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書迷正在閱讀:全世界都夸我是好男人[快穿]、[快穿]絕美反派在線訓犬、反派黑心蓮他掀桌了[快穿]、帶著年代博物館穿七零、瘋批宿主甜誘撩,冷舔主神又撒嬌、打死不放手[重生]、帶著科技系統穿六零、穿書反派那個胖紙、穿進漫畫被全員當大佬、我的白馬王子在哪里?
方喻瞥他一眼,隨手取了一塊嘗了嘗,意味不明地勾了下唇角。 崔竹笑了,問:“好吃嗎?” 方喻:“嗯?!?/br> 好吃是好吃,就是和府里從江南來的廚子做的點心一個味道。 自己親手做的? ——他能做個屁。方喻漫不經心地想。 崔竹將碟子放回矮幾上,用旁邊的帕子凈了手,眼眸一轉,又盯上了方喻的袍子。 “你就這樣出來的嗎?”他伸出手,輕捏住方喻素色外袍的一角,揉了兩揉:“許容哥哥,你這樣穿,到宴會上是會被人笑的?!?/br> 方喻靠在軟枕上,半闔著眼,隨著轎子的晃動一搖一搖的,看樣子像是隨時要睡著。聽見崔竹的話,才抬起眼看他:“宴會?” “你又沒有告訴我,今日是去赴宴,怎么能怪我?”他慢慢道。 崔竹順勢道了歉,又忽然俯身挨近方喻,手指勾住那半舊白袍的領口看了看,說:“我這里帶有衣服呢,許容哥哥換上吧?!?/br> 他還真從轎子里翻出了一套嶄新的衣裳,絳紅色的,上面用金絲和銀線勾著仙鶴的輪廓。 方喻看了一眼,突然笑起來。 崔竹不解,瞅著方喻問:“你笑什么?” 方喻伸出手,纖長的手指點了點那套衣袍上面半掩的刺繡,道:“仙鶴,正一品官服?!?/br> “崔竹,”他緩緩做起身,秀麗的面容上笑意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透著股冰冷的審視,“這套官服你從哪里拿來的?” “你把它送給我……”方喻長睫一掀,淡淡問:“是把我當傻子么?”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3-06-11 22:00:00~2023-06-12 22:00:0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磕cp使我快樂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51章 新科探花郎 年紀不大,玩的倒挺花 崔竹跪坐在軟墊上, 迎著方喻的目光,半晌后,白凈的臉龐漸漸浮上薄紅。 “許容哥哥……”他垂下眼, 頗有些可憐地道:“我怎么會做那種事情呢?” 崔竹把那套絳紅的衣裳掀開, 坦然將其上的繡圖展開給方喻看:“你看, 這明明不是什么仙鶴, 不過是幾株白蘭罷了?!?/br> 那只半掩在布料下的引頸白鶴隨著他的動作,竟然消失無蹤, 絳紅色長袍上確實是只繡著幾株亭亭玉立的白蘭。 崔竹給方喻看了看, 又縮回手, 把那套衣袍塞了回去, 神情間隱隱不高興:“既然許容哥哥覺得我是故意害你, 那就不穿這件好了,當我沒有說過那些話?!?/br> 方喻靜靜看著他片刻,才重新笑了一笑,說:“是我錯怪你了, 別生氣?!?/br> 崔竹別開頭,像是要和方喻賭氣, 但過了一會兒,他見方喻沒說話,又轉過頭來,低聲嘀咕:“你就不能哄哄我?” “哄你?”方喻給自己倒了一杯茶,眼也不抬地問:“你想要什么?” 崔竹一雙烏黑的杏眸緩慢眨了眨,突然湊近過來, 勾住方喻的一只手臂, 悄聲問:“想要什么都可以嗎?許容哥哥?!?/br> 方喻另一手端著茶, 腕間微微一轉, 用白瓷茶盞擋在了崔竹臉前,讓他不能再繼續靠過來,才出聲道:“嗯?” 崔竹被方喻用茶擋了動作,也不惱,很輕地笑了一下,說:“我可以親哥哥一口嗎?” 方喻挑眉:“你有斷袖之癖?” 崔竹面容有些紅,瞅著他道:“圣上的后宮都有男子為嬪,我喜歡男子有什么稀奇的?” 時下南風盛行,高官貴族們大多會豢養幾個男寵,小倌館也遍地都是,斷袖之癖確實不稀奇。 方喻放下茶盞,慢吞吞將挨得過近的崔竹推開些許,正色道:“以后不要在別人面前自比圣上?!?/br> 崔竹一怔:“我……” “我沒有斷袖之癖,”方喻話鋒一轉,淡聲說,“如果你是抱著這種齷齪心思來與我交好的,那現在可以把馬車停下,我回去了?!?/br> 崔竹眉心一蹙,著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br> 少年坐得稍離方喻遠了一點,又想了想,才解釋說:“我確實是見許容哥哥姿容出眾,才想要結識你……但這些天下來,我對你已經沒有那種心思,只將你當成尋常朋友?!?/br> 崔竹略顯失落地低下頭,語氣委屈:“齷齪心思……許容哥哥是這樣看我的嗎?你——” 他猶豫了一會兒,像是給自己壯了壯膽子,才開口道:“你又沒有嘗過,如何得知自己不好男風?況且,你在留花樓……” 崔竹早已試探過,許容在留花樓里對那些柔美的女子歌姬根本毫無興趣,分明就是斷袖的模樣。 方喻覺得轎子里悶熱,于是從袖子里掏出把折扇來,啪地打開扇了扇風,一雙蜜糖般的眸子半遮住,因為笑意而彎起,悠悠道:“你不懂?!?/br> “我既不好男風,也不好女風,我一門心思只在仕途上?!?/br> “守身如玉,一身正氣,說的就是我這種人?!狈接鞯?。 崔竹:“……” * 崔竹口中所說的宴會地點在京城郊外的漯河邊。 芳菲春日,柳絲迢迢嫩草青青,確實是個很適合踏青賞花的時節,故此,在方喻和崔竹到達的時候,見漯河邊的青草地上已經或坐或站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