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變美后,我躺贏了 第138節
丈夫橫死,妻子受不了沉重的打擊直接病倒。 兩個孩子小的小、弱的弱,根本就不頂事兒。 婆家不說幫忙,卻還跑來欺辱。 搶走了糧食、拿走了銀錢,讓孤兒寡母的餓肚子。 逼得顧氏一個病得都爬不起來的可憐女子,只能一步一挨的去婆家討口飯吃! 趙青云:……作為當事人,知道所有的真相。 可若順著這個思路一通瞎猜,他自己都覺得自己好可憐! 但,事實卻是—— 他們確實餓了,卻不是沒得吃,而是沒人做飯。 阿婆確實來找阿娘要過銀子,但應該是以前,并不是阿爹過世后。 阿娘一句謊話都沒有說,可就是讓人誤會了。 咦? 這個似乎也很不錯呢。 不知不覺間,一個新世界的大門,悄然在趙青云面前敞開了…… 第119章 男主極品親娘(七) “不像話!真是太不像話了!” “就是,咱們趙家莊可是講規矩的地方?!?/br> “對!找族長,快去把族長找來,不能讓顧氏一個寡婦被人如此欺負!” “哼,過去只當趙家那對老貨太偏心,不把國棟當兒子??涩F在看啊,他們何止是偏心,根本就是爛了心肝!” “轄制兒媳婦也就罷了,畢竟是個外姓人,可怎么連孫子也苛待上了?好歹給孫子留口飯吃??!” 村民們氣憤不已,一邊擁簇著顧傾城母子三個去老宅,一邊大聲的議論著。 就連比較刻薄的婆婆,看到趙青云小哥兒倆那“可憐”的小模樣,也不禁有些鄙夷。 雖然她們也是“外姓人”,可自詡自己給夫家生了兒子,那就是自家人。 兒媳婦呢,卻不被她們認可。 但,欺負兒媳婦可以,孫子卻自家人啊,怎么能連孫子都不要? 趙家的那對老貨,真真是兩個老湖涂。 趙青云:……雖然覺得不太對勁,可莫名的有種蘇爽的感覺,是個什么情況? 如果不是太了解自家親娘“天真”的秉性,他都要懷疑,親娘她是不是故意的啊。 以前看著親娘輕易被人哄騙,傻乎乎的信了所謂的“自家人”的謊話,趙青云是又氣又急,偏偏無可奈何。 而現在呢,親娘依然“天真”,但被憋屈的人卻成了“敵人”。 站在一旁看熱鬧的趙青云,只覺得自己像是三伏天喝了冰水,從頭爽到腳哇! “顧氏,你胡說什么?我、我什么時候欺負你了?”趙老太看到門外那烏泱泱的一群人,底氣很是不足。 尤其是眾人的指責,剛讓趙老太有種摸不著頭腦的迷惑。 還是聽人七嘴八舌的一通亂說,趙老太才知道,自己居然被顧氏給污蔑了。 她被氣得一蹦三尺高。 好哇,好個顧氏,平時看著老實、好欺負,其實是個蔫兒壞的人。 青天白日,哦不,現在天黑了,可也不能睜著眼睛說瞎話啊。 什么叫孩子餓,什么叫家里沒有吃的,什么叫銀子都被婆母拿走了? 這些跟她這個老太太有什么關系? “婆母,您、您沒有欺負、欺負我!” 顧傾城瞪大眼睛,急切的辯駁著。 只是她身體太虛弱,哪怕是正常的說話,落在別人眼中,也是被嚇得不得不“說謊”。 “看看顧氏,真可憐,嚇得小臉兒都白了!” “可不是!哎呀,只看她這可憐的小模樣兒,就知道平時這趙家老婆子有多惡毒!” “我早就說了,趙家這老太婆是個爛了心肝的,偏心都沒邊兒了。磋磨兒媳婦,更是一把好手!” “趙老婆子,你真當自己是母大蟲、山大王啊。就算要調教兒媳婦,也不能把孫子活活餓死??!” “就是就是,趙國棟才剛下葬,墳上的土還沒干呢。你就這么欺負他的媳婦兒孩子?” 眾人指著趙老太就是一通指責。 趙老太儼然成了眾失之的,偏偏她自己無比委屈。 沒有??! 我雖然確實想把趙國棟的房子和田“要”回來,可也不是沒有顧及孫子啊。 她和老伴兒都商量好了,把兩個孫子分別“過繼”給老大和老二。 養個幾年,再給青云他們娶房媳婦,也就算了對得起死去的三兒子了。 而老大、老二他們得了老三的房子和地,日子也能寬裕些,其他的孫子們也有了娶媳婦的房子和錢。 總好過便宜了顧氏一個外人吧。 萬一顧氏改嫁了,再把兒子留下來的財產都卷跑了,他們趙家豈不是虧死了?! 她、她這么做,也是為了死去的老三啊。 趙老太越想越委屈,關鍵是,她真的沒有“欺負”顧氏。 頂多就是罵她幾句狐媚子、喪門星,想著把她盡快嫁出去。 可這,都是鄉下婆婆的正常cao作啊,怎么到了她這兒就成了“惡毒”? 趙老太覺得自己的身子骨弱,背不起這么重的大黑鍋! “顧氏,我、我什么時候拿你的銀子了?” 剛才他們確實去了趙國棟的大院子,可也只是哭鬧了一場,并提出讓顧氏盡快改嫁。 至于銀子、米糧等,他們都沒有伸手。 咳咳,不是他們不想,而是覺得,這些已經是他們碗里的rou。 早早晚晚都是他們的。 若是表現得太急切,未免會落人口舌,他們要錢,也要臉啊。 還不如想把顧氏解決了,然后把兩個小崽子“接回”老宅。 到時候,趙國棟掙下的那些家業,不照樣落在他們兄弟三個的手里? “怎么了!又出什么事兒了?都圍著這兒干什么?” 趙老太剛剛問出這個問題,就有個五六十歲的老者趕了來。 他是趙氏的族長,也是村子里少數讀過書的人。 有見識,也重規矩,趙族長為人處世也算公道,在趙家莊頗有些威望。 他擠到近前,看到“鬧事”的又是趙老太,頓時就黑了臉。 “趙大山家的,你又在鬧什么?” 十幾年前,因為偏心,把好好的三兒子分了出去。 說是分家,其實就是把人掃地出門。 作為老輩人,趙族長隱約知道趙老太為什么會這么偏心。 趙國棟出生那年,家里的房子塌了,趙大山修房子的時候,不小心摔斷了腿。 村子里就有人胡說八道,說趙國棟是個災星,克父克母克全家。 快臨盆的時候,趙老太下地干活,忽然磕破了頭,愈發印證了那個傳言。 趙國棟出生后的幾年里,趙家似乎總有不順心的事兒。 趙大山老兩口便信了三兒子是災星的流言,對這個兒子十分嫌棄。 趙國棟呢,不是個貪戀父母疼愛的傻孩子。 意識到父母對自己的冷漠,他也變得十分的“冷情”。 這,就有些讓父母長輩不滿。 他們可以嫌棄兒子,兒子卻不能不孝順啊。 趙大山夫婦愈發厭惡趙國棟。 趙國棟卻并不在意,靠著自己,磕磕絆絆的長到了十三歲,他就主動提出去城里學徒。 趙大山夫婦根本就不管,不給錢也不幫忙托人。 趙國棟憑借自己的能力,竟真的在醫館找到了差事,還偷學了一些醫術。 十六歲回到老家,走街串巷的看病,翻山越嶺的采藥,一點點置辦起了家業。 隨后娶妻生子,雖然總被人議論,可人家的小日子過得很是滋潤。 趙族長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對于趙國棟這個后輩,也十分看好。 尤其是趙國棟生了個神童兒子,更讓趙族長看到了希望。 他們趙家莊就是沒有什么出息兒郎。 偌大的村子,只有一個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