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書迷正在閱讀:請為我尖叫、重生后,806女寢靠囤貨在末世、絕對碾壓[快穿]、從夜的命名術開始、[清穿+紅樓] 太子和我的狗】互穿后、白蓮花gl(純百)、我是主角攻的作惡兄弟、[綜漫] 當隱隊員的我成為咒術師、[綜英美]非正常馬甲使用手冊、惹上監獄大佬后,我逃不掉了
但緊繃之余,他跨馬在沈星的車側,卻另有一種開心和快樂。 他像每一個深陷暗戀的年輕人一樣,忍不住期待自己和那個她的將來,暢想遐邇,明知道前路還有許多艱難,但他就是忍不住好的方向去想。 那種美好的暢想就像在如今苦難中開出的一朵潔花,讓他忍不住戰栗,控制不住歡喜,用現實壓了又壓,還是不禁暗暗生出期待。 車簾被晚風揚起,他看見沈星趴在小桌子上寫東西,他趕緊敲了敲她的窗:“寫什么呢?回去再寫吧,路這么顛?!?/br> “唔,好了好了,馬上好了?!?/br> 車內少女專注努力平衡,連聲應了,她今天戴了一個小銀耳鐺,在白嫩臉側輕輕晃啊晃;頎長俊美的青年俯身車窗前,靡艷輪廓不可自抑染上一抹柔色,夕陽余暉下,仿佛一幅畫。 但當天晚上,卻發生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插曲。 …… 陰天寒冬入夜后,仿佛黑暗吞噬了所以的天光。 陰云籠罩在梵州衛大小將領的每一個人頭上。裴玄素離開的第五天,船隊早就有人察覺他的病太久了,以裴玄素這閹賊的一貫作風,他就算還剩一口氣都會站起來繼續干的。 有人已經發現了替身的端倪,心里發虛,飛鴿傳書頂風冒雪直奔干旱多年的梵州鷹揚衛。 事實上瀛洲鑄造局私兵案一發,整個梵州到虎口關這一帶這三大鷹揚衛都提心吊膽關注著那邊的消息。 他們甚至緊急遣人上了鷹揚總府求救,找了和蔣無涯關系親近的世交鷹揚府將領,由對方親自帶著,先南下欽差團大船去找中立派的頂階將領及蔣無涯,結果撲了個空,大驚失色,趕緊由世交將領帶領著,飛速返回梵州,找到了蔣無涯本人。 來人有鷹揚總府的中郎將魏少陵,梵州鷹揚衛將領先后來了七八個,主將指揮使陳屏之留在衛所撐場不敢出來,指揮同知唐中淮和指揮僉事藺明知面露哀求之色,竟直接在蔣無涯面前跪下了:“蔣指揮使大人,您想想辦法,無論如何,得救一救鷹揚府,救一救鷹揚府??!” “這可是太.祖皇帝留下來的根基啊——” 蔣無涯甚至比裴玄素一行還要更早一些知悉所有內情,因為他這里是梵州鷹揚衛的人親自給他詳說的。 “梵州至虎口關著一帶,向來土質都貧瘠,梵州尤為甚也?!?/br> 歷代的干旱內澇,和地上河的影響,葦河南岸這一大片的梵州至虎口關一帶土地較差,這是自前朝起就有的問題了。 昔年建立十六鷹揚府的時候,兵部和五軍都督府考慮到這一點,劃撥給三衛府兵的永業田要比其他土地肥沃的衛所要多出一倍的份量,并且給了安置銀,后者甚至是太.祖皇帝從自己當年并不多的內帑親自劃撥出來的,算私人補貼。 雇人也好,多生育兒女子孫也罷,把地種好,日子經營起來。 本來也還成的,如果發生什么變化,上折申請重新劃地,甚至實在不行整個衛所遷移都是可以的。 但這一切隨著太.祖駕崩,神熙女帝登基劃上句號。 “……這些年,也不知什么原因,各任指揮使和麾下將領帶著營里的兵卒也是花了大力氣,但田地卻是越來越咸,到后來麥子已經長不到了,只能種豆種粟?!?/br> 一直到了九年前,葦河大決,內澇長達一年之久,完事以后,衛所回遷,卻發現土地情況惡化厲害,到后來徹底不行了。 其實十六鷹揚府種種舉措,也算是無奈之舉。譬如瀛州鷹揚衛,建朝四十多年瀛州至沛州一帶的龍江中游樞紐已經徹底成為一片繁華之地,人口大興。 別說女帝在朝,十六鷹揚府咬緊牙關不給神熙女帝任何裁撤介入鷹揚府的借口。且就算神熙女帝允許增拓永業田,附近也根本沒有合適的良田可以拓展了。 這么富庶稠密的州縣,這么人口眾多的地域,一旦要拓田征地,不亞于一場人口大遷徙,涉及很多極麻煩的方方面面的。 但正常情況下,衛所該給經濟中心讓路的。一般處理方式,更有可能是瀛州鷹揚衛整體遷移,遷移到另一個適合駐扎的軍事地勢上,去解決人多田少的這個發展矛盾。 但十六鷹揚府敢上這個折子嗎?他們敢提嗎? 他們不怕神熙女帝直接把瀛洲衛該改制或裁撤了? 這幾乎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所以各個衛所是絕對不能挪動的,甚至為了轉移神熙女帝目光,鷹揚府在南邊的鷹揚衛故意弄出了不少的動靜,給兩儀宮皇帝原先那邊的宗室煽風添火提供幫助,又花了很多心思買通了監察梵州衛的眼線,這才勉強把梵州衛的困境給藏匿下來。 梵州衛的情確實很艱難。 這些年鷹揚總府牽頭,販賣填補,上下打通各種關節,不過為了保住太.祖皇帝遺下的十六鷹揚府罷了。 說到激動處,唐中淮藺明知等將淚流滿面:“梵州衛并未有欺壓百姓,我們也沒有讓農戶們吃虧,我們原想著,只要再撐些年,撐過去就好了?!?/br> 神熙女帝今年六十出一,剛剛重傷大病自鬼門關走了一趟。 而兩儀宮皇帝比神熙女帝小八歲,他可也是名正言順登基的皇帝。 只要熬過去,熬到神熙女帝駕崩,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十六鷹揚府有為皇帝的登基出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