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正常有客情的關鍵客戶會在甲方回款前給關鍵人回扣,比如古林徐東旭。但奧萊不僅沒客情,還是墊款投放,在沒回款前給回扣的風險太大,陳夕就一直沒聯系李英。 林奕然眉頭微皺,在macbook上敲表格,少頃罵了句:“禍不單行?!?/br> 陳夕:“怎么了,林哥?” 林奕然:“我的單21w毛利,你的單29w毛利,我們直接給俞城ka大盤拖死了?!?/br> “……” 雖然事實是這么個情況,但“拖大盤”這仨字兒聽著刺耳,我們即便不回款,完成的業績也比ka其他人加起來還要多。 ka靠2個人完成20個人的活,最后因為這倆人翻船了,那剩下的18人個是做什么的? “林哥這話說的,太大英雄主義。我覺著,付出的努力對得起這份職業,就夠了?!?/br> 關鍵客戶不是中小客戶,逼單能強逼出來業績?,F在是月底最后一天,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林奕然一瞬不瞬地看著他,道:“既然覺著夠了,為什么奧萊不回款,你會生氣?” ka按照季度考核,奧萊下月回款剛好能核算到下季度的業績。但陳夕在知道奧萊不能回款的瞬間,想到的不是藏單留著下季度躺車完成考核,而是催款。 因為他想簽單。 他與林奕然一樣,享受征服關鍵客戶的快感,從骨子里渴望簽約帶來的喜悅。 征服關鍵客戶的快感就像達到至高點,體驗過就會想要,不簽單就像沒有夜生活一樣難受。 他們是同一種人。 陳夕仰望、追逐、成為了林奕然。 作者有話說: 本文即將進入文案中闡述的,最重要的部分。 為了不卡文,即日起晚20:00日更,5.12母親節完結?。?! 感謝一路相伴的讀者朋友們,你們的追讀和評論是我寫完這個故事的最大動力orz 第111章 “今天沒有人可以回家?!?/br> 月底最后一個工作日的ka專屬會議室,不如往常明亮。 沒有ppt、沒開燈、林奕然站在前臺手中沒有話筒,ka站在座椅前方的空隙處,氣氛壓抑、凝重、緊張。 房間內很安靜,靜得能聽到左右同事的呼吸聲,ka從未在月底最后一天開過會,人精們知覺不好、大事不妙。 林奕然的聲音依舊很低,起了個不算隆重、又非常容易回答的開場:“我們從事的職業是什么?” 眾人面面相覷,搞不懂領導是怎么個意思,幾名ka小聲答:“銷售?!?/br> “我們從事的是什么難以啟齒的職業嗎?” 眾人搖頭。 “那為什么,你們連自己做的是什么都不敢說呢?” 眾人不敢抬頭。 “在站的各位都是行業專家,是廣告銷售業界翹楚,對甲方做自我介紹時的氣魄哪去了?” 眾人頓悟:今天領導要找茬。 領導找茬在職場中無法避免,就像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傳統的應對方式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謹記九字箴言:是是是,對對對,好好好。領導說什么是什么,領導的看法都對,領導的什么決策都好。 “我13年前入職時,張總講的第一堂課,就是‘自我介紹’。關鍵客戶面訪老板時,我說得最多的就是‘自我介紹’。你們對自己從事的職業、經驗履歷都不自信,那要如何讓甲方相信你能履行承諾呢?” 人精們向硬實力低頭,耷拉腦袋認罵,大氣兒都不敢喘。 這季度雖有陳夕彌補孟海離職造成的業績缺口,但還遠遠不夠。因為其余ka的完成比不足大盤30%,環比下降20%,俞城ka這艘大船眼看就要沉了。 掌舵者在做團建、搞激勵帶不動大船時,只能用極端的方式,放棄部分船員。 林奕然說:“你們干ka的初衷,有的是為了生活、有的是為了混保險、有的是因為ka聽上去比傳統銷售高大尚?!?/br> 陳夕、張元吉、李華對號入座。 “無論各位是出于什么原因登上ka這條船,現在我們遇到了風暴,下船只有兩種方式:1跳海;2同舟共濟,共渡難關?!?/br> 林奕然似巍峨山峰,蘊藏著歲月沉淀的力量與權威,眾ka望然生畏。 “3年,俞城這3年一直是三省第一,我們斬獲過無數獎項,在站的各位都曾獲得過榮譽。唾手可得的榮譽太輕易,你們變成安分守己的小綿羊,月底最后一天不去收單,在家里等業績?!?/br> “你曾經為了簽約關鍵客戶,蹲人蹲上數月、喝得爛醉如泥、說盡好話、不惜摒棄自我……用盡各種手段,只為簽約?,F在呢,你在19樓抽煙遛彎耗時間,你覺著考核完不成了,開始抱怨扯皮。你怎么了,你tmd是腦子壞掉了嗎?” “我告訴你,業績是等不來的,你能等來的只有考核?!?/br> 這場會議不是洗腦,沒有雞湯,他要用最犀利直白的話語,罵醒裝睡的人。 上位者用最精準直白的話術,制造千斤重壓,壓得所有人透不過氣。 銷售經驗積累越多,在各自領域就越如魚得水,越容易把控客戶。但銷售經驗也是思維模式的桎梏,創意策略的攔路虎、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ka回想與關鍵客戶周旋的過往,現在確實被經驗束縛過得安逸,沒了當年初入職場的沖勁兒和拼勁兒。 “我創辦ka的初衷,是想讓銷售中的佼佼者賺到更多錢。我想住豪宅、戴名表、穿名牌,我物欲強,但前提是我有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