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跟風與攀比從來不分家, 這股邪風一吹起來,待那些二世祖紈绔子們一入場, 這波斂財之舉,就穩了。 為了讓鮫珠消息顯得真切,崔閭直接從地庫里撿了兩顆最大最圓,顏色呈粉紫,火彩紋路最完美的,用一只整塊白玉雕成的匣子裝點好后, 以天賜瑰寶降福我朝的祥瑞祈表, 派了一隊重兵護著送進了京。 當今生活簡樸,平時不愛奢華, 亦沒有什么收藏品鑒的愛好,想要他配合, 自然得太上皇出馬,于是,隨著祈表一同送去的,還有太上皇的手書一封。 滿朝堂都被江州進貢來的兩顆極品鮫珠,奪去了注意力,而伴著鮫珠一道送進宮的前朝古藉、字畫、名師大家手信,甚至還有前朝皇帝的御用之物,都不及這兩顆珠子奪目。 就在他們以為,以帝后的一慣作風,這兩顆珠子會被收進內庫落灰的時候,轉頭就見皇帝紗帽上的東珠,被鮫珠取代,而皇后那邊也是,鮫珠被鑲在了禮冠上,待客的殿內,繡屏被一整排的翠玉屏取代,手上的東珠串顆顆瑩潤圓溜,連飲茶的器皿,都換成了碧玉壺和盞,而最令人震驚的,是殿內原本擺放八寶瓶的地方,被一棵血紅珊瑚樹給取代了。 皇帝那邊或許只是矜持的展現了江州的財力,但皇后這邊,卻是一點不遮掩的鳥槍換炮,所有用物陡然讓常來往的貴婦們,都到了瞠目結舌的地步。 江州這么有錢么? 居然能憑一己之力,供得皇帝皇后如此大手筆的花用? 聽皇后說的什么話? 哎呀,江州那地兒的府官,哦,姓崔,呵呵呵,說起來還是你們清河本家的族人,太客氣了,說在地底下挖了些不值錢的玩意,特地給我們夫妻倆送過來賞玩,還說就那鮫珠,有一箱子那么多,只送來這兩顆品相最好的,說是這滿天下呀,怕也沒人敢用此寶了,害,本宮這輩子也不愛這些,也并不覺得一顆珠子能代表什么,便勸皇上說,咱收了人家這貴重的東西,那剩下的鮫珠,就隨他崔大人怎么處置了。 自古鮫珠就是皇室人員的身份配置,從前沒出現在帝后二人的身上,是因為沒有,而那些存了幾百上千年的世家寶庫里,絕對是能翻出一二來的,只不過因為違禁,不敢用而已。 帝后露出這般窮人乍富樣,讓一向與他們面和心不和的世家大臣們,暗地里白眼翻上了天,而從后宮請安歸府的夫人們,則掀起了一股攀比之風。 皇后都說了,鮫珠不能代表什么,那她們憑什么不能戴? 什么?家中庫藏里的珠子不夠分? 買,必須買,花多少錢都必須買到。 于是,府中的采買開始到處找門路,想討母親娘子高興的小紈绔二世祖們,也開始整合隊伍,準備打到鮫珠源頭地,江州府親自挑選。 皇帝那邊呢,親信笑瞇瞇的往外透一句,哎呀,這江州府臺真是懂事,今上萬壽還有好些日子呢!這巴巴的,就送了壽禮來,太有心了。 旁邊再有人跟上一句,就不知等娘娘千秋時,那崔大人還能送出什么來?哎呀,好期待呢! 朝上大臣都呆了,個個回府招了幕僚琢磨。 你說這皇帝皇后是腦子開竅了? 終于清楚了,太上皇那套理想治國之念不頂用,只會苦了自己,不得享受這天下供奉? 就是說,當今在位也有二十多年了吧?以前小,不懂事,叫太上皇忽悠的,整天要以身作則,想百姓所想,思百姓所思,一副要與那些賤民同甘共苦的樣子,弄得皇宮不像皇宮,帝后不像帝后,那吃穿用度,叫他們這些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金貴人,只得關起門來才敢享受,但出門上個朝,連身好料子衣裳都得裹里面穿。 這叫什么事兒??! 別說,江州那姓崔的,雖然有背叛世家一慣的存世理念在前,可他至少誤打誤撞的,將皇帝一直以來遵循,太上皇簡樸作風的cao守給打破了。 打破了好??! 打破了,才有我等發揮的余地,叫當今嘗一嘗奢靡享受的日子,叫他知道往年吃了多少沒錢的苦,到底有多傻缺,有多想不開。 就是,明明占著全天下的利,只要順著他們,跟他們一起延續從前的治世風格,就能享受到人間至高的尊貴生活,奢靡享樂的過一輩子,不好么? 嗯,等皇帝享受到了金錢帶來的快樂,再給他往后宮里進獻些美人,各家貴女早已養成,總要叫她們去與皇后分一杯羹的。 后宮,從來就不該是皇后一家獨大,跟前朝那樣息息相關的地方,怎么能沒有各家自己的姑娘呢! 皇子,也該是各家憑本事得,全出自皇后腹中,叫他們之后怎么玩? 一顆石子投進湖里,旁邊起的漣漪,能帶動整片水域掀出一股波瀾之風。 太上皇撂了從京里寄來的,厚厚一封信,帝后二人各一封,內里都說了近日因為二人行事風格變化,帶來的滿朝震動。 他也不避著崔閭,看完了就直接推到崔閭面前,點著信揶揄道,“叫你料中了,那些人賊心不死,近日往后宮去請安的貴女呈倍增多,都沖著偶遇皇帝去的,呵呵,我那兒媳告狀來了?!?/br> 皇帝為了配合這邊,近日也是流連后宮。 總要叫那些盛妝打扮的貴女們,有個偶遇皇帝的途徑??! 崔閭捻著信紙,挑眉一副:這我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