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節
書迷正在閱讀:以身飼龍、逃出緬北、娛樂圈的吃瓜影帝、今晚天黑再見面、大理寺斷案實錄、從大夏開始:開國之君陸續降臨、從嬴政開始:歷代皇帝陸續降臨、重生中獎前,目標,桃李滿天下!、開局躺平,截胡五星女帝老婆、重生09:合成系男神
沈彤抱住火兒的脖子親了親,笑道:“原來你是蕭韌的女兒啊,你爹真大方,把你讓給我了?!?/br> 說到這里,她忽然感覺有哪里不對…… “彤彤,我們去前面!” 宜寧郡主的喊聲響起來,打斷了沈彤的思緒,她翻身上馬,向著宜寧郡主手指的方向去了。 直到下午,沈彤和宜寧郡主才在書院街口分手,宜寧郡主沖她眨眨眼睛:“說話算數啊,過幾天咱們還去馬場玩兒?!?/br> 雖然只是孩子們之間的約定,可是沈彤是不會爽約的。 一來她也想帶著火兒出去遛遛,二來她很喜歡宜寧郡主爽朗單純的性子。 可是沈彤和宜寧郡主都沒有想到,她們的約定還是沒能實現。 兩天后,一名王府內侍來見她:“沈姑娘,郡主讓小的來跟您說一聲,她不能和您一起去騎馬了?!?/br> 沈彤微怔,離她們相約騎馬的日子還有幾天,宜寧郡主怎么早早地就派人來告訴她了? “郡主是有什么事情要忙嗎?”沈彤委婉地問道。 小內侍眼圈兒紅了,沈彤見過這名內侍,他是宜寧郡主身邊的人。 “郡主做了一個夢,夢到觀音娘娘了,郡主覺得她和佛菩薩有緣份,便求了王爺,要到普渡寺里帶發修行……”說到這里,小內侍抹了把眼淚。 沈彤一聽就知道這是胡說八道呢,當然不是小內侍在胡說八道,而是這一切都是秦王的決定,宜寧郡主一定是不愿意的,否則她身邊的內侍也不會這樣傷心了。 “普渡寺在哪里?”沈彤問道。 “普渡寺在榆林,是榆林有名的寺院,里面都是比丘尼?!毙仁陶f道。 原來沒在西安,而是在榆林。 秦王在榆林有重兵,樊幗英也在榆林,宜寧郡主和樊幗英關系很好,他們兄妹連同蕭韌都叫樊幗英為姑姑。 對于宜寧郡主而言,除了西安,榆林是最安全的地方了。 “郡主什么時候動身?”沈彤問道。 “今天郡主就動身了,她讓沈姑娘不用送她,有機會請沈姑娘到榆林看她去?!毙仁瘫獗庾?,又要哭了,普渡寺是尼姑庵,郡主只帶了嬤嬤和丫鬟,不讓他一起跟著,以后在王府里,沒有郡主罩著他了。 沈彤給了小內侍五兩銀子和一包糖,讓他轉告宜寧郡主,她一定會去榆林看望她,小內侍一邊吃著糖,一邊抽噎著走了。 沒過多久,街上果然傳得沸沸揚揚,初時還說宜寧郡主是做夢夢到菩薩,被菩薩點化,傳來傳去,便成了宜寧郡主夢到天災地荒,在夢里她跪求菩薩普渡眾生,菩薩憐她一片純善之心,讓她在佛前為眾生祈福,醒來后宜寧郡主派人去打聽,才知道果真有一座普渡寺,這才到普渡寺修行的。 當然更多人是在感慨,宜寧郡主只有十一歲,從此就要青燈古佛了,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回來。 芳菲回來說起這件事,黃氏嘆了口氣,道:“難得這位郡主心地良善,唉,但愿如她所愿,風調雨順,無災無禍?!?/br> 欣嫵看向沈彤,問道:“meimei和郡主認識的,郡主平日里一定也是一心向佛的吧?!?/br> 一心向佛?沈彤可沒看出來。 她不動聲色,點點頭:“郡主是養在王妃身邊的,王妃向佛,郡主是受王妃影響吧?!?/br> 欣嫵顯然對這件事非常好奇,她又問道:“聽說榆林那邊常有韃子犯境,郡主在那邊豈非不安全?” 沈彤沒有說話,芳菲忍不住插嘴:“阿治哥哥說過,榆林和西安一樣繁華,還能看到高鼻藍眼的西域人呢?!?/br> 是啊,阿治從榆林回來,還給黃氏和欣嫵都送了禮物,都是西域來的新奇東西。 欣嫵松了口氣,雙手合什:“阿彌陀佛,榆林不是苦地方,郡主過去不用吃苦,菩薩保佑,郡主平安順遂?!?/br> 回到自己屋里,芳菲道:“小姐,你說郡主會不會真的剃光頭發???” 她摸摸自己的小卷毛,雖然她的頭發稀稀拉拉,可是她也舍不得把頭發剃掉,何況是郡主呢。 第176章 居士 沈彤被她逗笑了,這傻孩子,以為宜寧郡主真的是去出家了。 宜寧郡主離開的時候,秦王親自把女兒送到城外三十里,秦王府大大小小的官員也全都跟隨,這么大的動靜,不但轟動了整個西北,也轟動了皇宮。 太皇太后摔碎了面前的杯子,嘴邊笑意冷冷:“老四做得很好,很好?!?/br> 給宜寧冊封的圣旨還沒有出京,宜寧郡主就出家了,雖說是帶發修行,可是也不能讓她放棄修行進京謝恩了。 大齊重佛尊道,宜寧郡主以皇室宗女之尊去寺院修行,為萬民蒼生祈福,這是人人稱頌的大功德,她這個皇祖母還能怎么做? 太皇太后冷冷地道:“既然她喜歡去寺院,那就一輩子待在那里吧?!?/br> 不久,圣旨傳到西安,皇帝感念郡主慈善良德,賜宜寧郡主佛珠一串,經書一部,木魚一只,改封宜寧郡主為善安居士,普渡寺內建善安堂,以做修行之地。 這就是奪了郡主封號了。 從此以后,世上便無宜寧郡主,多了一個善安居士。 既然是御賜的封號,又賜了修行地,除非有圣旨,否則善安居士便要在那里修行一生。 秦王派人護送宣旨太監去了榆林,這時,一清道人也回到了西安。 “先生,本王是不是做錯了?”秦王苦笑,他原本只想以修行的名義把宜寧送到榆林,過上幾年,宜寧到了要出嫁的年紀,再找上名目回來便是,可是他太過心急,還是低估了太皇太后的狠辣。 “王爺是愛女心切,一時疏忽而已,萬萬不要自責。如今雖有圣旨,但是郡主是在榆林,千里之遙,京城里還能奈何,這道圣旨不過就是找回面子而已?!?/br> 一清道人的這番話,秦王當然也想到了,榆林是他的地盤,太皇太后和楊家的手根本伸不過去,宜寧在榆林還能像在西安一樣自由自在,但是郡主的封號卻也沒有了。 “宜寧是本王唯一的女兒,三歲時本王便為她請封了,她從記事起就是郡主,如今卻成了什么居士,真是笑話!”秦王的手里捏著一串小紫檀手串,這是去年壽辰時,宜寧送他的。 “郡主開朗清明,不會拘泥于一個封號的,再說,王爺寵愛郡主,郡主今日所失,王爺他朝定會加倍送給郡主”,一清道人說到這里,目光炯炯望向秦王,忽然曲膝跪地,“一清不才,愿輔佐王爺大業?!?/br> 有些事情是你知我知,但是卻不會擺在明面上。 而現在,已經到了必須要挑明的時候了。 或許秦王還有所猶豫,畢竟那件事只要決定了,他便是亂臣賊子。 因此,在過去的幾年里,秦王想的,也只是占據西北之地,與京城分庭抗禮,一分天下。 而現在,只是關上門來過日子是不行了,太皇太后是要激怒他,趁著他羽翼未豐之時逼他造反,就如當年那樣,做好陷阱等著他跳下去。 只不過那時的太皇太后是守株待兔,而現在卻是張牙舞爪而來。 一切只是因為如今的太皇太后和楊家比當年更有底氣,桂王倒了,豫王倒了,就連威風八面的燕王也死了,而燕王的兵力已盡落入楊家之手。 現在的太皇太后和楊家足以與秦王一搏,他們不用守株待兔,他們只要把秦王逼反,再坐收漁翁之利。 秦王俯身雙手扶起一清道人,溫聲說道:“先生大義?!?/br> 一清道人抬頭仰望秦王,卻沒在秦王眼中看到應有的自信,心思急轉間,一清道人說道:“王爺定然還是憂心郡主吧,小道倒是有個想法,就是不知當講否?” “先生請講,在本王面前,先生沒有當講與否?!鼻赝跽f道。 一清道人眸光中有他這個年紀的人罕有的清亮,宛若星子不染塵埃。 “小道聽聞郡主與沈姑娘私下交好,沈姑娘雖然年幼,但是有智有力,王爺,您看不如請沈姑娘赴榆林陪在郡主身邊,既能保護郡主,又能與郡主做伴兒,豈非兩全其美?” 秦王一怔,他沒有想過這個。 他的腦海中浮現出那個精靈的身影。 的確如一清道人所說,若是讓沈彤陪在宜寧身邊,那是最合適不過的。 可是,秦王忽然不確定起來,他不確定自己能否支使沈彤。 沈彤不是他的手下,甚至于那孩子是想出現時就出現,不想出現時,他竟然都不知道她就在西安。 “此事不急,容本王想想?!鼻赝跽f道。 走出秦王的書房,一清道人便看到樹下站著的朗月。 看到師傅出來了,朗月遠遠地躬身施禮,待到師傅走過來,他則默默地跟在師傅身后,謙恭有禮,沉默恭敬。 一清道人看著朗月清秀的面龐,不由自主地想起方才他和秦王的對話,他提議讓沈彤去榆林,王爺竟然沒有一口答應下來。 宜寧是王爺的掌上明珠,而且在這件事上王爺對宜寧心存愧疚;沈彤雖是沈氏遺孤,可是也不過就是個無依無靠的孤女,她雖然救過王爺,但是卻也就是個小孩子而已。 一個小孩子,貴如秦王,原本是可以對她招之則來,揮之即去的。 可是王爺卻還要好好想想,再決定是否讓沈彤去榆林。 是不想讓沈彤去呢,還是他支使不動沈彤? 想到后者,一清道人皺起了眉頭。 他見過沈彤,毫無疑問,那個小女娃身上有一種氣勢,一種令人不可小視的氣勢。 他沒有親眼見到沈彤制住那些刺客,但是他卻知道王爺身邊的那名內侍是個高手,而那名內侍死了,沈彤卻毫發無傷。 這個小女娃太過詭異了。 而這個小女娃卻偏偏出現在西安,又出現在秦王面前。 不能怪他多疑,而是這小女娃身上有太多令人不解的地方。 他讓人調查過沈彤身邊的人,那四個人雖然都有戶籍,而且來歷清晰,但是那種東西,對于老江湖而言根本是信手拈來。 沈彤和她的人,都是不應該出現在的人。 也正因此,她才不能留在西安。 第177章 天街小雨潤如酥 “師傅,為何要讓她離開?” 回到住處,得知這件事的朗月不解地問道。 堂屋正中掛著一幅畫,畫上的人只是背影,衣袂飄飄,仙風道骨,初看似呂洞賓,細看卻又不是,因為那人身上穿的并非道袍。 一清道人走到畫像前,恭恭敬敬地上了一炷香,拜了拜,這才轉過身來,目光炯炯看著面前的徒兒。 “你不想讓她離開嗎?” 朗月眼底浮現出一抹莫明的神色,他避開師傅的目光,望向面上的仙人,喃喃說道:“只有看到她,我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br> 話音剛落,一清道人的拂塵便落到他的頭頂,拂塵輕若鴻毛,掃落之處卻如泰山壓頂,朗月腿上一軟,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 他只有十歲,還是和同齡女孩差不多的身材,甚至更顯瘦弱,一清道人居高臨下看著他,只能看到他頭上小小的道髻和蒼白的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