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節
馬背上的青袍少女未回頭,一手握著韁繩,一只手揮了揮,應聲道:“記下了!” “寧……”看著那漸遠的身影,常歲安再支撐不住,余下的話化作“哇”地一聲,轟然炸了開來。 他一頭抵在了身側崔璟的肩上,大哭起來。 聽著這磅礴哭聲,崔璟一動也不敢動:“……” 二月天,滿目新。 常歲寧一行人策馬疾馳,隨著視野景物變得開闊,那份不舍的心情也漸被東風吹散。 康芷望著前方層疊的山巒,與母兄分別的澀然心情一掃而空,心中取而代之的是新奇,澎湃,與希冀。 常歲寧先返回了東羅。 如今康定山的少部分殘將還潰逃在外,但他們零零散散,已不成氣候,自保躲藏都是難事,絕不敢主動露頭招惹常歲寧的隊伍。 是以,此一路往東而行,暢通無阻。 無絕與白鴻等部將一直等在東羅,聞常歲寧回來,連忙去迎。 常歲寧看著被養胖不少,精神氣息充沛的白鴻等人,就連無絕的氣色也好了不少,不禁欣慰點頭。 部將如此,她的那些兵,想來也該養得很不錯。 “……這頓飯委實蹭得久了些,叫貴國破費了?!?/br> 東羅王宮內,一座臨水而建的華亭中,常歲寧與金承遠道謝。 “比起免戰給東羅帶來的益處,區區招待不值一提?!蹦w色白皙的青年身穿東羅王服,一雙鳳眼含著笑意:“況且,春日不過初至,這頓飯也不算久?!?/br> “足足兩個月了?!背q寧看向亭外春光,含笑道:“海上已可行船,該回江都了?!?/br> 知她事務繁多,大盛如今內部國情動蕩,金承遠便也不作強留。 二人于亭內談了些兩國事務。 而后,金承遠再次向常歲寧就當初隱瞞身份之舉表達了歉意。 由此,他說起了自己并不算幸運的身世,及當初為何會決定趕赴大盛,言辭間并不沉重,很是交心。 說到后面,他看著常歲寧,緩聲道:“去往大盛這一行,我帶回了許多無價之寶,足夠我受益終生?!?/br> “我大盛國寶無數,崇尚融會貫通之道,只要貴國誠心相交,大盛必以貴客之禮待之?!?/br> 束著馬尾的少女坐于亭中,眉眼含笑,身形端正而不刻意,周身氣度泱泱,如湖海般深遠。 昔致遠雙手端起茶盞,緩聲道:“東羅愿與大盛宗國結百千年之好?!?/br> 常歲寧亦端起茶盞,代之以酒。 放下茶盞時,金承遠道:“其實,當初欲回東羅之前,本想等常娘子歸京,當面道別——” 他換回了往昔在國子監內的稱呼,道:“只是遲遲未等到常娘子回來,更未想到的是,再次相見,是通過那一只馬球傳話?!?/br> 那只送到他手中的馬球,就像兩年前國子監內的那場端午擊鞠賽,帶他打出了新的局面。 說到常歲寧最初用來傳信給他的那只機關馬球,金承遠道:“只是我有一事好奇不解……” 常歲寧:“想問我是如何知曉金承遠便是昔致遠的?” 金承遠點頭。 常歲寧誠然道:“是崔璟告知我的?!?/br> “玄策府,崔大都督?”金承遠頗感意外。 “嗯?!背q寧點頭道:“他很早前便暗中查明你的身份了,也曾戒備提防過。但之后,他大約也確定了你并無害人之心,知你不易,故而便未有貿然戳破此事,亦不曾稟于帝王?!?/br> 否則,這件事捅到天子耳中,總不至于惹來殺身之禍,卻總歸會有一些麻煩。 換而言之,崔璟在查明金承遠的秘密后,選擇了為對方保守秘密。 崔璟所圖是掌控真相,卻也會依據不同的事實情況,來決定是否需要說出口。 金承遠怔了好一會兒,才道:“我與崔大都督本不相熟……” 由此小事可看出,那位在他印象中冷漠寡言,極難接近的崔大都督,擁有的竟是寬大博善的無聲底色,不吝于平實細微的角度,去體察陌生人求存的不易之處。 “難怪崔六郎昔日總說,他有著全天下最好的長兄?!苯鸪羞h笑道:“但唯有他家中父親不知道?!?/br> 常歲寧也笑了笑,神思卻有些飄遠,崔家啊,自鄭家之事后,崔家愈發如履薄冰,深陷與皇權爭斗的漩渦當中…… 只因時下戰亂實在過于頻繁且棘手,朝堂秩序已然搖搖欲墜,而之前對裴氏鄭氏元氏等士族的清算傷及了根本,帝王才未能騰出余力來,繼續再對樹大根深的崔家下死手。 在這風雨呼嘯之際,崔家與帝王看似有了一時平衡共存,但這只是局面造就的暫時的僵持而已。 這份僵持,總會有打破之日。 在幽州時,她也與崔璟談到了此事,崔璟對此有自己的想法,并欲試圖暗中勸說其祖父崔據…… 常歲寧的思緒有著短暫的分神,直到她聽金承遠問道:“說到崔六郎,倒不知他近況如何?” “在清河老宅整日抄書來著?!背q寧不假思索地道,險些將抄說成了偷。 “抄書?”金承遠覺得稀奇,不禁笑了:“崔六郎如今倒也上進了?!?/br> 他繼而又問起喬玉柏,和胡煥他們的事。 常歲寧將所知大致都告訴了他,末了道:“但我久未歸京,更近的事便不知了?!?/br> 金承遠輕點頭,道:“待眼下一切事務平定后,我想給崔六郎和玉柏去信,說明前因后果?!?/br> 他看著常歲寧,眼神坦誠地道:“我當初去往大盛,的確是為自身利益思量,但我與玉柏他們相交之情,卻從無半分作假?!?/br> 常歲寧點頭之余,心神微頓。 片刻,她抬眼,看向一株枯樹之上新發的青綠嫩芽。 利益是真,感情也非作假嗎? 因為并非作假,所以才未能看出端倪,是嗎。 …… 常歲寧僅在東羅停留了三日,便率大軍動了身。 金承遠帶著東羅官員,親自在渡口相送。 目送常歲寧登了船,船只漸漸駛遠,金承遠垂眸,看向手中緊握著的那只機關馬球。 這數日間,他多次試圖開口,但每每又總能意識到,縱然開口,也不可能會有結果。 她是天上的鳥,遨游的鯤,絕不可能被束于他這方小天地內。 金承遠轉回了身去,面向自己的國土——但這方小天地,卻是他的責任所在。 他身為這方土地的國君,將在這里用自身所學,來實現屬于東羅的抱負。 而那些屬于大盛的一切,或許他只需敬畏遙望即可。 海風拂來,寒意已消。 拔起沉重的錨,撐起巨大的帆,趁著春來東風,常歲寧率三萬將士,踏上了真正的凱旋歸程。 戰船駛入江都海岸線時,剛好是三月的第一日。 今日常歲寧率軍在此抵達靠岸的消息,并未提前宣揚出去,但附近的漁民們從渡口戒嚴的動靜中已經猜到了大概,紛紛提早在此等候。 常歲寧甫一下船,便看到了烏壓壓的百姓漁民,和鋪天蓋地而來的歡呼聲。 渡口容納不下這么多的人,大多百姓被士兵擋在外沿,才勉強維持著秩序不亂。 楚行親自來此迎接,帶著人快步上前行禮,臉上帶笑,聲音有力地道:“參見女郎!” 常歲寧抬一手笑著將他扶起:“楚叔別來無恙?!?/br> 下一刻,一道高大身影如狂風般襲來。 常歲寧還不及反應,兩只大手便抓住了她的肩,歡喜難當地晃著她:“……小歲寧,你終于回來了!” 是阿點。 自知曉常歲寧便是殿下后,他便和殿下一起,將“阿鯉”和“小阿鯉”這個稱呼收放到了心底,當作獨屬于阿鯉的一份痕跡妥善保存起來。 “好了……莫要再晃了,否則未曾暈船,倒要暈在阿點手里了?!北换纬珊Y子的常歲寧向阿點討饒。 聽得常歲寧此言,阿點趕忙將她扶正,仍興奮得不能自已,咧嘴笑著催促道:“我們快回去,常叔等得可心急了,都快從常將軍變成長脖子將軍了!” 常歲寧便與他往前走,邊好笑地問:“誰教你這樣調侃的?” 阿點張嘴欲答,不知想到什么,一臉神秘地彎下身子,拿手擋住嘴巴,悄悄在常歲寧耳邊說了個名號。 常歲寧訝然地眨了下眼睛。 第445章 刺史大人回城 宣安大長公主,如今竟在江都刺史府上住著? 阿點又小聲說了句:“過年的時候還和常叔一起吃了餃子……” 常歲寧更驚訝了——大長公主竟還拋下宣州,留在江都與老常一起過年了? “常叔不讓我往外說……” 剛下船,身穿灰色道袍的無絕嗅到了八卦的氣息,也快步跟上,剛將頭伸過來,便聽阿點說了這么一句富有吸引力的話。 無絕一把抓住阿點,滿臉慈愛笑意:“瞧我們阿點,幾月未見,又長高了!” 阿點對此類夸贊向來沒有抵抗力,聞言露出得色:“當然,我每天都吃很多飯!” 無絕欣慰點頭,說起自己對阿點的惦念之情:“……那倭島上的魚干,耽羅的柑橘,起先我可是給你要了好些,準備帶回來的!” 阿點眼睛大亮:“在哪兒?” 無絕赧然一笑,拍了拍肚子:“……在東羅耽擱得太久,那些東西放不住,眼看要壞了,便只好先送進我肚子里去了……但我這心里頭,是有阿點的!” 阿點聞言雖有些失望,但也半點不生氣,反而很快點頭:“你如今身體不好,是該多吃些!” 又很大方地道:“我在江都不缺好吃的,孟叔昨日還給我買了好些點心呢,我來之前特意藏好了,等回城后,咱們一起吃!” 面對如此赤誠柔軟的心腸,無絕感動之余,頗覺自己不是個東西,但這并不耽擱他趁機向阿點打聽道:“吃的不著急,來,先跟我說說你常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