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科舉路 第275節
安能使我矢壯志,百戰死守血rou攔! 第149章 徐韶華聞言, 搖了搖頭: “將軍,學生不會離開。既讀這圣賢之書,便要管這窗外之事!而今家國飄搖, 學生請留軍中, 盡一份心,出一份力,望將軍準許?!?/br> 徐韶華說罷, 沖著武取義拱手一禮, 衛知徵和安望飛對視一眼, 亦異口同聲道: “學生亦然?!?/br> 武取義看著三人, 眸子輕顫, 一絲水光被壓了下去,武取義用不自知的顫聲道: “大周之幸!是我武某人之幸!” 大周有如此少年, 如此氣節, 何愁他日不興? 這一刻,武取義的腰桿挺的筆直,他就知道他這些年的邊關沒有白守! “謝將軍?!?/br> 武取義擺了擺手,示意徐韶華等人坐了下來,他看向徐韶華認真道: “徐郎君的本事, 我已了解一二, 不知徐郎君如何看眼前這燃眉之急?” 徐韶華抬眼看了一眼帳外,秋老虎來勢洶洶, 這會兒正是熱的時候,外頭沒有旁的兵將, 倒是只有柴副將守在簾外, 徐韶華這才不疾不徐道: “學生以為,若能使首戰必勝, 先挫其勇,此戰便有回旋之地?!?/br> “這談何容易?” 武取義心中苦澀,大周地大物博,惹的周邊諸國紛紛覬覦,縱使國庫中有一半的費用開支落在了軍費上,可也不過勉強夠用。 至于其他武器更換都是要從牙縫里省出來,并沒有多少銀子可以研制新的武器與防具。 是以現在武家軍所用的武器和盔甲還是先帝時期的樣式,武取義心知肚明,此戰除非效仿先帝,否則……只怕守不住邊塞! 徐韶華聞言,微微垂眸: “這幾日,學生有幸在營中見過幾支來自傲舜國的箭矢,此矢長二尺一寸,重二兩三錢,將軍以為此箭傲舜國弓箭手可以負重多少支?” 弓箭手雖然可以輕裝上陣,可是箭筒的容積有限,佩戴的箭矢也是有一定數量的。 “按此前戰場的記錄,約莫每人可攜箭三十支,不過當時傲舜國的三棱箭才被制造出來,陣前跟不上也是情有可原?!?/br> 武取義客觀的說著,他藐視傲舜國的小人行徑,卻也重視他們手中握著的利器,二者并不沖突。 “若是這些箭簇并不能大批量制作呢?” 徐韶華這話一出,武取義不由得一愣,徐韶華回想起自己看到的那三棱箭簇,不由得抿了抿唇。 那些箭簇乃是由鋼所制,再加上傲舜國將三棱箭簇的圖紙用在了其上,以至于工藝并不多么精良。 這三棱箭,便勝在材質之上。 “徐郎君這話是什么意思?” “傲舜國的制鋼之法有所改變,這才有如今的三棱箭,但依學生之見,他們的制鋼工藝還并不穩定,是以這三棱箭只怕還無法做到大批量生產?!?/br> 徐韶華說完,隨后讓武取義取了一支三棱箭過來,點名要求是那支射中過汪千戶的箭。 不過傲舜國對這些箭十分寶貝,如今武取義手中僅有的幾支箭,還是近日戰役中活下來的兵將用rou身帶回來的。 不多時,柴副將將箭矢遞給徐韶華,隨后立刻守在了帳子外,徐韶華這才舉起箭矢對武取義道: “將軍且看此箭的材質?!?/br> 武取義對于這箭簇別提多么熟悉了,其觸手光滑,久放不銹,是難得的好寶貝。 “這材質倒是與平南侯得先帝所賜的那把削鐵如泥的長寧劍十分相似。 哼,平南侯小氣吧啦的,也不知道借我多參謀參謀,否則說不得我就能識得此物是什么材質了?!?/br> “這是鋼。將軍弓馬嫻熟,且看這箭簇與我大周的三棱箭簇有何區別?” “這……” 武取義仔細端詳了一下,這才發現這原本應該制作的更尖銳纖長的三棱箭簇似乎變得胖圓了些許。 除此之外,其線條并不流暢,乍一看還能看過眼,可若是仔細打量,便會察覺到其線條的凝滯之處,這對于箭簇來說,乃是大忌。 武取義覺得有些奇怪,立刻讓人取了軍中慣用的三棱箭過來,兩支箭放在一出,武取義都不由得嘖了嘖舌: “乖乖,這傲舜國讓何人造的三棱箭,這偷工減料的程度,九族怕是要腦袋搬家了!” “不是偷工減料,應是有意為之?!?/br> 徐韶華如是說著,隨后拿起兩支箭,鋒利的箭頭在武取義眼前滑過一抹耀眼的光芒: “此箭的利弊想來將軍已經心中有數,學生以為,此箭應只圖破甲,攜威勢而來,為的便是壓制我軍士氣,以達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先帝時期,傲舜國之所以愿意撤兵,除了震撼于我大周兵將悍不畏死的氣勢外,更多的也有這個原因。 如此之箭,只怕傲舜國的存貨也并不多。這樣的材質,如今被其做出這種工藝,著實是糟踐了!” 徐韶華這話一出,武取義不由得愣了愣,難不成徐郎君還曾看到過這樣的材質所做出的別的武器嗎? 武取義下意識想要追問,但隨后又險險止?。?/br> “徐郎君,此事吾需要再斟酌斟酌?!?/br> 徐韶華知道武取義沒有全信,或者說即便武取義信了,也要讓其他兵將相信才是,徐韶華只將箭矢放在桌上,緩緩道: “將軍若是不信,不妨試試讓重盾軍隨護,待懷義國動手之時,以重盾斷后,待其弓箭手退下后,反攻而上,看看他們可有旁的手段迎敵?!?/br> 徐韶華這話一出,武取義略略思索一下,便同意了,如今正值豐收之時,這幾日重甲兵的口糧他還是能支撐的起的。 況且,若是徐郎君的猜測成真,那么武取義倒是能升起幾分信心來。 軍中,士氣才是最重要的! 此事敲定之后,徐韶華等人告辭離去,等回了帳子,衛知徵不由好奇道: “華弟,傲舜國那大名鼎鼎的三棱箭真的無法量產嗎?” 徐韶華微微頷首,鋼雖有無數好處,可是其加工性遠不如鐵,故而其與大周軍營常用的箭簇相差甚大。 況且,二十年至今,那新出的三棱箭的工藝卻依舊毫無進展,是傲舜國不想嗎? 是他們能力有限! “嘶,若是如此,那此前先帝用人命來堵箭矢,豈不是……” 衛知徵止住聲,安望飛立刻朝帳外走去,隨后索性環胸靠在外頭,一副看風景的樣子。 “縱使無法量產,可其制作而成之時,已是諸國之中的獨一份,又在與先帝對戰中初次面世,先帝的選擇也是情有可原?!?/br> 只是,可惜了那些悍不畏死的大周兒郎。 “況且……” 徐韶華這話一出,原本蔫兒噠噠的衛知徵猛的抬起頭,一臉期待的看著徐韶華,徐韶華無奈的斜了衛知徵一眼,這才繼續道: “兵法有云,虛則實之,實則虛之,這次懷義國屢屢進犯,卻率先露了傲舜國的標志三棱箭,又未嘗不是一種算計呢?” “華弟的意思是,這是傲舜國借著懷義國的手,張嘴向咱們要好處?” 徐韶華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衛知徵自顧自道: “這要是真的,那傲舜國也太不要臉了!” “是與不是,一試便知?!?/br> 徐韶華悠悠的說著,等將帶來的最后一點兒兵書看完,這便直接招呼衛知徵和安望飛出去走走。 許是武取義提前說過,這會兒三人行走在軍營之中,倒是無人前來阻攔。 徐韶華緩步而行,眼睛卻一直在觀察周圍的事物,而不遠處的萬木嶺腳下,便是大周與懷義國的緩沖地帶。 那里種著一片楓林,許是秋意還不夠濃重,故而只隱約可見絲絲縷縷的赤紅在綠意中翻騰。 楓林之后,便是一座座高聳入云的山峰,高低錯落,云遮霧繞,舉目望去,白練低垂,似神妃玉帶,自九霄而落,美不勝收。 “這懷義國竟也有這樣好的風景,如此背信棄義的小人也配老天這般恩待?” 三人走在楓林之中,衛知徵冷不防一開口,就被這山谷的回音嚇了一跳。 徐韶華聞言微微一笑: “上蒼自然公平,不公的是人心罷了?!?/br> 衛知徵聞言沒有吭聲,顯然他并不認可徐韶華的話,徐韶華也沒有介意,這會兒看著這綠意流淌的楓林,再看著那遠處影影綽綽的懷義國邊塞的玉塵關,輕輕嘆了一口氣。 兩日后,又一次戰役爆發于楓林三里外的長武坡,這一次巡邏的是李千戶,護衛他們巡邏的乃是重盾兵百戶孫有安。 孫有安參加過近百場戰役,且都活了下來,可謂是經驗豐富,也可見武取義對此事的看重。 因提前有所準備,是以雖然懷義國的兵將動手突然,可他們早有預料,這會兒孫有安一個手勢,重盾兵立刻散開,一個個攔在箭矢射中的方向,只聽“篤篤篤”一陣悶響,重盾兵的手都發了麻,可他們仍不敢松手。 百戶看了一眼自己的手下,在心里估算著敵人的數量和手中箭矢的數量,時不時與其拉扯一下。 說是拉扯也不盡然,畢竟重盾兵的移動速度本就緩慢,沒過多久便聽到了由遠及近的腳步聲。 “大人,人來了,怎么辦?” “李千戶的人就在一里外,讓兄弟們引敵人沖過去!” “是!” 下一刻,重盾兵舉著盾牌且戰且退,他們這支重盾兵裝備精良,看的一眾懷義兵將分外眼紅: “他們怕了!追!” 一退一追,一里的距離也不過一刻鐘,懷義兵追的紅了眼,可一錯眼間,只聽一陣喊殺聲,竟是方才逃竄的大周軍殺了回來! “放箭!放箭!” 首領連忙喊著,一旁的弓箭手不由道: “大人,咱們的箭都放完了!” “退!速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