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節
書迷正在閱讀:邪神竟是我自己、美強慘反派重生以后、糟糕!和死對頭互穿了、分手前,男友從無限流回來了、穿越后我被陰鷙帝王標記了、農家小夫郎重生招贅婿、一封梔子花香味的來信、距離公式、就算是深淵也要養老婆、色情主播不想干了(NPH)
皇后道:“臣妾,不知道?!?/br> 看著她秀麗迷人的面孔,皇帝輕輕一聲嘆息道:“算了,不難為你了?!?/br> 接著,皇帝道:“但是外面關于武則天的傳言,也不得不防?!?/br> 皇后一愕。 皇帝道:“皇后,朕駕崩之后,如果懿貴妃那邊安分,那就好。但如果她有越權之舉,已經危及到愛新覺羅江山的時候,你要出手?!?/br> 皇后道:“臣妾,怎么出手?” 皇帝道:“朕會給你一份密詔,一旦真的發現懿貴妃有逾越之舉,危及江山社稷。那你就拿出這份密詔,讓肅順動手也好,讓奕讠斤動手也好,憑著這份密詔,就可殺了懿貴妃?!?/br> 接著,皇帝從袖子里面拿出了一份密詔,就裝在信封里面。 而且用蜜蠟封口。 “你能做嗎?”皇帝問道。 皇后道:“皇上,什么才算逾越之舉,什么才算危害江山社稷?” 皇帝道:“你心善,所以你心中尺度更精準。你說說看,什么才算逾越之舉?” 皇后道:“她篡攬大權,而且壓制太子,甚至未來太子成年后,都不愿意還政?!?/br> 皇帝道:“朕就知道,在這方面你能看得非常清明?!?/br> “那這件事情,朕就交給你了?!?/br> 皇后跪下,接過密詔道:“臣妾,領旨!” …… 皇帝離開這邊,回到煙波致爽殿。 這一次,他只秘密召見了僧格林沁和榮祿二人。 “朕駕崩之前,最最不能瞑目之事,就是鏟除蘇曳?!?/br> “你們二人,都對朕無比忠貞,對江山社稷更是鞠躬盡瘁。所以鏟除蘇曳重任,就交到你們二人身上了?!?/br> “未來有一天,懿貴妃會成為圣母皇太后,她會以新皇的名義,召蘇曳進京,進入中樞?!?/br> “她會在皇宮,親自召見蘇曳。屆時你們二人負責埋伏精銳于她的宮室,只要蘇曳一出現,懿貴妃一聲令下,你們就將蘇曳亂槍打死?!?/br> 僧格林沁立刻叩首道:“奴才,遵旨!” 榮祿叩首道:“奴才,遵旨?!?/br> “但是有一件事情,如果到時候,懿貴妃作為圣母皇太后,不下令呢?” 僧格林沁立刻朝著榮祿望來,目光露出贊賞,還是你想得周到。 皇帝沉默了一會兒道:“屆時她如果不下令,依舊動手將蘇曳亂槍打死,順便將懿貴妃,也一并打死,然后去皇后處請朕的密詔?!?/br> 如此,便可萬無一失。 僧格林沁和榮祿跪下道:“奴才,粉身碎骨,也要鏟除國賊?!?/br> 皇帝長長呼了一口氣。 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已經部署完畢了。 他的大限,也要到了吧。 “擺駕淡泊敬誠殿!”皇帝道。 第223章:皇帝駕崩!新時代!碎尸萬段 淡泊敬誠殿! 承德行宮的主殿,咸豐來到這里之后,很少用這個殿。 現在,終于用上了。 幾百個官員,靜寂無聲,跪在地上。 表情不能太悲,因為那樣不吉利,當然也不能喜,只是凝重。 皇帝乘坐著抬輦進來。 幾個太監小心翼翼把皇帝抬到龍椅上,這個時候他甚至已經坐不直了,需要用很多東西放在巨大的龍椅上,才能勉強讓他直起身體。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官叩拜。 皇帝的手已經抬不起來了,只是手指微微動了動。 大太監王承貴道:“起?!?/br> 文武百官站起身來。 面對文武百官,皇帝同樣是仿佛有千言萬語,卻依舊說不出口。 他腦子里面想起了崇禎皇帝說的那句話,朕非亡國之君,但你們眾多臣卻是亡國之臣。(原話是: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誤朕。) 他想了一會兒,且不論他這個皇帝如何。 至少在他眼中,這些臣子還還行。 但眼下,依舊是這個時局。 又能說什么? 自夸,夸不出口。 自損,又不甘心。 唯有揮了揮手,道:“宣旨?!?/br> 大太監王承貴接過已經寫好的圣旨,大聲誦讀。 “著派載垣、奕讠斤,端華、景壽、肅順、僧格林沁,匡源、杜翰、榮祿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br> 之前,只是私下說,你們是顧命大臣了。 而這一次是明旨宣發了。 甚至從這一刻起,這九個顧命大臣不但有了名義,還有了權力。 未來十年之內,朝政大臣就交給這九個顧命大臣了。 “宣皇后娘娘,懿皇貴妃娘娘,進殿!” 所有人一愕,為何還有懿貴妃??? 難道是要當著文武大臣的面,下旨將她殉葬嗎? 片刻后,皇后和懿貴妃走了進來。 而且是少有的盛裝,只有在祭天等大典時候才穿的衣衫。 皇后和懿貴妃二人,來到龍椅面前跪下。 皇帝指了指前面的盒子,大太監王承貴上前,打開箱子。 拿出里面的御印,并且向眾人展示。 御賞! 看完之后,將這個御賞印放回盒子里面,然后小心翼翼放在皇帝的手中。 皇帝竭盡全力,才能捧得住這個盒子。 “皇后,接??!”皇帝道。 皇后鈕祜祿氏上前,雙手高捧,但立刻發現了皇帝是抬不起來的,所以非常順巧地把手放在皇帝的手下。 接過了御賞印。 “懿皇貴妃,接??!”皇帝道。 頓時間,群臣驚呆了。 尤其是肅順等人,不敢置信望著這一幕。 什么意思? 懿貴妃不殺了?不殉葬了? 皇上不是已經拿定了主意了嗎? 文武百官也微微一顫。 尤其是站在大殿門口的大太監王德利,只覺得后背一陣陣發涼。 當時軟禁懿貴妃的時候,可是他在執行的,而且還親手攔了懿貴妃。 這……這要命了啊。 大太監王承貴打開盒子,展示御印。 同道堂。 接著,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懿貴妃接過了同道堂的御印。 皇帝用盡最后的力氣道:“今后所有詔書、圣旨,都要同時蓋御賞和同道堂兩個御印,方才生效?!?/br> “載垣、端華、肅順、奕讠斤,你們可知否?” 這四個人,還有剩下五個顧命大臣出列,叩首道:“奴才遵旨?!?/br> “臣遵旨!” 皇帝道:“諸位臣工,可知否?” 文武百官跪下叩首道:“臣等遵旨?!?/br> 皇帝此舉,其實是加大了兩個太后的權威。 當時在九江閣,皇帝就問蘇曳,是以太后為主,還是以輔政大臣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