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這差事原本該落到長房兒媳婦手里的,無奈她身子弱,老二家的想插手,蕭老夫人卻不允,于是馬氏只有繼續扛下去。 高門大戶總少不了走門路的,一會兒這個遠房親戚,一會兒那個人脈委托,煩不勝煩,馬氏無心應付,多數都會推脫。 她以為鐘家也是來走門路的,并未多問,直接讓下人拒了。 不曾想姜氏卻是個厲害的,讓下人再次通報,提及去年蕭煜被罰宜州一事。 這可把馬氏氣著了,覺得那姜氏來者不善,是故意找茬兒,當即便差人把她請進園子,倒要見一見。 哪曉得這一見,便把馬氏氣得炸鍋。 第三十五章 姜氏被家奴領進翠華園, 攙扶她的張婆子目不斜視,心里頭到底有些緊張。 國公府極大,幾人七轉八拐的, 行了許久,總算到了馬氏的住處。 仆人進去通報。 沒一會兒里頭的婢女知春出來接迎, 行禮道:“我家主子正忙著, 恐要讓鐘夫人久等了?!?/br> 姜氏應道:“無妨, 今日這事, 等多久都等得?!?/br> 知春做了個“請”的手勢, 將主仆領進偏廳那邊, 隨后便去請示馬氏。 馬氏心里頭不大痛快,見她過來, 問道:“可領進來了?” 知春點頭, “回夫人的話,鐘夫人在偏廳候著, 奴婢說你現下正忙, 恐要讓她多等會兒,她卻道今日這事等多久都等得。 “奴婢聽著不對味,應是真有什么事情來訪?!?/br> 馬氏略一沉吟,道:“我等會兒過去?!?/br> 之后莫約過了茶盞功夫, 她才去到偏廳。 姜氏起身行禮, 態度不卑不亢,并未因為對方身份貴重就彎了腰。 馬氏由知春攙扶坐到貴妃榻上,問道:“不知今日鐘夫人來坊,所為何事?” 姜氏看向室內的家奴, 馬氏揮了揮手,下人陸續退了出去, 知春到門口守著。 姜氏這才說道:“這事我原是不想管的,怎奈那閨女實在可憐?!?/br> 馬氏:“???” 姜氏從袖袋里取出沈映蓉的求救信函t,張婆子忙上前呈遞到馬氏手里。 馬氏接過,心中愈發覺得狐疑。 她雖年近六十,眼神卻好,拆開信函,越往下看,血壓就一點點往腦門上沖。 姜氏仔細觀察對方的神色,心中掐算著這事成與不成。 那信函上寫了近千字的求救,把事情原委敘得一清二楚,看得馬氏血壓飆升,再也忍不住脫口道:“荒唐!我兒豈會干出這等荒誕事?!” 姜氏平靜道:“夫人息怒,我原也是不信的,但沈氏確實被蕭四爺養在光福坊的崇明巷做外室。 “前兩日我在大興寺看過沈氏的路引,她也確實是江玉縣人不假。 “按說我們鐘家是管不上的,但想起此事總歸不妥。 “想當年沈肅沈尚書在京中何其風光,如今家道敗落,他的后生被欺辱到這般田地。我等實在看不過去,故才求到府上,想懇請夫人做主放了沈氏,讓她回鄉與夫家團聚?!?/br> 馬氏拿著信函眼皮子狂跳,難怪蕭煜那混賬東西回京后老實許多,沒怎么見他跟狐朋狗友鬼混,原是憋著大的! 有道是家丑不可外揚,怕鐘家把事情捅出去壞了國公府的名聲,馬氏連忙穩住她道:“這事府中著實不知情,如今鐘夫人上門來討公道,我自當會處理妥當。 “只是事關蕭府聲譽,在未查明實情之前還請鐘夫人勿要宣揚出去?!?/br> 姜氏點頭道:“夫人只管放心,孰輕孰重,我心中有數?!庇值?,“那沈氏也別無所求,只盼能平安回鄉與父母家人團聚即可?!?/br> 馬氏冷靜道:“待我查明情況,自會給她一個公道?!?/br> 姜氏:“如此甚好,也不枉我走了這趟?!?/br> 現在二人把事情說開,馬氏怕事情捅出去了掀起波瀾,對姜氏的態度極其友善,全無先前的牢sao。 姜氏也不想多待,并未坐多久就離去了。 把她送走后,馬氏實在被氣得半死,又把那信函從頭到尾細看一遍。 也該沈映蓉文采好,看得她火冒三丈,恨不得立馬把蕭煜喚回來扒皮。 外頭的知春不知情,進來看到馬氏滿面怒容,嚇得大氣不敢出。 也不知過了多久,馬氏才道:“去壽安堂,立刻?!?/br> 此時壽安堂的蕭老夫人正在佛堂里靜坐養性。 她的一生大部分都奉獻給了蕭家,老國公死得早,兒子又不中用,家里頭全靠她撐著,努力走到今天極其不易。 蕭府的每一位家庭成員都是振興國公府的基石,不論是婚嫁,還是前程,都會按照她的意愿去執行。 至少前面幾位孫輩執行得非常不錯,各自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造就出蕭家如今的輝煌。 她的權威不容人挑戰,任何人都不能忤逆。 莫約兩刻鐘后,馬氏拿著那封求救信過來,她一時六神無主,不知道該怎么妥帖處理此事。 仆人在門口道:“老夫人,夫人過來了,說有要事商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