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崔閭沒應聲,廳內氣氛便漸漸回落了下來,崔元逸雖不清楚寧先生的真實身份,可從他提及皇室時,那種不經易透露的隨意,話里透著的種種肯定的安排,都顯示他與皇家關系的非同一般來。 崔元逸是想攏著女兒就近婚配的,兩個meimei的婚姻不順,讓他在女兒和侄女的婚事上,又多了幾分謹慎,請宮里的教習女官來,那指定是不可能會在江州找了,他抿唇注視著父親的表情,并不像妻子吳氏那般高興。 太上皇注意到崔閭的神情,便知他想多了,可有些話也不能當著孩子們的面說,于是道,“年后灃兒上京,元逸定然是要送上一送的,太子伴讀的身份,定會受到皇帝召見,屆時能一并見見太子,那是個什么行事秉性,元逸看看就知?!?/br> 弘放很皮實,但粗中有細,有種大智若愚的精干,弘勛是疏闊,早早放京畿守備營里摔打,弘昔、弘景和弘宣則相對文氣些,但與崔閭的幾個孩子比,仍屬皮猴型的。 太上皇可不興那套聯姻捆綁之說,他再不通情愛,也知道男女婚姻也得講究個情誼相投,搞盲婚啞嫁他自己這關就過不了,因此,他想的是,讓帝后收那兩個年長的姑娘當干閨女,以后等他們事成的時候,封公主自主挑夫婿。 也不知道怎么了,這帝后成婚二十載,頭兩年一直沒動靜,等后頭終于開懷了,直接連續生子,竟是一個女兒也沒得,北境這邊的族親倒是送了幾個女孩上京,只到了婚配年齡,又一個個回了族里,因為早前皇家與世勛的關系,武氏女選婿并不好在京畿選,但崔氏女卻不一樣,過幾年的選擇面會比武氏女更大。 太上皇早前拜過武帥府為干親,從名份上來講,武氏女也算是他的孫女輩,其中也有幾個頗為出色的,便是崔氏女不與武氏子通婚,武氏女中也有能與崔灃、崔淳相配的,能得他偏愛幾分的晚輩,其秉性才德都無可挑剔,他是希望在沒有利益沖突下,能跟崔氏永結同心的。 父母之愛子,為之計深遠,他懂崔閭的心情,也如他想確保崔氏子一輩輩人,能夠在未來他們不在的時候,也擁有令世人不敢小覷的實力地位。 “好了好了,這事容后再說,吃飯!” 最后,還是太上皇打破了沉默,笑著舉箸,崔閭則遲疑了一會兒,才道,“孩子們還小,且多在家陪我幾年,呵呵,她們倒是比不得男娃好出遠門?!?/br> 一句話,就叫太上皇心里的弦動了一動,微笑著睇去一眼,道,“你說的是,男娃們出門方便?!?/br> 成,這崔狐貍的意思他懂了,太子不能出京,可其他皇子是可以的,真想與他家姑娘攀親,叫上門來給他瞧瞧。 皇子里,弘放十六,弘勛十五,弘昔弘景是雙胞胎十三歲,弘宣十歲,年齡上倒與欣妍欣雅相合,若真能通過這崔狐貍的考驗,他也是樂見其成的,做女兒和做兒媳婦,反正都得跟武家沾上關系。 兩個女孩已經到了懂婚的年齡,這會兒就臉紅的不行,埋頭鵪鶉似的躲著,叫她們小姑姑幼菱掛鼻子取笑,更羞的想鉆桌底。 一場飲宴,在吳氏心情過山車似的忐忑下結束了,她拽著兩個姑娘,激動的拍著她們的手,直感嘆她們是遇上了好時候,不用像兩個姑姑那樣,只能在本縣里選擇夫婿,低嫁還落不著好。 崔閭卻帶著太上皇去了書房,門一關,他便擰了眉,神色里頗有些不虞,一句話也未說,自顧的坐進自己書桌后的圈椅內,卻未請太上皇入座。 “咳,生氣了?”太上皇就近挑了張椅子坐了。 崔閭沒吭聲,他其實也算不得生氣,自古利益相關,聯姻是必然,只到底心里有種被人防備的不快。 太上皇嘆氣,聲音放輕道,“你我倒是不拘這些世俗牽絆,因為我倆都明白個中隱秘,可后輩人不知道,他們生活在此方天地,天機解構下的命運,以后不知道會往哪邊轉,有我們在,自然不至于叫他們吃虧,可萬一我們不在了呢?帷蘇,兩手準備,你都得為他們打算好?!?/br> 世家勛貴除了之后,利益分割,必然還是有一波人會成為新的趨勢,就像后世的有錢人,也依然凌駕于普通百姓之上,只是不再享受特==權供養,崔氏與皇族聯系越深,受到的排擠報復也越烈,幾十年上百年都將承受殘存力量的沖擊波,所以,他們下一輩里,就必須得有一脈,與皇家攀扯深交。 崔閭沒作聲,終了,才斜眼望向太上皇,吐出了一直以來的愿望,“你就不能……咳,事成之后,賜我家一個丹書鐵劵?” 就拿你的手隨便寫一個就成,至于這么扯我子孫輩的婚姻大事么? 太上皇瞇眼,危險的盯著他,“你可知你在要什么?” 有了丹書鐵劵,那跟他親手打造一個新世家勛貴有何異?此例一開,那今后便有控制不住的危險,就跟不封爵位一樣,丹書鐵劵也是本朝禁發物。 崔閭扶著額頭,擺擺手,“算了算了,我也就是隨口一提,我知道你的意思?!?/br> 這貨恐怕寧愿賠個武氏皇子,入贅他崔氏,也不可能打破原則,給他寫個丹書鐵劵的。 太上皇探了探崔閭的表情,最后退讓了一步,“回頭我把京里的那處宅子過到灃兒頭上,那是皇族不動產,只要占著那塊地方,也等于……咳,保爾百年平安順遂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