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書迷正在閱讀:從大夏開始:開國之君陸續降臨、從嬴政開始:歷代皇帝陸續降臨、重生中獎前,目標,桃李滿天下!、開局躺平,截胡五星女帝老婆、重生09:合成系男神、黑化強制愛短篇集、多云轉晴、春帳暖(骨科,親兄妹)、月亮為證(1v1,校園)、【GB】攤牌了,我不做人了
圣人道:“案犯陳年確實是周時之子,但……” 第四十四章:朝會 話還沒說完,姚言清便道:“即是如此,大理寺為何還不嚴懲兇手,這等狼心狗肺之徒應處以極刑以儆效尤?!?/br> 圣人皺眉道:“這里面內有隱情,還需再三斟酌?!?/br> 周學官一案他一直有所關注,案子剛有結果,崔敘便暗中呈報了上來,此事不但是牽扯到陳年殺人一事,更嚴重的是周學官欺世盜名之罪。 正如姚言清說的,國子監乃天下學府,這件事一旦捅出去對國子監的名聲傷害極大,再來就是陳年殺人死不足惜,可是若陳年說的是真的,那么直接殺了陳年恐怕會引起眾多百姓的不滿。 從黔中傳來的消息,周時的尸體已經找到了。 這樣一來,陳年的話基本上可以確定屬實,不管怎么說,陳年為報父仇,隱姓埋名多年是真,周學官做的事足以死上幾百回。 崔敘將這件事呈給大理寺卿王公,王公讓他暗中交給圣人定奪。 一旦此事公開,無疑會對國子監造成重大的損害,國子監孟祭酒年事已高,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可不能讓國子監蒙羞。 姚言清卻不管這么多,他好不容易才打探出這些消息,“據臣所知,陳年一案已有定論,大理寺久久不判,是否要包庇兇手?” 此話一出,朝臣們紛紛咂舌,萬萬沒想到這個姚言清膽子這么大,敢參大理寺。 “你渾說甚!” 一道暴喝陡然響起。 眾人看去,只見大理寺少卿鄭峰跳將起來,指著姚言清的鼻子罵道:“你這匹夫,平日正事不做,就知道參說些莫須有的!” 姚言清呵呵一笑,也不惱火,“鄭少卿剛回長安,對此事不慎了解也是有的,別的不說,單你們大理寺審完案子之后,不宣判不上呈就是不該!若不是心虛,為何不在朝堂上自證!” 鄭峰道:“某是不知案子詳情,但我大理寺做事一向光明磊落,絕無包庇之說!你要大理寺朝堂自證?哼,只怕你御史臺沒有這個面子!” 這話無疑將整個御史臺得罪了個遍,大理寺卿王公和少卿胡理愣是慢了半拍,沒攔住鄭峰的嘴巴。 果然,好幾個御史站了起來,紛紛進言。 “陛下,臣參大理寺不忠之罪,他們這是罔顧我大興律法啊陛下!” “陛下,此事證據確鑿,大理寺遲遲不判陳年,這就是包庇!” “陛下……” 鄭峰鼻子都要氣歪了,“你們休要渾說,大理寺辦案何事輪到你們御史臺插手了?!?/br> 因崔敘去了外地查案未歸,此次朝會他就沒來,王公等人懶得和御史臺爭論。 鄭峰有口難言,只能反復強調御史臺胡說八道。 這時,一個御史大喊一聲:“陛下,臣要參大理寺包藏禍心、國子監治下不言之罪!” 國子監的人不樂意了,你打擊大理寺就算了,反正你們平時也不怎么對付,但是你捎上國子監是什么意思? 國子監理虧可以,但是氣勢不能輸,當下就有監丞下場,和御史臺對罵起來。 文人對罵講究的就是一個氣派,尤其是國子監和御史臺都是吃嘴上功夫的,這邊罵一句“巧言如簧,顏之厚矣?!蹦沁呣D頭就奉上一句“相鼠有皮,人而無儀!” 這般精彩程度喜的在一旁做記錄的書吏官興致高昂,刷刷狂書個不停,草紙都換了好幾張。 朝臣見慣了這等一言不合就罵架的事,此時的表情都很淡然,權當他們不存在似的,小聲地交換著意見。 圣人高坐在龍椅下,見朝下口水唾沫齊飛,爭的面紅耳赤,要不是因為在朝堂上,只怕手中的笏板早就砸過去了。 不過,他們吵他們的,反正只要不找自己麻煩,他管他們怎么吵? 他們就是把大殿掀了,他大不了重新建就是了! 也不知道今日宮中有沒有準備綠豆粥,天氣漸熱,還是要吃些消暑的涼食才好。 “陛下,陛下!”內侍叫回來圣人的思緒。 圣人往下一看,就見幾個御史并國子監監丞跪在大殿的中央,直挺挺的身子骨里寫滿了不服,一個個對著他露出渴求的眼神。 圣人:“……” 不是,都看朕干嘛,你們接著吵??? 圣人很無奈,這種事情都已經發生過無數回了,本朝的御史一個個都軸的很,凡事只要被他們抓到把柄,他們愛就參上一本,上到九品芝麻官的后宅小事,大到朝廷的諸事決策,但凡是他們盯上的目標,不達到目的誓不罷休。 他之前一直盯著國子監的事,就是因為御史在朝堂上要求盡快查案給天下學子一個交代,哪知道這件事能牽扯到九年前的舊案。 御史先參大理寺包庇兇手之罪,后參國子監治下不言之罪。 現在倒好,雙方互不相讓,誰也不服誰。 圣人的目光落在了一直閉目養神的大理寺卿王公身上,“王卿可又什么見解?” 王公睜開眼,摸了一把胡子,和氣道:“此案已經查明,全憑陛下做主?!?/br> 接著眼神微動,示意:這件事早就上報給陛下了,陛下就莫要為難老臣了! 圣人眉頭一皺:這合該是你大理寺的事,憑什么我要煩心。嘴上卻道:“王公莫要推脫了,大理寺執掌天下刑獄審核,此事大理寺該判?!?/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