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雖然在場的童生,不是沒有接觸過八股文??墒堑涝嚨闹攸c,歷來都是詩詞,大家自然不會為此做多少準備。 原來是江州人太重視詩詞,導致參加鄉試中舉的舉人越來越少。 大抵是江州提學官領悟到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的重要性。 決定在任的時候,改變以往道試重視詩詞的風氣。 今年出其不意地出了八股文的考題。 到了道試這一步,取中的名額是七成左右,今年卻被上面削減了秀才名額,只有五成。 又因為有了八股文的考題。 因此許多精通詩詞的童生,不得不丟掉最大的優勢。 原本十拿九穩的秀才,也成了到嘴的鴨子將要飛走。 考場內,一片哀嚎之聲。 但是有個小胖子卻笑了起來。 “王海,你笑什么?”提學官一眼就看到小胖子,似乎還認識,見他有些無狀,頗有些怒氣地呵斥道。 “姑父,我……” 提學官眉頭緊皺, “跟你說了多少次,在外面要叫我官職。算了,你不要再說話了,好好考試?!标懱釋W揉了揉額頭,頗是無語。當初為了求學,才娶了商人家的女子為妻。妻子倒是好的,可是娘家這侄子真是個不成器的家伙。 只是大舅哥待他確實好,為他當這提學官出了不少力。 陸提學雖然避嫌,沒有給王海私下輔導功課,卻也提示王家讓這小子學一下八股文。 八股文以經義為主,講究八比一的排比法。 這時代的八股文,和周清前世明清的八股文頗有一些區別,對格律、字數的要求并不嚴格。 還是給了考生一定程度的自由發揮空間。 考題很快發下來。 王海是商人之子,不擅長詩詞歌賦,但他本身不是笨蛋,雖然為人好逸惡勞,可在王家找了先生惡補的情況下,還是讓他掌握了八股文的寫作技巧。 如今參加道試的人,能掌握八股文寫作技巧的人不足一半。 王海雖然寫八股文的水平不高,好歹能把文章寫出來。 他冥思苦想,終究改不了跳脫的性子,左顧右盼,看到旁邊一個考生開始提筆,隨即運筆如飛。 雖然考桌隔得遠,什么都看不清。 但他心里還是感到震驚。 只是除他之外,其余考生都是埋頭苦寫,哪知道考場里出現這么一個怪物。 自王??茨强忌峁P,不到一刻鐘。 那考生就將筆放下。 一篇剛出爐的八股文便出現了。 這次的題目叫做《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出自論語述而。 此題的大意便是:孔子跟顏回說,我道能行,那就在這個國家施行我的道,倘若這個國家不能允許我的道推行,那就藏道于身,能做到這樣的,只有我和你了呀! 對于在場的考生來說,論語肯定是讀過的。 這一篇述而,在論語中也不算冷僻。 陸提學不指望考生能對此有什么高論,只要能把八股文寫出來,讓人看懂意思,便算可造之材。 后面他會因材施教,在里面找出幾個讀書種子,教他們如何寫出真正能鄉試中舉的八股文。 周清寫完就交卷。 此刻道試剛開始不到半個時辰。 他一上前交卷,考官們、巡查考場的吏員都有些吃驚。因為周清目前在江城里屬實沒什么名氣。 現在的情況,周清提筆寫文時,心里就做好準備。 道試考場上突然出了八股文的考題,其用意不言而明。 這對他是個機會。 以他目前的窮迫,已經顧不得什么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相比可能冒的風險,如果能得到提學官的賞識,會對他目前所處的困境有很大的幫助。 而且他寫的八股文乃是一篇前世研究八股文相關資料記下的范文,看到題目時,相關記憶便流淌而出,于是提筆寫下。 這篇八股文,放在鄉試里,被黜落的可能性都不算大。在這次的道試中,應該能算上佼佼者。 如果他判斷的沒錯,提學官肯定很愿意見到考生里出現一位寫八股文的天才。 人生在關鍵的路口,往往需要賭博。 即使他賭錯了,至少取中秀才這件事不會變。 引人注目,那就引人注目吧。 孤傲不群,才氣外露,其實也符合一個貧寒士子的正常人設。 道試正常的流程,前幾名交卷的,都會引起主考提學官的注意,何況周清還是第一個交卷。 他自然被提學官陸涯叫去問話。 這早在周清意料中。 如果應答得體,那么他就得了提學官的賞識,往后求學之路,肯定能順遂很多。 若是不小心說錯了話,即使提學官大度,不在意??墒鞘虑榭隙〞鞒鋈?,無形中會惹來一些閑話,在讀書人中受到孤立。 古往今來,類似的事并不罕見。 其實真有遠大的志向,多是要么孤獨,要么庸俗。 即使周清被孤立,也只是給自己本來就頗有難度的開局加難度而已。 可以他目前的處境,還有下降空間嗎? 在寒門士子里,家徒四壁且無名聲的秀才,也是最下層的,很容易被圈子里的人排擠欺負。 那句“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當五鼎烹”,肯定是跟周清目前處境差不多的古人說的。 周清當然沒那么激進。 他沒有刻意掩飾,帶著些微本能的緊張,向提學官行禮。 一州的提學官,放在后世,也是一個地級市的教育局長了,何況掌握一州秀才生員的學籍,其影響力不言而喻。 周清即使兩世為人,考慮到接下來的前途,依舊不免有些人之常情的緊張。 在周清行禮的時候,提學官陸涯先看了周清的考卷,能考中進士,做到提學官的人,自然記憶力出眾,而且長久的宦海生涯,使他看東西的速度也很快。 大略看了周清的文章。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蓋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規,自顏子幾之,而始可與之言矣……” 第2章 離魂 他見周清破題迅速,還以為言之無物。沒想到人家第一句便明破題目中的“行藏”,暗合題尾的“惟爾”。在陸提學眼里,這破題雖不算驚艷,卻找不出錯漏。 尤其考慮到江州的科舉水平著實不高,能在童生里見到這樣一篇八股文章,分外難得。 陸涯捧著卷子看了又看,心中生出惜才之意,又問周清一些經義的內容,發現周清對經義雖然不熟練,卻頗有見地,只是少年人天真,不免有些話太過想當然,但這放在一個童生身上,并非缺點。 即使再苛刻的老學究,對于這樣的少年,也頂多說一句年輕氣盛罷了。 而且這也說明,周清沒有名師教導,因此對經義沒有系統的學習和理解,才會偶爾冒出幾句奇談怪論。 如此更說明對方是個可造之材。 何況十幾歲的少年,曲解經義太正常了。 莫說十幾歲,便是七老八十曲解經義的也大有人在。 經義的解釋對不對,看的還是身份、地位、名聲。 但是短時間的接觸,還不足以讓陸涯當場收徒,而且他收徒,也不能用收徒的名義。 陸涯問完了話,先讓周清離開。 接著又問了后面交卷的幾個考生,先前和周清聊天,雖然驚嘆,但還不至于讓陸涯有無比強烈收對方為徒的沖動。 可是經過和后面幾個考生的談話,周清的形象在他心中愈發深刻起來。 “出類拔萃!” 陸涯心中再次給周清以極高的評價。 等到王海交卷時,看了看對方那狗爬一樣的字。 簡直氣不打一處來。 陸涯不由拿王海和周清的對比,怎么看都覺得周清才該是他陸某人的晚輩才對。 他想著廢物也有廢物的價值,王海平日里交了不少狐朋狗友,極為擅長交際。他讓吏員找來周清家的地址,對王海道:“你去和周清認識認識,看看他私下人品才學如何?!?/br> 王海自是不敢辜負姑父的囑托。 本來考完就去喝花酒的計劃只能泡湯。 不過要是能說動周清去喝花酒,倒不是不行。 他又不傻,瞧得出周清很有才學,才得了姑父重視。姑父大概是想收人家做弟子,才讓他考察對方人品才學。 這世界上還有比勾欄更能考驗人品才學的地方? 考驗,須得考驗。 這次回家,還能理直氣壯讓母親給他報銷這次花酒的開銷。 至于不找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