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節
其次內部,油箱的布局,結構的優化,乃至空間的利用,都在不斷變化。 由于信息量巨大,周瑞無法像觀察氣動外形那樣,第一時間感知到區別,但一陣變換后,白色空間內的“a380”,已經大為不同。 變得更流線型,并且成功瘦身,小了一圈。 這是因為系統優化了空間利用率,在不降低各項性能的情況下,飛機體積卻變小了。 這種“優化”,是基于周瑞自身的知識水平,但這個工作如果要讓周瑞自己去做,工作量怕不是要積年累月。 以噸位單位的圖紙已經很夸張了,還要整體優化…… 而在“異曲同工”能力中,一步到胃。 不過……更驚喜的還在后面…… “正在測算宿主當前知識結構……測算完畢,宿主可以根據自身知識結構,對設計進行改造……” “推薦方案1:大量使用‘四象-mp3蒙皮’技術,可進一步提升整體性能?!?/br> “推薦方案2:大量使用‘機械智能’系統,替換飛機cao控底層邏輯,可使飛機擁有智能性?!?/br> “方案3:添加鈣鈦礦太陽能技術,可小幅度增加續航能力?!?/br> “方案4:宿主可提出主觀改造需求,系統會判定是否可行……” 周瑞眼前一亮。 原來能力描述中“根據宿主知識水平、結構,獲得弱化或強化”,是這么運作的? 可控性這么高?! 第491章 隱身武裝民航? 如果說前面,根據周瑞知識水平進行的自動優化,讓a380瘦身,算是一個小驚喜。 那么后面,自由度頗高的“知識結構”改造,應該算是超級驚喜了。 這個能力遠比周瑞想象的強大,不愧是一年只有一次機會的稀有貨。 周瑞的意識懸浮在白色空間內,仔細查看著系統給出的四個改造選項。 兩個推薦方案,“四象-mp3蒙皮技術”和“機械智能”,說實話,已經能把這架飛機改的媽都不認識了。 和a380已經算沒什么關系了。 更改蒙皮技術,會直接使得這架龐然大物,擁有隱身性能,估計氣動外形還會有進一步的變化…… 當然,考慮到其夸張的體積,隱身性能直接和“殲20”比肩的可能性不大…… 而“大量應用機械智能”……周瑞已經想象不到會變成什么樣子了…… 系統所說的大量應用,應該不會是在里面加一些端茶送水的服務型智能設備,那也不屬于飛機本身。 可能是將每一個部件、每一個傳感器,每一個控制器替換成機械智能…… 考慮到這架飛機的體積……是不是可以稱之為“會飛的智能大廈”? 這不但媽不認識,爸也不認識了。 至于沒有推薦的“鈣鈦礦太陽能”方案是小問題,只能一定程度增加“電能續航”,對“油料續航”的影響微乎其微……沒有太大意義。 周瑞想了想,決定先試一試具體有多“可控”。 系統說了可以主觀提出改造意見,它會評估可行性。 周瑞心中默念:“增加載彈倉?!?/br> 白色空間內,系統瞬間彈出對話框: “增加載彈倉,會大幅減少行李艙空間,是否確認?!?/br> 都加載彈倉了,我還要個嘚行李艙空間……武裝客機么? 周瑞默念確認。 這只是一個嘗試,不過從系統的反應來看,每一次變化都不是“既要還要”,相對應的,也會影響其他性能。 之前的“自動優化”,是在不影響參數的情況下進行的,但可以改的東西還能多。 只見白色空間內,那架巨大飛機外形再一次發生變化,原本光滑空曠的機腹部分,多出了兩個方框,微微閃爍,示意著載彈倉的所在。 周瑞將視角拉近,“探入”飛機內部。 好他媽大的載彈倉…… 要知道這架飛機,哪怕瘦身優化,也有十二米高(不算尾翼),機身和翼展均達到七十多米長。 這載彈倉對比戰斗機的,簡直是面包車和大卡車的區別。 并且整個載彈倉的設計思路,和殲20如出一轍,顯然是系統調取了周瑞的知識結構。 系統提供的改造上限,就是周瑞的上限。 但這種拼接積木一樣的cao作方式,可以省去海量的工作量,一個念頭就可出結果,真的太爽了。 周瑞心中再度默念:“取消我的上一個指令?!?/br> 大飛機一陣變換,又恢復了原樣。 好玩!太好玩了! 該怎么改呢…… “異曲同工”的可控性遠遠超出預期……讓他腦子里冒出了許多新點子。 這還搞什么民航! 先試試隱身性能。 周瑞默念道:“全面應用'四象-mp3'蒙皮技術,使其隱身性能達到五代機的水平?!?/br> 系統對話框:“這一改造,會極大影響乘客空間,乘客舒適度,載重量,氣動外形、續航……是否確認?!?/br> 顯然,之前系統推薦使用“四象-mp3”蒙皮,但并未苛求隱身性能,只是為了減少機身重量和內部電子系統的空間。 但如果想要讓這么大的飛機,擁有五代機的隱形能力,這就是兩碼事了。 周瑞默念:“確認?!?/br> 反正可以撤回,試試又不要錢。 只見大飛機的外形劇烈變化,整個和縮水了一樣,并且氣動外形已經看不到a380的影子了,變成了…… 翼身融合外形…… 并且尾翼一個變兩…… 誰要是說這是民航客機,估計會被人抽大嘴巴子。 周瑞看著這個外形,有一種“如果讓我設計,我也會設計成這樣”的感覺,顯然,系統還是基于他的知識水平來進行的。 但有一個問題,就是為了達到周瑞所說的隱身性能,其他方面的縮水有點過于嚴重了,比如尺寸,已經從大飛機,變成中飛機了。 周瑞微微思索,將視角進入飛機內部,居然還保留有乘客座艙……甚至座椅還頗為豪華…… 隱身民航?異端! 也為難系統了,這么鬼扯的需求居然真的實現了,而且還能拉幾十個客人……甚至還分了頭等艙和經濟艙…… 而且數百個頂尖工程師,以年為單位的設計改造工作量,超算都干不明白的活,居然瞬息完成,真牛逼。 “取消我的上一個指令?!?/br> 周瑞直接回爐重造。 雖然白色空間里周瑞沒有rou體,但他的思維好像在來回踱步一樣,腦子飛速運轉。 然后重新提出一連串需求: “完全取消乘客艙、行李艙、增加載彈倉,全面應用‘四象-mp3’蒙皮技術,達到五代機水平的隱身性能,增加有源相控陣雷達……” “異曲同工”改造的上限,就是周瑞的上限。 但周瑞在航空工程領域的上限,真的很高…… 他只造過戰斗機,但研究過的資料可是太多了,蓉飛這么多年積累下來的絕密知識,乃至蘇系,美系轟炸機的大量內容…… 如果是個普通人拿到這個能力,連一個螺絲釘系統都不會給他改,甚至直接給個猴版的骨折圖紙了不起了。 能飛就燒高香了,不能要求太多了。 但在周瑞這里,卻能盡情的使用。 “……增加光學對地觀測系統,替換為畢方渦扇發動機,具備1-2馬赫超音速巡航能力,添加空中加油接口……” 一連串指令報出,周瑞的方向很明確了。 “超大型超音速隱身轟炸機?!?/br> 撐死膽小的,餓死膽大的,搞什么民航多麻煩,要想出飛國門還要各國的準飛證,歐盟要一套,北美要一套……還要提供技術細節,人家想卡你,一下卡你好幾年。 我搞這個,出門我看需要誰許可! 第492章 鯤鵬 系統的算力仿佛沒有上限,哪怕周瑞一口氣和小作文一樣,提出了無數需求,但當周瑞結束陳述,選擇確認之后,依舊是一眨眼的功夫。 面前的大飛機,徹底不一樣了。 翼身融合,沒有尾翼,就像是一個機械蝙蝠。 而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大! 根據系統提供的數據,高度6.1米,翼展63.2米,長度37.1米 具有六個畢方渦扇發動機,全機身“四象-mp3”隱身蒙皮,可1.5馬赫巡航,最大續航16000公里,超音速續航8000公里。 載彈量……36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