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偷看心聲日志后 第72節
“陪——陪審的……” “陪審的記錄也送到了?!崩钤俜夹⌒膹男淇谌〕龉模骸斑€有一封穆國公世子上的密折?!?/br> 皇帝劈手從大太監手上奪走奏折,刷一聲撕開了密封——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真君的心理也已經相當緊繃,要是另一個鐵打的基本盤再來個狠的,怕不是皇帝得當場蹶過去! 很顯然,多年的勛貴子弟還是懂得分寸的,至少打開奏折之后,并沒有什么“披肝膽為陛下言之”、“昧死進言”之類令人膽戰心驚的話,開頭就是在攻擊江南的海防。 攻擊別人好啊,攻擊別人妙??!雖然明知道世子現在就管著海防,噴江南的防衛多半只是為了奪權。但基本盤還能想著奪權而不是拼死一爭挽回天心,那就說明對他這個皇帝還是有希望的,至少沒有混到眾叛親離一敗涂地的境遇。 與其反思自己,不如指責他人。搞搞爭權奪利就很好嘛,為什么要做直言上諫這樣可怕的事情呢? 皇帝略微舒了一口氣,將奏折全部攤開,仔仔細細看了一遍那些狗爬字。 然后再看了一遍。 最后又看了一遍。 噴江南的防衛他還明白,但什么“流浪建文計劃與外夷的勾結”、“竊據東南小島圖謀反攻大陸”,又是個什么玩意兒? 皇帝揉了揉眼睛,覺得自己可能是被氣得有點糊涂了,要不然怎么連漢字都讀不懂了呢—— 他拋開了奏折: “叫穆祺來!” · 穆國公世子行禮下拜的時候,宮殿中還殘存著凝重森嚴的氣氛,皇帝坐在蒲團上打坐,見行完禮后立刻不耐煩的揮手讓人起身。大概是很明白世子的文化水平,所以也不搞什么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神經病謎語了,直接發問: “你那封奏折是什么意思?” “回陛下的話?!笔雷赢吂М吘矗骸俺荚敿毧催^了卷宗,以為此次逆案隱約與葡萄牙及倭寇瓜葛,是建文余孽篡位奪權的嘗試之一?!?/br> 又來了!建文皇帝蹬腿了幾百年了,哪里來的建文余孽?春風吹又生是吧?! 你找理由也不知道找個好點的! 皇帝頗為惱火:“你在胡說些什么!” “臣何敢欺瞞陛下?”世子俯首道:“與臣交好的英吉利海商便曾在私下向臣吐露過,說泰西葡萄牙及西班牙人對中原覬覦已久,與倭寇勾結串聯以后,頗有以夷代夏的野心?!?/br> 莫名其妙的就說外藩覬覦中原,平白無故肯定沒有人信。但飛玄真君卻心中一動,記起了那天書上大書特書的什么中國對西班牙的呂宋之戰。原本他還不明白中原為什么要不遠千里勞師遠征料理一個泰西國家,但現在看來…… 真君默然了片刻:“西洋人當真有這個意思?” “臣句句都是實話?!笔雷拥溃骸昂I陶f,西班牙駐呂宋的總督曾向國王寫過一封書信,請求派出精銳侵略沿海,作為將來征服全國的跳板。事實俱在,人所共知,諒他們抵賴不得?!?/br> 的確是抵賴不得。因為西班牙葡萄牙這種老牌殖民帝國依仗著一時的技術優勢實在是擴張得太順利也太輕松,所以對整個東方都帶著根深蒂固的蔑視與傲慢。若以史實而論,呂宋總督及西班牙代表會議還當真擬定過征服中國的計劃,只不過計劃帶著某種神經質的天真——他們認為兩百個火槍兵就可以攻下廣州,所以只要有6000-8000帶火器的軍隊便能順利控制大多數的省份,以此完成對全中國的征服。 這個數字實在是離了大譜,真要是說出實情,搞不好飛玄真君會冷笑一聲后直接就能當個屁給放掉。為了更偉大的利益,世子不能不進行一點藝術加工,稍微模糊了一些數字。 反正西班牙人是的確籌劃過征服中國的,他可沒有說謊。 世子情真意切道:“除西班牙以外,葡萄牙人也是虎視眈眈;臣查閱兵部的奏報,近年來葡人海盜已多次sao擾沿海的澳門——濠鏡,這樣的野心勃勃,圖謀的又是什么?如果不及時料理,國家的顏面將要掃地無余了!” 皇帝皺了皺眉:“你是什么個意思?”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世子脫口而出:“陛下,該出重拳了!” 的確是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歷史上東瀛人為什么敢野心勃勃不可一世,甚至妄圖以高麗為跳板侵略中原,實施他匪夷所思的征服中國的計劃?因為在中葡濠鏡之戰中,大安海軍的軟弱渙散與無能讓葡萄牙人看出了虛實,于是他們的傳教士趁機向東瀛高層大肆宣揚中國的虛弱與腐化,胡亂鼓吹什么二十個倭國武士可以對戰上百個大安精兵——戰力差距一至于此,由西向東可以一鼓而平,這才是倭寇野心滋生的根本。 一拳打不開,百拳跟著來;這就是歷史殘酷的規律??傆腥艘詾槲房s和退讓可以保一時的茍安,但軟弱卻必須要支付血的代價。今日不在澳門遏制住葡萄牙的野心,那明日就必須勞師遠征費資億萬,拼了命也要在高麗遏制住倭國人的野心;當然,如果在高麗都遏制不住倭國人的野心,那接下來就是社稷崩摧天塌地陷,五千年來不忍言之巨變了。 最有智慧的人可以高瞻遠矚防微杜漸,從細節中窺伺出浪潮的動向,穆祺沒有這個能耐;但他大致明白這個世界的規律——大航海的真正的弱rou強食落后就要挨打,你不把進犯的葡萄牙人打個魂飛魄散永世難忘千萬人提起都怕,那后面的風波只會一浪高過一浪。 為公為國而言,這一波浪潮必須頂住。至于為了私利—— 世子向前了一步: “再說,泰西人舉止無道,真正是可忍,孰不可忍!以如今種種跡象來看,正是葡萄牙人勾結了織造局內的敗類,走私火器煽動藩王叛亂,心思深險不可揣測;種種行徑,都是蓄意抹黑陛下的圣名?!?/br> 只要開戰,就可以順理成章的鍋甩給葡萄牙人。對外戰爭是轉移內部矛盾的不二法門,大安的文人墨客們懂藩王也懂織造局,但卻絕對不懂西洋人,所以這口黑鍋絕無被揭破的風險——再說了,以殖民主義的大缺大德惡毒狠辣,無論怎么樣的涂抹夸大猜忌,都絕不算是冤枉了這幫人間之屑。 殖民者隔一個槍斃一個絕對有漏網之魚,全槍斃了也多半有漏網之魚——這群人犯下的罪孽,一次死刑恐怕是不夠的。 眼見圣上的表情頗有意動,世子趁熱打鐵: “外藩入侵,必有內應。以臣的見解,多半是建文余孽們意圖借著外人的手占據小島,與叛亂宗室里應外合反攻大陸。這就是所謂的流浪建文計劃的一部分——” “什么流浪建文計劃!”皇帝終于忍不住了:“御前豈容你胡說!這話傳出去,滿朝文武還不議論紛紛!” 文官們又不是傻的,看到這狗屁“流浪建文計劃”,那是個人都知道你在胡說八道! 皇帝也不能這么侮辱智商! “臣哪里敢胡說!”世子立刻叫冤:“沒有流浪建文計劃,太宗皇帝派三保太監下西洋做什么?沒有建文余孽,太宗皇帝為何要大行搜捕,南征北討?” “這如何能相提并論!”飛玄真君怒了:“真正是引喻失義,不學無術!你小子在家也該多讀讀書,太宗爺當初明明是——” 說到此處,飛玄真君忽的反應了過來: 太宗皇帝當初能讓天下的人改口痛批建文,將自己親侄子的事跡一筆抹殺而不留分毫,難道是因為黑衣宰相姚廣孝口舌綻蓮花博聞廣識,在辯經中辯贏了方孝孺么? 什么叫胡說八道?什么叫侮辱智商?要論不學無術論胡說八道,那普天下還有比改建文四年為洪武三十五年更匪夷所思、更侮辱智商的嗎? 事實就是,兵強馬壯者為天子,而皇權的本質則是最高的暴力。筆頭上辯駁一千次的繼承正統,不如在金陵踏踏實實打贏一次。朱老四能宰制天下一呼萬應逆小宗而為大宗,靠的不是什么精妙辯詞宗法制度,而是實實在在的拳頭;十萬余鐵騎縱橫漠北所向無敵,寶船旌旗蔽空六下西洋,天下之人當然既不敢言亦不敢怒,只有唯唯稱是,異口同聲的咒罵建文而已。 同理,只要飛玄真君萬壽帝君能夠在沿海打贏一場足夠有分量的勝仗,那他給的任何解釋都是真理,愛信不信不信去死;別說真君只是將鍋扣給了西洋人和建文余孽,就算他指責是蒙元的殘黨制造了這種種事端,那大家也得行動起來,將元神一個不剩的驅逐出這個世界—— 勝利者不受任何指責,這就是最一般的公理。蒸饃,你不服氣? 事實上,皇權就是這樣霸道不講理的東西。飛玄真君現在還得裝神秘裝陰陽費力吧啦的與臣下辯經,甚至連織造局這種家奴都無法隨心所欲的指使,已經是權威大大衰退的結果了——歷史雄辯的證明,區區一點權謀心術是沒辦法逆轉大局的,當支撐皇帝的軍力衰弱之后,臣下對君上的敬畏當然也要大大降低。 所以,只要想辦法打贏一仗,獲得的權威就比一千萬次謀劃都更大,大得讓飛玄真君都不能不心動——如果以此為契機震懾住了江南的豪強,那將來一切的事情可就好辦多了。 不過…… “你口口聲聲要出重拳,那究竟能否打贏?” 勝利當然是絕好的事情,但打輸了可就要號啕了。當年的英宗皇帝不就是想著靠戰功專權嘛,結果土木堡一戰滿盤皆輸,權威算是葬送了個干干凈凈。飛玄真君聰明敏銳,當然不會冒這樣的風險。 “有七八成的勝算?!笔雷庸Ь椿卦挘骸拔靼嘌廊舜瑘耘诶?,在海上很難匹敵。但既然覬覦中原,總得設法登上陸地。這半年上虞整兵練武,籌備軍務,頗有成效。如果在上虞周遭交戰,可以一戰而平之?!?/br> 皇帝察覺出了關鍵:“上虞?你要在上虞打?” “是?!笔雷拥溃骸霸嫌葜h海剛峰督辦海防,便曾在蛛絲馬跡中窺探出過西洋人的野心,因此早有防備;此次奉命審案,也曾著意探查葡萄牙人種種大逆不道的惡行。防患未然,上虞的準備便格外齊全?!?/br> 飛玄真君……飛玄真君忽地瞇了瞇眼。 世子當然不會說謊,也沒有必要為了一個小小的地方官說謊。但恰恰是這一番言辭,卻讓真君地意識到了另一個可能: ——大概,也許,或者,海剛峰并不是在有意死諫要用一封供詞直通上天和他這做皇帝的拼了,而只是——只是在憂慮外藩入侵,憂慮葡萄牙人野心勃勃,蓄意謀算皇權而已? ……如果仔細想想整份供詞,這個猜測似乎也頗有道理;海剛峰言辭中審問的確實都是什么海商西夷倭寇,全是那不知好歹一肚子陰謀的險惡藩王蓄意作亂,存心在把話題往織造局和宮里引。而海剛峰嘛……一個剛上任的地方官哪里明白織造局與宮廷之間微妙難言的聯系呢?他照著藩王的話審下去,只不過是一時無知的失察,而絕不是要和真君攤什么牌。 換言之,用心險惡蓄意玷污圣名的是藩王,是宗親,是擦屁股都擦不干凈的廢物織造局,而絕不是他那無偏無私無黨無派忠誠值高達三百的基本盤大忠臣。海剛峰的心還是時時刻刻都念著他這個君父的;局勢本來一片光明,都是叫下面給執行壞了! 竟敢離間我等君臣!真是太壞了藩王,太壞了宗親,太壞了織造局! 基本盤不出簍子,就意味著真君的權力不出簍子。真君的權力不出簍子,那一點名聲的動蕩其實也不算什么。一想通此節,真君的臉色迅速變化,竟漸漸和緩了下來。憋了半日的一口郁氣,終于徐徐吐出: “海剛峰又怎么說?” “海剛峰說,他有把握將葡萄牙人引上陸地解決,以長擊短?!笔雷邮值溃骸爸灰I謀得當,足可一舉蕩平逆謀,唯陛下察之?!?/br> 在長久的擴張勝利之后,殖民者對歐洲以外的世界已經輕視到了極點,勾一勾指頭就可以輕易上鉤。當然,鑒于歐洲此時巨大的武器優勢,這種輕視也不算全無緣由。不過,一旦武器上的代差被抹消,這種傲慢的結果嘛…… 火器和火槍是天底下最不崇洋媚外的東西,對吧? 海剛峰的保證是有效用的,眼見皇帝神色稍動,世子鄭重拜了下去: “外夷造釁,誠危急存亡之秋,不可不迎頭痛擊!請陛下將此事托付給臣,如果不見成效,便重重治臣失職之罪?!?/br> 與其靜靜等待葡萄牙的進犯,不如主動出擊,迅速將戰場局勢掌握在手里。挑選合適的開戰時機,才是勝利的不二法門。 堅決至此,飛玄真君的臉微微動容了。 當然,他并不是因為穆國公世子cos了兩句諸葛丞相而動容——朝堂中效仿歷代名臣的多了去了,世子的演技還排不上號;但世子三言兩語,卻挑起了真君另外的記憶。他隱約記起,在那本天書之中,對什么“甲寅變法”的評價可是武德昌盛,戰而無不克呢。 一個官場愣頭青的表演實在不算什么,但如果有天書信誓旦旦的保證,這事情似乎就很有幾分成算了。 “……既然如此?!闭婢烈髟S久,終于還是抵擋不住那似乎觸手可及的勝利,近在眼前的權柄:“那你就接手此事,好好地做一做吧?!?/br> 答應得如此爽快,世子倒是微微一愣。但他很快反應了過來,迅速行禮謝恩,不勝欣喜的領受了這一份成命。 ……管他呢,橫豎他準備的花樣多不勝數,只要戰爭機器開起來,也就由不得老登作妖了。 · 洋人欺我太甚,竟爾勾連藩王,意圖謀逆;與其潛身縮首,貪求茍安,孰若大張撻伐,決一雌雄?今日莊嚴宣示,向葡萄牙,宣戰!向西班牙,宣戰!向東瀛,宣戰! 第82章 游說 當然, 雖說口口聲聲要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東瀛人亂七八糟各路殖民者拼了,但穆祺對自己那點三腳貓水平還是非常之有數的。嘴上口嗨也就算了,如果真的要遠程微cao深刻介入戰局, 那估計就只有被葡萄牙人打至跪地踩上一萬只腳永世不得翻身了。所以,他能為戰局提供提供的最大幫助,大概也就只有來自后世的一點經驗了——葡萄牙人在航海技術上的優勢毋庸置疑;大規模的艦隊發展成熟之前, 海上的激烈交鋒相當之不明智;只有將人引到陸地上決戰, 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優勢, 至于怎么把人引到陸地上來嘛……穆祺找到了海商儒望。 因為上一次買木料糧食的合作非常之順利, 又因為他們的合作還有非常廣闊的前景, 儒望很高興的接待了他,并打蛇隨桿上, 想再弄幾個利潤很高的單子??杀M管如此的雄心勃勃,聽到穆國公世子的要求后人還是麻了: “你們要和葡萄牙人開戰?” “不是開戰?!蹦蚂髁⒖碳m正他——“開戰”可是不得了的,一旦涉及到正式出戰的名義, 就必須得經過兵部經過內閣經過南直隸,且不論大安這感人至深的行政效率,就單論朝廷這把大花灑加水龍頭的含金量, 那也不是區區一個世子能夠招架得起;如果真要開打, 還必須特事特辦速戰速決,玩一點取巧的花樣:“這不是戰爭,我們不想要戰爭。這只是——這只是特別的治安軍事行動, 你明白吧?” 針對非法入侵、非法移民及非法居留的“三非”葡萄牙人進行的嚴打治安運動, 就是穆祺精心推敲出的合適名義。治安管理運動可大可小,只要不是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那這件事甚至都不必通過刑部,世子打一個招呼就能辦理, 流程可以大大的簡易。這就是公文政務日常程序的精深奧妙之處,出自ssr青春暢享版張太岳的貼心建議,一出手果然不同凡響。 儒望先生出身于頂級銀行,同樣很明白這套繁文縟節咬文嚼字的高妙之處,但愣了一愣之后,卻不覺搖頭: “貴國要搞這個——治安行動,我不能插話,我也可以代貴國向葡萄牙人下戰書。但容我勸告一句,葡萄牙人選擇戰爭是有考量的,恐怕不是一份戰書可以挑動?!?/br> 殖民者再傲慢也不是npc,肯定不會按照一廂情愿的既定規劃行事;要是一拍腦門優勢在我,自信滿滿的全盤a了上去,那當然只有在歡聲笑語中gg,所謂沿海民眾皆成幻影,如今一轉而變為葬身之地——儒望未必懂得什么紙上談兵趙括誤事的中國典故,但走南闖北多年,實在是見過了太多夸夸其談自以為是將老本賠得精光的勛貴了,所以說出這一句勸告之后,眼神中也難免帶上了審視:如果這位穆國公世子也有同樣的毛病,那他們之間的合作就很值得商議了。 但世子面色不變,只是從袖中取出一疊文稿: “一紙戰書當然不能挑動人心,所以我準備了這個?!?/br> 遞過來的文稿是一本小冊子,標題是什么莫名其妙的《原道救世歌》,把儒望倒看得一愣一愣。他翻了翻封面,發現作者是某個從來沒有聽說過的……洪天王? “這是……” “這是出身廣西的洪先生?!笔雷有溥洌骸昂橄壬鷮δ銈兲熘鞯哪且惶捉塘x非常有研究,所以我特別請人翻譯了洪先生的大作,托你轉呈給葡萄牙人,表達我們殷殷的情誼?!?/br> 一個中國人怎么會對西方的教義有研究呢?更何況這什么《原道救世歌》的名字就帶著一股子莫名其妙的古怪意味……可惜,到底是盛情難卻,儒望躊躇片刻,還是茫然翻開了冊子,茫然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