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科舉路 第102節
那學子話還沒有說完,便被人直接捂住了嘴巴,而徐韶華適時開口: “不錯,正因如此,大周國庫空虛,才有了之后安家獻出家產之事,想必諸位也都略有耳聞?!?/br> 眾人對視一眼,不由得點了點頭,沒想到原來此事竟也有所關聯。 “諸君都是聰明人,應當知道戰至那時,軍費已經那般緊迫,社學的設立又豈能在我大周邊疆安定之上? 是以,我以為,當初社學退出泰安府除了因為此事瑞陽縣第一批學子的原因外,更多的乃是與戰事有關?!?/br> 徐韶華此言一出,眾人面面相覷,在此之前,他們從未將這兩件事聯系在一起過,可是今日聽了徐韶華這話,又突然覺得有些道理。 “你如今說這些,也不過只是猜測罷了!況且,你告訴我們這些,是想要我們去怨懟朝廷嗎?” 容真心里還是憋著一口氣,或者說,他不愿意將自己這么多時日吃下的苦頭就這么咽下去,他想要有一個發泄的渠道。 徐韶華看了他一眼。便知道他如何做想,當下只是淡淡道: “你便只能看到這些嗎?若是如此,那我到真要懷疑貴縣學子的本事,竟能以你為首了?!?/br> 徐韶華的語言并不尖利,可是容真卻不由得臉頰發熱,他閉了閉眼,讓自己冷靜下來道: “我只是猜測罷了!方才,你不也是猜測嗎?!” 徐韶華笑了一聲,為自己道了一杯茶,可縱使他停了這片刻,眾人也依舊巴巴的等著,并未與方才一般順著容真的話爭吵。 等徐韶華慢悠悠的喝下一杯茶水后,他這才繼續道: “若說前面只是我的猜測,可是去歲發生之事,便足以說明,當初社學退出泰安府之事與我瑞陽縣無關,乃是當時的權宜之計!” “什么?去年……不就是社學設在了瑞陽縣嗎?” 不知是誰說了這么一句,徐韶華卻直接道: “對,正是社學重設我瑞陽縣!我且試問諸位,若真是如諸位所想,因為我瑞陽縣一家之故害的其余十二縣無社學,那朝廷為何又在我瑞陽縣重設下社學?” 徐韶華這話一出,眾人不由恍然: “對啊,若是因為瑞陽縣的問題,朝廷撤出社學,現下重建也是說不通的!” “難不成,當年撤出社學真的是情有可原?” “戰火紛飛,確實該緊著邊疆行事……” 眾人不由得交談起來,可是言談之間卻沒有了方才的針鋒相對,甚至還有人看向瑞陽學子: “聽說最初社學設在你們的大柳村,也不知新社學中,可曾有大柳村的學子?” “我便是?!?/br> 王余站了出來,他垂下眼,掩住了微紅的眼圈,這是他第一次說出自己的籍貫,以往在社學他亦不敢說出自己的出生地。 “我很感激,社學的先生們有教無類,給了我入學的機會。我,我也沒有想到,原來并不只是我們的原因!” 王余不由得失聲痛哭起來,劉銘等人紛紛安慰起來,雖說當初大柳村社學之事讓他們提起其便牙根癢,可他們與王余朝夕相處這么久,又豈會不知他的為人品性? 而就在眾人漸漸沉默之際,容真看著徐韶華,冷淡道: “縱使如此,那又如何?重設社學或許可以說明一點兒問題,但是如今時隔十五年,這才重新設下社學,未嘗不是因為你們瑞陽縣嚇到了大人們的緣故!” 容真說到這里,已經顯出了幾分執拗,唐清連忙攔?。?/br> “別說了,容同窗!” 而徐韶華卻隔著人群看向他,燈火重重,映的少年眼眸璀璨,流光溢彩,卻見少年語氣平靜道: “你錯了。社學在此時重建,恰恰是朝廷,是圣上對我泰安府的看重?!?/br> 徐韶華隨后拱手沖著京城方向行了一禮,這才朗聲道: “你可知去歲是什么日子?” 隨后,徐韶華不等容真回答,便直接道: “去歲是圣上親政之年,若是你們有心去查驗,便會發現社學從當初的五十座走到現在,并非一日促成。 乾元十年后,社學的建立并不曾如最開始那般大規模建設,此間原因我不做贅述。 然,至先帝龍馭賓天之后,社學便停在了那六百三十座。 而我瑞陽縣,便是那第六百三十一座?!?/br> 最后一句話,徐韶華說的輕之又輕,仿佛吐息一般,可是卻又那樣真切的回蕩在眾人耳邊。 “這說明什么?說明朝廷、圣上從未因為那些不足掛齒的小事放棄過我泰安府! 而圣上,也將秉承先帝遺志,終有一日,讓我大周社學名副其實起來!” “好!” 徐韶華這話一出,眾人不由得呼吸一滯,下一刻不知是誰叫了一聲好,一時間,掌聲雷動,幾乎可以掀翻整個客棧的屋頂。 即便是有住宿的客人,也在這一刻不由得從二樓探出頭來,看著大堂發生的一切,忍不住拉著小二打聽。 可眼前的盛況并未讓徐韶華的表情有所改變,他只是緩緩的掃視過在場每個人的臉,聲音微沉: “今日,諸君與我同在一舍者,皆為我泰安府之學子,他日鄉試之時,我等亦皆為泰安府之學子。 我等同出一府,同飲一源之水,同食一地之米,同鄉之誼豈可辜負?” 徐韶華隨后沖著眾人拱了拱手: “今日某之一言微薄,望諸君共勉?!?/br> 隨后,徐韶華說完便轉身離開了大堂。 從當初在劉銘口中聽到了關于社學之事的種種,他便揣測這次前往府城之行只怕并不順利,這便早做了一系列調查。 沒想到,這才來的第一日便用上了。 徐韶華這一走,仿佛帶走了整個聚會的靈魂,容真有些失魂落魄的坐了下來,唐清擔憂的看著他: “容同窗,你還好嗎?” “唐同窗,我真的錯了嗎?” 容真喃喃著,他低頭看著自己的雙手,那雙除了筆繭外更有諸多傷痕,繭子的手。 無人知道他這一路走上來有多么不容易,而他卻在看到新社學后,心里嫉妒的藤蔓瘋狂滋長。 若不是瑞陽縣,若是社學早早落成,他何至于這般勞苦?! 唐清抿了抿唇,他讀史多年,只能緩緩道: “史筆無情,唯有英豪可得半點筆墨。我等只是墨中一?;伊T了,終是成墨……不成字?!?/br> 隨后,唐清攙扶著容真回到了自己的房間,而其余學子今日聽了徐韶華一番話后,皆有所感悟,也都紛紛離席。 而安望飛等人,卻是最后離開的,無他,實在是王余哭的不能自己。 瑞陽縣如今被其余諸縣排擠的有多么厲害,那么他作為大柳村的孩子被瑞陽縣排擠的便有多么厲害,甚至過猶不及。 他能有今日,乃是父母親托了好幾層關系,這才讓他小小年紀便開始啟蒙讀書的。 可到了今日,他才是真真正正,可以光明正大見人了! “好了,王同窗,莫哭了,都過去了?!?/br> 安望飛想,王余此刻的情感他最能體會了,不由得勸了勸,而王余緩緩止住了眼淚,哽咽道: “是,都過去了。我……得去替我同村的學子向徐同窗道謝才是!今日之后,我們終得清白了!” 隨后,眾人忙攙扶起王余,朝客棧廂房而去。 與此同時,客棧斜對面一架平平無奇的青篷馬車內,袁容單手支頤,正在翻看著一本古籍。 他素來是知道客棧學子聚會之事的,其余諸縣對于瑞陽縣的排擠他亦是明白,可此事若是當初先帝在緩兩年后重設社學倒也不至于如此。 可偏偏,這一等便是十五年。 十五年,足夠一個少年意氣消沉。 十五年,足夠一個家庭門庭凋零。 十五年的光陰,讓諸縣對于瑞陽縣的隔閡越來越大。 故而今日聽到瑞陽學子進城的消息后,袁容顧不得休息便讓人套了車匆匆趕來,生怕發生什么沖突。 這些,可都是本次府試的好苗子,他們泰安府的文氣本就不豐,要是折上幾個他怕是心疼都來不及! 卻沒想到,他來的時候,客棧里頭雖然還有些吵雜,可卻并不過分,袁容不由得停下腳步,讓侍從前去打探。 不多時,隨著客棧里的學子散去,侍從也終于回來了。 這侍從記性頗佳,把方才聚會上所有人的一言一語都復述了一句,袁容聽著聽著,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等聽到侍從說完那句“望諸君共勉”后,他直接一拍大腿: “好!” “說得好!” 袁容忍不住喝彩,但等反應過來當事人不在眼前,不由意猶未盡的喃喃道: “沒想到,困擾本官多年的事兒,竟然能被這學子三言兩語便破了。 最重要的是……此事若是傳開,只怕是圣上處也要記他的好??芍拿??” 那侍從一板一眼道: “回大人,那學子并未自報家門?!?/br> “那他日,本官豈不是錯過他了?” 侍從聞言,抬眼看了一眼袁容,搖了搖頭: “不會的,大人。他生的實在好看,大人定能在人群里一眼認出他的?!?/br> 袁容:“……” 他倒是要瞧瞧那學子有多好看了! 第5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