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書迷正在閱讀:請為我尖叫、重生后,806女寢靠囤貨在末世、絕對碾壓[快穿]、從夜的命名術開始、[清穿+紅樓] 太子和我的狗】互穿后、白蓮花gl(純百)、我是主角攻的作惡兄弟、[綜漫] 當隱隊員的我成為咒術師、[綜英美]非正常馬甲使用手冊、惹上監獄大佬后,我逃不掉了
虞清神色也很緊張,他急忙說:“發了,已經連續發了三封,九公子和高先生他們肯定能收到?!?/br> 但到了今時今日,明太子怎么可能甘心死在東都城內呢? 哪怕藏匿坊市之內,也不過飲恨而終。 這怎么行? 現在變成這樣的局面,一股不甘的憤慨內火洶洶燒灼著他的五內。 明太子一陣扭曲的恨色,他眉目喊戾,冷聲:“馬上傳令,即刻開始!” 河風沁冷,呼呼灌進來,陳琦聞訊,立即推來溝渠邊通往宅子的小門,和鄭安等先后登上去。 遠處衙差厲喝和紛雜的人聲腳步聲隱隱約約,鄭安和陳琦不敢就在此地放信鴿,擔心暴露了明太子的真實位置,兩人沿著還沒有衙差的驅逐的區域狂奔,以最快速度通過銀胭河跑到隔壁一個坊市的據點,這才放飛了信鴿。 一切都進行得雷霆閃電般的快。 此時不過卯時六刻左右,深秋的天甚至還沒有亮透,灰濛濛的清晨,十數只信鴿先后在這處隱蔽的房舍飛出,一振振翅沖天而起,箭矢般飛往各方。 陳琦鄭安目送飛鴿上天,立即掉頭狂奔,幾人爭取趕在戒嚴擋道之前,返回明太子的身邊。 …… 一觸即發,如同一個漩渦,這場大戰就在這個平平無奇的清晨由攻門戰拉開了帷幕。 裴玄素已經抵達的飛龍廄,這里明里暗里,四通八達,并且非常的重要資料都在此地。 整個東都城,已經迅速大動起來了。 各個城門,城頭,包括坊市銀胭河一帶最容易被渾水摸魚的地方,都被裴玄素通過自己和張陵鑒迅速下令下去了。 全城高度戒嚴已經開始了! 但裴玄素判斷,明太子的攻門戰,在戒嚴完成之前,就必定會開始了! 提前召集朝會就如同一個訊號,催促著明太子更倉促地展開他的行動! 裴玄素一抵達飛龍廄的值房,房內燈火通明,他刷地打開,東都城布局輿圖,銀胭河和距離兩儀宮最近的神武門、開遠門、承運門都已經全面防御起來了。 “兩個龍口閘防御堅固,明太子不可能走這里?!?/br> 說的是銀胭河進城口和出城口,這里固然有河流出口,但前朝建都之時,這兩個河口就是重點城防節點,不但有每年檢查和每五年更換一次的精鐵柵欄水閘門,還有全鐵的水閘門——一旦戰事需要,落下全閘,銀胭河有另外的引流水渠河道,并不擔心淹沒郊外的。 另外城墻根底的河道河口前后都有無數的鐵蒺藜拉網,潛行都無法潛行的。 東都九朝故都,這一點多代前朝已經把河流進出口的防御做到極致了,不需要擔心。 裴玄素立即下令:“傳令落下全閘,堵死進出河口!” 他丹鳳目凌然,眼神如鷹隼般落在那張巨大的羊皮圖紙上,明太子放棄開遠門和金光門,會兵分多路明暗攻門他猜到了,甚至明太子會采用火藥炸門他也猜了正著,但現在的問題是,明太子真身,會走哪個門呢?! 一切都在密鑼緊鼓的進行當中,人員進出幾乎小跑般的急促。 一直到了天色漸漸亮了起來,外面朦朦朧朧之際,突然一聲潮水般的厲喊,兩儀宮禁軍突然以最快速度集結,攜帶他們的兵刃和軍用油包往沖出皇城沿著坊間大街往神武門方向狂奔而去。 履國公平章政事、開國大將司馬南一身戰甲,白須白發,如怒發張飛,帶著二千多禁軍,護著一輛四駕馬車,往城門方向狂沖而去。 裴玄素立即擲下筆,厲喝:“傳訊殷厚渠馮鳳,馬上率軍攔截!” “飛鴿傳書,神武門監視城門,所有人城防軍嚴陣以待!” “傳信黃宗仁房載舟!不要再等了,立即開啟太初殿大門,當朝宣布明太子罪狀并陳證,并曉諭天下!” “皇太子楚明笙畏罪率軍出逃,著廢其皇太子之位,立即將其及一應叛軍擒拿待判!如有反抗,可當場格殺——” 太初宮之內,提早召開朝會,這段時間都宿于外朝的大小朝臣匆忙起身提前摸黑往太初殿方向趕去,先后聚集,議論紛紛。 “彭”一聲,九十九級須彌座臺基之上的金釘朱漆殿門提前打開,梁恩出來尖聲傳唱,朝會提前召回,諸文武群臣立即列隊入朝。 整個偌大的金煌殿堂燈火明亮,諸朝臣連忙列隊入殿,山呼萬歲,被叫起。 今早的朝會,除去還沒有趕到的朝臣,很多人已經發現好些重要人物如竇世安等都不在此處,甚至太師裴玄素都不在。 內閣輔臣、平章政事黃宗仁、房載舟、唐甄、吳柏等,以及刑部、大理寺的重要官員組成的三法司,當朝就提審多名涉及弒殺少帝奪太.祖遺旨大逆篡謀的證人。 史無前例的朝審,很多朝臣緊張得連呼吸都忘記了。 最后證據鏈齊全,張陵鑒終于匆匆趕回來了,他臉色沉沉,但他兩個兒子跟完全程,結論如何他早就知道了。 大燕朝另一太師,傳奇人物昔年太.祖皇帝帳下第一智囊軍師,國朝德高望重中立的的秦國公張陵鑒,他仔細檢視過證據鏈之后,最終點頭認可了這一結果。 外面爆炸聲遠遠隆隆,廝殺大戰自城門往外,但都不及在場者此刻的震撼,簡直滿朝嘩然。 最后黃宗仁和房載舟取出裴玄素早已書寫好的詔書,當朝通過三省和朝議,張陵鑒也在輔錄加蓋了自己的印鑒和親筆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