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節
周瑞:“我已經看到,機械犬視為損壞,你們可以卸下槍支?!?/br> 之后的20分鐘里,藍方全程是懵逼的。 藏在室外的,基本就是無人機過來點個名。 隱藏在室內的,則是機械犬火力壓制,槍榴彈直接帶走,再帶不走的,則是巡飛手雷飛進去找人。 再再帶不走,則會拿出“自走地雷”。 不會真的爆,滾進去滴滴滴三聲,全屋“陣亡”。 紅方全程……零傷亡。 只有機械犬被“摧毀”三個。 藍方不是沒有反擊,當意識到“敵人裝備有大問題”后,他們有試過主動出擊,但紅方堅定執行周瑞的教導,能讓無人機完成的工作,自己絕不出來。 那叫一個茍啊……茍出了一片天。 大部分藍方人員,“陣亡”前就只見過機械犬。 7人小隊,以主動進入危險區域的情況下,全殲30人。 全程都沒啟用“巡飛機”、“候鳥機”這樣的戰場級無人機,只局限在“戰術”級別的設備,連大型無人機“遠程投彈”都沒用過,但卻已經打出了超強的戰果。 這是一場小規模行動,也是一系列演練的開胃菜。 紅方那叫一個爽,絕大部分人回來后,彈夾都還是滿的,喜笑顏開! 藍方牙都咬碎了…… 就在他們以為噩夢結束了的時候,卻聽到指揮臺說道:“現在進行第二輪,‘有信息遭遇戰’,現在你們已經知道紅方的武器裝備了,給你們30分鐘復盤,再來一次?!?/br> 藍方:窩尼瑪! 第579章 我也是科學家??! 駐扎地,第三小食堂,戰士們都在吃飯。 只是明顯感覺到分為了三個區域。 紅方小隊在興致勃勃的討論上午的演練。 “巡飛手雷是真的牛逼,還能懸停索敵,有個小子沿著墻根溜,都跑到屋子后面了,硬是被追著放倒了,這要是上了戰場用實彈,看到就得尿褲子?!?/br> “哈哈哈,我還是覺得機械犬牛逼,目標小,反應快,對面一個家伙還想s型走位,結果一套戰術動作跑完,已經挨了七八槍?!?/br> 紅方排長壓壓手:“大家小聲點,要照顧到戰友情緒,這樣不利于團結,你們說是不是??!” 說是小聲點,其實自己聲音比誰都大。 所有人一起附和,大聲道:“是??!” 部隊之間,經常這樣互相“較勁”,制造點競爭意識。 每次大訓都少不了,只是今天格外難捱。 十幾米外,藍方的成員飯勺都要嚼著吃了。 我們要舉報!他們開掛! 那是演練么?我們也要無人機!我們也要機械犬!我們也要巡飛雷! 為什么我們不是紅方! 目光不由的看向了食堂的第三方。 “軍無研究所”的人,也都聚在一起,一邊吃飯一邊討論技術問題。 “機械犬的續航還是短板,工作續航才30分鐘,雖然可以持續投放,但還是太麻煩了?!?/br> “我們可以直接投電池?換電設計的簡單一些?!?/br> “這個不錯,就和電瓶車一樣?!?/br> “下午是什么項目?” “好幾個呢,比較大型的是‘火力陣地拔除’?!?/br> 周瑞偶爾參與討論,但干飯速度絲毫不弱。 部隊的飯菜不說多好吃,但搭配的不錯。 上午的開胃菜,周瑞感覺興趣一般,無論投入數量,還是復雜程度,都是小打小鬧。 不過他已經申請了幾項額外測試,如果能批準的話,會有點意思。 他想自己上,試試“一人成軍”是什么感覺。 “嗙”的一聲,一個餐盤重重的放在了周瑞面前。 楊如彬板著臉:“不行!” 周瑞心說好家伙,我剛還在暢想呢! “你的額外測試申請我看了,不通過!” 周瑞道:“都是顏料彈、空包彈,怕什么?” “顏料彈、空包彈,10米內也有殺傷力,不然你以為以前演習出現傷亡都是什么情況?” 楊如彬專門來了食堂一趟,就是為了把態度擺出來,因此話也比較硬。 “危險無法排除,不可能讓你參加,非要測試,讓馮陽上!” 一旁正在吃飯的馮陽:喵喵喵? 周瑞也不惱,有理有據道:“馮陽手笨,一著急那手和抽筋了一樣?!?/br> 楊如彬盯著周瑞:“你是科學家,有自己的工作?!?/br> 周瑞:“談身份就沒意思了,我在很認真的規避風險?!?/br> 馮陽: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就坐在你倆旁邊? 而且我也是科學家??! 周瑞知道,此時若是非要聊個明白,只能換來徹底的拒絕,干脆先不提了。 反正演練還有好幾天,慢慢嘮唄。 …… 下午,又進行了第一大項的剩余兩場。 分別是“野地戰壕清除”、“城市大型建筑內攻堅”。 兩場中又涵蓋十多項各類小測試,全都順利完成。 依舊是紅方完勝。 雖然“藍方”換人了,但他們的遭遇是相同的。 無孔不入,悍不畏死,高度協調,還有“人類老六”在后面放冷槍。 這怎么打?! 各部門節奏調整后,效率越來越快。 “火力陣地拔除”、“營地襲擾”、“查打支援”…… 一項項演練在進行,反饋出來的數據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好。 軍方的分析員臉上,笑容比ak還難壓。 “機械智能戰”,不再只是孤零零一輛平臺車,開著出去炸坦克。 而是有機的,系統的嵌套進了現有軍事體系里。 當然,這是軍方,包括楊如彬希望看到的,卻不是周瑞希望看到的。 他始終覺得差點意思。 這次難得有如此配備齊全,如此高規格的大型演練,他想要驗證更多。 …… 于此同時,演練場幾十公里外,屬于另一個縣的某風景區山頭上,幾個露營者正架著天文望遠鏡,對著遠處觀察。 這個景區雖然不太出名,但四月中旬恰好是春游的好時節,來往游人不少,甚至能看到排著隊的小學生,嬉鬧聲不絕于耳。 路過的其他游客,看到這幾人沒有覺得奇怪,心想應該是天文愛好者…… 但有心人細想就會覺得反常,為什么是白天?為什么角度這么低。 一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中年人,對著望遠鏡調了半天,最后無奈道:“看不到,白蒙蒙的,天氣不好?!?/br> 本身演練場周圍30公里內,就不允許有類似瞭望臺的設施,但離得遠了,就管不到了。 畢竟蘇省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管制再嚴總有極限。 這伙人來這里,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天氣情況特別優異的情況下,也許能看到一點東西,雖然也不甚清晰。 不要以為天文望遠鏡看地面就無敵遠,空氣折射,清晰度,分辨力,影響很多,他這個也不是多高級的貨。 中年人的身旁,鐘正南有些煩躁:“就為了這種碰運氣的事,你讓我請假?” 我最佳店員沒了怎么辦? 中年人是他的聯絡人,看上去敦厚老實,一邊繼續調整望遠鏡一邊說道:“你還真把自己當店員了?” “我是高級駐店工程師總監!”鐘正南強調道。 “我最佳店員沒了,怎么調回智能大廈?怎么開展工作?怎么完成任務?” 中年人對鐘正南焦躁的精神狀態已經習以為常了,不由感慨這年頭,上個班壓力真大。 “特工”都快卷成“小時工”了。 身旁其他兩個“同伙”頻頻側目…… 這就是隊長說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