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科舉路 第53節
要知道,教瑜大人對待學問素來嚴苛,能得他這一句點評,這次縣試少說也是榜上有名! 隨后,溫顯臣又看向安望飛,安望飛頓時一哆嗦,他雖然確定自己已經對四書五經熟背,可是他也做不到華弟那樣的信手拈來??! 可是,溫顯臣只是看了他一眼,隨后便道: “既是要縣試,現下還有些時日,我亦另有其他需要教授之事,不若再辟一個特一號學舍罷?!?/br> 韓謙聞言,隨后道: “莫不是……我瑞陽縣學已經有學子準備報名縣試了?” 溫顯臣面上的笑容消失,淡淡道: “不過是幾個奔走鉆營之輩罷了?!?/br> 韓謙見狀,便知道是自己不能問的。 不過,如今社學之中還有幾處空置的學舍,另辟特一號學舍倒是沒有掀起多大的波浪。 只不過,是其他學舍上學的學子,突然發現自己學舍里少了幾個才熟悉的面孔罷了。 而另一邊,胡文錦一行人得知自己被錄入特一號學舍之后,心中竊喜,卻面上不顯,只是步幅歡快了不少。 只不過,這一行人的歡喜,止步于特一號學舍的門外。 無他,但見那特一號學舍之中,第一排的座位被胡文錦深深砸在腦子里,又讓他恨的牙癢癢的少年占據。 少年聽到動靜,終于慢悠悠的抬眼看了過來,等他看到胡文錦一行后,那雙形狀姣好的桃花眼不由上挑,隨后笑開: “胡同窗,又見面了?!?/br> “你為何會在此處?” 胡文錦將自己的牙齒咬的咯嘣作響,教瑜大人莫不是老糊涂了嗎? 此番為社學備考縣試的,有他們幾個自小經過名師指點的就夠了,讓這徐韶華橫插一杠子算怎么回事兒? 徐韶華聞言,眉尾微挑: “胡同窗為何在此處,我便為何在此處?!?/br> 徐韶華看著胡文錦越發難看的表情,笑容不變: “我這,也算是不負胡同窗厚望了?!?/br> 胡文錦:“……” 胡文錦氣的就要上前,卻被一只纖細素白的手拉?。?/br> “兄長!” 胡文繡上前幾步,沖著徐韶華拱了拱手: “在下胡文繡,我這兄長魯莽,徐同窗便莫要逗他了?!?/br> 徐韶華抬眸看向胡文繡,他不過是一二八年華的少年,雖是面容平凡,可那副羸弱的身子骨倒是難得生出幾分清雅之氣。 徐韶華并非不講理之人,看著胡文錦當真被胡文繡一句話,如同被鏈子拴住的狗一般,不再開口,他也只含笑道: “好說?!?/br> 但隨后,胡文錦還是一屁股坐在了徐韶華的旁邊,胡文繡無奈一笑,也坐在了胡文錦的身旁。 待幾人坐定,安望飛這才姍姍來遲,他坐在了徐韶華的身后,看著徐韶華身旁胡文錦不由一驚: “華弟,這胡同窗……可要我與他交換座次?” 徐韶華搖了搖頭: “不必了?!?/br> 安望飛這才惴惴不安的坐了下來,若非自己來遲,華弟豈會與那胡文錦做鄰桌? 可是,不待安望飛深思,不多時,溫顯臣便自門外走了進來,只是此刻的他并沒有之前的溫和,直接開門見山道: “汝等今日坐在此處,想必皆是胸中已有凌云之志,吾亦不愿阻攔,更有助汝等一臂之力的想法。 但,此番是我瑞陽社學頭一次學子下場,汝等當打起十分精神,待發案公布考卷之時,莫要使縣令大人臉上無光!” 他們是社學的學子,可社學又由縣令大人擔著一角,即便縣試之時他們被縣令大人取中,可是待考卷張榜后,若是答的不盡人意,只怕會惹的流言四起。 溫顯臣這話一出,連最張揚的胡文錦也不由得縮了縮脖子: “是,教瑜大人?!?/br> 隨后,溫顯臣直接以當日考問徐韶華的方式,他以口出題,而其余學子伏案書寫作答開始今日一天的學習。 可此前學子們皆以為自己對于四書五經爛熟于心,這會兒真真正正的落筆開始寫的時候,卻是狀況百出。 有提筆忘字的,有緊張的寫不出一個字的,打眼看去,全場唯一一個輕松自如的,還是只有徐韶華。 溫顯臣眉頭一皺,隨后又是一松。 也罷,那些追名逐利之人在此又如何? 天驕本無雙,也該讓他們瞧瞧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了。 一旁的胡文錦已經不知道第多少次開始咬筆桿了,可即使如此,他還是一邊偷偷看著一旁徐韶華下筆如有神的模樣。 那姓徐的小子一定是裝的! 他早就聽說,其之所以能以甲字一號的成績考入社學,不過是因為其是個嘩眾取寵之輩罷了! 即便是提前答完又如何? 現下是教瑜大人對于縣試的教導,豈是平時那些泛泛題目可以相提并論的? 可話雖如此,胡文錦的紙上已經點了五個墨點了。 溫顯臣此刻的神情已經趨于平靜,他靜靜的看著諸學子,緩緩停了下來,眾人也齊齊松了一口氣。 終于結束了。 可是,溫顯臣并未讓諸人呈上答卷,反而淡淡道: “如今的墨義只不過是縣試第一場篩下那些學問不扎實之輩的法子,爾等以為自己當如何?” 眾人默然,隨后溫顯臣又道: “以爾等之年歲,當取未冠題,其中墨義最重,今日一試,依吾看來,也不過爾爾?!?/br> 胡文錦聞言,只覺得面上火辣辣的。 而今他已是雙九之年,對于四書五經自是已經熟背下來,可是教瑜大人每每提問只取中不說,還要既有前言,又有后語,算上書寫時間,這思考時間不過三息而已。 這尋常人如何使得? 溫顯臣臉眾人之中似有不服者,當下只是淡淡道: “今日的墨義便到這里,爾等可自行思量一番,徐韶華你隨吾來?!?/br> 徐韶華隨后起身,跟了上去,溫顯臣在不遠處的碧竹旁靜立,一場大雪并未讓這碧竹減少半分翠色,反而使得它此刻在陽光下愈發挺拔碧綠。 徐韶華上前拱手一禮: “教瑜大人?!?/br> 溫顯臣緩緩轉過身,看著少年不卑不亢的模樣,不由得想起方才他淡定自如,一派沉靜作答的模樣。 “徐韶華,我知道墨義之上,你已到極致,可縣試并非只有墨義?!?/br> 溫顯臣深深的看了一眼徐韶華: “其四書文、試貼詩、經論等等,皆由主考官之心思,是以這些題目你亦不可慢待?!?/br> “教瑜大人所言極是,還請您指點一二?!?/br> 溫顯臣見徐韶華沒有半分焦躁的模樣,心中滿意,但面上不顯,隨后看向剛剛趕過來的書童: “此書,乃是晏南之地的科舉紀要,此為童生試,你且好好看看?!?/br> 晏南多才子,曾經的大周一連十年的狀元郎皆出身晏南,使得晏南書院成為諸多讀書人最為向往的地方。 這會兒,即便只是晏南的一本有關科舉的書,也能得人追捧。 只不過,等徐韶華接過那本書后,不由挑了挑眉。 這不是巧了嗎? 遇到熟書了! 這正是大雪前,安望飛送給徐韶華那些書中的一本,而徐韶華前兩日在家中已經將其一一作答完畢。 大概是徐韶華的面色太過奇怪,溫顯臣不由道: “徐韶華,此書羅列之題目涉獵廣泛,正適合如你這樣的學子淺試一番,如今你尚未下場,現下發現問題,尚能來得及補救?!?/br> 徐韶華搖了搖頭,雙手托起那本童生試細則道: “此書學生日前已經讀過,且對于其中題目已有作答?!?/br> “當真?” 溫顯臣臉上終于閃過了一絲詫異,隨后引著徐韶華走向自己值房,隨手翻開一頁: “你且來說說此題何解?” 徐韶華抬眼看去,隨后便淡定道: “此題目為‘有犯無隱’,出自禮經,原句為‘事君有犯而無隱,左右就養有方,服勤至死,方喪三年2’。 學生以為,此題過于直白,也恰恰因為過于直白,以至于學生曾有所猶豫是否要結合前后句一同解答?!?/br> “那現如今,你的答案呢?” “學生以為……此題應以直面勸諫圣上入題,而后作答?!?/br> 溫顯臣對這題目倒是熟悉,當初他院試之題,便是此題,可這樣的題目在晏南不過是學子最為平常的縣試罷了。 “說說你的想法?” 徐韶華聞言,沉默了一下,遂道: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h試,不過是吾等在向圣上表達敬意罷了?!?/br> 溫顯臣聽了徐韶華這話,深深的看了徐韶華一眼,隨后緩緩道: