沒有想到現實這么殘酷。 本少保還是懷念當督師的時候,叱咤風云的日子,一打仗就勝利的光輝歲月。 看著宋應升欲言又止的樣子,李適當即說道, “宋大人難道有解決斷糧的方法?!?/br> 宋應升當即說道, “京師的民間其實還有大量的糧食,還有周邊的鄉紳手里的糧食也不少?!?/br> “下官擔任戶部侍郎以來,就關注過糧食問題,這兩日也走訪了京師附近的鄉紳和商人?!?/br> “要他們賣糧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需要用現銀,紙幣這東西他們不認。而且今日京師一片混亂,紙幣貶值,謠言四起,下官擔心這些鄉紳和商人會坐地起價?!?/br> 李適頓時大怒,一掌拍在一旁得茶幾上,怒吼道, “jian商劣紳,本官和你們不共戴天?!?/br> 唐永安當即說道, “李大人,那是不是還用以前的辦法,借糧?” 當然“借糧”這二字聲音很重,熊汝霖和宋應升當即身體一顫,這李大人又要開始干“大事”啦。 還好李適搖搖頭, “當初我們為什么要借糧,那是沒有錢,現在有錢了肯定不會干這事,這糧借著借著就發生了撫寧侯他們這種事,不好?!?/br> 熊汝霖和宋應升再次渾身一顫,原來撫寧侯他們的叛亂是李大人巧取豪奪的原因啊,這可是驚天大秘密。 當然當時他們兩個還是個小卡拉米,肯定不知道這次京師叛亂的主要原因。崇禎這兩天發布了罪己詔,可是說得是他自己失德導致的。 只見唐永安又說道, “這京師的市面要是缺糧,我們發行的紙幣肯定會貶值得厲害,那要不拿點銀子出來購糧?!?/br> 李適再次搖搖頭, “本官可是在朝堂上發布了政令,只能用紙幣。這要是拿銀子去買糧,不是打本官自己的臉嗎,不妥不妥?!?/br> 宋應升硬著頭皮說道, “李大人京師的穩定重于一切,一點薄面其實影響不到李大人的名聲?!?/br> 李適還是搖搖頭, “本官作為皇上欽點的輔臣大臣,怎么可能朝令夕改,這不符合本官的行事風格,也會降低朝廷的威望,還是不妥?!?/br> 宋應升還是勸解道, “李大人要是京師真的斷糧,你發行的紙幣肯定會一文不名,這損失可比名聲大多了。再說朝廷的威望,一些小民怎么會懂?!?/br> 李適皺著眉頭說道, “能不能想一個辦法,既不能破壞本官的政令,還能搞到糧食,還不能讓這些jian商劣紳反應過大?!?/br> 唐永安當即說道, “李大人,就借糧吧,保證這些jian商劣紳不敢抱怨。要是有人起來鬧事,直接殺了,剩下的人肯定不敢有反應?!?/br> 李適當即點點頭,宋應升頓時急了,這朝廷怎么搞得就像土匪窩啊, “李大人萬萬不可,這樣做即使借來了糧食,鄉紳商人肯定心存不滿,這治天下民心最重要啊?!?/br> 唐永安當即反駁道, “幾個jian商劣紳代表不了民心,有錢有糧有兵才是民心所向?!?/br> 李適滿意的點點頭,這唐永安進步很大嘛。 宋應升可急壞了,李大人對自己提拔有恩,見著李大人要干壞事自己勸解無果怎么不急。 這時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熊汝霖說道, “李大人下官有個辦法,您看行不行?!?/br> 當即李適三人把目光放在熊汝霖的身上,只見熊汝霖說道, “既然李大人不能出面用銀子買糧,朝廷也不能出面用銀子買糧,那李大人看是不是可以委托信得過的商人出面買糧,然后再讓他捐獻給朝廷?!?/br> 幾人頓時一喜,這法子好像不錯。 不過李適肯定不是安分的主, “這主意還不錯,可是這買糧可要花銀子,而且還要花高價購買,本官居然會被這些jian商劣紳拿捏,本官心里就很不爽?!?/br> 熊汝霖和宋應升頓時一臉苦笑,這李大人的要求也太高了吧。 唐永安頓時跳出來, “李大人,卑職有一法子保管李大人滿意?!?/br> 李適頓時露出笑臉, “哦,快快道來?!?/br> 唐永安當即說道, “李大人,我們可以讓自己人假裝商人四處的收糧,價格高點也不是問題,劣紳們肯定大肆賣糧?!?/br> “然后運回京師后,就以私下使用銀子的罪名將他們的糧食給全部罰沒,然后再把賣糧的劣紳的抓起來,把銀子給追討回來?!?/br> “如此糧食也到手了,銀子也回來了,關鍵這些劣紳也找不到理由,我們朝廷可是明令禁止使用銀子的?!?/br> 李適頓時哈哈大笑拍掌鼓勵,好主意,這唐永安可真是一個人才。 熊汝霖和宋應升面面相覷,大眼瞪小眼,這還是朝廷嗎?這是土匪窩吧,不過人家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玩的真溜。 見李適開懷大笑,唐永安又說道, “卑職還有個想法,我們把京師的糧價給放開,京師商人們見到有利可圖,肯定四處收購糧食?!?/br> “這兩日可以兌換出去了好幾百萬兩的銀子,商人可不缺銀子?!?/br> “我們派人把他們給盯好,當他們把糧食給運回來,嘿嘿。。?!?/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