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節
他急忙解釋:“圣上容稟,實在是事出有因!” 方良急忙申辯,把已經做好了的文書拿出來,恭敬的遞過頭頂。 嘉平帝看了張慶一眼,張慶就會意的上前去接過來,送到了嘉平帝手里。 嘉平帝展開看了一遍,頓時變了臉色,猛地把這些文書給摔到了桌子上,面色鐵青的問:“竟有此事?!” 這些人竟然這么膽大包天,連王太傅的孫子都敢公然擄走,威脅一國首輔?! 真是笑話! 這些蠹蟲,這些蠹蟲竟然敢如此算計他的大臣,要來害他的兒子! 方良知道這是已經戳中了嘉平帝的心思,就急忙道:“臣不敢撒謊,現在王奇王公子已經回家了,是人贓并獲,當時臣去抓人的時候,他們險些就要割下王公子的耳朵,送去太傅府中威脅太傅妥協,讓太傅改變態度,反對太子回朝。臣抓了他們,連夜審問,才得知他們竟然目的不簡單,意在東宮?!?/br> 嘉平帝的臉色越發的差了。 這些人管的太寬了!連這樣的事都敢插手。 他目光落在最后一頁紙上。 方良看著,急忙道:“這是他們各人的名下的財產產業,臣對照了他們的出身和年俸,還有他們的岳家,發現他們原來都有一筆說不清來源的巨大的財產,完全不符合他們的等級和身份,這一查,才發現李御史原來當年是在英國公鎮守的宣府當過巡城御史的,兩人交情深厚,這些銀子的來路一查,就更是對上了當初衛指揮使去查的齊正那筆流向了河北的巨大的銀子,于是臣連夜審問,終于查出來,他們的確是收受了徐二少爺的賄賂,因為徐二少爺授意,他們才膽大包天,敢綁架首輔的孫子,威脅首輔,阻止議定太子回朝的事宜?!?/br> 這些文書擺在桌上,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 其中齊三老爺的供詞更是叫嘉平帝大為光火。 說起來,齊家還是王太傅的姻親呢。 為了徐二少爺,他們連姻親的情分都不顧了! 這些人,非得挑撥他們父子離心! 徐二少爺大約還是想要通過整死太子來匡扶七皇子呢! 想必到時候等到楚庭川一死,這些人就要跳出來要求他再次擇定太子,早日匡扶國本了。 這幫混賬! 還有那個余孽! 他們竟然敢!他們竟然敢這樣算計他和他的兒子! 嘉平帝少見的咬了咬牙,冷笑道:“這些人,朕一個都不想再看到,這個案子,由你親自全程盯著,能揪出多少人,就給朕揪出多少人,朕要這些魑魅魍魎無所遁形!” 徐二在京城安置的這些內jian,有一個算一個,他全都不會放過! 方良立即應是。 嘉平帝轉天就厚賞了太子妃,夸贊太子妃仁善孝順,侍奉太后和皇后盡心盡力。 前朝準備派出使團迎接太子回朝,后宮又如此抬舉太子妃,一時之間大家都有些看不清楚風向了。 看這個風向,嘉平帝竟然是沒有換太子的意思? 不然的話,之前太子妃都成了什么境地了大家可都是看在眼里的。 是出了什么事,才讓皇帝忽然改變了心思? 別人是怎么想的,靜安公主并不關心,反正她收到消息的時候,是整個人都蒙了,緊跟著她就把木魚都給敲碎了。 真是笑話! 一個當過俘虜的太子! 父皇是不是瘋了?! 他竟然還這么看重東宮! 這么看來,東宮竟然沒有換人的打算! 她原本準備好了看笑話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等到晚上白柏勛來的時候,她還是橫眉怒目,半點沒有平復心情。 白柏勛倒是比她沉得住氣多了:“殿下寬心吧,到底瓦剌人肯不肯放人,會不會獅子大開口這還是兩說呢,人都還沒回來,說什么不會換太子還是會換太子,這都太早了,是沒什么意義的事,殿下何必為了這些小事動怒?” 靜安公主忍無可忍,完全不吃這套:“放你娘的屁!等到那個雜種回來,還有本宮立足的地方?!再說,你不是說對付那個小雜種只是抬抬手的事兒嗎?那為什么這么久了,本宮半點效果都沒有看見?!你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第1220章 花會 靜安公主的脾氣一向都不是很好,她的駙馬是出了名的老實人,能被內侍省從幾百名人選當中最后挑選出來的,脾氣相貌還有人品那都是一等一的,但是饒是這樣的人,面對的又是金枝玉葉,伏低做小是難免的,靜安公主跟駙馬的關系還是極差。 這都歸功于靜安公主的脾氣實在是太大了。 一國公主,有些脾氣的確是正常的,但是問題是,靜安公主動輒便要動怒,動怒起來不管對方是什么人什么身份,一律都沒有任何臉面可言。 駙馬自己倒是能忍得,許久以來都不愿意和公主起沖突。 但是公主對于駙馬的雙親卻也毫無尊重可言,甚至因為駙馬的母親不會說官話而不許駙馬的母親同桌吃飯,讓駙馬的母親去跟丫頭一桌。 這實在是欺人太甚了,饒是駙馬的脾氣好,也忍無可忍,夫妻二人的關系就一路僵持下來。 起初的時候,靜安公主進宮里去告狀還有些成效,嘉平帝總是更偏向女兒一些的,駙馬爺就只好忍讓。 駙馬的父母親也都是忠厚老實的人,不敢得罪公主,一味地討好賠不是。 可是時間逐漸久了,駙馬發現自己也只是被訓斥而已,膽子就逐漸大起來,他已經不愿意再搭理靜安公主了。 反正最差的結果也就是跟公主和離-----他一沒有犯錯,二沒有對不起公主,嘉平帝是個仁君,總不至于為了女兒就真的要殺了他。 他就再也不理會公主。 靜安公主因此脾氣就變得更加暴躁。 前些時候,因為駙馬的父母給駙馬挑選了一個丫頭伺候,靜安公主活生生的當著他們的面把那個丫頭打死了。 這件事鬧得還很大,有御史出來參奏靜安公主枉顧人命,打殺奴仆。 不過那個時候皇帝沒有心思理會這些事,所以才被壓下來了。 但是白柏勛卻是知道的。 他也知道這位公主殿下的心思跟正常人不大一樣,正常人在乎的東西她都不在乎,正常人看得重的東西她也都嗤之以鼻。 她這個人是沒什么感情的,只憑自己的喜怒做事。 這也是她為什么格外可怕的原因。 瘋子做事是不會考慮后果的,但是正常人卻會衡量得失。 白柏勛也不敢得罪她,咳嗽了一聲才道:“殿下,話也不是這樣說……您也知道,朱家看他看的緊,只要稍微露出點跡象,那就得不償失,之前的一切安排就都盡毀了,何必冒這樣的險呢?凡事還是得慢慢的來……” 他安撫住了靜安公主,見靜安公主還是很暴躁,就輕聲道:“何況殿下著急什么呢?現在所有的事情都還沒有個定論,時間還長著呢,到底會怎么樣,誰能說得準?” 靜安公主還是煩躁不安,她現在在這廟里清修,連廟門都出不去,但是朱元的處境眼看著卻好起來了,這哪里能讓人平心靜氣? 她如今唯一的樂趣就是看朱元比她更倒霉了。 如果連這個樂趣都失去了,那做人還有什么意思? 白柏勛雖然百般哄勸,又賭咒發誓一定會在短期內就處理好朱景先的事,但是靜安公主還是在他走了之后冷冷的召見了自己的貼身侍衛。 她的侍衛都是出嫁的時候按照規制配的,她雖然暴躁,但是養這些護衛卻都很舍得也出手大方,所以這些人倒也算得上是得用。 見人進來了,靜安公主挑了挑眉,問他:“聽說最近興平王府有一場賞雪的梅會?” 京城已經許久沒見什么喜事了,但是如今和談的事情議定了,眾人也總不能都一直就縮著不過日子了。 因此今年的花會雖然辦的遲,但是總歸還是有人辦了。 畢竟人人家中都有適齡的孩子,婚嫁這種事總不能也給否了吧? 就像今年辦花會的是興平王府。 那也是因為興平王算一算也死了三年了,興平王妃辦這個花會,是要說明自家已經出孝了,從此可以正常往來,也可以交際了的意思,畢竟興平王妃雖然守寡了,但是她還有兒女,兒女們以后也還要婚嫁,哪里能耽擱的起? 侍衛們時常去城里去采買公主的用品,當然對城里的消息也都打探的一清二楚,聽見靜安公主問起來,急忙點頭:“回殿下的話,確有其事,興平王府辦的花會是在十二月初,請了武寧伯府、蘇家、范大人家和朱家,很是熱鬧,如今是城中熱議的話題?!?/br> 提起朱家,靜安公主的眼里就有一閃而過的冷意,她懶懶的唔了一聲,就笑了笑說:“不如這樣吧,你們去替本宮做一件事?!?/br> 侍衛小心的看了一眼靜安公主,見她表情冷淡,面上似乎還帶著殺意,就猶豫了一瞬,不過也不過就是猶豫一下罷了,他很快就答應道:“是!” 靜安公主點了點頭,很滿意這個侍衛的知情識趣:“興平王府你們應當知道的,武寧伯府你們也清楚吧?” 怎么忽然又扯到了武寧伯府? 侍衛一臉茫然,但是他也知道靜安公主這么問必定有緣故,就急忙點頭,表示自己知道。 靜安公主就說:“在花會那天,你想個法子,本宮要錢嶸從興平王府的后門出來?!?/br> 什么? 侍衛被這個要求驚呆了。 他完全想不明白靜安公主怎么會有這個要求。 武寧伯府是姓錢的沒錯,而且這個錢嶸,侍衛因為時常跟著靜安公主進出也聽說過,應當是武寧伯府的姑娘,如果沒記錯的話,應當還快要出嫁了。 殿下為什么要他把錢嶸從興平王府給弄出來? 這……哪有那么容易?聽著就覺得是天方夜譚,那可是興平王府!而且做客的全都是名門貴胄。 武寧伯府也好歹是個伯府??!這么做,若是被發現了,到時候就算是靜安公主自己也只怕是不能輕輕揭過的。 他硬著頭皮勸下去:“殿下……這只怕是不妥吧?這……武寧伯府的千金,若是我們這么做了,豈不是到時候叫人……詬???” 第1221章 做客 靜安公主冷笑了一聲。 只這一聲,那個侍衛就緊張的吞了吞口水,是了,他怎么忘了,他們這位殿下的脾氣特別不好,當初有個長史勸誡她該要貞靜,結果她找了個機會,栽贓那個長史偷盜,以至于那個長史被流放了,死在了流放的路上。 他不過就是個普通的侍衛罷了,替她辦事固然可能會被牽連推出來,但是如果不答應幫她辦事,那只怕是連出這個門的機會都沒有。 他低垂著頭,不敢多說了,只是輕聲道:“是,臣聽殿下差遣?!?/br> 興平王府的花會,不只是靜安公主關注,朱三太太從悲傷里緩過神來,也是萬分的看重。 她之前因為太子陷入敵手的事情而一直提心吊膽,后來朱元又出了事,她就更是害怕了,以至于這短短的時間里,她就已經瘦了一大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