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為后:王爺,請自重! 第137節
書迷正在閱讀:最強醫王、國軍悍將、有幸妄想、喵喵觀察日記、我的吶喊歲月、你好,結芬、錯認未婚夫以后、我的錢都是從古代賺的、那個可愛室友背地里居然、全家重生上娃綜
周筠生此時正與武至、錢芎竺議著事,聽聞帳外喧嘩,因而問了句:“是何人在外處喧嘩?” 張沐堯如疾風般入了帳內,一雙大眼瞪得如珠玉一般圓滾,氣呼呼地將鴛鴦放下,方才道:“末將方才來的路上,遇著了小事。這姑娘纏著不讓走,末將急了,也只得扛了她一道來?!?/br> 一語未了,眾人皆望去,瞧這跌坐在地上的,可不是別人,正是茱萸底下的心腹鴛鴦。 鴛鴦一見,這跟前是周筠生,兩旁是武校尉與錢將軍,復又瞧了眼張沐堯,方才知曉惹了禍事了,忙跪下與皇帝磕頭見了禮:“奴婢給皇上請安了?!?/br> 周筠生斜眼看去,瞧這張沐堯,昂揚著腦袋,一臉的氣惱,心下約莫也是猜著了七八分,便道:“沐堯,放肆,怎么帶了旁人入賬議事?!?/br> 張沐堯撓撓頭,這曾經的張府小少爺,可也是京師出了名的小霸王,搗蛋的事兒自然一件都少不了他,可就是這男女之事,真當是懵懵懂懂的年紀,渾然不知方才所為有何不妥, 張沐堯心下還在惱著,今兒個晦氣,惹上這么一位姑奶奶,又耽擱了一些時間,不然還可到的更早一些。但是聽著周筠生一聲責問,方才有些覺悟,是有些過了頭。因而又跪稟:“微臣一時別了勁,倒是胡鬧了,還望皇上贖罪?!?/br> 說話間,茱萸已是到了帳內,先是與皇帝請了安,又與錢芎竺招呼了一聲,薛巾麻利兒端來了座椅來,茱萸便落了座。 茱萸原是指了鴛鴦去尋些酸柑來吃,嘴邊一時犯了饞,可是這左等右等,也不見人來,一時也有些慌了。忙命人出去尋,后來又有小太監來報,說是這鴛鴦被張沐堯擄了去。 茱萸想著這張沐堯先前也是京師的里出了名的頑固子弟,一時半會許是鴛鴦哪里得罪了去,萬一失了手,也不是玩笑的事,因而忙跟著尋了過來。眼瞧著,這鴛鴦看著無事,方才稍稍安了心。 周筠生指著張沐堯道:“這沐堯方才將鴛鴦扛了來,朕倒是當真嚇了一跳,還以為是出了人命了?!?/br> 錢芎竺輕咳了一聲,與武至對望了一眼。武至調侃道:“張將軍也是深藏不露啊,原以為他年紀尚小,當是不懂這兒女情事,哪里曉得,他原來也是深諳此道呀?!?/br> 張沐堯一聽,臉比煮熟的大蝦還要紅,窘迫道:“武至,皇上面前,休要胡說八道,我可跟你沒完!” 周筠生輕聲笑了聲,“武至這話說的,話糙理不糙,倒也像這么回事?!?/br> 茱萸瞥了鴛鴦一眼,見她在一旁,只從垂著頭,也不吭聲,便道:“這鴛鴦,倒也是個好姑娘。這幾年在臣妾身旁盡心竭力,也當是個忠厚之人。還請皇上平時也幫著留意,可有什么青年才俊,可給鴛鴦賜個婚?!?/br> 鴛鴦聽了忙跪稟道:“奴婢不愿離開主子,還請主子別趕奴婢走?!?/br> 茱萸笑笑:“無非是先求皇上一道旨意來,改天這人,也得你看對眼了才好不是?” 茱萸想著,這周筠生與諸臣還有要事相商,也不便在營中久留,帶上鴛鴦便要往外處去。 周筠生道:“你留下吧,這事兒,你也一并聽聽?!?/br> 鴛鴦與薛巾同時退出了帳外。 周筠生又將李嬋獻上的布防圖打開,指著關北與夏河兩城道:“如今勿洛占了這兩處,無異于如虎添翼。這耶律齊一向善用奇門遁甲,關海如今自是包抄之勢,若要突圍,怕也是難事,你們對此可有良策?” 錢芎竺道:“依末將看,這勿洛此番也是來者不善,咱們去突襲也怕是沒有突破口。不如派一隊死士,先去三面探個究竟,看看他們到底來了多少人馬?!?/br> 武至道:“錢將軍所言有理,末將愿率領死士前往敵營探查?!?/br> 張沐堯亦道:“末將也愿往!” 周筠生思忖片刻,“現下咱們困在關海,這少一個將士,那勝算也便少一分,切不可輕舉妄動?!?/br> 周筠生邊說邊望向茱萸,“你可有什么好法子,咱們也可以聽聽?!?/br> 茱萸掃視了諸人一番,沉吟道:“現下前有狼,后有虎,援兵又遲遲未到。若是先派了死士去前頭探查,只怕更是打草驚蛇,對我們更是不利。我倒是有一計,但是諸位將軍都在,我也不好胡說八道不是?!?/br> 錢芎竺拱手道:“娘娘,你便快說吧,這都什么時候了。您說,兄弟們都聽聽,但凡行得通的,那便是好法子啊?!?/br> 茱萸笑笑:“不是我要賣關子,只是這計,不用一兵一卒,怕是你們武將聽了也要不屑,因而我也不好亂說?!?/br> 武至忙道:“干娘,你就別賣關子了,到底有什么法子,我們都想聽聽呢?!?/br> 2 第一百五十七章 孤膽一擲 茱萸指著布防圖道:“這幾處防守都不是咱們的強項,即便知曉勿洛的模式,那也很難打入到敵軍內部,如今我們不妨孤注一擲,也算是孤膽求生了。這會就勞煩幾位將軍,去城中百姓家中,將銅鏡、鑼鼓等盡數收上來。咱們不妨同勿洛軍來唱一場空城計?!?/br> 周筠生眼中閃過一絲喜色:“孤膽求生,這計策,朕倒是喜歡?!?/br> 出了帳外,各人都吩咐了下去,城中百姓,但凡有銅鏡、鑼鼓者,盡數都收了上來。到了丑時,茱萸便命人點了火把,將城樓各處的烽煙臺點的比往日更亮堂。 諸位將士又將銅鏡按著方位,擺滿了城墻之上。每一處又對應有銅鑼數只。周筠生又命人將軍鼓盡數也抬上了城樓。 待得寅時,茱萸放了一只炮仗為訊號,登時城樓上軍鼓擂擂,又不時有鑼鼓之聲震天響起。這銅鏡映著火把,也使得城中亮如白晝。 幾排將士們輪流上陣,對著城中四向吶喊:“援軍來啦!援軍來啦!” 又有炮仗之聲在城內轟隆作響。這一炸,炸的城中百姓,皆驚醒了。也叫城外的勿洛軍,一時失了方寸,全然不知這關海城中發生了何事。 這葉琮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忙命人前去一探究竟。待得探子回來,只說這關海城熱鬧非凡,說是將士們都歡欣鼓舞,傳聞是援軍到了。 乍一聽,葉琮心下仍是不信的。這大鉞的援軍明明被困在半道上了,若說現下已經到了城中,也實在是沒這個理。倒不如說,是大鉞使了炸。 雖然阿駑還未趕到,但葉琮料想,這里頭一定還有什么詭計,因而也不全信這消息。只是趁著天剛蒙蒙亮,便帶領全軍大舉進攻。 可這一路,也是平靜的出奇,既沒守軍,也無人反抗,一路直入到了關海城下。只見著這關海城門大開,守城的將士也不在,街頭人來人往,好似沒有打仗這回事一般。 待得葉琮再抬頭看時,卻見周筠生閑閑坐于城樓之上。且是瞧著笑容可掬,又焚香cao琴,茱萸則在一旁歌舞助興。 再仔細瞧了,武至手捧寶劍,一臉鎮定威嚴之色。而薛巾手執塵尾,在一旁殷勤地伺候著。城門外,有三十余關海城中百姓,低頭灑掃,勿洛大軍來了也不抬眼看,旁若無人。 葉琮瞧到此處,心下糾葛了大半天,仍是疑慮重重。 熊寶弟也是個勿洛土生土長的粗人,心思并不如葉琮細膩。只請求直接殺進城去,想它關海城如今是插翅也難飛。 葉琮卻道:“這大鉞皇帝,自為王爺時候,便是極其謹慎,又胸有城府之人。若說他此番涉嫌有詐,我看倒是不像,只怕是真當有奇兵援軍到了,因而才如此有底氣。今兒個無端端的,關海城門竟然大開,必是有埋伏!我軍若進,真當就中其計也。你又怎會知曉這大鉞皇帝的狡詐來?!?/br> 葉琮邊說,邊起令叫大軍撤離,于是葉琮與熊寶弟兩路兵盡皆退去。待得這日晌午,阿駑到了城下,也不見葉琮等身影,想著若是貿貿然進宮,單講這軍中人頭,也不見得就比大鉞有絕對性的優勢,因而只得作罷,忙轉身回了勿洛營地。 眼見著勿洛軍的身影遠去,周筠生對著茱萸撫掌大笑:“你可真當是料事如神??!軍中女諸葛是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