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
人家刀刃已經架到脖子上。 周清殺了張慎,最差的結果也只會比先前更好。 “無咎”是福松對周清美好的祝福。 只要中了舉,張家還能拿周清如何? 一個是絕后的老牌士紳,一個是新興的少年舉人,江州的豪強自然知道該如何選擇。 等周清中舉回去之后,攻守之勢,就易形了。 張家能做的,他也能做。 正所謂,寇可往,我亦可往。 周清平靜若水,“師兄,是當‘無咎’了,咱們準備出發吧?!?/br> …… …… 鄉試貢院前,周清前面人潮涌動。 他們出發得很早,來的卻很晚。福松仿佛一下子蒼老了些,臉色沒有過去那般紅潤有光澤。 “師兄,多謝了。你沒事吧?”周清回想這一路的兇險,張慎派的人不止兩個金剛寺的和尚,參加堵截周清的,還有猛虎幫的好手,以及張家自己的護院…… 福松拿出了壓箱底的本事,運用罡勁才帶著周清走出來。 其中還有另一個關鍵原因。 那就是張慎的死被他的書童發現了。 一下子,包括金剛寺的和尚在內,都亂了套。 福松和周清由此趁機順利脫身。 只是福松消耗有點大。 福松淡然一笑:“師弟,不用擔心我。只是用力過度了,你快去參加考試吧?!?/br> “嗯?!?/br> 周清見福松確實看起來還好,便放下擔心,將佩劍和手弩都放在包裹里,暫時交給福松保管,自己提著裝了筆墨硯臺身份證明等科考需要的事物,前往考場。 目送周清到了貢院大門前,福松才靠著巷子的墻角,癱坐在地,大口大口的喘氣。 一時間,汗出如漿。 “無量那個天尊,差點累死貧道?!?/br> …… …… 周清先去旁邊的鄉試供給所,領取蠟燭和木炭。旁邊坐著監臨官,乃是長州下轄橫波縣的馮縣令,為正七品官員。而威遠鏢局的武鏢頭居然站在縣令旁邊,此刻見到周清來領取取暖照明的用品,朝周清眨了眨眼。 周清正好取過木炭和蠟燭,順勢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眼下也不是敘舊的時候。 武鏢頭自然沒過來。 等周清離開后,馮縣令:“剛才那位小友,可是武鏢頭的鄉人?” 武鏢頭于是將路上的事,刪繁就簡照實說了。 馮縣令撫須笑道:“明明幾日前才遇到山匪,這位小友看起來倒是從容平靜,沒有受到驚嚇,著實是個有靜氣的,說不得很快就要京報連登黃甲?!?/br> 他也是舉人出身,剛做一任知縣。只是舉人出身,升遷比進士難上許多。好在他用心為官,考功倒是不差,如今有了武鏢頭送來的山匪首級,馮縣令便有機會往上再動一動了。 山匪首級的事既然與周清有關,他聽了武鏢頭述說后,心里油然對這個長相不俗,面容沉靜的少年生出好感來。尤其聽到,周清是本次鄉試副主考陸提學親自點中的案首后,心中好感更增。 畢竟那陸提學是兩榜進士出身,有了鄉試副主考的履歷后,指不定哪天就再升一級。 橫波縣附郭長州。 萬??蜅U靡苍跈M波縣管轄的地盤。 出了人命案子,張家的人打點衙役,來到鄉試供給所向正擔任監臨官的馮縣令報案??戳藦埣胰说脑V狀。 “你們意思是這位姓周的相公是兇手?要本官捉拿他?” “是?!睆埣业臅蛟诘厣系?。 馮縣令神色冷淡:“可有證據?” “暫時沒……,可是我家公子在長州從沒得罪過人,只有那周清不識好歹,心中對我家公子,頗有怨懟。而且同在客棧住著,除了他還能有誰?還請大老爺明察。這一點茶水是孝敬大老爺的?!?/br> 馮縣令看都沒看所謂的茶水費,直接冷著臉道:“無憑無據,要本官立案,你們當本官是糊涂官么?” “我家老爺姓張,乃是江州的舉人……”書童不免一慌,自報家門。 馮縣令:“本官只知奉公守法四字,你拿不出證據,便是構陷。來人啊,將這人抓到縣衙大牢里去,本官懷疑這案子另有隱情?!?/br> 出了人命案子,抓周清是不可能的。 人家在鄉試考場里,副主考陸提學還是周清道試時的座師。指不定這一科便中了舉。 那江州張舉人他也聽過,就一個獨子,如今人沒了,張家還能有什么氣候?反正不管怎樣,先將這書童抓進去。 人命案子,不可能不了結。 他看這書童目光躲閃,說不得就是兇手了。 以仆弒主,這類事在天南不是沒發生過。 書童沒想到自己來報案,反倒是給自己牽涉進去。而且金剛寺兩位大師,突然一下態度冷淡不少,那猛虎幫的人,更是直接動身返回江州。 他本以為花錢報官,能有些用處,誰知這縣令居然不收錢。 莫不成,這還是個清官? 他乍然遇上張慎身死之事,本就有些六神無主,現在又遇上這一遭,登時癱軟在地。 后面衙門仵作出動,發現張慎中了兩種劇毒,而且案發現場沒有打斗痕跡,多半是身邊人所為,書童的嫌疑于是更大了。 …… …… 周清排隊接受搜撿,進入貢院,就看見供奉在中央的幾位上古圣人學問家。 上古圣人,做學問,立道德禮法,將人與禽獸區分開來。 他們的塑像,在鄉試貢院里,受了不少讀書人的參拜。周清敏銳,從塑像身上,覺察到一種至大至剛的氣息,在貢院里,無形中構建出一個名為“禮”的事物。 仿佛規矩,人人須得遵守。 考場油然肅穆起來。 考生到齊之后,本次恩科鄉試的主考官,天南路的經略安撫使宋河來到,有幾位官員陪同,陸提學在其中,與宋河距離很近。 宋河身邊還有一個武僧,太陽xue高高鼓起,身上有股令人膽寒的氣息。 而宋河出現在一眾考生和其他官吏眼前,眾人紛紛見禮。 一時間,成為貢院的中心。 掌管一路各州各府的軍事,生殺大權在手,宋河無形間有種外露的霸氣。這是真正的大人物。 哪怕明顯功夫高深的武僧,在宋河旁邊亦收斂鋒芒,淪為陪襯。 許多考生,不禁生出“大丈夫當如是”的感覺。 這才是做官。 因此對鄉試中舉的渴望,不由更深。 舉人有做官的資格,一旦中舉,人生由此得志,與過去再也不同。 此所謂,躍龍門。 對于周清而言,求取功名是勢在必得的,但他求功名的根本原因是為了獲取更多的資源修行。 追求,終歸是不同的。 但眼下的行動,與考生們又何嘗不是一致的。 “或躍在淵,無咎?!?/br> 他是時候冒頭了。 第41章 鄉試(上) 經略安撫使宋河在一眾官員簇擁下來,過了考場,來到貢院內的公堂上。 眾人再次向宋河行禮。 宋河先是伸手虛扶陸提學,笑道:“鳳先兄,這次鄉試過后,你馬上就能回京城擔任大理寺少卿,往后我還得仰仗你在朝堂上為我美言幾句?!?/br> 大理寺與刑部、督察院并稱三法司,大理寺少卿為大理寺卿的輔佐。而如今的大理寺卿年事已高,陸提學只要熬個幾年,憑他的后臺,很快就能署理大理寺,成為大理寺卿,位列九卿之一,實可謂位高權重。 朝堂中,向來是一個蘿卜一個坑。 官到大理寺少卿這一步,再往上走,可謂千難萬難。 陸提學有這等前程,其背景連宋河都暗自側目。 陸提學苦笑一聲:“承蒙天子垂恩,可在下慚愧啊。學政的事,在下尚未理清楚。如今回京,又得新進大理寺,千頭萬緒,真不知如何是好?!?/br> 宋河:“我觀江州過去三次鄉試,居然一個舉人都沒有。文風之衰,實在可嘆可悲。鳳先兄擔任學政以來,聽聞深入鄉里,推崇學風,整個江州文風由此興盛,這一科若是再出一個舉人,實可以稱得上政績斐然了?!?/br> 陸提學輕輕頷首:“若是在任時,能讓江州出個舉子,也算是不負皇恩?!?/br> 其余官員聽了后,暗自點頭。 這是兩個大佬在定基調,今年審卷,遇到江州生員的卷子,尤其要選個出挑的。 鄉試雖然糊名,連卷子都要重新抄寫交給閱卷官審查,可是編號卻暗有玄機,有心人能從編號中尋出籍貫來。 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