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科舉路 第152節
“徐兄弟,這是第三次了。三次救命之恩,白藏永世不忘,他日若有差遣,莫敢不從!” “凌兄不必如此?!?/br> 徐韶華扶起凌秋余,面色有些冷冽: “我今日之所以如此行事,除了想要讓幕后之人安生下來外,更多的,是因為他們手段實在狠辣。 昨日夜起南風,那人只在凌兄的屋角倒了一小半火油,凌兄以為……那些剩下的火油歸處又在何處?” 凌秋余呼吸一滯,胡氏兄弟二人面上的笑意也不由散去,安望飛更是忍不住冷笑一聲: “好霸道的作態!擾了他計劃的人就要死嗎?” 要知道,他們不過是隨手救了人而已,卻沒想到,竟要遭此報復! “而且,那黑衣人乃是官員護衛。凌兄,你可有頭緒?” 徐韶華看向凌秋余,凌秋余直接懵了: “官員護衛?” “我朝四品以上文官可在府邸養不過百人的護衛,這也是先帝時期,多處征戰,文官無自保手段下的無奈之舉?!?/br> “四品?” 凌秋余更懵了,他對于此事沒有一點頭緒,徐韶華見狀也不強求,等吃過了早飯便讓眾人皆回去補眠了。 而等到午后,徐韶華剛起沒多久,曹青便來拜訪了,曹青照例說了幾句彩虹屁,隨后這才小心翼翼道: “徐兄弟,我聽說昨個有人潛進來想要縱火?” 徐韶華微微點頭: “曹兄消息倒是精通,不過那人已被抓送官,想來可得幾日安寧?!?/br> 徐韶華這話一出,曹青直接身子一軟滑了下去,徐韶華將他扶起來后,曹青連忙抓住徐韶華的袖子: “徐兄弟,凌白藏他還好嗎?他沒事兒吧?” 徐韶華見狀,不由一笑: “沒想到曹兄倒是關心凌兄?!?/br> 曹青直接炸了: “誰關心他了!一身的狗脾氣!我,我那不是看在同縣,同縣之誼的份上?” “這樣嗎?凌兄昨日還說,他覺得此前對曹兄不住,正想要乘此機會,與曹兄致歉呢?!?/br> 徐韶華這話一出,曹青頓時卡殼了,半晌這才扭扭捏捏表示: “那,那什么,我也有錯,我性子急,總是誤事,還是,還是我向凌白藏致歉吧?!?/br> 徐韶華但笑不語,只讓人請凌秋余過來,隨后他便將空間留給兩人,而等兩刻鐘后,二人滿面笑容,相送出門。 那黑衣人被送入知府大牢后,袁容下定決心要狠狠查他一通,更是讓府衙最有經驗的獄卒和捕頭一道動手,不過兩日那黑衣人便有些招架不住,可卻不想,其趁著眾人一個不妨,直接咬舌自盡,氣的袁容直接讓人將他的尸首拖出去示眾,更是又下令將府衙的巡邏強度加了一重。 是以,等到院試開考前,徐韶華所在的小院皆一片安寧。 永齊八年八月初一,泰安府院試正式開始。 隨著熟悉的鐘聲響起,學子們早就趁著夜色收拾妥當,此時,天色已經微微泛白。 徐韶華提上考箱,走到院子里和同窗們會和,凌秋余聽著那鐘聲,方才有種解脫的感覺。 他終于熬到院試開始了。 “我們該出發了?!?/br> 徐韶華說了一出,眾人紛紛應是,這會兒天色微明,已經可以看清前路,眾人便不曾提燈。 而等到貢院外,此時已經站滿了人群,黑壓壓的,縱使晨風微涼,可這么多人站在一起,總讓人覺得心里煩躁。 隨后,徐韶華等人排隊入內,他們來的不早不晚,只用了一個時辰便得以進入考場。 徐韶華在童子的指引下,尋到了自己的座位,只不過,一坐下他便不由眉頭一皺。 第83章 只聽一聲脆響, 下一刻,隨著徐韶華起身,那考凳的一條腿直接斷了。 而若非徐韶華習過武, 只方才那考凳腿突然的一斷, 便足以讓他狠狠摔一跤,不說答卷,便是心態也會為其所擾。 院試如此重要, 自然方方面面都要圖個圓滿才是。 徐韶華眸光微閃, 隨后將那斷腿考凳挪到一旁, 將考箱挪了過來, 坐在上面, 這才將那考凳微微抬起來,低眸去看它的斷腿。 那斷茬層次分明, 倒像是自然損毀。 徐韶華不語, 只將其安置在角落,而對面的考生看到這一幕,也不由面色一變,立刻檢查起了自己的桌椅,沒有發現問題后, 這才輕輕松了一口氣, 當下只用同情的眼神看著徐韶華。 這考生真是既倒霉又幸運,倒霉的是, 府城貢院之中難得出岔子的桌椅都出了岔子,可又幸運的是, 他所攜帶的考箱剛好頂上用。 徐韶華并未將對面考生目光放在心上, 對于他來說,現下最重要的就是院試, 無論是何種東西,都無法影響他。 況且,這次考凳的問題,追根究底,無論意外與否,不過是為了讓自己不得院試罷了。 隨著天色大亮,徐韶華又一次檢查過桌子后,只安安靜靜的等著院試的開始。 不多時,遠遠傳來了一聲“龍門落”,以此院試正式開始! 隨后,便有兩個兵將挑著擔子挨個與考生發放題目和答卷,徐韶華這次的位置較遠,起初一點兒動靜也聽不到。 徐韶華對于貢院的布置心里有數,這會兒只垂眸靜候,可是對面的學子只等了一炷香,便忍不住東看西看。 此刻,考卷還未送到,是以巡邏的兵將只是看了他一眼,以示警告,隨后便不再理會。 那學子被嚇了一跳,隨后只老老實實坐在原位,可是心卻已經浮躁起來,他忍不住去看自己對面的徐韶華。 只見少年安安靜靜的坐在桌前,哪怕方才發生了那么一件不如意之事,也未曾讓他因此焦慮半分。 穩重如山。 那學子心里不由自主的浮起這個詞。 可是,他實在不知道一個少年自己為何要用這樣的詞匯來形容。 考場之中的小插曲不知幾何,而本次院試共計五百余人,雖不及府試人多,可也算是泰安府今年來所有有意考取秀才功名的學子都匯集于此。 他們有今年的新童生,也有往年的老童生,可是隨著考卷的發放,考場之中不由得響起一陣倒吸冷氣的聲音。 “肅靜!” 兵將大喝一聲,眾考生立刻消了聲,可即使如此,他們的呼吸也不由沉重了起來。 曾經,他們以為府試已經足夠難了,可現在他們才知道原來府試之時,主考官已是手下留情。 徐韶華這會兒也終于拿到了考卷,他打開考卷,抬眸看去,面色卻不由得浮起一抹淡笑。 本次院試正試,三道題目之中,原本還有存在感的詩詞直接棄之不用,這三題是一道律法題,一道數理題,一道實事論。 而在看到這樣的題目后,徐韶華便知道自己此前的猜測怕是成真了。 瑞陽社學乃是圣上親政后的頭一座。 而他們這一屆學子,亦是頭一屆正兒八經,實打實的天子門生。 有時候,只看題目便知道上位者想要的是什么。 這會兒,徐韶華心態輕松的將前兩道題目一筆揮就,用時半個時辰,而此時暑氣也漸漸上來了。 對面的學子出汗厲害,只徐韶華停筆后的一刻鐘內,他便見其擦了十九次汗,偏偏他還要小心翼翼,不敢讓汗漬弄污了考卷,一時手忙腳亂極了。 徐韶華見狀,也不由沉默了一下,他若不是用真氣頂著,這會兒也與那學子一般無二。 畢竟,這小小的考棚里,連轉身都困難,卻偏偏在這樣的天氣里容納了這么多的人。 簡直如同一個巨大的蒸籠,徒留學子在里面煎熬。 不過,這件事徐易平提前打探過,這會兒徐韶華將自己早前從考箱里去出來的水囊拿了出來。 里面被灌滿了昨日傍晚便熬好的酸梅湯,又在井里吊了一宿,這會兒一口飲下,沁涼解暑。 這亦是徐易平一早打聽到的科舉小竅門,他讀書不成,也幫不上什么大忙,只能讓二弟在艱難的科舉過程中,過的舒坦些了。 徐韶華剛一打開酸梅湯,那酸酸甜甜的氣味便散發開來,連對面的學子都忍不住抬起頭,咽了咽口水。 可這會兒他不敢耽擱,只得低下頭,努力讓自己沉浸在考題之中了。 “咕嘟——” 那考生終于忍不住,打開了自己的考箱,拿出一筒水,抿了一口,潤了潤嗓子。 對面那少年縱使有酸梅湯喝又如何?一看便知他是年紀小,頭一回經院試,這要是有個不好,想要尿急可就晚嘍! 忍一時之苦,方得長久。 那學子心中如是想著,隨后又忍不住抬頭看了一眼,便見那少年這會兒又開始奮筆疾書了! 徐韶華方才灌了兩口酸梅湯醒了醒神,隨后便將注意力放在那道實事論之上,若說律法題與數理題尚有人可以憑借天分答的不錯,那么這實事論也屬于綜合素質考驗了。 徐韶華心里將其這么稱呼,也是因為本次的考題。 這道實事論的題目大意為: 某年某地,夏日發生一場旱災,植物枯萎,大地干裂,已知受災百姓多達半數,若你為父母官,當如此撫民? 此題看著平平無奇,只是普通的撫民之政,若是做過類似的題目也可以說出個一二三四五六來。 不過,徐韶華看著這題目,忍不住想起了曾經鄭時的一場旱災,當時的旱災發生在如今的晏南省與河西省的交界之處,名喚懷陰府的地方。 此地陰盛陽衰,多婦孺而少男子,而彼時朝廷又在此征招了一部分男子沖做壯丁,發生旱災之時,當地男丁稀少,一群婦孺在大旱之下不光要生存還要面臨著匪盜的覬覦。 且當時的官員與匪盜沆瀣一氣,趁此機會大肆引誘百姓賣兒賣女,又哄抬物價,以致最后懷陰府十室九空,還家壯丁憤慨不已,直接被逼上梁山。 等朝廷得知此事之時,懷陰府已經成為大名鼎鼎的匪府了,即便至今,此地也匪患橫行。 隨后,徐韶華沉思片刻,結合歷史與律法,開始謹慎作答: “學生謹答:耀耀炎光,地蒸如甗,禾稻而枯,民不安之,若百姓半數而難,應先安民而后撫民?!?/br> 隨后,徐韶華比出鄭時的慘例,論證了旱災之下民不得安將會導致的嚴重后果,隨后這才筆鋒一轉,就此事一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