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魔界搞基建、我靠寫狗血文在蟲族絕地求生、我老婆是偏執文炮灰[快穿]、萬人嫌反派覺醒后、平平無奇換攻文、星云修真志、撿到情敵大佬后真香了、丞相大人御妻有道abo、無聲覬覦、經常死老公的都知道
身為陛下的心腹內侍,何公公明顯知道更多內情,如今平親王已經先一步入宮,難道他們終究來遲了嗎? 何公公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當即也顧不得什么形象,用麈尾指著幾個侍衛破口大罵,“你!平親王要反了!再不放我們進去就來不及了!你們,你們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那幾個侍衛也都正是血氣方剛的少年郎,被個閹人數次指責,心里正憋著口惡氣,如今盡數噴涌而出,“狗叫什么呢你!你不過是個從四品!我們統領是正三品!仗著自己是陛下身邊的紅人,就可以以下犯上出言不遜嗎?!” 說著那侍衛便要拔刀,卻被統領按住手,侍衛抬頭不解地看了統領一眼。 統領搖搖頭,對著沈長清再次拱手一禮,“我們只是聽令行事,信紙和圣旨都是陛下親跡,雖然不知道這其間有什么誤會,但一位親王造反與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定性的”。 說到這里,統領又看了何公公一眼,目光有些幽冷,“還望何掌印慎言,說了不該說的話,可是要掉腦袋的?!?/br> 第002章 我真是你們祖宗 何公公一時啞然,說不出話來,只把那求救的目光投向沈長清。 沈長清長嘆了口氣,再次摸出一物,幾人定睛一看,當即跪了一地。 無他,這塊看似平平無奇的木牌是太祖令!見此令如見太祖親臨,當今皇上見了也得跪。 當年崇德皇帝苛暴不仁,八方難民揭竿而起,多少起義隊伍慘死在殘酷鎮壓之下,正可謂伏尸百萬流血千里。 唯有一人脫穎而出,他靠著一位神秘軍師指點江山,成功推翻崇德帝,踏著一眾豪杰的頭顱熱血,開創三千年盛世太平。 此人就是天齊的太祖皇帝。 太祖草根出身,與那位軍師自幼相交,太祖曾在征戰途中隨手撿了塊木片,豪言他日若能成事,定不會學前人卸磨殺驢,這木片就是他賜予軍師的第一項特權——天下共主! 彼時幾位元老只是哈哈大笑,不屑一顧,飲酒暢言太祖黃口小兒不知諾貴。 誰都沒想到太祖登基后論的第一功,行的第一賞,正是被打磨好刻了字的這塊“太祖令”。 此事很快在皇城傳開,從前一起征戰沙場的兄弟們與軍師離了心,有人逢迎拍馬,有人忌憚敵視,誰都知道樹大招風的道理,可這殊榮是皇帝陛下親自給予,盛寵當前誰敢彈劾,只是民間在有心人引導下漸漸傳出一些風言風語。 有人說他功高蓋主、有人說開國首功當屬國師——是的,那時他已為國師。 更有甚者,不知皇帝只知國師,他們上京來,見到國師竟雙膝跪地口稱萬歲。 國師已然被昔日刎頸之交的兄弟和什么都不知道的百姓逼著披上龍袍,扣上造反的帽子。 朝堂之中眾人跪著,那人站著,面色平和。 那人一襲青衣,最是樸素無華,正如那人,最是為人清明。 “陛下……”他這樣喚,有些悲愴,他轉身,眼角不知有沒有淚滑落,“我走了?!?/br> 太祖坐在高臺龍椅之上,只覺得那聲音傳到耳朵里很輕,輕得像是兒時午后金黃的田間,有人在他鼻尖上刮過的狗尾巴草。那聲音慢慢清晰了,卻反而正在離他遠去。 “我上山之后,不會再下來,你無需忌憚我,也無需……演這一出好戲逼我離開?!?/br> 那青衣緩步離去,走到殿門前忽然回頭輕笑,藏在袖中的手緊緊捏著那塊木牌,他釋然了,“你贈我江山太平,我許你子孫安康?!?/br> 沈長清畫地為牢數千年,其間再沒人見過他,但世人都知道,太祖的后輩是這位已成仙的國師罩著的。 天齊從此再不立國師。 天齊立國兩千多年了,改了上百個年號,如今是永安十三年。 永安十三年,沈長清下山,第一次使用太祖令,竟是為了進皇宮大門! 時過境遷,他會想些什么呢?何公公不禁有些好奇。 沈長清什么也沒想,他淡然地立在那里,像一棵千年不倒的勁松,大雪壓在他身上不知多少年,他卻反笑風輕而雪如棉。 “能進去嗎?”一貫溫和清雅的音調,卻無端叫人肅然起敬。 統領起身,持刀行軍禮,又深深鞠躬,朗聲道,“開宮門,迎國師——” “恭迎長清君!” 正中大門緩慢向兩邊推開,侍衛們排成兩排,齊刷刷躬身行禮。 沈長清走在前面,何公公點頭哈腰跟在后邊,沈長清誰也沒有看,好像在走著一條無人來過的路,他身后是三千年過往云煙,身前是年輕時的自己失望透頂后留下的諾言。 他不關心眾人的心思,他只是來履諾的,他說過要保那人子孫無恙。 宮閣之間,靜得出奇,沒有來來往往的宮女,沒有輪班的錦衣衛,沒有傳話的太監,甚至沒有燈光,沒有人影。 花草上看不清是否有血跡,但何公公知道,那或許是有的。 不!一定是有的!那里睡著閉目安顏的宮女,那里躺著滿身血洞的侍衛。 一路之上,處處如此,那幾個出來接人得以幸免于難的宮女早嚇暈了幾個,余下的不是瑟瑟發抖訥訥跟著沈長清,就是抱著脖子上有條血線的尸體jiejie長meimei短。 沈長清加快了腳步,可再快也就那樣了——他不認得路,全靠何公公哆嗦著兩腿跑得一瘸一拐地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