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節
剛才楚庭川已經讓人來報過信,御花園里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她心知肚明。 她也知道靜安這是沖著她跟楚庭川來的,無非就是通過朱元來打他們母子的臉,讓他們母子難受罷了。 這真是又惡毒又霸道。 讓衛皇后想起了靜安公主那個同樣飛揚跋扈的母親盛貴妃。 她對靜安公主半點好感都沒有,見太后如此生氣,并不勸,只是輕聲說:“是,兒臣知道了,待會兒就讓人送三位姑娘出宮?!?/br> 等到朱元進了壽康宮的門,讓靜安公主伴讀出宮的諭令已經發出去了,她站在廊下,心中并沒有多少高興的情緒。 靜安公主是得圣心的人,太后這么做,雖然是打了靜安公主的臉,可是并沒有什么實際性的作用。 還要想個辦法。 她靜靜的垂下眼簾,進了殿中給太后和皇后請安。 太后輕聲喊了她起來,見了她臉上才算是真正有了一點笑意:“你受委屈了,沒事便好?!?/br> 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太后都給了她太多的庇護和支持,這回的事鬧到現在才不過一個時辰,太后已經雷厲風行的下了決定要送靜安公主的幾個伴讀出宮,能做到這個份上,實在是已經難得了。 她抿了抿唇,真心實意的謝過太后的維護。 太后笑了笑,呼出一口氣來,讓朱元起身:“你這個小丫頭的脾氣跟你娘很像,卻又半點兒不像,比她機靈也比她狠得下心,這樣好……” 她有些出神,片刻之后才說:“這樣才能活的更好?!?/br> 朱元分明受了委屈,換做別人家的姑娘,現在長輩有替她出氣的意思,只怕是怎么都要不管不顧的傾訴委屈了。 可是朱元不,她半個字都不多說。 光是這份沉著,就已經足夠令人驚訝了。 連為皇后也看了她一眼,認同太后下的結論-----這個丫頭比起付氏來,的確是要大膽的多了。 太后問楚庭川:“那個接人的小太監和故意頂替的宮女都送去慎刑司了?” 楚庭川點了點頭,語氣一片冷漠:“已經送進去了,可大約是問不出什么來的?!?/br> 盛貴妃得寵的時候,女兒身邊伺候的人都是千挑萬選的,靜安公主又是跟在盛貴妃身邊長大的,耳濡目染,很懂得御下之道,這么個小宮女,怎么也不敢攀扯出公主來。 宮里靜默了一瞬,楚庭川眼里殺氣騰騰。 他幼年時被四皇子和靜安公主欺負是常事,他知道自己還沒有一爭的資本,便從來都避讓,到了今天,他已經不想再讓了。 一個生母犯下此等大錯的公主竟然都還能如此囂張跋扈,他覺得自己這個皇子做的未免太美意思。 今天這件事,靜安公主分明是沖著他來的,為難朱元不過就是一個試探和警告。 可是最可怕的就是在這里。 靜安公主將朱元的性命當成螻蟻,可是他卻將朱元看成天上的星辰。 他經不起靜安公主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心血來潮的報復。 太后闔了眼,手里的茶盅放在邊上的托盤里,輕聲說:“晚間等你父皇過來了,再說吧?!?/br> 這件事,勢必是要給出個交代的。 怎么也不能就這么算了。 第541章 母子 宮里的事不能瞞住嘉平帝,他很快就知道了太后做主,讓衛皇后下令將靜安公主的伴讀送出宮的事。 靜安公主連伴讀的面都還沒見到,她的伴讀們就統統被送出了宮。 而其他兩個公主的伴讀還都是好好的,過完年那陣內外命婦進宮覲見請安的時候,靜安公主尚且還好好的,忽然傳出風聲說是得了急病,哪里能讓人信服。 尤其是給靜安公主挑選的伴讀還都是禮部呈上來之后由他親自圈定的,要么便是勛貴,要么便是閣老家的女孩子,一個個不管是身份還是教養都無可挑剔。 唯一可挑剔的,也就是那個徐游最近牽涉進了一樁是非里頭了。 現在出這樣的事…… 嘉平帝先去了女兒宮里。 靜安公主正砸東西,她心情不好,脾氣自然就會很沖,底下的人戰戰兢兢的跪了一地,全都不敢上前去勸。 她年紀已經快要到選駙馬的時候了,選駙馬到最后大婚,怎么也得個三年左右,這三年里頭,便正是該學起規矩來的時候,嘉平帝這么想著,冷哼了一聲。 靜安公主已經抬起頭來,看見了他,如同是一頭困獸,嗚咽了一聲沖到了他懷里,抱著他哭。 這是她跟其他公主皇子不同的地方------人人都把他當皇帝,可是唯有這個女兒,因為自小疼寵,她只把他當成父親。 嘉平帝從她剛出生那一刻就抱過她,連她未曾睜開眼的時候也見過,他見女兒這樣,低頭恨鐵不成鋼的看她:“現在還知道發脾氣,那之前怎么敢從太后宮里劫人?!” 天子一怒,伏尸百萬,可是靜安公主并不怕,她理直氣壯的說:“我看那個朱元橫豎不順眼,她這種人,怎么配陪伴太后身邊?” 她心里清楚的很,太后身邊哪里少人陪伴,吆喝一聲,多少名門貴族排著隊要擠破頭的把人送進來? 怎么可能會挑一個這樣的? 說到底,不過是太后偏心。 偏心朱元那個死了的,曾經在太后跟前服侍過的娘親付氏罷了,她是看在付氏的面上,或許也有楚庭川的推波助瀾,才會把朱元要進宮,想著給她抬抬身價。 也是,現在朱元聲名狼藉,又已經被宗族所不容,說到底她不過就是一抹浮萍。 而浮萍本來就該有浮萍的樣子。 她本該隨波逐流,如同徐游所說的,她們天生貴胄,難道還真的會跟朱元有什么接觸嗎?沒有的,可朱元卻不甘于墮落,總想著要從污泥當中掙脫往上爬。 可她憑什么往上爬??? 她把曾經高高在上的盛氏一族拉下云端,她也把朱曦、馮寶嘉、盛家的諸多貴女踩在了腳底。 把云端的人踩在腳底,自己卻還想著往上爬,跟她們這些原本便是貴胄的人比肩,她怎么配?! 嘉平帝在所有兒女面前都極有威嚴,沒有人敢頂撞他。 可是靜安公主不同。 她跟當年的盛貴妃一樣,明亮而鮮活,給他死寂的人生灌入完全不同的色彩。 當初太后一力做主給他挑選了衛皇后,可他并不喜歡,兩人之間只能說死氣沉沉,后來選入許多妃嬪,她們一個個都如同太后希望的那樣規行矩步,讓人提不起興致。 唯有盛貴妃,她出身高貴,精通詩書,他說什么,她都能立即會意,她也不將他當成天子,對著他唯唯諾諾的沒有脾氣。 想起這些舊事,嘉平帝的眼里染上一抹陰霾,冷冷看了女兒一眼:“不許胡鬧!你這樣分明是不給太后留面子,太后罰你,你當自??!” 靜安公主一怔,抬眼看著嘉平帝欲言又止。 嘉平帝看著她,靜靜說:“你無非是為了之前盛家的事,可是你乃是公主,盛家的事與你何干,要你來給盛家出氣?” 他語氣轉而愈發冷淡:“太后原本是打算送你出宮去廟里祈福的?!?/br> 廟里祈?!?/br> 靜安公主這回是真的有些震動了,她覺得手指發癢發痛,渾然不敢置信-----公主去廟里祈福,那不過是名聲上好聽。 從前也有太后或是皇后病了讓宗室女去廟里祈福的先例,可是至今也沒有什么真正的公主去,唯有兩三個去過的,那都是因為犯下大錯。 先帝的永和公主就曾去過。 太后這么做,分明是半點沒有把她這個孫女兒當成真孫女。 在太后心里,朱元那個外來的卑賤丫頭竟然比她還要更重要一些。 嘉平帝從女兒宮里出來,徑直趕去了壽康宮請安。 太后彼時已經跟衛皇后交代完了幾個伴讀的事,見嘉平帝坐到自己跟前親手接過了翁姑手里的枇杷膏,便笑了一聲。 嘉平帝服侍太后用了一勺,問過了太后的咳嗽好了些,才說起今天的事:“靜安胡鬧,可是到底年紀還小,母后教訓教訓也就是了,倒不必大動干戈?!?/br> 衛皇后哂然一笑。 都還沒動靜呢,先就心疼上了。 果然人偏心了便看什么都是偏的。 太后眼睛底下有些烏青浮腫,此刻聽見嘉平帝這么說,淡淡一笑:“我料到你是這么說,皇帝,你寵愛女兒,我做母親的也不能說什么??赡阋膊荒芎茈x了格兒!一個公主,如今性子偏成什么樣子!朱元今天才進宮,她敢支使人將我的人給騙走,把朱元拐去御花園!如果不是庭川去的快,一條人命就這么沒了!她是公主不錯,可是她受萬民奉養,便該有個公主的樣子,這樣囂張跋扈,刻薄尖酸,哪里有個公主的樣子!” 現在不過就是讓她安靜一段時間罷了,如果這樣都還不成,那到底該怎么管教? 公主所的那些嬤嬤太監們敢教嗎? 嘉平帝靜靜的放下手里的碗,面上神情淡淡的。 太后永遠都是如此,她決定了的事,便總是要做到。 可是他才是掌控這個天下的人! 這世上的一切,原本就是他說了算! 他眉頭一挑,忽而問:“朱元那個丫頭在哪里?” 殿中的人都是一怔。 翁姑心里驚得跳了一下,猜到這是嘉平帝要拿朱元做筏子了。 第542章 帝后 這也是常有的事。 從前就有的,四皇子五皇子不睦,太后前頭才罰了四皇子,轉頭嘉平帝就會尋五皇子的不來訓斥。 這兩人打擂臺早已經習慣了。 現在太后擺明了不敢就此善罷甘休,要給靜安公主一個教訓,嘉平帝雖然不頂撞她,但是卻也不會就這樣了結,反過頭來便在朱元身上找找晦氣,讓太后也知道分寸。 太后沖翁姑擺擺手,讓她將枇杷膏拿下去,才說:“傷的不輕,靜安要打要殺的,就是鐵人,也被嚇破了膽,哀家讓她先下去休息了?!?/br> 既然傷了驚了,自然就不能再罰了。 嘉平帝聽懂太后的深意,手里的茶盅叮當一聲放在桌上,沉聲說:“既然母后覺得靜安在公主所被教的不好,不如從此就讓皇后來教,讓靜安搬到皇后宮里去住一陣?!?/br> 眾人都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