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節
所以,她那時說“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竟是為這兵不血刃而來嗎? 在心中念著這沉甸甸的四字,再加上此刻在一眾佩甲將士們的圍繞下,他似乎看到她“從前”領軍時的模樣了。 去歲一整年里,他曾多次翻閱過她煊赫的戰績,卻終究只是翻看而已,直至此時,看著這樣一個人站在她昔日創立的軍中,那一切記載的文字有了實形,從那些功績冊中走了出來,成為了她的刀,她的甲,她的戰馬,她的意氣風發與不拔之志,同時也終于凝成了一個真切而完整的“她”。 魏叔易忽然覺得,他好像,終于真正認識“她”了。 世人懼鬼,懼的是惡鬼與怨鬼,可這樣一個“她”,何曾示之世間以怨,又何曾示之世人以惡? 面對這樣無比粲然生輝的靈魂,他若只有畏懼,似乎過于愚昧淺薄了,不是嗎? “魏侍郎?” 一聲輕喚,讓魏叔易遲遲得以回神。 譚離一笑,并不深究這位魏侍郎何故會在這熱鬧中走神,只道:“魏侍郎,咱們也走吧?!?/br> 魏叔易這才留意到,眾人已跟隨著崔璟,往帳走而去。 大多官員只是將崔璟送至帳內,寒暄數句后,便適時告辭了,未有過多占用崔璟歸營后的時間。 崔璟邀他們再留兩日,待軍中慶功宴結束之后,再動身不遲。 吳寺卿等人欣然應下。 待一眾官員都先后離開后,帳內只剩下了幾名相熟的武將,常歲安再忍不住,同meimei大肆說起了自己此番戰績,他殺敵勇猛,甚至還殺了一名靺鞨軍中有些名姓的將領。 常歲安形容狼狽,卻不耽誤他繪聲繪色地復原當時的情形:“……用得正是京中咱們對練過的那套槍法!” “寧寧,我待上了戰場才知,昔日你與我對練時所使那些槍法,看似無太多出奇處,卻勝在實用,制敵狠準!” 站在常歲寧身側的康芷聽得神情振蕩,滿臉向往之色。 聽常歲安不知疲倦地一口氣說完,其他幾名部將也贊不絕口,常歲寧才笑著點頭:“如此聽來,阿兄著實勇猛,此行斬獲不俗戰功?!?/br> “女郎?!边@時,劍童突然開口,沖常歲寧抱拳間,目不斜視地道:“屬下要揭發郎君罪狀有三——” 臉上笑意未消的常歲安不可思議地看向劍童:“?” 怎么就要揭發他了? 劍童拿剛正不阿的神態道:“一是郎君不聽勸阻,曾擅自離隊一次。二是郎君無視危險,橫沖直闖入敵軍陣中。三是中途休整之際,郎君仍偷偷練槍徹夜,全然不知保存體力?!?/br> 常歲安聽得瞠目結舌:“劍童,你……” 他竟不知劍童何時記下了他這么多黑賬! 好一個戰場判官! 常歲寧嘆了口氣,她就知道,她這阿兄身上臉上的傷,總有那么幾塊是自找的。 原先她還覺得,歲安的性情相較老常遠要平和得多,可這一上戰場,不正是老常年輕時的沖動做派嗎? 真乃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沒錯了。 聽得meimei這聲嘆氣,常歲安心虛起來:“寧寧,我……” 察覺到氣氛變化,虞副將輕咳一聲,找了借口告退離去,其他幾名部將也連忙跟隨,方才齊聲稱贊常歲安的熱鬧景象不復存在。 這氣氛,就跟抱孩子似得,笑嘎嘎的孩子大家都樂意搶著抱,但若這孩子瞧著想哭,那還是有多遠趕緊抱多遠吧。 見人都走了,常歲安愈發心慌了。 常歲寧盤坐在那里,看向那不安的少年人:“我固然也說過阿兄肖似阿爹,很有將才之相,可將才也是磨礪出來的,若磨礪到一半,人便沒了,還談何為將呢?” “阿兄此次平安回來,除了同袍相護,亦有諸多僥幸在。但阿兄萬不可將這僥幸,視作自己真正的能力?!?/br> 聽常歲寧語氣和緩,常歲安的神情由不安,慢慢變成了自省。 “戰場之上刀槍無眼,無論身居何位,皆沒有退卻的道理,但殉身之法,卻分高低。身為將士,死在強敵刀下,是為死得其所??扇粽墼谧约旱目裢笠庵?,卻是毫無價值?!?/br> “阿兄能明白嗎?” 常歲安慚愧而鄭重地點頭:“寧寧,我記下了?!?/br> 實際上,數次同死亡擦肩而過之時,他也是恐懼的,但勝利和軍功的喜悅很快讓他將那份恐懼拋之腦后,甚至顧不上去回想反思。 但meimei真好,并不生他的氣,或責怪他,只是這樣循循善誘地勸誡他。 常歲安感動間,只見meimei轉頭看向了上首:“崔大都督——” 聽得這道聲音,崔璟點頭:“我也記下了?!?/br> 常歲寧:“……崔大都督記這作甚?” 這與已經連中三元的狀元郎,來聽她講蒙學有何區別? 偏那人甚認真:“講得很有道理?!?/br> 見他表情半點不見虛偽奉承,常歲寧無言片刻,才說出想說的話:“既是崔大都督麾下的兵,此番功與過,還要勞煩崔大都督來定奪賞罰?!?/br> 崔璟看向常歲安,點頭:“好,我來罰?!?/br> 常歲安一瞬間面露苦色,但自知有過,也沒有怨言,拱手道:“屬下甘愿領罰?!?/br> 崔璟便讓元祥帶常歲安去尋虞副將。 常歲安便帶著判官劍童去了。 戰場之上局面瞬息萬變,更講究因時制宜,常歲安固有過,但到底功大于過,縱然責罰也絕不到動軍棍的地步。至多事后圍著演兵場跑一跑,負沙袋扎一扎馬步,小懲大誡,只求長個記性而已。 常歲寧也要離開時,正逢方才落隊的魏叔易單獨找了過來。 魏叔易單獨又與崔璟道了謝,當初是他寫信求援,崔璟沒有片刻遲疑便答應相助,對此他感激之余,又表達了感動之情。 見崔璟一副漠然之色,魏叔易嘆氣:“此處又沒有外人,崔令安,你縱是承認你與我莫逆于心,自有厚誼在,又能如何?” 崔璟面色不改:“如何沒有外人,你不正是嗎?!?/br> 魏叔易不覺受傷,反而一笑:“非也,我非外人,而是賊人也?!?/br> 說話間,視線似有若無地看向坐在對面的常歲寧。 常歲寧一頭霧水,何為賊人?何故望向她? 她下意識地拿疑惑的眼神看向崔璟,卻見崔璟雖正襟危坐,卻有不大自在之感。 下一刻,崔璟已開始開口趕人:“崔某趕路疲乏,魏侍郎若無要事,還請自便?!?/br> 魏叔易點頭,目露兩分同情:“是,看得出來崔大都督的確疲乏得厲害,滿身風塵仆仆,不見往日風儀,可見實在辛勞?!?/br> “……”崔璟下意識地垂首,透過面前茶碗中的茶湯,見得自己風塵仆仆,面生胡須的模樣,忽然身形微僵。 他行軍打仗多年,已習慣了軍中生活,一年到頭也不會照一次鏡子,視外貌于無物,甚至為了威懾敵人,時??桃饬钭约猴@得粗糙一些—— 這時,魏叔易已站起身來,儀態無可挑剔地抬手施禮,從頭到腳似乎都寫著風雅二字。 崔璟自認不是個在意自身外貌的人,甚至一度因為臉生得過于好看,而感到十分麻煩。 自然,他也決不是一個淺薄無聊到會與人攀比外貌的人…… 但是…… 此刻…… 當著常歲寧的面,看著這樣刻意之下愈顯風度翩翩的魏叔易,他很難不覺得自己好似一個剛從深山里打獵回來的一等糙人,乃至野人。 平生以來,頭一次因此時的外貌形象而感到坐立不安。 魏叔易目的達成,又轉而含笑向常歲寧道:“常刺史,崔大都督既疲乏,那你我便不多作叨擾了吧?” 常歲寧本就要離開的,此刻便也點頭起身,與崔璟道:“那你先行歇息,有事晚些再說不遲?!?/br> 崔璟唯有點頭:“……也好?!?/br> 目送著那二人一同離開,崔璟閉了閉眼睛,再睜開時,道:“來人——” 很快一名士兵上前:“大都督有何吩咐?” 崔璟:“備水,與我洗塵之用?!?/br> 士兵愣了一下,現在? 大白天的,大都督竟然要一反常態即刻沐??? 士兵應聲下來,照辦去了。 折返的元祥聞聽此事,心下明鏡一般——他早看在眼中了,那魏侍郎每日花枝招展出入常刺史面前,居心可見一斑! 不甘落于長吉之后的元祥趕忙攬下此事,并為自家大都督捧來嶄新衣袍,又逮住剛好尋來的曹醫士,詢問快速養顏回春之法。 曹醫士精神一振,欣慰到無以復加,天爺,終于!他終于等到崔大都督愿意善用其臉的一日了! 因有元祥和曹醫士的摻和,崔璟被迫沐浴近半個時辰之久。 剛穿衣整齊,將發束起,卻聞帳外有人自縛雙手,請罪而來。 來的是石滿,及平盧軍中數名部將。 石滿幾人皆綁縛住上半身,雙手背縛在身后,入得帳內,先后跪了下去:“罪人石滿,前來請罪?!?/br> 但當他們抬起頭來,看到那在上首落座的青年之時,卻是忍不住齊齊愣住。 第438章 可否單獨一敘? 世人之美,雖因各人審美不同,而無法分出真正意義上的高低,但不同的美,所給人帶來的沖擊之感卻有高低之分。 這沖擊感,若可粗略分為三等,由低至高,先說三等之美,必是令人心生怡悅欣賞的美,美則美矣,但正事當前,卻也未達叫人分心的地步。 再說二等之美,必是使人贊嘆,令人難以否認忽略的,且已達雅俗共賞之境,以美之一字加之其身,輕易不會再有分歧。 而一等之美,必是世間罕見,百千萬人中僅出其一,是大多數人終其一生也未必能有機緣親眼目睹的。乍見之下,是無論對方說些什么,視線都難以從那張臉上移開的程度—— 跪在石滿身側的部將,此刻愣神地看著這樣一張一等一的臉,甚至敢說,縱然此刻他非跪在軍帳之內,而是在那行刑臺上,即便下一刻便要被斬首示眾,此刻這神,他該愣還是得愣上一愣的。 他們皆是實打實的一等糙人,出入軍中,平素根本不會在意什么外貌之說,更毫無形象管理可言,但正因如此,此刻那青年在這等粗糙環境中,便愈發奪目異?!?/br> 青年卸下了繁重的盔甲,此刻身著深青色綢袍,衣袍嶄新,質地柔軟潤澤,勾勒出挺括出色的肩背輪廓。 其人顯然剛沐浴罷,周身潔凈,且發絲尚未干透,因此只拿玉簪束起了一半,余下一半披散在腦后濃密如瀑,額側一縷不經意間垂落于眉側,顯出幾分清爽的慵懶之氣。偏其眉宇清貴凜冽,眉眼漆黑如寒星,二者相和之下,便沖撞出了那極具沖擊之美。 那張臉的輪廓異常優越,骨相與皮相無不上乘,沒有一絲多余累贅之處,就連左側眼角下方那未消去的細小傷痕,都在為他添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