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林奕然產品知識專業,方案策劃牛逼,人脈又廣,一個人頂王爽、馬龍飛、張元吉三個人。最重要的是,他長了張談判專用的嘴,面訪談判林奕然若是瀾海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銷售的至高點是ka,ka至高點是林奕然。 午休時間陳夕沒午睡,在工位上繼續工作。ka級別比商務高,考核自然比商務重。他想再努力點兒,完成考核。 陳夕打開電腦,正要像往常一樣在行業網站挑客戶資源,突然頓住。 剛簽的石材城客戶,僅有5k毛利,諸如此類小單要簽20單才能完成季度考核。 但如果是閃耀這種關鍵客戶,簽約一個就足夠了。 李華都能改變工作方式,我為什么要墨守成規地像商務一樣工作? 林奕然天天去應酬,也沒看他挑線索打電話,簽單卻是最多。 在商務工作兩年的固有思維告訴我:只有多打電話邀約客戶,客戶覆蓋的基數大才會簽單。但實際上,客戶的數量不在“多”,而在“精”。 瀾海將關鍵客戶拆分成lka與ka,二者的區別就是客戶預算不同。 lka是指本土有節點營銷預算的客戶,每個活動檔期至少能拿出5w的預算。例如:某汽車廠商推出新車型上市,4s店在新車上市那一周會做廣告宣傳;某商業地產周年慶,會有為期10天左右的廣告營銷需求;某大閘蟹品牌在中秋前后,會有為期一個月的廣告覆蓋…… ka是指常年有營銷預算的關鍵客戶,每個節點至少拿出30w,全年上百萬甚至過千萬的預算。例如:全國連鎖裝修公司需要常年依賴廣告業務,持續接單;政務文旅客戶要做線上、線下整合營銷矩陣,大力度宣傳覆蓋;藥企要屏蔽負面新聞,宣傳單品,持續提升品牌影響力…… 簽約lka客戶僅僅只能勉強達成考核,簽約ka客戶才能賺大錢。 陳夕來ka這一年時間,每季度簽約2-3個lka客戶,只為應付考核;而林奕然這些年,每個月簽約2-3個ka客戶,撐起瀾海ka的半壁江山。 加班加點打電話覆蓋客戶也不是不可以,但這不是我想要的。 簽約中小客戶來支撐業績考核太難,我需要改變工作方式。 我要簽約能支撐我完成業績的關鍵客戶。 簽真正的ka客戶。 要簽像閃耀這種高預算的、大額的、ka關鍵客戶! 關鍵客戶并非可遇不可求,他們就在那。俞城屈指可數的幾家關鍵客戶,所有媒體都知道他們的名字。 關鍵客戶難在開發,可如果我不去開發,他們就一直不是我的關鍵客戶。就像高山,倘若我不去爬,永遠都無法越過。 關鍵客戶難在破冰,簽約前要花大量時間與甲方各個層面的人搞關系。但倘若我一直閉塞,不去與他們接觸,當他們投放廣告時,也一定不會想到我。 兩年疫情拖垮很多中小企業,各個行業的龍頭在疫情后脫穎而出,就像閃耀,僅僅一年時間,已經從簽約時的腰部客戶發展為頭部客戶。倘若我不與客戶多接觸,一昧在公司打電話,永遠簽不到關鍵客戶。 陳夕打開瀾海銷售系統,將中小客戶全部清除。打開各大品牌網站,查找高預算、廣告適配行業,伏案奮筆疾書: 1.閃耀餐飲 2.騰達鋁業 3.灶王城景區 4.古林裝飾 5.中才教育 6.品勝教育 7.西陵藥械 8.中海醫藥 9.奧萊地產 10.一哥木門 陳夕將這些關鍵客戶寫在破舊的a貨包包里層。 這是他的關鍵客戶名單。 這10家客戶,倘若能簽1家,就可以完成季度考核,喘口氣,休息半年好好找個逞心如意的工作。 傍晚落日余暉灑在白皙的臉頰,陳夕緊握破舊的a貨包包,手指關節泛白。 他的名單,不想別人發現,但要自己牢牢記著。 命運的齒輪在他決定簽約ka關鍵客戶的那刻,在他寫下這名單時開始旋轉,往后路途注定坎坷。 陳夕會因關鍵客戶夜不能寐食不下咽,放棄很多固有原則,舍棄真我,變成心硬如鐵、自信強大、睿智果決的ka一哥。 這份名單,也會將他與林奕然的命運綁定,凌亂糾纏,無法分割。 第24章 他想睡我(一更 夏夜悶熱,銅銹斑駁的鐵窗透不進風,陳夕趴在窗戶邊兒漫無目的刷手機,一刷就是兩小時。晚八點,肚子餓得咕咕響,才想起要吃飯。 陳夕打開某團app,點了份盒飯,本想下單,看配送費居然要7元,一氣之下決定吃泡面。外賣平臺晚間配送費要漲,但陳夕沒想到會漲這么離譜,這配送費都能吃份rou夾饃了。 租的房子沒有飲水機,只能用開水壺燒水。水管里的自來水煮熟了有股味兒,不能直接喝,沖重口味的泡面還可以。燒水的功夫,陳夕去浴室洗了個熱水澡,洗完澡后只覺身心俱疲。 陳夕一邊吃泡面一邊刷招聘平臺,關鍵客戶是要簽,工作也得繼續找。 他本想對那夜絕口不提,但上次沒忍住,妄圖用之前的事兒“要挾”林奕然。林奕然的反映比他想象中還糟糕,像是要甩掉“瘟疫”似的火速遠離。 林奕然即便私生活混亂,也不會牽扯到工作。是我越界,是我沒拎清,是我公私混淆,做了惹人厭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