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節
用周瑞的眼光來評價…… 這可以說是一架“怪物”。 它已經和a380沒有一毛錢關系了。 非要比的話,也是和b2比…… b2是它弟弟。 無論大小、載彈量、隱身性能、續航、速度…… 還有沒有提升空間? 答案是有的,但需要周瑞退出去,繼續精深自己的航空工程知識,尤其是和轟炸機相關的內容。 但今年這一次“異曲同工”是來不及了。 周瑞左看右看,這玩意只剩下一個可改造的空間的,雖然作為軍用飛機,不見得有其必要性。 還是決定試一下吧,反正不行就撤回唄。 “全面應用‘機械智能’系統……” 系統:“全面應用機械智能系統,會降低續航能力,是否確認?!?/br> “確認?!?/br> 出乎周瑞預料的是,這次眼前的怪物轟炸機,外形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周瑞帶著疑惑,進入了“怪物”內部,發現大量傳感器、控制器,都變成了智能設備,上萬個“點”在內部組網,使得眼前這架飛機的底層控制邏輯,已經被徹底顛覆。 首先就是這架飛機,可調控的部分大量增加,許多細微的部分都可以通過“機械智能”控制。 飛行員除了儀表盤以外,還可以利用交互方式,來控制這架復雜的機械造物,大大降低了控制難度和學習成本。 最重要的兩個變化是…… 一:它可以自行執行命令,無人投彈,無人巡航,無人起降,且各方面精度,反應速度,遠超人為控制…… 二:它可以與其他搭載“機械智能”的飛行器,組成作戰編隊,既可以自己為主飛搭配護航機,也可以跟隨戰斗機進行突圍。 付出的代價是,耗電量增加,油箱空間減少,綜合續航掉了1000多公里。 但,血賺! 至此,以周瑞目前的知識水平和結構,這架飛機已經沒有什么可以升級的了。 要有,也是拆東墻補西墻,加了速度就要減續航,加了續航就要減載彈。 周瑞不再給出新指令,而是利用這種自由的特殊視角,在整架尚未命名的巨大飛機內不斷穿梭,觀察每一個角落。 不知道逛了多久……周瑞重新“鉆出”飛機內部。 漂浮在白色空間上空。 那么接下來……系統準備怎么把這玩意兒的全套設計圖給我? 說直白一點…… 這已經比a380復雜多了…… “確認設計方案?!?/br> “收到,確認后不可更改……設計已經固化,將生成全息設計圖,宿主可隨時查閱……” 然后……就沒了…… 周瑞僅僅一瞬間,腦海中就閃過一個念頭…… 這里面有漏洞可以鉆! 是不是只要不確定方案用掉一次“異曲同工”機會,就可以在這處白色空間里白嫖系統的“算力”。 在里面隨心所欲的進行“指令化一鍵設計”,最后自己記在腦子里就可以了! a380是體量有點太大了,但簡單一些的呢,完全記得住??? 還沒來得及細想,周瑞視線急劇拉升,脫離了白色的未知空間,恢復了平日那單調的系統面板。 和他之前設想的有很大區別,系統并沒有像是“天之啟示”那樣讓他手繪,也沒有突破物理限制憑空給他一個硬盤,而是將設計圖本身存放在了系統內,讓他可以隨時查看。 雖然這會使得圖紙出現在現實世界中還需要費一番功夫,但至少不會讓他累死累活的畫幾噸圖紙。 周瑞再睜眼的時候,外面又是黃昏。 淦! 他自嘲的笑了笑,從沙發上起來伸了個懶腰。 先是感覺到渾身的舒爽,但緊接著,就是非常明顯的饑餓感。 從辦公室抽屜里,找出自己的士力架,周瑞一邊吃,一邊思考著“新圖紙”該怎么用。 準確的說,第一步是怎么從腦子里,復現在現實世界,才好論其他。 對了……還沒起名字呢,不然總是“新圖紙”、“新圖紙”的,挺不方便的。 按照一貫的作風,周瑞喜歡從中國神話里找靈感,“四象”、“畢方”、“開明”都是這樣。 根據這個新圖紙的特性,周瑞微微思索,決定暫時稱之為“鯤鵬”。 畢竟如果成功制造出來,這注定會是世界上最大的轟炸機。 也是最大的戰略轟炸機,最大的隱身轟炸機,最大的超音速轟炸機…… 當然,這里面需要走的路還很長,雖然適配了國內工業現狀,但有些硬性指標周瑞并不想降低,部分結構的技術需求,稍稍超出現有水平,需要“使把力”才能夠得到。 而且造價非常美麗…… 嗯……給全國煙民添麻煩了! 大家努努力??! 按照航空領域的命名習慣,“鯤鵬戰略突防隱身轟炸機”是它的全名。 “戰略”代表打擊半徑極大。 “突防”代表可超音速。 “隱身”就不用說了。 至于將圖紙搬到現實,最快的方法是“造船廠五十勇士”那樣,搞一次由周瑞指揮的大決戰。 最慢的方法,是周瑞自己畫。 咬咬牙,估計三年五載的,也就畫完了。 呵呵,自己真幽默…… 對了,這個存在于系統內的圖紙,由于可以隨時查看,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周瑞可以經常翻閱,來強化自己的知識,就像復習一樣。 系統給出的方案,是他實力的“最高分”,具有很好的參考意義,溫故而知新。 即便是自己涉及的東西,經常翻閱也能獲得很多啟發和靈感,畢竟周瑞無法保證自己每一天都是“最高分”。 “異曲同工”這個能力,還能薅出更多羊毛,或者說有更多妙用。 第493章 不算太重要? 士力架嚼了兩條,周瑞狀態漸漸回升。 昏睡一天的感覺逐漸消失 這種熱量超高的東西,可以快速讓他恢復狀態,而他又是一個經常高強度用腦的人,所以辦公室里幾乎是常備,有時候就連口袋里都會揣一根。 怎么感覺和李文倩有點像…… 不不不,我這個是功能性的,她那個是純粹嘴饞。 周瑞想了想,鯤鵬的面世,還是離不開各方各面的幫助,光靠一個人開掛,它永遠只能是“圖紙”。 不過和“殲20”、“畢方”不同,這兩個都是有跡可循的,一個是蓉飛多年努力打下的基礎,一個通過逆向“f117”獲得的靈感。 “鯤鵬”有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感覺,周瑞想要將這一過程合理化一些。 看了看表,距離晚飯還有點時間,周瑞打開電腦,決定先把鯤鵬的氣動外形畫出來,先發給蓉飛,驗證一下模擬數據。 他當然相信系統的水平,但這樣才能讓“鯤鵬”的出現自然一些。 內容不算太多,只是一張外形設計圖,不涉及內部結構,甚至不涉及材料問題,前后只花了周瑞一個多小時。 將所有東西標注清楚,又寫了一段文字描述后,周瑞把東西拷貝到了優盤里,然后起身去了保密室,找到了白曉鶯。 “幫我把這個,發給蓉飛林廣榮主任?!?/br> 直接走郵箱肯定是不行的,哪怕周瑞的電腦是有保護的,網際網路卻不是,交給白曉鶯他們就好了,他們會安排的。 這也是保密室常駐復瑞科技的意義之一。 白曉鶯鄭重的接過優盤,但還是問了一句:“這個東西,重要程度如何?” 這決定著會用什么級別的方式傳遞。 周瑞想了想,說道:“不算太重要,一種戰略轟炸機的外形設計,準備讓蓉飛那邊幫忙驗證一下,他們那邊有風洞和模擬軟件?!?/br> 白曉鶯手一抖。 你把這叫“不算太重要”? 還好我多問了一嘴! 不過周瑞是真沒覺得有啥,僅僅一個氣動外形罷了…… 對于一架飛機而言,氣動外形固然“重要”,但僅有氣動外形,啥用也沒有。 飛機又不是實心的…… 周瑞笑著打趣道:“年會伴手禮的優盤你收好了么?別和那個搞混了?!?/br> 白曉鶯小心翼翼的,將優盤放在一個含鉛保密盒里,然后才說道:“收好了,在宿舍放著?!?/br> 周瑞強調道:“一定別搞丟了,而且早早上報,確認歸屬?!?/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