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節
但案子的進展卻快得多——只因當日在長孫萱的埋尸現場,發現了一件本不屬于死者的東西。 大理寺先行就此物的歸屬,展開了一番探查。 …… 長孫七娘子被害身亡的消息傳開后,在京中震蕩起了一層軒然大波。 當日同行的貴女中膽子小的,只要一想到那日在她們說說笑笑采菊的同時,不遠處竟正發生著這種血腥之事,便都被嚇得無法安寢。 常歲寧聽到這個消息時,正陪著阿點在演武場上練拳。 長孫七娘子還是出事了。 常歲寧下意識地抬頭看向天際,此刻夕陽將落,那樣一條年輕美好鮮活的生命似也如暮色一般,從這世間消失不見了。 那個目標堅定的女孩子本還與她約定了,待日后局面允許時,或要同她做朋友的。 她們還沒來得及變成朋友。 對方也還沒來得及試一試母儀天下這條路好走與否,一切便都戛然而止了。 常歲安乍然聽聞此事,也覺心頭有些悶沉,他雖與長孫七娘子并不熟識,但一想到那只是個同他meimei年紀相仿的小姑娘,心中便覺很不是滋味。 “當日阿兄也在后山,大理寺應當很快也會傳阿兄前去問話?!背q寧叮囑了一句:“到時阿兄一切據實作答即可?!?/br> 常歲安應下來。 但接下來兩日,常府都并未等到大理寺的人前來,常歲寧使人打聽了才知,大理寺只傳了少數人前去問話。 不是大范圍的排查…… 難道是已經暗中鎖定可疑之人了嗎? 常歲寧心有思索。 她一直令人留意著長孫萱的案子進展,但對自家之事的安排也未停下。 就在這幾日,她與常歲安商定了一件事。 近日玄策營中,已將率兵赴北境修筑邊防之事提上了日程。 此事對外仍道是由崔璟率兵,大軍將于兩日后出發。 崔璟雖已先行暗中離京,但此事早已安排妥當,交由其手下心腹副將督辦,只需依原計劃進行——于玄策軍中點兵八萬趕赴北境,待崔璟處理罷并州長史之亂,再行前往北境與部下會合。 玄策營中,許多新兵皆在此次北行的名單之上。 因常闊之故,常歲安的身份也到底特殊一些,崔璟臨行前曾有交待,此行可由其自行選擇。 常歲安本打算留在京中守著家中和meimei,但在常歲寧的勸說下,少年最終還是被說動了,選擇加入了北行之列。 常歲寧之所以堅持勸說常歲安前往,是出于兩重考慮。 其一,阿兄既已選擇了走這條投軍建功之路,便當把握良機,北境雖苦,卻是個歷練人的好去處。 且此次北行,本意不是征伐,而是威懾蠢蠢欲動的北狄,所行多為屯兵修防之事,相對那些已起的戰事而言,便不算十分兇險,正適合新兵拿來適應軍中生活,增長見識。 如若之后崔璟前往,阿兄能在如此戰場經驗豐富的良將麾下歷練,更是極難得的機會了。 玄策軍這一去或許便是數載,阿兄若錯過了,便要在京中長留,少年想要磨礪成為將才,每一日的光陰都很寶貴。 她不想讓常歲安因為顧慮她,而錯失如此良機。 而她的第二重考慮,是與當下的時局有關。 如今天子既要顧慮外患,又要應對內憂,還要與士族大臣爭權,加上長孫萱突然出事,太子妃的著落再次變得未知,再隨著揚州戰事擴大,朝堂之上必將醞釀催生出新的矛盾,一旦爆發,定有大震蕩發生。 天子腳下聽來安穩,同時也是爭斗的漩渦中心。 揚州戰事與京師局勢也息息相關,而老常是此次揚州討逆之戰的副帥,注定不能置身事外。 故常歲寧認為,讓常歲安趁早遠離京師,或可避免將來有可能出現的許多麻煩。 好在她這位阿兄很聽勸。 次日晨早,常歲安即帶著包袱和劍童,將要離開家門,去往玄策府準備明日隨軍離京之事。 驃騎大將軍府外,此刻圍聚著不少送行之人。 除了常歲寧和常家下人之外,另還有喬家兄妹,崔瑯等與常歲安交好的子弟,及喻增派來送行的內侍。 “寧寧,我不在家中,你定要照料好自己?!背q安再三叮囑。 得了常歲寧點頭,他又看向喬玉柏,語氣強硬許多:“喬玉柏,我走后,meimei就便宜你……我是說,就交給你了!” “你放心?!眴逃癜卣J真道:“我必定會將寧寧照顧的妥妥帖帖的,保管等你回來時,寧寧眼中只我這一個阿兄了?!?/br> 常歲安立時瞪大眼睛:“你卑不卑鄙!” “開玩笑的?!眴逃癜芈冻鲂σ鈦?,道:“我和寧寧綿綿,都在家中等你建功歸來,到時你成了大將軍,我跟著喊你阿兄都成?!?/br> 常歲安抬手捶了一下他的肩膀:“這可是你說的,那你就等著改口喊我阿兄吧!” 常歲寧和喬玉綿都不禁笑了。 一群人又嘰嘰喳喳地說了一會兒,直到劍童提醒該走了,常歲安才斂容,朝眾人正色抱拳還禮,躍上馬背。 少年人高坐馬背之上,英姿勃勃,已顯出了幾分威武之氣。 然喬玉柏篤定地道:“我猜歲安肯定又要抹眼淚?!?/br> 常歲寧點頭:“嗯……至多撐不過三個數?!?/br> 三,二…… 幾人在心中剛數到二,就見馬背上的少年背過身去,拿手背蹭了蹭眼睛。 隨后又戰術性地揚高了聲音以掩飾情緒,背對著眾人道:“你們都進去吧,我走了!” 說著,生怕再待下去就要丟人,趕忙就喝了聲“駕”,驅馬帶著劍童離去。 常歲寧等人一直目送著那少年的背影消失在坊道的盡頭。 白管事也有些不舍地輕嘆了口氣,郎君是頭一回離家,且是隨軍北行……但孩子總是要長大的,少年總是要歷練的。 白管事收拾好情緒,招呼著前來送行的子弟去府里喝茶。 “玉柏阿兄,綿綿阿姊,你們隨我來?!?/br> 入了府中,常歲寧單獨喊了喬家兄妹去內堂。 崔瑯自認同那些子弟們相比,他也是自己人,前廳那種用來招待外人的地方不適合他,他就適合跟著喬小……咳,跟著師父一起。 反正喬兄也在,又不是只他一個男子,也不必特意避嫌。 常歲寧懶得趕他,便由他跟著了。 路上,喬玉綿若有所感地小聲問:“寧寧,可是有什么事嗎?” 知她行動不便,若無要緊事,寧寧應不會單獨喊她和阿兄去別處說話。 第185章 另一個壞消息 “這些時日我使人在蜀中尋得了一位擅眼疾的大夫,今日正好替綿綿阿姊看一看?!背q寧說明緣由,語氣只如閑談。 “蜀中尋來的大夫?”喬玉綿訝然:“寧寧,這是何時的事,怎未曾聽你提起過?” 她對自己的眼疾早已不抱希望了,寧寧也從未在她面前說起過這件事,卻未曾想,竟于私下為她尋來了大夫。 且是自遙遠的蜀中尋來,可見非一日之功,是費了許多心思的。 “人未尋到時,提來作甚?”常歲寧笑道:“且只是尋來瞧一瞧而已,還不知對方有沒有幾分真本領呢,又怎好過早同阿姊夸下????!?/br> “寧寧,我都懂的……”喬玉綿挽著常歲寧的手臂,聲音因動容而有些哽咽:“你是怕我抱太大希望,到頭來再空歡喜,你放心,不會的?!?/br> 又道:“只是寧寧你待我這般好,又如此為我考慮,我這做阿姊的實在無用,都不知要如何回報你這份心意了?!?/br> 跟在后面支著耳朵聽著的崔瑯,莫名幾分緊張激動。 那這樣說的話,喬小娘子若知曉了他也在替她尋大夫,是不是也會待他…… “阿姊說什么傻話?!背q寧道:“這等芝麻大小的事,阿姊不必放在心上?!?/br> 崔瑯欲言又止,也不是很芝麻大小吧,還是值得稍微放在心上一點的……師父給他留點機會啊。 卻沒想到他的機會說到就到—— “對了?!背q寧說話間,回頭看向崔瑯,隨口問道:“我派去的人告訴我,他們在蜀地尋醫的時候,遇到了同樣在打聽擅醫眼疾者下落的人,且也是自京師而來,留意之下才知是崔六郎的人——” 崔瑯聽得一怔。 他的人和師父的人撞上了? 對上師父的眼神,崔瑯胡亂地點頭:“啊,對對……是有此事?!?/br> “崔六郎為何也要找擅醫眼疾的大夫?”喬玉柏不由問:“莫非貴府上有人患了眼疾嗎?” 見喬玉綿也轉頭朝著自己“看”了過來,崔瑯一個激靈,慌不擇路地答道:“對……是我阿爹!” 一壺:“?!” 喬玉柏意外不已:“令尊他……” 崔氏宗子,莫非盲了嗎? “……”崔瑯在心里已經連扇了自己兩個耳刮子,連忙補救道:“我爹他上了年紀,眼睛不太好使了,總看不清楚東西……” 這話也沒錯,畢竟父親看長兄時,的確是有一些要命的眼疾在身上的。 可他方才為什么要這么答???鬼上身了不成? 他分明從不是膽怯退縮之人,而他做的事分明也不是什么見不得光的壞事,可方才為何一看到那雙眼睛,竟就不敢承認了呢? 崔瑯為自己的不爭氣,在心底哀嘆了一聲。 此時,只聽那道輕柔悅耳的少女聲音響起:“那崔六郎可已為令尊尋得良醫了?” 崔瑯干笑一聲:“還未曾……” 喬玉綿便面向常歲寧的方向,語含詢問:“那,寧寧……” 常歲寧會意點頭,看向崔瑯:“待那位蜀中來的大夫替綿綿阿姊看罷,我便與他商議一番,讓他隨崔六郎去一趟,替令尊診看一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