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科舉路 第319節
徐韶華這廂在內侍的伺候下,穿上了這身看似素雅純白,可卻滿身暗繡的白衣,遂垂眸到了句謝。 內侍乃是魏平特意派來,聞言一時驚訝: “您馬上都要是朝中大人了,哪里需要對我這樣的人道謝?” 徐韶華聽了此言,只是笑著搖了搖頭: “受您相幫,道句謝不過是嘴皮子的功夫,也不算什么?!?/br> 內侍有些稀罕,又有些歡喜,他們這些內侍,得勢了被人喚一句大人,若是落了敗什么閹人、沒根的東西那便劈頭蓋臉而來了。 “話雖如此,可世人鮮少能如您這般?!?/br> 內侍為徐韶華將肩上的褶皺撫平,過了一陣,這才開口道: “倒是要與大人說樁趣事,聽說那日讀卷大人奉卷兩次,圣上方才點了狀元郎,也不知是何緣由吶?!?/br> 內侍說罷,看著徐韶華已經簇然一新的裝扮,隨后笑了笑: “我不過隨意一言,您隨意一聽,一切妥當,您可以出門了?!?/br> 徐韶華倒是沒想到圣上竟會做到這一地步,不過,對此徐韶華早有預料,當下只沖著內侍微微頷首,大步朝門外走去。 此刻,集賢殿外,禮炮共鳴,九龍曲柄黃蓋傘靜立于殿外,紫金扇呈二九之數,分立兩旁。 集賢殿檐下,正由太常寺眾分而立之,奏中和韶樂,金聲玉振,令觀者聞之,無不肅然而立。 百官亦著朝服,面色平靜的分立與殿外兩旁,而這時,新科進士們也才被引了出來。 紅色綢緞在殿外鋪就了一條仿佛泛著光的大路,徐韶華為首,與諸人自那條大路緩緩行至集賢殿外。 與此同時,集賢殿內,一甲前三名的考卷被靜靜放置在桌前,左相與右相分兩旁。 殿試糊名乃是原卷糊名,這會兒由二人親手拆開,重新查閱,左相抬眼看去,下意識的捏了捏掌心的卷紙,幾乎要忍不住去看景帝一眼,但最終只是皺了皺眉,沒有多言。 但即使如此,右相也察覺有異,很快便將榜眼的文章看完,隨后右相也只是面色如常,嘴角微微下撇而已。 而至交換之時,右相從左相手中接過考卷,卻不曾想第一下竟是沒有徹底拿過來,原是左相好似忘了松手,左相反應過來,撒了手,右相哼了一聲,看著那熟悉的名字,只撫了撫須,瞧那情狀,倒似是有些驕傲。 左相默默看著榜眼的考卷,實則有些心不在焉的觀察著右相,果不其然,右相只讀了幾句,隨后便不由自主的瞇了瞇眼,發出一聲微不可聞的哼聲。 一刻鐘后,左相將三份考卷已經全部讀完,右相這才放下了徐韶華的考卷。 景帝一直未語,右相這會兒看向景帝,看似淡淡道: “圣上倒是頗有容人之雅量?!?/br> “為國取仕,不論其他,只問治國之策爾?!?/br> 景帝坐在原地,曾經略顯孱弱的少年,此刻卻波瀾不興的坐在書案后面,與前些年那膽小愚鈍的模樣倒是判若兩人。 “圣上說的是,不過,老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右相雖然用的是問句,可卻不等景帝回答,便兀自道: “徐狀元人中龍鳳,非尋常之人可比,此前寒塞之戰,名滿天下,自不可與尋常狀元郎同日而語,臣請圣上為徐狀元加封官職!” 右相微一拱手,左相聽了右相這話,前面的震驚之色還未褪去,隨后又爬滿了震驚,整個人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口。 那徐韶華所言可是直戳右相等人的命脈,右相卻還要為徐韶華請官,他是瘋了不成?! 景帝看到右相這樣的反應,心中隱隱約約明白了徐韶華殿試作答的寓意,這會兒,他抿了抿唇: “翰林院清貴無雙,右相何必如此?” “臣與左相皆非翰林所出,本朝翰林可不似前朝,圣上何必出此言?” “那依右相之見,又當如何?” 景帝冷笑一聲,右相垂下眼,可是語氣卻是分外沉穩: “臣不敢擅專,不如請左相一言?!?/br> 左相一愣,卻發現景帝竟然真的在看自己,他猶豫了一下,開口道: “右相所言不合祖制……” 右相還沒有開口,左相又繼續道: “但,卻合乎情理,徐狀元之能,若只在翰林院也是屈才了,此前那商長陵事將有結果,不若請徐狀元去鴻臚寺任少卿?” 鴻臚寺少卿略有實權,但卻不在朝中,這與右相和景帝所想欠缺甚大,旋即右相直接道: “去歲調錢糧之事,致使戶部官員缺失,臣以為,徐狀元可堪戶部郎中之位?!?/br> 右相知道安王有意拉攏徐韶華,可那徐韶華是連他都知道不會與人合污之人,且讓徐韶華與安王好生相處,屆時……二人自有齟齬不合之時。 右相此言一出,左相立刻就知道右相打的什么主意,可還不待左相開口,景帝便看了右相一眼,開口道: “徐狀元雖是聞狀元,可亦有帥才,既如此,朕這里倒是有一個銜兒——兵部給事中,如何?” 景帝這話一出,右相的心仿佛在這一刻停了一息,朝堂之上,兵部事宜皆由平南侯把控,倘若徐韶華可以出任兵部給事中……那將是他有機會插手兵部之時。 不過,圣上能讓徐韶華出任兵部給事中,那便是有意讓其在平南侯手中受挫。 右相沉默了十息,隨后拱手一拜: “圣上,圣明?!?/br> “既然兩位愛卿無異議,德安,傳朕旨意,傳臚大典,即刻開始?!?/br> 殿外,小金榜被送至鴻臚寺官手中,暖風和煦,那鴻臚寺官的聲音也仿佛在這一刻變得柔和綿長起來,他神色莊重,口齒清晰,在樂聲裊裊中,宣布: “甲辰科一甲狀元為,清北省泰安府貢士徐韶華!賜進士及第,授正五品兵部給事中!” “甲辰科一甲狀元為,清北省泰安府貢士徐韶華!賜進士及第,授正五品兵部給事中!” “甲辰科一甲狀元為,清北省泰安府貢士徐韶華!賜進士及第,授正五品兵部給事中!” 鴻臚寺官的聲音在空曠的集賢殿前回響,只是在第一遍時,有一處停頓,但也很盡職的讀了下來。 可這會兒等待的時候,他卻是已經驚的后背滿是汗水,正五品?這也不能是寫錯了??! 那兵部給事中五個字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差的! 徐韶華上前一步,但隨后也不由得驚愕。 正五品?! 大周開國至今的狀元郎有十位,而徐韶華作為這第十一位的授官,竟然這般與眾不同,一時眾人心緒難寧。 徐韶華收起面上的驚訝,待鴻臚寺官將其余九人的名字公布后,卻不想這里面竟是還有一位熟人。 本次探花郎,胡文繡是也! 之后,十人先行進入集賢殿中,景帝坐在上首,眾人上前行禮: “臣等見過圣上,圣上萬安!” 景帝看著一眾身著白衣,意氣風發,或是年少,或是中年的面容,唯一不變的是他們眼中的激動。 景帝也不由得坐直了身子,抬手: “眾愛卿免禮?!?/br> 眾人一時激動的雙眼通紅,景帝說了許多夸贊勉勵之言,隨后,他這才頓了頓,含笑道: “此番授官,想必諸愛卿也是心有疑慮?!?/br> “臣等不敢?!?/br> 景帝笑了笑,看了一眼徐韶華,這一次少年終于不曾再避過他的目光,二人含笑的雙眼對視了一瞬,隨后一觸即離。 景帝這才開口道: “徐狀元此前寒塞一戰,大周皆知,此番其家眷又受傲舜余孽所擾,朕豈能讓功臣涼心?只能以此聊以撫慰,望諸愛卿共勉之?!?/br> “是!” 徐韶華這才明白了圣上的用意,當下也不由得眼含激動的看了景帝一眼。 待到傳臚大典結束,已經是快要到正午的時候了,宮中提前為徐韶華等人準備了喜慶的紅袍,等新科進士們更衣結束后,徐韶華被眾人簇擁至皇宮外,禮樂聲中,徐韶華身騎白馬,一身紅衣,自街市中張揚而過。 百姓們紛紛跟著徐韶華等人的隊伍,亦步亦趨,樓閣之上,臨街的女娘們一面持著團扇掩面,一面將手中的香囊,鬢間的鮮花丟下去。 徐韶華有功夫在身,下意識的閃躲了一下,沒想到那鮮花竟是直直的落在了胡文繡的身上,胡文繡拿著那朵柔軟的鮮花,一時竟是忍不住紅了耳根。 徐韶華忍不住打趣道: “樓臺一花擲,姻緣一線牽,文繡同窗這探花郎,也是名副其實呀?!?/br> 胡文繡回過神來,看著徐韶華,勾了勾唇: “徐同窗這是羨慕了?那我改日登門可要與嬸子細說此事了?!?/br> 徐韶華笑而不語,胡文繡后知后覺反應過來,忍不住瞪圓了眼: “不是吧?徐同窗你可是我們之中年歲最小的,難不成你已是覓得佳人?” “文繡同窗且猜一猜?” 和煦的微風吹著,少年的紅衣被吹起衣角,人群之中,少年的笑容如春花燦爛,耀耀奪目。 竹青坊內,右相看著少年神采飛揚的模樣,端起一杯茶水,輕抿一口: “人生得意須盡歡,豈知還有得意時?” 第180章 “大人?” 木驥不明白為什么相爺出了宮后, 特意在此等著,卻偏又說這樣的話,倒像是對徐狀元很不看好一般。 右相聞言, 只是垂眸抿了口茶水, 方才緩緩道: “他以為他此刻向圣上一表忠心,圣上便會信嗎?本來想要讓他去與安王先斗上一番,倒是沒想到圣上將他遣去了兵部。 平南侯素來擅專, 這正五品的兵部給事中是好是壞, 誰又知道呢?” “徐狀元向圣上表忠心了?!” 木驥這會兒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右相斜了他一眼, 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